登陆注册
33290600000008

第8章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尼克·史蒂文森小时候特别不喜欢学习,考试成绩总是很差。每次考完试,尼克总是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不是题太难,就是自己身体不适,或者老师评分有问题,等等。有一天,当尼克再次为自己考得不好找借口时,母亲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别再为自己找借口了。你考得不好,是因为你不认真学习,也不善于总结方法。如果你是用心学习,也就不用找借口了。”母亲的话给尼克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从此,尼克再也不为自己的差成绩找借口,而是努力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去解决,尼克不仅据此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把“不找借口找方法贯彻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最终跻身成功之列。

就业本身就是大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总是要遇到一些困难,甚至要经过几次挫折才能取得最后成功。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此时,大学生要学会调节心态,使自己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对于一名毕业生来说,了解毕业就业政策,澄清模糊认识,调整好择业心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勇敢地迎接挑战,在择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求职择业不同于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它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在这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毕业生在求职前必须从宏观上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了解正在实施中的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从微观上要了解自己专业就业的基本情况和改革趋势,以及劳动人事管理办法和动态、用人数量和标准,同时还应尽可能地了解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了解的目的不是研究、评判,而是为了接纳、适应。

随着社会发展迅速,经过数年专业学习的大学生在毕业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和模式已经与自己当年入学时所作的预测有了很大变化。许多同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对专业和行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专业由热变冷了,由“短线”变成了“长线”;一些专业在不断地调整和改造中,却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凡此种种,致使一些同学在毕业求职择业时感到灰心、无奈和迷茫。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大学毕业生必须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无论是抱怨还是气愤都没有用,这种就业情况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与其整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只要有单位就去,而是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

要做到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要知道现在再好的单位,将来也有下岗的可能。因此,毕业生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要做到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作。其实,随着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地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这会给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抢先到这样的地区去工作,可能会更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取得事业的成功。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传统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多方面需要。有人对职业价值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了交往、挑战、环境、权力、成就、创造、求新、归属、责任、自认等10个类别的因子。因此,职业的价值是丰富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求职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要在充分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对于那些在工作条件不佳,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就业地区也要重视。总之,盲目到一些表面上看来不错,但不适合自己,自己才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单位去工作,是不会让自己满意的。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就改变自己,建立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规律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以指导自己正确择业。

(三)认识与接受自我的职业需求,主动捕捉机遇。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理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自我职业需求有关。因此,正确地认识职业需求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合适的职业方向。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依据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许多同学通过亲身的求职活动后,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并不像自己以前想象的那么高,从而产生失望、悲观、不满情绪。因此,在认识自我特点后,还要接受自我,对自我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抱怨,也没有必要自卑,因为自己目前状况及社会现实都是客观现实,在毕业期间要有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另外,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要知道有些缺点并不可怕,可以先就业,然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发展自己。

大学生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并接受了自我特点和职业需求后,还要学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这样才能保证求职顺利。首先,必须要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有目的性地多参加一些招聘会,并根据已定的择业标准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机遇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一个工作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对别人合适的,对自己不一定合适。求职择业时,一定不能盲从。要时时记住,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后,要注意机遇的时效性,在发现就业机会时要主动出击,不能犹豫,也不要害怕失败,应有敢试敢闯的精神。

(四)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比如,有些专业“热门”,有些专业则“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对待,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选择。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你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五)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在求职时,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情绪上的波动,或者不良的心态这都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有心理障碍。当然,对于这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最后,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

大学毕业生要通过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发现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这些人格缺陷有可能是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现在不及时去发现问题,很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这些问题也许还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给自身带来困扰。因此,有关问题其实是暴露得越早越好。同时,同学们也不必为自己所存在的人格缺陷而懊恼,因为很少有人是绝对的人格健全的,关键是要在发现自己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顺利。

(六)开拓进取,勇于创业。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作敢为的青年先锋。因此,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这既可以在毕业后马上实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积累后再实行。大学生一定要有开拓自己事业的信心与勇气。当前的一些大学生创业公司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也有相当成功的案例。大学生创业,关键是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合作,要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管理。

同时,准备求职择业,还必须面向基层,作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冷静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与趋势,我们会发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培养和补充,现在大城市和各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才已相对饱和,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系统,它所需要的只是进一步地调整和提高,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只对硕士、博士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感兴趣,如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就是如此。假如同学们只把眼光往这些地方看,必然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难于上青天”的假象。其实,我国广大的乡镇和生产第一线缺乏较大数量的大学生,很多非国有企业还缺乏大量的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地方的人才还不能形成气候,各种科技文化人才比较缺乏,急需大批有才能的大学生去开拓,去创业。我们要看到,大学生建功立业的机会在基层,在第一线。因此,国家在政策上号召大学生到基层去,到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当然,基层工作比较艰苦,工作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一些。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顾虑重重,望而却步。

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要做一番事业,在基层大有用武之地。这些地方不但是国家最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大学生最容易显示特长、作出成绩的地方。据一些高校近年来的毕业生成才情况追踪调查报告显示:工作出色、成绩显著的毕业生大多出自基层,大多是从基层艰苦奋斗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基层是毕业生成才的沃土。诚然,在基层创业是比较艰苦的,总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艰苦的锻炼,没有工作经验和能力的逐渐积累,又哪里能够作出前所未有的成就和担当重要的责任呢?而且,“前人不种树,后人难乘凉”,今天的大学生也是革命前辈的乘凉者。大学生只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当中,扎扎实实地工作,肯定会大有收获。

金钥匙档案

在乡间编织青春的坐标

“你还是别考了,农村的生活你可适应不了,特别冷清,我都有点不适应了,更别说你们城里孩子了。考上了也未必能坚持干下来啊,到头来还是瞎耽误工夫。”老王对小咸的一番话,质朴真切中透着关心,说在两人临别之际。

老王和小咸同在一所大学。老王叫王铁栋,十年前他考上了现在的工作单位,成了当时村里唯一的高考上榜生,乡亲们放着鞭炮把他送出了村,当他来到学校报到时,耳蜗里还残存着噼里啪啦的喜悦。毕业时,他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了留校工作的名额,做了一名辅导员。现在他已是一岁孩子的父亲了,学生们喜欢背后叫他老王,没有不敬只有亲切。小咸叫咸启明,纯粹的城里孩子,高中时一度沉迷网络游戏,好在紧要关头幡然醒悟,悬崖勒马,发奋苦读,于四年前幸运地高考上线,算是没被千军万马给挤到河里,考取了省内的这所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开学第一天的晚上,老王到新生班点名,与大家互做自我介绍。老王与小咸就在那一晚相识了。

时光荏苒,毕业在即。老王在与同学们依依惜别的一次谈话里,给大家透露了省里将招考3000名毕业生“三支一扶”下农村基层工作的消息。

“三支一扶”即“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是政府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考试被录用的人员将被派遣到基层地区服务工作2年,录用人员在服务工作期间将获得较为优厚的经济待遇。服务期满后,考评合格人员在报考研究生、公务员等考试时可以享受加分等优惠政策,这对于正在就业漩涡里焦灼挣扎的高校学子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老王话音刚落,同学们立刻有了强烈的反应,七嘴八舌地讨论起了报名的事,小咸就是其中的一位。散会以后,小咸追随老王而出问他如何报名,老王笑了笑,不光回答了他,还劝告了他,“你还是别考了,农村的生活条件艰苦得很,考上未必能坚持干下来啊,到头来还是瞎耽误工夫。”

