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4800000055

第55章 质疑理性、反讽自我(2)

这或是张氏的奇幻小说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揭示荒诞和白日的梦魇,使现代人在“苍凉”的感受中获得“启示”。她善于营造奇幻的瞬间,犹如一位语言炼金师,用一串断珠的比喻,或是一段反讽的抒情描写,将情绪、经验与记忆编织成和气氛萦绕的挂毡,而“参差的对照”的写法正与疏离的主题相得益彰。发挥奇幻功能的常常是一些小道具,如李欧梵先生指出:“如屏封、旧照片、胡琴、镜子——都具有新旧重迭的反讽意义:它从现代的时间感中隔离出来,又使人从现代追溯过去,但又无法完全得到。”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今天》,第23期(1993年6月),页47。张爱玲的写作也仿佛是时光隧道中的欲望之旅,然而投射在“记忆银幕”上的却是噩梦般的童年岁月,历久弥新。这也是她的小说里的一些人物,受时代的摆布与虐待,无不带着记忆的创伤。但在张氏笔下,这类心理经验被当作时代的病症,而她也似乎在探寻一种自我医愈之道。她不满足于讲一般的传奇故事,也好像在躲避与创伤记忆的直接遭遇,而制造重重阻隔,穿梭在不同时空中,透过悲金悼红的情色语言,或是跨沪越港的殖民经验,似乎是故作狡狯,炫耀文采,然而透过“人类在一切时代中生活过的记忆”,个体的创伤经验获得一种“人性”或“妇人性”的认同,更具普世的意义。在她的创伤记忆被过滤之时,已负荷着历史文化的复杂含义,渗透在文本的经纬脉络之中,其“底子”看似镂金错彩,光怪陆离,越是华丽,就越是苍凉。

张爱玲可说是开启了一种散文诗体的奇幻小说。排斥主题先行的结果,她的叙事处于半醒半寐的状态,其语言出诸无意识,非逻辑的、时空错乱的表达穿梭于字里行间,而“苍凉的手势”则出现在人物心理的高潮之时,典型的如《金锁记》里的长安“走进没有光的所在”或“美丽而苍凉的手势”的段落,已脍炙人口。《张爱玲小说集》,页199、197。对于读者来说,或许正在期待之中,那些奇特的意象,却使他们震撼,且回味深长。但常被忽视的却是叙事的真正收尾之处,如《封锁》中电车司机的吆喝声——“猪猡!”同上书,页499。当读者满足于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故事时,这样的结句是煞风景的。或如《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最末一句:“第二天起床,振保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同上书,页108。如果说整个故事已经不无同情地营造并粉碎了振保的理性世界,那么这样的结语也包含对作者自己的讽嘲。

二、传奇与奇幻:中西文类的“视野融合”

张爱玲《传奇》之“奇”早引起学者注意。水晶认为,“张氏可能深受到这类旧式传奇(指唐宋传奇)的影响”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页178。,也提到《封锁》那个短篇“奕奕有神”地运用了“西洋作家喜欢运用的‘狂想曲fantasy’的写法”同上书,页192。。耿德华(EdwardGunn)在《不受欢迎的谬斯》(UnwelcomeMuse)一书中指出这种“奇”的特质渗透着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力量:“很多时候突然会出现一些词句、暗喻及背景,故意使人联想到传统的中国小说,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偏好。”如“《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写到巴黎那个妓女从头上把衣服套下去时,她似乎突然变了,就好像《聊斋志异》里的画皮一样;而《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梁太太,有时候也很像《白蛇传》里的白蛇”耿德华著,王宏志译:《抗战时期的张爱玲小说》,载郑树森编:《张爱玲的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9),页52、85。。他们不约而同地拈出“奇”这一特征,蜻蜓点水地提及几个作品,却也点到《传奇》的文类特征及其中西文学的渊源。而孟悦则指出“奇”是《传奇》文类的基本特征,由张氏对“新传奇”的自我指认中可见她对传奇的“改写”。她指出“奇”的“想象领域”近乎西方的marvelous,exotic,fantastic,但张氏的“新传奇”则略有不同,她刻意描写“凡人”、“男女之间的小事情”,开拓了“对于正统雅文化的经验常识系统之外的‘新异’领域”。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载金宏达主编:《回望张爱玲——镜像缤纷》,页145。

