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之后,宁远虽然感到有些头痛失眠,尿量增多,但他仍不在意。六个月后,病势就来得厉害了,每日饥渴难当,并且小便浓稠。宁远这才慌了手脚,急忙去拜望张仲景。仲景见状,长叹一声说:“病已进入中消,毒已入内,气血全消,非人力所能挽回了,还是早日准备后事吧!”
宁远凄凄惶惶回到家中,心中好不愁闷,心想:“反正六个月后难免一死,不如出门去游名山大川,倒也优哉游哉,赚得半年快活。况且听说茅山有一道士,医术神通,只是不肯轻易给人看病,我顺便去寻访他,或者可以得救。”于是他就到郡府辞去了职务,回家变卖了田产,独自往深山之中去了。
非止一日,来到茅山清玄观,宁远换上了童仆的衣服,进观拜谒老道士,说他情愿出家,侍奉道长。道士见他一片诚意,便留在身边侍奉香火。两个月后,道士见宁远举止稳重,言语不俗,便追问他从何而来,宁远才把实话告诉了道士。道士点着头说:“世间哪有医不得的病!”诊脉之后,微微笑道:“你所患的乃是消渴之症,现在已经将要进入下消,我也无药给你治病了,你可以下山买好梨数担,每天吃一颗,产梨的季节过去了,还可以取干梨泡汤喝,连梨渣一起吃掉,或许还有救。”
一年之后,宁远回到郡府,前去拜见张仲景。仲景一见宁远不仅照样活着,而且气色极好,脉息和平,甚至还年轻了许多,不由大吃一惊,说:“宁远,你一定是遇到了神人了!”
宁远把这一年的经过告诉了仲景,仲景感叹不已,说:“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啊,我自以为我的医道已经达到了顶峰,现在看来差得太远了!”说罢便焚香朝茅山拜了三拜,然后对家人说:“我要前往茅山,然后遍游天下,寻师求学,三年后回来。”
后来,张仲景果然医术更加高深,成为东汉着名的医学家,着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给祖国医学宝库增添了珍宝。
过去的不会再重来,今后的事还是可以希望的。
隔篱偷学
东汉时期,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镇上贴出了一张私人告示,旁边围了许多人在观看。告示上写道:
今有本镇少年者一名,名贾逵,字景伯,年方十五。因求教者甚多,故愿公开授课。即日起,有意者可于本镇学堂报名。明日即行授课。
第二天,离开课的时间还早呢,学堂里里外外就已经挤满了人。有的人稍微来晚了一点,一看,挤得一点缝都没有了,干脆就让孩子骑到自己的肩上。大家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吵个不休。
有人说:“嗯,15岁,还是个毛孩子呢,能讲书,了不起啊,了不起啊!”
也有人说:“哼,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也想讲课?我才不信呢!”
又有人说:“唉,信与不信,自己听他讲讲不就知道了吗?”
正说着,前面的人群突然拥挤起来。大家一边嚷着“来啦来啦”,一边自学堂门口闪出一条道来。这时,只见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手拿课本,信步走上讲台。看模样,他确实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可看举止,他却又落落大方,完全像个大人;再听他讲课,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声音清脆悦耳,又抑扬顿挫,真是棒极了!大家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偌大的一个学堂里,就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可是,大家哪里知道,十年前,也就是在这个学堂,他还有过一段“隔篱偷学”的故事呢。
原来,贾逵从小就聪颖过人,深得家人和邻里的喜爱。他有个姐姐,以贤惠而闻名乡里。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因操持家务,抽不出时间来照料他,就把他交给了他的姐姐。姐姐为了让他听话,就经常给他讲一些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听。那时候,他只有三岁多一点,姐姐还以为他听不懂呢,可没想到,他不仅睁着大眼睛,听得极有兴趣,而且听完一个故事之后,还吵着要姐姐接着再讲一个。可姐姐哪有那么多的故事可讲呢?渐渐地,故事讲完了。姐姐又不识字,不能自己看书多读点故事来讲给他听。想让他上学吧,他又只有五岁,还没到上学的年龄,看着他渴望的大眼睛在盯着自己,姐姐心里真不是滋味。怎么办呢?