老王的担心不无道理。老王妻儿三口住在学校家属区,父母还住在农村,老王要时常回家看看,也感受着村里的变化。得承认的是村里的变化很大,家家都住上了砖房,户户都看上了电视,村里的土路也宽敞了很多,路旁没了恶臭的水沟,风大时也只是裹挟几片塑料袋和轻微的尘土。农村的生活环境确实有了不少改善,这景致很值得欣慰。但这景致能留得住城里孩子工作2年吗?城里孩子能受得了农村生活的单调与清冷吗?在老王看来,“难!”他们要网上冲浪,他们要吃肯德基,他们要喝可口可乐,他们要为偶像呐喊,他们要为韩剧落泪,他们要把牛仔裤划几个洞耍酷,他们要紧随时尚,他们要闲置宿舍外出租房说明自己成长兼成熟了,他们要千方百计地展示自己翅膀硬了且能飞了……这是不少城里孩子,给老王十年教师生涯留下的深刻印象。虽然老王知道小咸没有那么“全面”和“极端”,但小咸城市化的性格和趣味还是有的。老王记得有一次批评小咸为什么把前半部分的头发染成黄色,小咸没有争辩,用第二天剃个光头坐在教室里上课的举动说明自己是个有错就改的好孩子。老王大胆地作出了预测,小咸如果考上了,去农村工作,能坚持半年就算是超常发挥了。或者还没等到他超常发挥,家里就给联系个工作把他召回了。不少城里孩子占有不少“优势”的就业资源,例如人脉等,小咸未必不在其中。

逆反是“80后”的普遍基因。小咸并不缺少,这次逆反因子又一次在他身上强而有力地爆发了。但可喜的是这次摩擦出的是正面积极的火花。老王的规劝,刺激出了小咸考则必胜,去则必成的决心。

小咸在网上报考了一个支教的名额,随后的小咸就再也不得闲了。小咸来到全市最大的书店认认真真地“搜刮”了一番,参考书、模拟题、历次考试真题一个都不少,统统搬回了宿舍。舍友们用瞠目结舌的表情争相表达着自己的惊讶。更惊讶的还在后面,自从小咸把书买来到考试的前一天,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舍友们就很难在宿舍觅得小咸的身影了。小咸化作了图书馆自习室的一尊石佛,捧着买来的一大堆资料潜心苦读,神经始终围绕着“考试”两字不离不弃地运转。一页书看不明白,午饭可以不吃;一道题不会做,可以把吃晚饭的时间拿来琢磨。这两种情况时常在同一天不期而遇,小咸就靠着早餐支撑一天。晚上回到宿舍,饥饿的身躯似乎经不住舍友们鼾声的冲击,瘫软地倒在床上,随便一个什么姿势就结结实实地睡着了。

小咸用有生以来罕见的疯狂努力为“工夫不负有心人”作着注释,并用分数合格、考试过关的圆满结局完成了没有遗憾的结语。小咸被分配到了一个地处省界边缘,名叫茂树堡的自然村。小咸花了半个小时,在地图上找到了这个即将前往报到的地方。临行前夜,家人为他塞满了一大包换洗的衣服,父母知道那个地方对于小咸是个考验,也为儿子不等不靠、自主就业的魄力感到欣慰。一番“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鼓励与叮嘱后,就各自睡去了。

艳阳高照的早晨,小咸踏上了开往茂树堡村的长途汽车。昨晚小咸兴奋得合不上眼,望着熄灯后的黑暗,想象着新鲜的乡村生活,今天困倦的小咸嗅着车内不怎么清爽的空气,一会儿睡着了,一会儿又醒了,如此反复着。过了8个小时后,小咸就再也睡不着了,可能是欠的觉补足了,也可能是道路实在太颠簸。

下了车,太阳已快沉到了山尖。小咸顺着司机离开时手指的方向朝着茂树堡村走去。40多分钟后,小咸看到了远处一片绿树环绕的地方,这大概就是茂树堡村吧。经路人的指点,小咸肯定了自己的判断,拖着已经酸累不堪的双腿继续前行。

终于进了村,山顶上探出半个头的太阳发出稀薄的光,为整个村子抹上了深深的橘红色。几声狗叫带来的惊吓让小咸不得不来了点精神。这点精神维系着小咸的好奇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每户的住房都是土坯垒建的。土黄色墙体粗糙的质感在夕阳下格外的明显,每家的院子里都有一口井,说明这里不怎么缺水。户外的村民不多,闲散地来来往往,也打量着小咸这个陌生人。

小咸找到了村委会,村长正要锁门,知道小咸的来意与身份后,村长热情地把小咸让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笑着对小咸说:“就知道今天有个大学生要来报到,我一直等到这会儿,以为不来了,这才走。”请小咸落座后,村长给小咸倒了茶水,泡了两包方便面,然后对小咸说:“小伙子,今晚先凑合着吃点吧,我要不是有事,就带你到我家吃顿好的给你洗尘,这顿饭咱俩人都记着啊,我一定请。洗漱用具都是新的,里屋有张单人床,给你收拾好了,今晚你暂时先睡这儿吧。”村长临走时嘱咐小咸,“明早我来找你,带你去工作的小学,透过这屋窗子就能看到,你也累了,好好睡个懒觉,明天我晚点来。”谢过村长后,小咸来到窗边朝外望,不远处几间白色的砖瓦房隐隐约约。小咸狼吞虎咽地把面送进了肚,带着一身的尘土倒在了床上,早已没了洗漱的力气,还没听几声蛙鸣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村长把小咸引见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介绍给五、六年级的学生们,总共二十几个孩子满心欢喜地用熟悉的三个字“老师好!”喊出了对小咸的欢迎。小咸成了该校教师,给孩子们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把住所搬到了学校。一年前,一家企业捐资助学,为学校提供了20台电脑,为孩子们提供了跟上现代化步伐的学习条件,可惜硬件虽然有了,却没有代课的老师。20台电脑被学校用最好的一间教室封存了起来,盖在巨大的白布下不见天日。孩子们也只能踩着几块砖,扒着窗户好奇地窥探那些神秘的机器。小咸的到来,让冰冷的电脑终于可以嗡嗡作响地有了用武之地。

计算机课成了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一方亮闪闪的荧屏上,孩子们用最喜欢的颜色画画,用最喜欢的字体写出自己的名字,用最忘乎所以的神情看着精彩的动画片,“叮……”的下课铃响成了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的声音。小咸如同动画片里的英雄一样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时常把自家种的苹果、梨子、蜜桃送给小咸老师,渴望老师多教自己几招操作电脑的本领,多让自己在电脑前玩耍一会儿。小咸也很喜欢这些质朴的农村孩子,尤其喜欢这些孩子的眼睛。单纯的乡村生活让孩子们单纯的眼神更加透亮,山泉般的清澈,不论快乐还是忧伤就像鹅卵石一样清清楚楚地显现出来。村民们看着自己的孩子眉飞色舞地讲着电脑种种的神奇之处,心中都十分感谢小咸:“没有小咸真不知道这电脑课啥时候才能开起来,娃娃们什么时候才能与这个高科技产物有个亲密的接触。”村间的小路上,时常可以看到家长拉着小咸的手招呼着到自己家里做客,要用美味的农家菜给这个城里孩子改善生活。