不必把《传奇》径直归入“奇幻文类”,不过张爱玲的早期小说的思想与艺术特质,若非“奇幻”则难以出之。近二十年来在西方一向处于边缘的fantasy文学甚受读者青睐,也引起理论界重视。然而fantasy一词在概念上很难把握,如嘉克荪(RosemaryJackson)不无困惑地说:“作为一个批评概念,fantasy已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涵盖所有非现实主义的文学,诸如神话、英雄传奇、童话、乌托邦寓言、梦幻文学、超现实文本、科幻小说、恐怖小说及所有表现人间之外的另一世界。”RosemaryJackson,Fantasy:TheLiteratureofSubversion(London:Routledge,1981),pp.1314.奇幻文学在西方源远流长,一向强调其“超自然”(marvelous或supernatural)的特征,如托尔金(J.R.R.Tolkien,1892—1973)的《魔戒》(TheLordoftheRings)即属这一类的经典,而托尔金对“奇幻”的论述也很具代表性。他认为fantasy固然表现异于现实世界的“第二世界”(thesecondaryworld),但这一想象世界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事实”和“真理”的认知之上:“它决不毁灭或羞辱理性,也不减弱或遮蔽对科学实证的认识。相反的,理性越是鲜明、越是清晰,奇幻文学才能被更好地创造出来。”“如果过度渲染怪力乱神,就会走火入魔、堕入恶道。”J.R.R.Tolkien,“Fantasy,”InRobertH.BoyerandKennethJ.Zahorski,eds.FantasistsonFantasy:ACollectionofCriticalReflectionsbyEighteenMastersoftheArt(NewYork:AvonBooks,1984),pp.8485.奇幻文学的生产受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历史条件的制约,托尔金的理论反映了维护科学实证、启蒙理性的主流意识,通过超自然的想象的再现,构筑了一个逃避或超越现存世界之上更为完美和谐的“第二世界”,不仅其所遵循的是现实世界的逻辑,且目的也是为了加强这一逻辑。

1970年面世的托多洛夫(TzvetanTodorov)《论奇幻类型》(TheFantastic)一书TzvetanTodorov,TheFantastic:AStructuralApproachtoaLiteraryGenre.Trans.,RichardHoward(Ithaca:CornellUniversityPress,1975).,是这一文类研究的划时代之作。他把奇幻分为两类,一类大致属上述“超自然”(marvelous)的表现模式,另一类属“诡异”(uncanny)的模式,其重点论述及理论贡献则在于后者。所谓“诡异”,即主人公感受某种“恐惧的情绪”,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处于“疑虑”(uncertainty)或“暧昧”(ambiguity)的心态。由是奇幻不限于“第二世界”的表现,而是从结构主义出发,从作品的修辞、叙事者及情节组织等方面阐述奇幻的表述方式,由是大大拓展了奇幻的文学界域,也更适用于分析那些具有现代或后现代意识的奇幻作品。从托多洛夫对“诡异”的论述来看《传奇》的奇幻风格,似洞若观火。确实张氏小说与那种“超自然”的奇幻模式绝缘,且可怪的是,《传奇》里也很少描写梦幻,她的小说人物往往出现某种潜意识描写,即在日常生活中处于迷离恍惚、现代性主体——以女性为主——产生危机之际;刹那的幻觉、异样的感觉、白日梦的狂想,造成她奇幻表现的特征,模糊现实与虚幻之间界线。

张氏的奇幻叙述诉诸“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过的记忆”,蕴涵“妇人性”的深刻命题,因此单用托多洛夫的理论还难以涵盖。托氏擅长形式主义的分析,条分细缕,时有灼见,尽管强调“诡异”的“疑虑”、“暧昧”已触及奇幻文学对于“真理”的疑惑,但他甚少关注作品的历史脉络及意识形态的含义。后来嘉克荪在《论奇幻》(Fantasy)一书中批评了这一缺陷,虽然总体上并未背离托多洛夫的结构主义方向。她进一步运用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和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1)的心理分析,一语中的地指出奇幻文学的核心是“欲望”,借此创造“他者”(theOther)——被压抑的社会力量、包括女性——的话语空间,其根本功能在于“颠覆”现存的理性机制。嘉克荪强调,现代奇幻文学旨在“创造一种有别于理性意识的话语,在欲望的倾吐中,将语言与词义导向问题化”RosemaryJackson,Fantasy:TheLiteratureofSubversion,p.62.。所谓奇幻手法的“问题化”,即体现在张氏对于语言“再现”的自觉之中,一方面诉诸潜意识的语言表述,另一方面意识到无法摆脱理性机制而对“象征秩序”的刻意“颠覆”。

