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9200000004

第4章 阅读与人生(2)

我去过欧洲一些国家,在地铁里,在公园里,在街头的椅子上,你经常会看到一个人拿了一本书,很安静地在那里读,我觉得那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在中国,你很少看到这样的景象。到国外的中国人,在公共场所,譬如在等飞机的时候,他们干什么?往往是聚在一起打扑克牌,或者旁若无人地高声谈话,总之是一片喧哗,那个时候我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惭愧。我认为我们这个民族不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虽然儒家是有读书的传统的,但是读试,包括考公务员,当然还有学生的考试,这个书还读。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精神上的必需,在这个意义上爱读书的人真的太少了。同样是网络化时代,我相信中国的网民是全世界最多的,欧洲有许多人不上网,宁可把时间用在读书上,人家那个阅读习惯是根深蒂固的,不受流行媒介的支配。所以,要说全民阅读,我们还差得太远。

读什么书

第二个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重视阅读了,要尽量把业余时间用来读书,那么我告诉你,其实一个人所能读的书是很有限的。我这个人可以算是以读书为职业的,一辈子在读书,读书就是我的工作,尽管如此,我也觉得有很多好书我可能来不及读了。既然是这样,一个人怎么还能把时间浪费在读那些较差的书上呢?我是指那些平庸的读物,我不说所谓的坏书,比如诲淫诲盗的书,奇谈怪论的书,那些书对你没准还是一个挑战,而平庸的书什么挑战都形不成,完全不能激发你的思考,读了以后一点收获都没有。不要以为平庸的书无害,世界上平庸的书实在太多了,它们占据了数量的优势,你一不小心就会落在它们的范围里。它们真正是在害人啊,不但占用了你本来可以读好书的时间,并且使你在精神上变得和它们一样平庸。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要去读那些好书。我说的好书主要是指那些经典著作,或者说它们起码是有定评的好书。如果你养成了读好书的习惯,经常读那些大师的书,你就会知道,它们和平庸的书的差别真是一条鸿沟,完全不一样,你回过头再去读那些平庸的书就读不进去了,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那么什么是经典著作呢?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所谓经典著作就是那类谁都希望自己已经读过、但是谁也不愿花力气去读的书。这当然是调侃了,但也说出了多数人心目中经典著作的两个特征,第一是听说它们重要,第二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你初读的时候感觉好像是在重温,似曾相识。因为什么?因为它们谈的是和每个人都有关的问题,是人性和人生的问题,你多少也想过,所以会感到熟悉。第二个特点是你重读的时候感觉好像是初次读到,仍然有新鲜感,仍然有新的发现,它们是一个宝藏,可以让你不断地挖掘,它们和你之间会不断地发生作用。我觉得他说的这两个特点和我自己的感受非常吻合,我也是这样感觉的。

我自己是比较喜欢想人生问题的,人生的意义,生和死,爱和孤独,等等,在读经典著作的时候,包括哲学著作、文学作品,就会感到惊喜,原来那些大师也在想这些问题,而且许多想法是相通的。实际上这些问题人人都会面临,人人都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所以我觉得读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可是如果你平时很少想这类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你读那些书的时候就不会有感觉,就读不进去。这里面真的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关注自己的灵魂生活,才会和大师有共鸣。你为什么会喜欢一本书?是因为你和活在书中的作者的灵魂有一种亲密的关系,我称之为精神上的亲缘关系,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你的灵魂觉醒了,你灵魂中本来有的东西,你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在读的过程中被唤醒了,这种感觉特别好,这是我们喜欢一本书的理由。

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要去读那些最好的书,那些能够唤醒你的灵魂的书。我的经验告诉我,经典就是这样的书。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书籍如汪洋大海,你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辨别哪些是好书是很难的,我也做不到,你可能翻了很多书才发现一本好书,浪费掉了许多时间,所以一个最节省的办法就是读经典,在已经有定评的好书的范围里寻找。