对小咸来说,乡村的生活拂去了城市的嘈杂和尘嚣,处处充满了新鲜,处处洋溢着欢乐。小咸喜欢上了这里的宁静与恬淡,喜欢得自然而然,这种“返璞归真”的效应大概是老王没有想到的。早上醒来,小咸总会用一个伸懒腰的动作推开窗扇,双目微闭深吸一口田间山林送来的润洁空气,全身顿时就轻盈起来,没有了一丝睡意,只有清爽的感觉在身体中游弋。每到夜间,月下树叶沙沙作响,小咸会早早洗漱完毕,静静地躺在床上,在一盏孤灯柔和的照明下,捧一本喜爱的书读,在闲适安详中享受着游走于精神家园的快意。每逢周末,小咸在孩子们的带领下,来到村边里的池塘边,孩子们戏水去了,他就拿着一个学生家长送给他的自制鱼竿,随手刨个蚯蚓挂在钩上,放线入水,等鱼上钩。孩子们玩累了喊他回家的时候,小咸虽然一条鱼都没钓到,但愉悦已装满了心房。愉悦中有流星一样划过湖面的飞鸟,有跃出水面撒欢的鱼儿,有偶尔荡起的粼粼波光,有老伯的一声叮嘱:“小伙子,要盯紧鱼漂啊,稍一走神,鱼可就跑了”。

又是碧翠欲滴的夏天,时间过去了一年。这天村长通知小咸陪自己接待一批来村里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小咸,这30多号人可是你的学弟学妹啊。”从村长口里,小咸得知原来是更年轻的校友们来访。大学生们踏着一年前小咸的足迹从小路走来,有些累但朝气未减,一进村就要找片空地,准备晚上给乡亲们放电影看。当他们得知小咸是自己的学长时,更觉得这小村子亲切了许多,纷纷向小咸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关于茂树堡村的情况。小咸一边介绍着自己已经生活了一年的地方,一边询问带队老师在哪儿。一个同学开了口:“老师在后面呢,老师爱照相,光顾着取景了,走得慢。”

当老师出现在村口时,小咸惊喜地喊了一声“王老师”。“咸启明”,这是王铁栋的声音。老王和小咸在阔别一年后相见了。老王拍拍小咸的肩膀说:“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啊,知道你考上了,不知道你被分到了这里。这一年很辛苦吧,我还以为你坚持不了这么久呢,呵呵。”小咸感叹道:“其实乡村生活挺好的,闲了爬爬山,钓钓鱼,比上网打游戏整得头晕脑胀好多了。在这里做老师,学以致用,服务‘三农’,自己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真的很有意义。现在我开始复习公务员考试了,如果考上我会申请来这里工作,我喜欢这里的孩子,这里的乡亲,这里的一草一木。”老王也是一叹,充满了感慨:“看来你是没瞎耽误工夫,而是我瞎猜了啊。”旁边的同学不知所云,老王和小咸都笑了起来。

“三下乡”结束后,同学们回到了学校,精心设计了好几块展板竖立在校园里,丰富多彩、快乐有趣的实践活动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观看,他们被旖旎的乡村风光感染,被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感动,一张大大的合影更是暖意融融。一大群孩子或站或蹲,童稚的面庞上是幸福的笑容。孩子们身后,是志愿者们年轻的身姿,不少同学用两指摆出“V”字形的胜利手势表达着内心的喜悦。小咸站在学弟学妹们中间,两旁是老王和村长。小咸没有摆出胜利的手势,但从小咸的目光里可以看出,胜利的手势在他心里边。

人脉铺就就业路

“小李,把这篇稿子送到编辑部去,人家催着要呢。”

“小刘,快把采访提纲写出来,约好明天采访的,别把事给耽误了。”

“小莫,来我办公室一下。”

“小莫啊,那两个来实习的大学生表现怎么样啊,快给写实习鉴定了,你来写吧,写完后拿来我给签字盖章就好了。”张主任一边收拾着自己精致的小提包准备下班,一边等待着莫小丽的回话。

“小李干活勤快,小刘脑子机灵,都不错,明天就给您写好。”莫小丽微笑着答道。“张主任您这小包款式不错啊,在哪里买的啊,我也买一个去。”

“你齐老师去上海出差,昨天回来给我带的,估计咱这儿也有卖的,没事你转着看看。我先走了啊,还得回去赶着做饭呢。”

莫小丽嗅着张主任旋身疾走后留下的百合香水味,回到了办公室,瞧着桌上玻璃板下的毕业照中,那个一年前还没来得及喊“茄子”就被定格的自己,心中自娱自乐地琢磨着。“嘴上叫着小李、小刘,还真有点充大辈的意思,我也还是‘小字辈’嘛,嘿嘿。”

莫小丽自幼练习芭蕾舞,倒不是因为生于艺术之家深受熏陶,而是父母紧跟社会上的“艺培”风潮,觉得孩子不学点艺术必然会落了伍,于是,还在上小学的小丽就开始在少年宫懵懵懂懂地跳起了芭蕾。与许多孩子迫于家长的权威,忍泪挥别节假日屈从学艺不同,小丽很喜欢跳舞,教她跳舞的田老师也觉得小丽从悟性到禀赋还真有跳芭蕾的天资,教得认真,鼓励得也起劲,于是,小丽踮着脚尖旋过了初中、高中6年的时光,通过艺考跳进了大学的门,成为省内一所综合性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

田老师捧着小丽的录取通知书,先是祝贺后是担忧:“小丽啊,从你进少年宫那天我就一直教你了,时间真是快啊,当年那个小丫头似乎转眼就成大学生了,我真替你高兴啊。”

“谢谢老师,录取通知书有我的一半,也有老师的一半啊。”莫小丽开心地说。

“不过,我对你4年以后的处境还真不乐观啊。”老师语重心长起来,小丽眨眨眼睛,等待着答案。“现在大学生就业十分不景气,人多岗位少,据专家分析,4年后也不会有什么缓解的迹象。如今文化多元,娱乐多样,世俗意识横行,不少高雅艺术团体身处市场竞争中,好多都勉强糊口维持生计。这些不利的条件构造了一座失业的大门,很有可能在4年后向你无情地敞开。还有,如果你无法从事专业性工作,你的专业技能在绝大多数用人单位眼中就是个零,跨专业就业相当难。”

小丽的眼睛再也没眨,失神地睁到最大,一双明眸中的喜悦暗淡在了褐色的瞳孔里。“老师只捡悲观的话说,是为你好,是让你有危机意识,警醒你别进了大学门就无忧无虑地松懈了下来。小丽,大学里人才济济,进了大学,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要留心多结交些好朋友,最好有些事业广、背景深的老师朋友,从入学开始广结善缘,为将来的就业积累些人脉。哦,对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青春年少这个一定会被岁月冲刷殆尽的‘沙堆’上。小丽你要在学校多找些机会锻炼自己,在其他的兴趣方面自学些技能,多一些谋生的资本。”