结合托多洛夫的“诡异”类型与嘉克荪的“他者”及其“颠覆”理论来探讨《传奇》,或许相得益彰。在这方面有些研究已道出先机,如周芬伶对张氏喜欢“反高潮”与“艳异”的解读。“艳异”自有其中国传奇的边缘文类的谱系,周把“异”放在德里达(JacquesDerrida)的“歧异”(différance)的理论脉络里加以阐述并揭示张氏写作的“边缘性格及另类叙述”。周芬伶:《艳异》(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页4—5。其实王德威早就道出张氏“鬼话连篇”,且追溯至西欧“哥德式”“古堡恐怖小说”。王德威:《众声喧哗》(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8),页223—228。他又精辟地指出:“张是处理诡异(uncanny)效果的能手;她笔下越似看来家常熟悉的事,越是能产生耸然失常的感觉,乡愁的极致,赫然可以是意义黑洞的所在。”王德威:《张爱玲再生缘:重复、回旋与衍生的叙事学》,载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主编:《再读张爱玲》(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页10。这里可说是活用了托多洛夫的uncanny之论,而“家常”、“失常”、“乡愁”等更增之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层面。有趣的是“黑洞”一语,“我们越急着赋予她一个一了百了的意义,反而暴露我们对意义本身无所在的焦虑。张爱玲乃成为我们投射欲望的能指,一个空洞的‘张看’(gaze)的位置。是在这一层次上,爱玲不由自主的成为中国文学探寻‘现代性为何’的焦点,或黑洞”。同上书,页13。

这个“黑洞”似的“张看”,似可联系到《传奇》封面的那个憧憧“鬼”影。弗洛伊德对uncanny的诠释,以霍夫曼(E.T.A.Hoffmann)的恐怖小说《沙人》(TheSandMan)作为分析范本,始终贯穿着有关“眼睛”的恐惧与焦虑。拿塔奈尔自幼便听说沙人弄瞎孩童的眼睛,长大后仍为这一童年记忆所困扰,照弗氏的解释,乃由于“阉割情结”(thecastrationcomplex)作祟,沙人成为他的死去父亲的幻影,于是造成他精神分裂,最后在高塔上狂呼:“完美的眼睛!美丽的眼睛!”遂跳下身亡。这里对“诡异”的诠释,弗洛伊德突出了“盲目”的主题。SigmundFreud,“The‘Uncanny,’”inOnCreativityandtheUnconscious:PapersonthePsychologyofArt,Literature,Love,Religion(NewYork:HarperTorchbooks,1958),p.136.弗洛伊德说:“毫无疑问,某种诡异的感觉直接与沙人即戕害人的眼睛的想法有关”,而沙人成为拿塔奈尔的早死的父亲的象征。再来看《传奇》封面的那个不具面目的自我投影,如张氏自述,“那是现代人,非常好奇地孜孜往里窥视”,然而她所“希望造成”的“不安”“气氛”,正在于那种“盲目”的“窥视”。张爱玲著,陈子善编:《沉香》,页22。如果按照一种拉康式的诠释,“现代”是父权的象征的话林幸谦对于张爱玲的“女性主体”解读,论述“无父文本”、“去势模拟书写”、“女性阉割构图”等,似乎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作了有趣的“误读”。参《女性主体的祭奠: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II》,页99—132。,那么这“盲目”就意味着双重身份,一方面她的眼睛已经被弄瞎,另一方面在与“父权”的认同中,却把现代转化为盲目,即对父权施以报复。在这一意义上说,这一“鬼”影的奇幻的语言本身,已含有如嘉克荪所说的“问题化”,即导向她的自身身份的质疑。

不消说,张爱玲的“传奇”在中国文学中也有其悠久而复杂的谱系。“传奇”之名源自于唐代小说,至明清时代也指戏曲。一般认为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小说传统的转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意谓承继了“志怪”的“搜奇记逸”的特征,但不同的是,唐人“作意好奇”,具有“幻设”的创造意识。其“特异”之处“则究在文采与意想”,在内容上与“传鬼神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的志怪小说“甚异其趣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九卷,页73—74。这里已点出唐传奇摹写世态人情的特征,后来学者颇有发挥。如程毅中说:“唐代传奇中有不少性格鲜明、神情活现的人物形象,也有不少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情节,与六朝志怪显然不同。”程毅中:《唐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页10。乐衡军也指出“传奇小说投入了一个与前代故事完全不同的世界”,“它是以鲜明而丰富的人事为它的核心的”。乐衡军:《意志与命运——中国古典小说世界观综论》(台北:大安出版公司,1992),页4。

同类推荐
  • 致理想读者

    致理想读者

    这是著名批评家李敬泽近两年来的批评文章合集,其中既有诸如对《红楼梦》和新时期文学的论述,也有对大量新锐作家和新的文学现象的评述,几乎囊括了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论题,可谓是一部对当下文学世界的精彩注释。李敬泽的批评有很强的现场感,是对文学和文化生态第一手的观察和评说,向以立论独到、艺术感觉敏锐、文字活泼生动著称,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魏荒弩译伊戈尔远征记:涅克拉索夫诗选