其实我自己是走过弯路的。我从小喜欢书,尤其到了上中学的时候,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书,其实也不是零花钱,我们家里不宽裕,是给我从家里到学校乘公共汽车的钱。我把这一点钱积起来,新书买不起,那时候旧书店里有很多书,我看中了一本书,就天天去看那本书还在不在,直到钱够了就把它买头,把菜钱省下来买书,就这样买了几百本书。可是,很长的时间里,我并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有一个经历使我对外国文学名著望而生畏。小学快毕业时,我家住在上海人民广场一角的一个大院里,离上海图书馆很近。我经常经过那个地方,那时候最神往的就是能进图书馆去看书,这是我的梦想。但是小学生是不能进的,等啊等,等到拿了初中的准考证,可以进去了。我借的第一本书是雨果的《悲惨世界》,那时我十一岁,坐在阅览室里翻开看,结果很悲惨,根本看不懂。在那以后,很长时间里不敢碰外国文学。

我在读书上的开悟是到了大学以后,这要感谢我的好朋友郭世英,他是郭沫若的儿子。我们住一个宿舍,我比他小三岁,他大概把我看成一个小弟弟,见我爱读书,就不断从家里搬来给我看。我觉得他是有意为之的,在他引导下,我走进了世界文学宝库,看了大量俄罗斯和西方的文学名著。我上北大的时候,主课不是那些课程,我在那些课程上花的时间很少,经常逃课,或者上课时偷偷看自己想看的书,课余时间当然更是全都花在看课外书上了。我的主课是两个,一个是看课外书,一个是写日记,这两件事做得最认真。我自己觉得受益无穷,通过大量读经典,我就说我有了一种内在的嗅觉,一本书好不好,我闻一下就知道了,翻两三页就知道了。那些平庸的书,我绝对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它们上面,这形成了我一贯的趣味,这个趣味持续到现在,就是爱读那些大师的书,你读进去了会发现真的不一样,那些平庸的书档次就太低了。

我不是主张你们也逃课,也不做功课。功课是必须对付的,我当年也对付,否则毕不了业。我就想说明一点,就是在学校里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功课上面,一定要做自己的学习的主人。你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比例,如果功课比较吃力,用的时间就多一点,但是一定给自己划出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是你的心灵成长的空间,不能没有这样的空间。课外时间越是有限,你就越要选择好的读物,趁年轻读一批经典,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在座有很多年轻人,读书的品位很重要,这个品位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起读什么书非常重要,书籍会对人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你总去读那些平庸的书,你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你去读伟大的书,你当然不一定成为伟大的人,但是你心里有了那些伟大的东西,有了目标了,你起码就会有比较高的追求。一个人在精神上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和他吸收什么样的精神营养密切相关,精神食物决定了他在精神上生长的高度和强度,所以我赞同这样的说法: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那么有的人就说了,既然这样的话,周老师你给我们推荐几本书吧。我觉得为难,其实是很难推荐的。要说一个人真正适合于他的书,哪怕是经典著作,哪些经典名著是适合于他读的,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能力的性质、兴趣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喜欢的书也一定是不一样的。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一定要和他的精神生活融合在一起,才会愉快,才有效果,所以必须自己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书。我强调要坚持一点,就是去读那些对于你来说最好的书,你读了以后真正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提高,感到是自我发现。对于你来说,这是唯一的标准。当然可能会有一个模糊的阶段,一段时间里没有找到,这没关系,只要你给自己确立了这个标准,不去读平庸的书,我相信你一定会找到适合于你的好书的。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最后都一定会有自己所钟爱的作家,一定会有自己的书单。