田老师的一席话说出了许多小丽从没考虑过的问题,在亲朋好友潮水般的祝贺与恭喜中,这番中肯的提醒像一声远空的闷雷在小丽的头脑中久久地回响,远比妈妈“一个人要学会照顾自己,注意身体,别闹个小病影响学习啊”等老套但很温暖的叮嘱给小丽带来的感受要深得多。小丽把老师的话一字一句刻在了心里,带着充分的思想准备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小丽入学后,参加了院学生会,希望借助这个平台铺下人脉之路的第一粒石子。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在这里主要就是和学生们玩玩闹闹地为一个个活动忙碌着,抬桌子、搬椅子、挂条幅、出黑板报、端茶倒水的技术倒是见长,但却很难接触到“可用之人”,脸熟都混不上,更别说“铺石子”了。

一天,正为此伤脑筋的莫小丽,百无聊赖地躺在宿舍里顺手拿了张刚刚送来的新一期校报看,越看越无奈。报纸上介绍的一些本校教师,既在校任教,又有社会兼职,事业广、背景深,这不正是田老师要我接近的重点人物吗?可是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总不能拦着他们,强行介绍自己吧。

对了,小丽抖了抖手中的报纸,这不就是交际的桥梁嘛!这不就是认识的途径嘛!做个校报通讯社的学生记者,不就可以在采访中交谈、聊天,接近他们,熟悉他们,创造结交的契机,牵起联系的线头,为结人缘网,铺人脉创造条件吗?

可怎么才能进入通讯社呢?对了,小丽计上心来。听说刘辅导员曾是校报编辑高老师的学生,请辅导员给推荐一下,应该很有希望吧。

莫小丽找到刘导,把想到通讯社锻炼锻炼的不完全真实的想法告诉了刘导。小丽在学生会的表现一向踏实认真、任劳任怨,刘导出于对小丽的好感很愿意帮这个忙,欣然应允。与高老师一番电话交流后,刘导对小丽说,“准备篇小文章,明天交给高老师看看,你的文笔我有了解,加入应该没问题吧。”

莫小丽平日里爱看小说散文,喜欢挽着张爱玲的臂膀品味旧上海黄昏下的朦胧与暧昧,喜欢踏着余秋雨的足迹呼吸自然与人文相融的山雾雨烟,不知不觉中就练就了不错的笔力和文思。第二天,小丽拿着自己的一篇随笔找到了高老师,匆匆看过之后,高老师爽快地说出了三个字,“收下了”。回到空无一人的宿舍,小丽轻盈地腾空,一个转体360度后稳稳落地,那种高兴类似一个刚刚用实验证明了猜想的科学家。“人脉确实有用。”小丽坚定地得出了结论。

加入通讯社后的第二周,莫小丽就承担了一项采访任务,受访者是一名数学教授——齐老师。采访进行得很顺利,从求学岁月到为师历程,从心路随想到人生追求,健谈的齐老师一一给小丽道来。采访结束后,小丽起身告辞,感谢齐老师百忙之中接受采访,然后说:“齐老师,可不可以把您的手机号给我啊,写稿中遇到什么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我好直接向您请教。”“好啊,年轻人做事就应该踏实仔细,一丝不苟。”记下齐老师的手机号后,小丽向齐老师道别:“谢谢,齐老师,再见。”小丽在下行的楼梯上迈起舞蹈般的轻快步伐,心中暗喜着:“取号成功,首战告捷。”

利用“工作之便”,莫小丽获取了许多老师的手机号,然后按照“事业广、背景深”的原则,悉心筛选,把若干个自认为有可能帮助自己就业的名字输进了手机。其中,齐老师是个例外,小丽从小厌恶让自己头疼欲裂的数学题,这种不良感受波及到了所有和数学有牵连的人和物上。再者,齐老师只是在校任教,似乎没有自己可以指望的外力。不过齐老师为人和蔼,又是自己的首访对象,由于亲切,也为了纪念,小丽把齐老师纳入了那个再三斟酌后的名单。

逢年过节,莫小丽都会给这几位老师发去祝福短信,买个不怎么值钱但很能体现心意的小礼物送给这几位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向这几位老师请教,没有问题就创造问题请教。渐渐地,几位老师记住了这个活泼可爱、尊师好学的女孩,莫小丽的手机开始常常接到几位老师打来的电话,“有个我指导的学生在全国比赛中获了奖,来采访一下啊。”“我们学院搞了个学术讲座,来报道一下吧。”“我这儿有张朋友送的音乐会的票,我有事去不了了,你有兴趣拿去听吧。”这一个个电话,让小丽觉得老师和自己是工作搭档了,而且也算得上貌似的朋友了,自己真的在没有路的情况下踩出条路来,尽管这路能不能成为自己就业的通道还是个未知数,但阶段性的成功已让莫小丽隐约看到了透过迷雾的阳光。想到这些,小丽就会不自觉地笑起来,尽管表情浅淡,但还会引来身旁同伴诧异的询问:“傻笑什么呢?”“心情好呗,嘿嘿。”

“祝愿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理想编织成美丽的现实,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亲爱的同学们,大家要常回家看看啊。我不忍但是不得不说一句,同学们,再见了,一路顺风,我永远祝福你们。”校长感人的话语还没在礼堂散去,又一批毕业生泥石流一样地涌进了各个招聘会。莫小丽像一条柔弱的鱼被裹挟其中,伸长了脖子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岗位,无所适从的茫然让小丽连连叹息。在这个闷热拥挤的招聘会现场,叹口气都变得那么不容易。小丽紧握手机,一来防盗,二来等待着来电震动。早在几个月前,小丽就把毕业后的就业困境告诉了那几位老师,希望各位老师帮自己留意个工作,以解前程之困。这已经是小丽参加的第三个招聘会了,手机还是纹丝不动地躺在手心,像只冬眠的小宠物,持续的安稳累积着小丽心中的失望。

“嗡嗡嗡”,熟睡的小宠物终于开始振动了,是齐老师。小丽侧身举目找了个看起来清静些的角落,然后逆流强行,从人缝中挤了又挤,冲了过去。“小丽啊,我爱人是《快知新报》新闻部主任,姓张,昨天她跟我闲聊,说最近记者不够用,想招聘一个。我立即想到你,尽管你不是新闻专业出身,但相信在学校的磨炼可以让你胜任,下午去找她介绍一下自己,要对得起我的信任啊,呵呵。”

做记者,还是全市发行量最大的《快知新报》的记者,莫小丽那一刻高兴得两眼发花,听不到了恼人的嘈杂,只感到心中一阵冰爽的畅快。自从加入校报通讯社以后,小丽当初的动机就有了变化,除了借此结交老师朋友外,爱好文学的小丽突然觉得校报通讯社正是田老师所叮嘱的“依托兴趣,自学技能”的平台。于是,莫小丽就把校报通讯社当作了“第二课堂”,在书本中学习理论,与同学们讨论写作心得,积极采访、踊跃写稿,在实践中提升笔力,平日里更是经常向编辑高老师虚心请教,以求点拨提高。毕业在即,当莫小丽向高老师告辞时,高老师惋惜地送别:“小丽,你在这里工作的日子帮了我很大的忙,你捕捉新闻的能力和写作水平在我看来已经具备了做专业记者的条件,如果有机会进入专业媒体,我想你会有所作为的。”老师的鼓励,也是小丽的期盼,如果无法从事专业,记者是小丽最期望的职业。近4年的感受与体会,让小丽喜欢上了追踪奔走与凝思撰文之间的工作状态,她渴求将观察的目光和思想的笔触穿过校园的围墙。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实现的机会就在今天这么毫无征兆地来到了面前。小丽赶忙从美好的惊讶中回过神来,投入密集的人群,还是小鱼一样地向着出口艰难地游去,但已没了连日来的郁闷。