    魏荒弩译伊戈尔远征记:涅克拉索夫诗选

    《伊戈尔远征记》著者不详。以12世纪罗斯王公伊戈尔一次失败的远征为史实依据。《伊戈尔远征记》是俄罗斯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宏伟著作,是一部为我们阐明古代俄罗斯文化和在古代罗斯发生的事件的作品,被誉为英雄主义史诗。涅克拉索夫(1821—1878),俄国诗人。其诗作充满爱国精神和公民责任感,许多诗篇忠实描绘贫苦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以平易口语化的语言开创了“平民百姓”的诗风,被称为“人民诗人。
  • 未焚诗

    未焚诗

    本书收录的诗篇有:路不拾遗、跳舞好吗、俯瞰、对面、外景、无情诗、飞机、田园诗、寓言、笔记簿、练习曲、新旧句、家居诗等。
  • 梁实秋小全集:槐园梦忆(精装)

    梁实秋小全集:槐园梦忆(精装)

    梁实秋71岁的时候,元配之妻程季淑客居美国,一场意外突然夺去了她的生命,悲伤不已的梁实秋,写下感人的《槐园梦忆》一书,同时,书稿还写了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梦忆者,往事也。一代文学巨匠梁实秋,以时间为经,以夫妇之情为纬,把夫妻之间五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片段编织成了一幅潸然泪下的哀乐图。因为爱过,所以迷恋;因为失去,所以伤悲!
热门推荐
  • 帝龙灵尊

    帝龙灵尊

    身负罕见的空间属性,身怀绝世龙骨,手握灭世神戟,看一个傲世少年如何书写一部慷慨激昂的龙王之歌
  • 关于重生变成猫的那些事

    关于重生变成猫的那些事

    奔三张了终于遇上了存在于传说之中的桥段——重生。然而在重生之后好像这个展开并不是预想中的那样——嗯,变成了一只猫。在勉强接受了这个设定之后,好像自己还上了一条贼船……二壮:“大壮我跟你讲,咱家上帝脑子有病……”
  • 柒愈

    柒愈

    在经历了一些事之后,有一天我忽然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天了,那么在生命的最后七天,我做了那些选择呢?
  • 互换协定:皇后速成

    互换协定:皇后速成

    本是一个倒霉透顶的小职员,如何速成皇后?!不用怕,尽在《互换协定:皇后速成》一个新的世界,又是一个崭新的我,谁说那帝王之心不可信,我就是那帝心引力。
  • 盛唐剑圣

    盛唐剑圣

    盛唐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一个中文系的学生穿越成了史上唯一一个经由国家承认的剑圣裴旻,青锋三尺,天下无敌,上揽九霄寰宇,重铸盛唐诗篇。
  • 科技乱唐

    科技乱唐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也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国家之一。可是总有些许遗憾留在我们中间,如果当时我们的科技如文学一样灿烂,如今我们华夏民族将会如何?左轩,将带着我们的梦想,改变时空。第三篇到来,整本书将进入主题科技时代,前两卷写的不好,希望大家多多批评,多多指教。
  • 茯苓客栈

    茯苓客栈

    我愿意安守着你于时间之外,哪怕这一世你根本不识我,我会等你与我一起比肩而立,看遍世间繁华,双木是一棵梧桐树,本来是奉天帝之命送灵上天的,怎么变成了这世间的媒婆?可她永远不会知道,她解决了别人的感情问题,唯独漏了自己的……
  • 日久生情:韩少,你好

    日久生情:韩少,你好

    她,是顾家的大小姐,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答应了她父亲所谓的联姻;他,是韩家的大少爷,传闻,他双腿残疾,脸也被毁了容,在整个S市的人看来,他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为了他的计划,他也答应了他父亲给他安排的联姻。一场联姻,让两个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人捆绑在了一起……只是,说好的残疾,说好的毁容呢,结婚后她才发现这一切……(全文免费……)
  • 混沌天武

    混沌天武

    万古紫霄脉,悠然动苍穹。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万古紫霄,唯我悠然。对于李悠然来说,那条路是艰辛苦的,一旦踏上,便意味着举世皆敌,然而,他身上所流淌着的血液,他的血海深仇,都让他无法选择。他必须走上那条路,哪怕为此举世皆敌,哪怕为此血雨腥风。因为,他身上所流淌着的,是紫霄一脉的荣耀,是自古以来,天下间最为尊贵的血脉。
  • 当小智成为了精灵大师

    当小智成为了精灵大师

    精灵大师赛,又称百年之战,只为决出百年间的最强训练家——精灵大师!参赛条件:打败六个冠军!?18种属性,18场战斗,火系的喷火龙,飞行系的大比鸟,恶系的班基拉斯...这一次小智终于派上了所有主力!!打着打着小智发现,好像一旦输了,世界就会...?--------------------------------------主角小智,时间打完阿罗拉地区的两年后,设定主体来源动画。...还有,祝小智终于获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