我提倡读好书,读经典著作,我觉得当前情况下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不要被这个图书市场拖着走,不要被它支配。现在每年出版的书有几十万种,太多了,我敢说其中大部分是平庸之作,甚至是垃圾,是不值得读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有时候我想一想就觉得奇怪,我们去买别的商品的时候,都很在乎性价比,就是它的价格和质量是不是相称,可是在图书市场上,人们往往不在乎性价比。一本书的定价基本上是根据厚薄来决定的,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是金子还是垃圾,价格是差不多的。你用本来可以买金子的钱去买垃圾,这不是太了。我希望大家在买书时也讲究性价比,去买那些好书。还有一个现象也很可笑,一段时间里大家都读同一本书,谈论同一本书,跟着媒体的畅销书榜跑。我觉得那很傻,那不是在阅读,是在消费,而且这个消费是被人操纵的。畅销书大多是炒作出来的,往往是出版商和媒体合谋,发动宣传攻势。还有所谓打榜,有的书在畅销榜上名列前茅,是打榜打成的。一开始我不懂,后来出版商告诉我,打榜就是他们自己买回来,宁可暂时损失一点钱,但是上了榜可以赚回来更多。前不久有一本书《求医不如求己》火爆,好像卖了两三百万册,做这本书的书商很坦率,他说他自己也不看,才不信那一套呢,出这种书就是为了赚大钱。那么,你们争先恐后去买,是不是很傻?我不否认畅销书里面也可能有比较好的,本来是一本好书,经过炒作畅销了,也会有这种情况,但多数是快餐,大销一阵,然后就没人过问了。总之,不管那本书畅销不畅销,你要自己做判断,自己选择要读的书。

我的书也有畅销的,但大部分是长销书,基本上没有炒作。到现在为止,我销量最大的一本书是《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加上盗版应该超过一百万册了吧,一开始只印了一万,卖完了再加印一万,是这样累计起来的。我只有一本书是一开始就印了几十万,就是《宝贝,宝贝》,应该说出版商是炒作了,而我也接受了这个炒作,当时的想法是这本书写得挺好的,应该让可能喜欢它的读者都知道,所以不妨一试。我是写完了以后出版商才来找我的,并不是出版商先来找我要我写这样一本书。但是我以后不一定接受这种做法,我发现我的书还是安静地到读者手中去为好,不要太喧闹,这是最好的方式。

我的书写得再好,也和大师的水平相差很远。我认为当代无大师,过去的时代出大师,今天的时代出偶像。我不喜欢粉丝这个词,经常有人称是我的粉丝,我说不要当我的粉丝,粉丝是和偶像对应的,不要当任何偶像的粉丝,我们一同做大师的学生好不好。也有人会称我是大师,我非常真诚地说,我不是大师,我仅仅是大师的学生。你们看我的书就知道,我写的许多文章无非是看大师的面前,你们看了我的文章,看了其中提到的大师作品,然后你们就可以直接去读他们的书了。周国平的书暂时用一下就行了,你不要拿在手里不放,你只读周国平的书就没出息了。

怎么读

我主张不但要读经典,而且要直接读原著,不读或者少读那些二手三手的读物。比如说你要了解孔子,你就应该去读《论语》,你不能光读《论语》感悟。心得之类的书,那样你知道的不是孔子,而是于丹。你要了解尼采,你也不能光读我写的关于尼采的书,你要去读尼采的原著。你看那本《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那是我第一本关于尼采的书,你在那里面会看到很多周国平的想法,当然也能看到一些尼采的思想,我那本书真的是借尼采之口说了很多自己想说的话。当时是l985年,改革开放时间还不长,心中很多愤懑想倾吐,完全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不容许的,所以我常常故意含糊其辞,让人看不清是尼采说的还是周国平说的,所以有读者说,看了这本书不知道是不是理解了尼采,但是我理解了周国平,他说得对。你只是理解了我,如果你要理解尼采,还是必须去看尼采的原著。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需要一个拐棍,一些辅助的手段。比方说你想读一些西方哲学原著,可能不知道应该先读哪个哲学家的书,那么你可以找一本写得好的哲学史看看,例如罗素写的《西方哲学史》,或者美国学者梯利写的《西方哲学史》,看了那个以后,你觉得对哪个哲学家感兴趣,你再去找那个哲学家的原著看。总之你不能停留在看辅助读物上面,要尽快地进入到原著。