下午,小丽拿着刊登有自己作品的几十张校报来到了《快知新报》新闻部张主任的办公室,张主任微微地点了点头,把手中的报纸放到了办公桌上,笑着说道:“水平不错,你们齐老师有点眼光,下周来报到上班吧。”小丽开始了从学生记者到专业记者的转变,在一年的实习期中,还稚嫩的小丽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浓厚的热爱和在学校的历练让小丽充满了面对困难的勇气。随着对工作的逐步适应,小丽的心中也越来越踏实。

“张主任,这是小李、小刘的实习鉴定,写好了,您看看。”张主任接过鉴定表,对小丽说:“现在的小丽也有了给别人写鉴定的资历了啊。”两人对视而笑:“小丽啊,最近又到了大学生毕业求职的时候,编辑部打算出期指导大学生就业求职的专版。你前几天刚刚转正,工作也正好一年,干脆你把你自己从校园到职场的经历写篇稿子吧,让你的学弟学妹们从中得到些启发和感悟,一定要写好啊。”

“好的,我会认真准备,不会让张主任失望的。”小丽心中已经有了草稿,其中包括许多要感谢的人,有田老师、齐老师、刘辅导员、编辑高老师、张主任,但她忘了一个人,那就是她自己。

用考研去践行一种浪漫

现在我已经是研一的学生了,当考研的纷扰都已尘埃落定之后,考研对我已经似乎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了,但当初惊心动魄的跌宕起伏却是刻骨铭心的。在刚读研的日子里,我还经常做这样的梦,梦见自己原以为被录取了,兴奋之中又被告知没被录取,这样的梦我反复做过几次。我对梦没作过研究,只感觉这可能是曾经紧张的延续和缓发吧,可能是当初复杂的处境一时在心理上难以接受,才在以后的日子里作着潜意识中的排解吧。

回首考研的日子,无悔于自己的曾经,曾经焦虑过、曾经努力过、曾经付出过、曾经失败过、曾经充实过、曾经幸福过……

在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就被我们的班主任灌输了考研的概念,因为班主任是刚考上来的研究生,经常跟我们提起他的考研往事,所以我们一开始对考研就不陌生。但真正懂得了考研,理解了考研,还是在我经历了考研之后,而且是经历了两次考研之后。

因为班主任的原因,我们都有着早熟的考研心理,在大二的时候就买来考研单词册背。但真正进入实战阶段还是在大三的下学期,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考什么,考什么包括考什么学校和考什么专业。在要不要跨专业的问题上我犹豫过,我本科学的是行政管理,虽然学了快3年了,但也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因为我比较喜欢文学,所以当时想改考传播学,觉得即便考不上也能多学一些知识,多接触一个专业,对以后就业可能会有帮助。后来又觉得应该利用考研的机会把以前学的知识巩固一下,要不然这4年下来就白学了,所以最后还是坚持考原专业。

至于考什么学校,也是经历了一番踌躇,曾经想过考行政管理比较牛的中山大学,后来觉得中山大学太难了,又转考中国人民大学,还弄了一些人大的资料。因为我的一个师姐就是考人大差一点没考上,觉得可以顺着她的路子考人大。但人大也是很难的,又动摇了。在一次上网时发现南开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刚开设没几年,不是很热,觉得应该很好考的,就确定要考南开大学。在确定南开后也发生过动摇,又想考北大,还看了几页北大指定的参考书。但最后还是觉得就南开吧。

解决了考什么就面临怎么考了。首先要解决的是参考书的问题,南开指定的参考书不是很好买,我是托天津的朋友才买到的。当时南开行政管理的学科带头人是沈亚平老师,我还买了他写的非指定教材范围内的书。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情况,我还专程去了次天津,当时正赶上研究生复试,借机认识了很多来参加复试的同学,其中从曲阜师范大学来的王芳学姐真的很热情,她给了我很多南开的复习资料,并向我介绍了一些南开大学的情况,让我受益匪浅。

2005年4月,我从天津回来,正式投入到了水深火热的考研复习当中,最初是看了很多专业课的东西,总觉得南开毕竟是名校,可能会比较看重在专业上的基础吧,但当时看得很泛,没有局限在南开大学的指定教材,或者说没怎么看南开的教材,因为我觉得南开的教材很简单。当我广泛涉猎各家学说之后可以高屋建瓴地对南开的东西有一个整体上的融会贯通的把握,所以2005年的上半年我基本上把精力放在专业课上了。

英语的学习是在2005年下半年开始着手的,把真题看过一遍,后来又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有高人说真题很重要,最好能背下来。我当时没有这种功力,只是看得比较熟,当时懒得做题,总是喜欢把文章看一遍,却不做后面的题。有一段时间很重视在英语上的进度,一下午的时间就能看十几篇文章,但看得比较草率,看过之后也不知所云。数量上的突破还是给人以很大的自信,现在想来有大跃进的感觉。

因为我是学行政管理的,政治的底子还不错,看过任汝芬团队的光盘,做过陈先奎的2000题,临近考试的时候又做了大量的政治卷子。因为同学们在一起准备,互相还是有一个激励作用的,而且报的政治辅导班不同,也就能接触到不同辅导班发的题,现在想起来政治多做题还是有好处的。

当复习到12月,临近考研时人就很焦虑了,随着时间的临近发现还有好多东西没有看,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一晃就到了图书馆关门的时候了。跟一位已经考上南开的学姐沟通,她说现在这阶段应该练习写论文了,因为专业课大题的答案就类似于一篇论文。我又慌了,脑中一片空白,觉得也没什么可写的,原因就在于整个复习的过程都是跟着感觉走,没有下苦功去背一些东西。

在焦灼的状态中终于挨到考研前夜了,因为我们学校在郊区,考场在市区,所以需要在考场附近找一间房子住下。我还算幸运,找到了,虽然很小的一间,但也可以安身了,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对新的住所不适应,考前的那个晚上我失眠了,夜里10点钟的时候还在背《20天20题》,但到深夜2点钟却说什么也睡不着,就翻来覆去地折腾。到了第二天早上感觉似乎并没有睡过,但上午考政治还是强打着精神,也并没感到怎么困,就这样第一天还算顺利地过去了。但在考专业课的时候我傻眼了,因为我没把指定的教材看全,发现有一些题我没见过,就只是把会做的题答得满满的,到打铃时已经有眩晕的感觉了。就这样,我走出了考场,走过了我的第一次考研。

考完后坐车回到学校,那似乎是长春入冬以来最冷的一个晚上,风很大,让人窒息。学校已经放假了,到处都是很萧条的感觉。我跟考研的战友们一起去吃饭,我说无论考没考上,通过考研,我们都会发现自己人性中的缺点。考研让我们学会认真地去做一件事。这也是我离开父母的帮助独立应对的第一场战争,虽然以失败告终。

从当初选择考哪所学校,报什么专业,到只身去天津熟悉情况,再到考试前夜的失眠和考场上的最后一搏,都是我自己作出的决策,自己付出的努力。我是学管理的,管理讲究从决策到执行到反思校正的系统性,那么,在考研的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再去回首考研路,才算咀嚼出了其中的滋味。

我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要考一所名校,为了能巩固以往学过的知识而选择考原来的专业,买了也看了很多专业课方面的书,但对学校的指定教材却没认真看,在考前还摇摆不定,试图转报北大,不能沉下心来做英语题,也没有认真地背单词,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好大喜功。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考研中的我,不知道是浮躁还是浪漫,或者兼而有之。但我也确实是满腔热情地按自己的意志走了下来,按自己的想法做了一次我自己。虽然是考场上的失败者,却在人生的道路上成熟起来。所以,我还是愿意认为,我用考研实现了一种浪漫。

风雪中欢快的歌

我的第二次考研是在已经工作后决定的,当时公司的一个副总觉得我的文笔很好,建议我考在职的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她说我以后可以做文案,总比现在做的人力资源这种管理性质的工作有技术含量,这样有一技在身,以后发展得会好一些。就这样,我萌生了考研的念头。

在报纸上看到天津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培训的广告,四处打听了解到天津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实力还可以,而且我在本科报考时就曾报过陕西师范大学的这个专业,觉得学完后可以出国做外教,也很不错,就打定主意要报考这个专业。因为当时我还在准备11月的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考研,所以对考研一事也只是有个想法,而且如果真的要考,还拿不定是要辞职还是一边工作一边考。

等到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结束,才真正开始考虑要不要辞职考研,给家里打电话跟父母商量这个问题。他们说在经济上支持我,只要我有一个好的前程就行了,具体如何备考让我自己做主。

当时,离考研已经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如果在职考,只能是只问过程不问结果地热热身而已。因为已经有过一次考研的经历,我深知最后一个月对考研的重要性。又因为工作上的不顺意,最后还是决定辞职。老总建议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考,看来领导还是很赏识我的能力的,我说只剩一个多月,时间不够,她同意我考完后还可以回到公司。就这样,我迅速办完了离职手续,离开了公司。

还记得在我离开公司的路上,有着一种悲壮的感觉,因为工作半年多一直都不是很顺利,考研的决定是在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越来越远的时候作出的,也是在很仓促间作出的,当时同学就责怪我不该这么贸然辞职,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一次跨校跨专业的考研难度是很大的,而且工作时也没碰过英语,捡起英语也很不容易。一个兄弟跟我说尽人事,听天命,我想也只能以这句话作为整个考研复习的开始。

考研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找一个住的地方,为了省钱我曾去过一个房租很便宜,但环境也很恶劣的公寓楼,去过两次,至今还记得那股让人恶心的气味,不过当初真的想过要在那个地方将就两个月。后来在南开大学附近找了一个不错的地方,跟人合租,其他人也都考研。有了根据地,就开始每天去南开的第二主楼里上自习。

当时想起去年考研时一个同学说再也不想考第二次了,考研的滋味真的很难受,没想到我要再品尝一次了。不过,现实中的感觉还没有那么糟。从开始复习到走进考场,只有55天的时间,是一个短平快的过程。天津师范大学指定的教材是《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在报名的时候我手里只有《古代汉语》,后来买到《现代汉语》才发现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此前我还以为现代汉语应该是一些文学方面的文章,买到才发现里面都是语音、语法之类的东西,而这些我并不喜欢,便有了上当的感觉。因为我本科不是学中文的,所以连现代汉语和现代文学都分不清,这也能看出我应考的仓促,不过已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整个的复习过程还是很有条理的,每天基本上都睡到自然醒,然后吃些东西就到教室里自习,按部就班地看指定的几本书,中午就到南开大学的食堂里吃饭。相对于第一次考研,第二次可以说平静了很多,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没有跟别人做过什么交流和比较,只局限于指定的教材;没有做太多的扩展,只是根据前几年真题的思路在网上下了一些专业课的文章。整个复习的过程给人以集约式的感觉,没有看太多的书,英语就是一本单词册、历年真题和朱泰祺的那本复习指导。很多时候考研给我们很复杂的感觉,好像需要看很多东西,与很多人进行交流,上很多辅导班,其实,两年的考研经历给我的感觉是考研应该是简单的,尤其是在专业课上。大多数学校都是注重基础的,把指定的教材搞熟搞透就可以了,不需要大肆铺张地看很多东西。

经过几天的复习,我逐渐进入状态,考研的宁静相比于工作的忙乱和紧张还是让人很舒服。每周的周六我还要去上一个英语翻译资格培训班,这是工作时为了充电报的班。因为每天晚上我都背单词,词汇量已经可以了,所以上辅导班时老师说的很多单词我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每次上辅导班回来心情都很畅快,一边骑车一边听着MP3,对未来有一种美好的憧憬。其实,当时我对考研也没有多少把握,可能是安心学习给人一种充实的幸福感吧。晚上大约在10点钟左右教室就要关门了,我总要在保安来清人的时候才离开,然后一个人骑着车,听着音乐回到住处。当时经常听的一首歌是《千里之外》,现在每听到这首歌,我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还能感受到当年的氛围,一个人骑车在校园中为理想而拼搏的快乐。

在还有几天就考试时,我还是产生了焦虑感。因为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记下来。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相信每个过来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在新年之后,南开大学开始期末考试,教室座位紧张,第二主楼要有学生证才能进入。刚开始我混进去过几次,不过每次都很惊险,差点被发现,像特务一样。后来检查越发严格,我就去其他的教室上自习,又因为本校学生考试,背着书包被人赶得到处跑。这可以算是平静生活中的波澜了。

在经过了50多天的复习后,我参加了考试,英语考了78分,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研究生。今天我仍然记得那位兄弟跟我说的“尽人事,听天命”,仍然记得我离开公司时,那个悲壮而又豪情满怀的下午,记得考研那个阳光温暖的早上,记得结束一天的复习,我骑车在风雪交加的校园中耳边响起荡漾着奋斗旋律的歌。

我没有与金杯擦肩而过

2006年的夏天什么最热?肯定是天气了,日均35度的高温让人汗流浃背。比这还热的,得说是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所掀起的关注狂潮了,某中年男子因为连续熬夜看球猝死的消息惊现报端。比这更热的,是我焦灼的心,此时的我面对着一场即将来临的公务员统招考试。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时候,这场考试的成败关系到我拿着毕业证、学位证回到家后能否看到双亲舒展的双眉,能否为打破“毕业即失业”这道魔咒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两个“能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我又不会所谓的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心中也就有了想赢怕输的焦灼。我忽然想起2002年在看韩日世界杯时给自己提的一个问题:“下届世界杯开始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那时的我正在备战高考,绝无信心能够考上大学,也就无法算出4年后自己该大学毕业求职了。今天我彻底知道答案,我又钻进“烤箱”了。德国世界杯揭幕战在大洋彼岸打响的时候,我已经被“烤”了一月有余,再过5天就要笔试了。大概是“烤”糊涂了,耳畔常响起一个沉痛的声音:“该上路了,一路走好啊。”