许多人对经典原著有畏惧的心理,其实原著并不难读,你真正读进去就会发现非常有意思。我就是这样的,基本上是把经典著作当闲书来读,不把它当科书里介绍的哲学家都是干巴巴的,教科书告诉我们的尼采,被定性为反动的唯意志论的唯心主义,他的观点被归纳为权力意志、超人等那么几条。知道这些以后,你对尼采了解了吗?一点儿都没有。但是你去看尼采的原著,他的思想真是魅力无穷,文章也写得好,你不看原著是不会知道的。我自己通过翻译尼采的作品,从德文翻译成汉文,无论是思想还是文字真的太精彩了,真是莫大的享受。我为什么要翻译他呀,不是出于什么事业心,我就是喜欢啊,翻译的过程就是享受啊。大师一定会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把他的思想传达出来,文风往往质朴而有力。当然我不是要你们都去读德语原文,可以找比较好的译著来读,我的翻译还是不错的(笑声),因为我喜欢嘛。喜欢很重要,你看我们老一代的翻译家,他一辈子就喜欢那么一个作家,就花时间在上面磨啊磨,一直到把文字磨得非常好,觉得对应了,用钱钟书的话说,就是好像那个外国作家投胎为中国人了,开始说中国话了,要到那个水平,这是翻译的高标准。我是说一定要找好的译本,不能去看出版社为了抢占市场找一帮译手翻译的东西,那种东西往往是粗制滥造的。

关于怎么读经典原著,我提两个方法。第一是不求甚解,我首先要把你们的顾虑给解除了,无所谓读得懂读不懂,你觉得好像读懂了就行,你不是在做学问,不要在难点上死磕。实际上你在这样读的过程中,你是在受熏陶,你读懂经典的资源在积累,有一天你会觉得读起来很舒服了。不要急,总有这么一个过程的。第二是为我所用,你是为了你自己精神上的生长去读经典的,管它理解得对不对,只要你读得高兴,你觉得你精神上在提高就可以了,原因是什么不用去管。“熏陶”这个词很准确,受好书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知不觉的,一定要弄清是哪本书哪句话影响了你,不可能,也没这个必要。

原载《黄河文学》2013年第7期

同类推荐
  • 灵感

    灵感

    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写《灵感》,先是受了古人诗话和笔记的影响,后来又加上今人“手记文学”的启发。由“灵感”“灵感补”“灵感五讲”和“灵感访谈”四部分组成。其中,“灵感五讲”包括“可大可久谈原型”“亦师亦友谈模仿”“成方成圆谈结构”“有隐有显谈比喻”和“求新求变谈造句”。“灵感访谈”包括“美学教授汉宝德谈灵论感”“诗人高上秦(高信疆)谈灵感的滋味”和“小说作家师范谈灵感移植”。此次出版的简体字版《灵感》补充了很多新写条目,新增了灵感五讲,提供了实践的经验。这是一卷闲适小品,也是灵感标本的展览。读这本书,可以从别人的灵感中来,到自己的灵感中去。
  • 八十天环游地球(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八十天环游地球(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凡事精准的英国绅士福格先生拿出所有积蓄,赌自己能在80天之内环游地球。他不知道,自己已经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警探费克斯的猎物。横贯欧、亚、美洲的旅途中,意外、风暴、劫匪接踵而至,他,能如期到达么?
  • 我把人生看透了

    我把人生看透了

    张恨水一生写过数千万字作品,小说、散文、诗词、时评、新闻无一不精,其本身是新闻工作者,又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见多识广,所以,他对人生的感悟既丰富宽广又透彻犀利。对于做事,他说——看得定,拿得准,便放手做去。对于挫折,他说——人生偶然落魄,这是不足耻的事。对于朋友,他说——朋友之互相利用,说得好听一点,乃是互助,说得不好听一点,是做买卖。对于努力,他说——我自己知道所学的太不够了,要多读,多看,多跑。对于工作,他说——一面工作,一面也就是学习。世间什么事都是这样。他一辈子笔耕不辍,对友人,对家庭,对事业,都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看透人生而不消极,历经世事更知努力,就是张恨水的人生态度。
  • 毛泽东的字条

    毛泽东的字条

    本书收录作者在大陆出版的《文艺报》、《中国电视报》、《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人民网、楚汉文学网等及香港出版的《文艺报》、《中国文学》等76个单位刊载的作品。体裁有小说、散文、诗、杂文、随笔、评论等共165篇,有26篇获奖。
  • 最是难渡红尘劫:宋词里的绝美爱情