一个多月前,我报考了公务员考试,应考的是某事业单位的科员,在就业的渴求下没有形成任何轻松的心态。这个事业单位只招聘2名科员,笔试成绩前6名进入面试,笔试与面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合计算出总分,总分前两名被录用。网上报名系统实时显示着每个招聘职位应考者的数量,我报名时,距报名截止还有3天,应考者已达500多人,自己鼓足了勇气也没胆算出那个渺茫的录取比例,只伴着一声长叹从钱包里抽出了200多元钱报名和买辅导书。

辅导书有两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与《申论》,对应着笔试的两门科目。买来两本不算薄的书翻开,飘香的纸墨在没有给我带来半点愉悦的同时,甩给我一句话:从今天起,别光忙着写毕业论文了啊。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由五个题型板块组成。数量关系测验,寻找数字间的规律和解答让人晕头转向的应用题,数学是我的软肋,这种题型可算点中了我的要害;判断推理测验,考察的是逻辑思维,我保证我还是有些思维的人,但其中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心里可真是没底;常识判断测验,就像央视益智节目《开心辞典》中的提问,涉及人文社科各种知识,琳琅满目,只是没有现场观众可以求助解答,我对人文社科很感兴趣,更知人文社科是个浩如烟海的题库,肚子里的那点积累能应付得了吗?语言理解与表达测验板块,对于文科生的我来说应该是个优势项目,但只怕前面的重重难题早已把我摧残得没了发挥优势的心绪和脑力;资料分析测验,简单来说就是统计分析数据,又是数学,宛如一记直奔面门而来的重拳,还留在最后一击。

申论就是根据试卷上给出的庞杂资料,在较短时间内写出一篇文字流畅、条理清晰、思路明确、观点鲜明的文章。举个例子,卷子上给出资料:张大婶在买菜的时候与李大妈抱怨起小孙子学费如何高得惊人,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等几部委为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问题出台的措施办法,几位专家在接受某电视台采访时对义务教育问题的侃侃而谈,美国未成年人教育制度概况,某报对我国教育现状表达的担忧等。然后要求你综上所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自己对我国存在的“上学难,上学贵”等教育问题的看法与思考,并提出解决办法。这无疑是对考生分析、概括、提炼、文字表达等能力的综合检验。报纸上的热点评析自己也经常看,有些好文章确实读得过瘾,时常为作者手术刀般犀利的笔锋暗自叫绝,没想到现在要为一场关键的考试亲自执笔,真是一次惨烈的挑战啊。

在准备公务员笔试的那一个多月里,我按时按点地在图书馆与夏日的炙热约会。清晨,初升的太阳还没把炙热送来的时候,我就开始在座位上默默地静候;到了夜晚,待它被一轮冷月召回,我才拭去额头的汗水,拖着困倦的身躯离去。

20分钟找不出几个图案间的变化规律,30分钟算不出一道应用题,40分钟解析出7个数据,没有一个与备选答案相符,用一下午时间写出一篇申论,居然与低分例文惊人地相似……一次猛于一次的打击如同一个又一个金箍,争先恐后向我飞来套在头上,比试着看谁先把我勒得头痛欲裂,叫苦不迭。可能我还算比较坚强,头痛但从不叫苦,真正“不迭”的是我从未冷却的努力,试题一套一套地做,申论一篇一篇地写,在屡败屡战中积累着答题的技法与经验,顽强地不让备考计划被气恼的火焰燃得灰飞烟灭。在我不懈的抗争下,飞来的金箍越来越少了,头脑变得越来越轻松了,距离考试的日期也越来越近了。

公布笔试成绩的那天,我决定到网吧上网查查。烈日中天,空气里泛着被烤熟了的红薯味。地面也像刚刚出了笼屉,呼呼地冒着热气。从宿舍到网吧路上的我,如同一名跋涉在炎炎沙漠的旅人,凭着历经艰难后的游丝残力,步履维艰地迈向期待中的绿洲清泉。

选一台电脑坐定,满脑子都是落榜的想法,上网者们联合“抽”造的浑浊浓烟像是堵塞了我的鼻腔,让呼吸变得十分吃力,玩游戏时灵活的食指也像灌了铅一般,只能僵硬地点击着鼠标右键,一下比一下缓慢,在心跳“砰砰”的催促下颤颤巍巍地打开那一张张包裹着谜底的网页。

第三名!

那是一个神奇的瞬间,十几寸的电脑荧屏顿时化为一片明朗的天,洒下雨露滋润了我的双眼,降下清风吹走了我浑身的倦怠,载着我飘飘然然,那是一种接近飞的感觉。当然我没有飞起来,但突如其来的兴奋让我已无法再坐下来。我站起身,握着双拳,来回地踱步,同时不断地提醒自己,在别人还没发现异常的时候快停下来吧,但猛然从焦虑的枷锁中解脱的身体显然不受自制力的羁绊。我赶紧跑到吧台,买了瓶冰镇可乐,喝了几口以后,快要蹦出嗓子眼的心才算被汽水冲回了原位。我这才可以平静地想想刚才发生了什么:本人进入了面试,尽管是第三名,但与第一只差5分,有希望而且不小啊!我在这个闷热熏呛的网吧嗅到了春天的味道。

第二天,我带着4年苦读获得的这证那证和进入公务员面试的好消息回到了家,换来了父母满心的欢喜及一桌丰盛的家宴,我从熟悉的菜肴中咀嚼出了父母殷切的希望,希望是什么我心里十分清楚。谁也无法保证这希望不会变为失望,只能靠自己在两个星期后面试时的发挥和运气去争取了。

深夜3点,我翻身起床,打开电视机,倒不是因为压力过大失眠,而是为了观看德国世界杯决赛——法国对意大利的直播。在此之前,由于忙着写毕业论文和备考公务员,也算是球迷的我没有看一场比赛,今晚可以放松一下享受一场万众瞩目的绿茵盛宴了。就在决赛将要进入点球决胜的时候,法国即将退役的头号球星齐达内用头撞倒了辱骂自己的对方后卫马特拉奇,这个“正义”的还击是比赛规则所不允许的,齐达内被主裁判当场红牌罚下。最终缺少了齐达内的法国队在点球决胜中负于意大利。

看完比赛已是清晨6点,我回到床上准备再睡会儿,合上眼,齐达内吃到红牌走出球场与身旁金灿灿的奖杯擦肩而过的画面却浮现眼前,沮丧的背影、雪白的球衣随着我渐浓的睡意黯淡远逝。一觉醒来,一个念头涌上心间:齐达内的悲剧不会在我的身上重演吧?

下午,我来到书店,选了本《公务员面试指南》,准备日益临近的决战。

晚饭后,我立即开始闭关修炼,把自己关在屋里参悟“秘笈”。“先随便找个题试着答答吧。”随机翻到一页,上有一题:“一热气球快坠毁了,坐在上面的有农业学家、教育家和核武专家,减轻热气球的负重就可以避免惨祸的发生。怎么办呢?”我立刻陷入了沉思,这不是要他们其中的一位舍生取义吗?让谁舍身都是一个残忍的选择,给一个体现珍视生命、众生平等的答案应该没什么错吧。于是心中默默地答道:哪位都不跳,一同承担不期而遇的危难吧。自以为也颇有道理。翻到答案一看,是这样写的:“把协助热气球下降的沙袋扔掉就可以了。”当时就觉得果真有一个沙袋从天而降砸在头上,晕晕沉沉地受不了。“这是什么破题啊,分明是逗你玩,太忽悠人了,拿去给赵本山当小品台词倒合适。”为了表示“抗议”,我出去看了一会儿电视,就带着“愤怒”睡觉了。

第二天醒来,我明白这书还是不得不看的,又翻到昨夜将我重创的那页,看了题后的说明才恍然大悟。这其实是一道早被淘汰的题型,放在书上只是作为例子告诉读者,类似这样的脑筋急转弯是不会再出的。

我松了口气,开始慢慢地阅读面试答题的方法与技巧来,原来面试题可以说没有标准答案,不是一加一就等于二才对,自圆其说、随机应变的答案就是好答案。带着这样的感悟,我开始认真地思考每一道例题,想出答案后再与参考答案对比纠错,慢慢地摸索答题的规律,探索适合自己的答题思路。渐渐地,可以心率平缓地应对那些五花八门的问题了。随着面试的日益临近,我答题的感觉越来越好,心中不禁暗暗欣喜。

面试那天,我穿着父母早半个月就已准备好的正装出发了。考场上我被问了5道题,虽然难免紧张,但还是大方得体地在规定时间内作出了回答,不过评委们职业化的冷峻表情还是让我忐忑不安。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我接到电话通知:“祝贺你,你总分第二,被我单位录用了,体检合格后就可以正式上班了。”上班的第一天,有个办公室的同事也是球迷,和我聊起了齐达内的惊世壮举,我说:我十分理解那冲动的一撞。其实我在从报名到考取这个职位的整个过程中也像参加一场意义非凡的比赛,这份工作对于我如同世界冠军对于齐达内一样重要,齐达内要用冠军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我要用胜出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的开始;齐达内因为挑衅而奋起反击,我也因为疲倦而想过放弃。庆幸的是我没有意气用事而退出赛场,没有让眼前的金杯擦肩而过,离自己远去。

同类推荐
  • 红楼商道职场学

    红楼商道职场学

    本书以《红楼梦》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为背景,告诫人们在职场中,少不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也少不了办公室格子间的刀光剑影,对此肯定要严阵以待,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 让未来的你,喜欢现在的自己

    让未来的你,喜欢现在的自己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别人容易,读自己难。读别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可读自己却不行,这就好比照镜子一样,不管你如何在镜前摆弄表情,变换姿势,也无法看到一个整体而全面的自己。于是,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我们开始迷茫,开始逃避,开始悲观厌世,开始抱怨这个世界是不是亏欠了我们什么。这样的日子是一种煎熬,这样的人生是一种罪过。这个世界多数人想着如何改变世界,却鲜有人勇于直面自己、改变自己。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不会贸然急着去改变世界,因为他知道,最需要改变的是自己;他更不会漫无边际地等待别人来拯救他,因为他知道能够拯救自己的仍然是自己。
  • 十三不靠:依靠自己去成功

    十三不靠:依靠自己去成功

    生活中有许多琐事都暗藏玄机,只要细细体会,就能品出人生真味。麻将吸引人的魅力在于:智慧+心理+技巧+运气,人生亦如此。小小牌桌上,短短时间内能让你体会到人生喜、怒、哀、乐四种感情的瞬间变换。本书由麻将谈起,又似乎与麻将没有多大的关联,由麻将想到的一些成功的哲学,由麻将想到的一些成功的智慧,希望此书能给你一些启发。
  • 青年易遭遇的100个陷阱

    青年易遭遇的100个陷阱

    本书罗列了青年应回避的100个问题。即“私心过重,利令智昏”、“太过贪婪,负重难远”、“愤世嫉俗,自设心魔”、“一偏之见,殆误一生”等。
  • 二十几岁男人应该具有的7张底牌

    二十几岁男人应该具有的7张底牌

    做男人很难。难就难在男人要同时挑起家庭与事业的重担,不能有所偏废;难就难在男人管了琐事有人说你干不成大事、不管了有人说你是大男子主义;难就难在男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忍气吞声有人说你懦弱,脾气暴躁又有人说你没风度……二十几岁的男人要想做个完美的男人,就要打好自己的七张人生“底牌”
热门推荐
  • 我的女友不可能那么谨慎

    我的女友不可能那么谨慎

    苏时,一个极力隐藏自己实力的高三学霸,在其班主任的逼迫下,认真地把模拟考卷子做完了,不小心干掉了原年级第一名的秦沐雨,从而惹上了她......(青春日常,单女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晶

    青晶

    作者的奇思妙想,匆匆收尾,结局令你想象不到。
  • 英雄联盟饭神

    英雄联盟饭神

    什么是饭神下饭,就是饭神重生后获得饭神系统的韩金龙,靠着一手下饭操作,在真金白银混得是风生水起。“虽然我很捞,但我的战队是最强的。”韩金龙赛后采访如是说。 哔站av97734784做了一个自己的渣渣宣传片,有时间再弄更好的吧(?>?<?)
  • 宇宙最强无敌大主宰

    宇宙最强无敌大主宰

    白沐晨,一位外表英俊的男人,一位如同太阳般带着刺眼光环的男人,却自甘堕落的成为了一个不入流的小保安,一个美女总裁身边的贴身保安…苏媚儿“白沐晨,你看我干什么?。”白沐晨:“看你怎么了,身材这么火辣,还不许让人看了…”白沐晨翻着白眼,厚颜无耻说道。
  • 最强女王穿越异世

    最强女王穿越异世

    25世纪最强黑道女王在一次应酬的时候携自己心腹穿越,自己竟然是五大家族之一银家嫡女银若雪,而且不受人待见,一部分是因为自己是废物,魔武都不能学,,一部分是她出生时,她们家族最受尊重的老族长去世了。。“佛曰:所有巧合,肯定有鬼”摇身一变,成为女帝,天地万物归我所有,只是后面那一堆堆的桃花真是想甩也甩不掉啊。
  • 绝夜寻

    绝夜寻

    浮生易可换,莫入晚尘埃执笔入苍生,人生叹可回,却忆不见...暗与明的两者,化众生寄托,却换不得一人若寻者,闭目,如何回望那万世沧汹!无不者,亦为绝,殊不知那一世轮回---无叹、无可、无悲、换得绝夜寻!(历史架空,仙侠世界)注:为了诸多铺垫,慢节奏文如有讨论剧情,或者有趣想法,欢迎来交流群:455204419
  • 仙夫,请自重

    仙夫,请自重

    许颜卿天生通灵眼,面容丑陋,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无意间进了全是妖怪的“亲亲小区”,在滴滴上打了辆车,偶遇小神仙姚胜七,从此她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说悲

    说悲

    探索生命的奥秘,不知世间有多少属于自己的答案。
  • 快穿之我家黑化男神有点甜

    快穿之我家黑化男神有点甜

    苏沐醒来发现自己到了另一个平行空间,为了回到自己原来的世界,只能通过穿梭一个又一个由小说组成的世界做任务积攒碎片回到现实世界。现在问题是,这个黏着自己要亲亲抱抱举高高的家伙是谁?!“苏苏乖,快点回来睡觉。”某只大狼狗妖娆的躺在床上看着苏沐。苏沐嘴角抽搐了一下,这家伙怎么出现在我房间里的!苏沐打开门走出去,眼不见为净。大狼狗看见她要走,一把捞进房间。关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