    最是难渡红尘劫:宋词里的绝美爱情

    几多哀怨,几番思量,几腔热血,几度愁肠;一曲婉约带清香,一首豪放饮甘醇。宋朝分南北,前后又有不同,历史的长河掀起的巨浪、细浪,都映照到词人的心镜里,反射出来的,是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词,和词的背后更为生动的爱情故事。本书既是通过词类文学讲述文人情事,也是讲述一个时代的兴衰变化。
热门推荐
  • 指间青春:相思不过泪成殇

    指间青春:相思不过泪成殇

    那一年我们青春年少,那一年我们似水如花;冥冥中我们意外相遇,约定让你我命运无声相连;千般情愫,万般思念也及不过那片刻的相见;我们相信幸福离我们并不远,纵使百般刁难千般羁绊,只要我们还能彼此伸出双手,只要我们还能彼此轻触指尖,所有的苦越累,酸与涩,都不过是我们追逐幸福路上的风景而已;
  • 异世半边天

    异世半边天

    一枚大学毕业的妹纸,分配到乡镇主持妇联工作,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其穿越到了异世,这是一个男女不平等的位面,大男子主义横行,且看主角如何带领这个世界的女性走向一条不归路~~~
  • 水中花镜中月

    水中花镜中月

    她叫蓝阡鹤,是秘案侦破事务所的大人物,五千件案件里,至少有四千件是蓝阡鹤侦破的,蓝阡鹤这个名字响彻大江南北,可是,最近,蓝阡鹤却被一件无厘头案件难住了,本案件凶手没有留下任何信息,蓝阡鹤该怎么办?在危机时刻,蓝阡鹤的欢喜冤家涂文达出现了,帮助了蓝阡鹤破解了这个无厘头的案件,俩个人会擦出爱情的火花吗?敬请期待:水中花,镜中月!
  • 异界的狼人杀

    异界的狼人杀

    高智商文,为了再“活”一次,所有人都在努力。
  • 超级包租公

    超级包租公

    这是一个包租公的日常,没有龙争虎斗,也没有天马行空,只有,淡淡的生活,时光缓缓,岁月静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娱乐圈之君本无双

    娱乐圈之君本无双

    娱乐圈头条:#叔叔今天追到女神了吗##叔叔今天又没追到女神##叔叔的女神今天知道自己在被追吗##叔叔:我把你当媳妇,你却只当我是你闺蜜#秦桦瑾作为娱乐圈的影帝霸总,演技好,人气高,票子多,长得帅,而且腿长还家庭幸福,完美人生却独独……在感情上栽了。沐维清小时候有一个演员梦,为了这个梦……把自己赔进去了!秦桦瑾(心累):“追个媳妇好艰难!”沐维清(疑惑):“我闺蜜这是咋了?”……………………这是一个(伪)女装大佬(真)影帝,为了追女神,暗搓搓把女神拉入圈的故事。不过过程中操作一个不小心,他,提前掉马了!从此,画风和走向就,都变了!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选编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这样的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可资借鉴。
  • 二婚萌妻

    二婚萌妻

    结婚当天,丈夫就撇下她跑去呵护小三;结婚第二天,小三挺着有孕的肚子来她面前耀武扬威;结婚一个月,她的婚姻终于走到尽头,而她成了整个海城人嗤笑的对象。可在最狼狈的时候,另一个雷厉风行的男人,却如天神般降临:“我不介意娶你回家。”“这可是二婚,难道你不怕?”“怕?”他不禁嗤笑,眼神却有着摄人心魄的魔力,“难道你不觉得,该怕的,应该是所有欺负你的人?”她幡然醒悟,越发锋芒,可却不知,她却是他唯一的药。
  • 陌上花开等流年

    陌上花开等流年

    年少的你,是否会想起那岁月时光陪伴你的人,青葱岁月,那留下的一点记忆无时无刻出现在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朦胧的爱一直埋藏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