有一天,姐姐带着他在自家的庭院里玩耍。正玩得起兴的时候,姐姐忽然听到隔壁学堂里有个老先生正在给学生们讲课,正好讲的是自己上次没有给小弟弟讲完的那则故事。姐姐想:
“正好,我也甭讲了,干脆带他一起去听得了。”于是,姐姐就带着贾逵悄悄地溜到学堂旁边,听老先生讲故事。学堂和院子之间有道篱笆墙,贾逵太矮,姐姐怕他听不清,就抱起他,站在篱墙旁边听。时间长了,姐姐的手抱酸了,几次都想把贾逵放下来,好让自己歇一会儿,可一看到贾逵手紧紧地抓着篱笆、使劲向前伸着脑袋侧耳倾听的模样,又于心不忍。总算是听完了这堂课,贾逵高兴地笑了,姐姐看见贾逵高兴的样子,忘了刚才的疲劳,也不觉跟着笑了。
以后,每到上课时间,姐姐就抱着贾逵站在篱笆旁边,听老先生讲课。渐渐地,贾逵长大了,姐姐也抱不动他了,他就自己拿了板凳站在上面听。有时候天气不好,碰上刮风下雨什么的,他也从不间断。夏天,烈日炎炎,他顶着酷暑听课,热得汗水直流;冬天,大雪纷飞,他冒着严寒听课,冻得手脚发麻,姐姐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几次要拉他回屋暖和暖和,他说什么都不肯,有时还为此生气而不理姐姐呢。偶尔他生病卧床不起,自己实在不能去听了,就让姐姐代他去听,听完后回来再讲给他听。他听得那样认真,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就这样,贾逵坚持不懈地听课,等长到十岁的时候,他已经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对于一些名篇名着,比如说什么《左传》呀,什么《四书》呀,什么《五经》呀,他都达到能够熟练背诵的程度。
有一天,贾逵坐在村口的一棵大树下,一边背诵着《五经》中的内容,一边用树枝在地上写着。这时村里有个比较有学问的老学究正好路过,他看见这个孩子在背书,就悄悄地走到贾逵的背后,一边听他背,一边看他写。等他背完时,老学究发现他一个字也没有念错,一个字也没有写错,连忙称赞道:“好,好!嗯,不错,不错!不过,好孩子,我可从来没有见过你上学呀。你是怎么学会了这么多的东西呢?”
贾逵抬头看了看老学究,顽皮地笑了笑,说:“我呀,是让我的姐姐抱着我,站在学堂外面‘隔篱偷学’学来的。”
不久,贾逵“隔篱偷学”的故事便在乡里传开了,许多人都慕名前来求教。由于来的人太多,他的家里也装不了,他的姐姐就想了个主意,让他公开授课。于是,年仅十五岁的小贾逵也就理所当然地当上了“小先生”。
后来,贾逵仍然很刻苦地学习,终于成为东汉时期有名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
越是困穷越要坚强,不放弃崇高的志向。
戒酒游学
东汉末年,豺狼当道,虎豹专权,朝廷内外一派腐败,国家四分五裂,战争连年,灾荒不断,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在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一带,有一个穷孩子,名叫邴原,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所以他长到11岁的时候,还没有读过书。那一年,正好他的父亲又死了,从此,他就更无依无靠了。
在离邴原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学堂。有一天早晨,邴原背着一个打猪草的萝篼往村外走,正好路过那个小学堂。这时,小学堂里面传来一阵琅琅的读书声。邴原觉得挺好奇,就停下脚来,悄悄地溜到学堂门口,从门缝向里瞧。他看见里面有许多比他还小的孩子,坐在课桌后面,很认真地大声朗读课文呢。邴原亮晶晶的大眼睛里充满了羡慕的目光。他是多么的渴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坐在学堂里读书啊!可是,他一想到自己不幸的身世和一贫如洗的家境,心里难受极了,竟伤心地哭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惊动了学堂里的老师。老师以为外面出了什么事,就赶紧跑出来。看到这个情景,老师很奇怪,这个小孩子怎么会在这里哭呢?于是,老师就亲切地问邴原:“孩子,你为什么哭啊?”
邴原用手揉了揉眼睛,止住了哭声,回答说:“大人们都说,失去父母、无依无靠的孩子容易伤怨,家里贫穷缺衣少穿的人就更容易感到心里难受。我看到在学堂里读书的孩子,都是父母健在。他们既不孤独悲伤,又可以读书写字。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呀!可低头看看自己,什么也不如他们,心里越想越难受,忍不住就哭起来了。”
老师听了邴原的叙述之后,很同情他的处境,同时,心里也觉得这个小孩子很聪明,于是就对邴原说:“孩子,别再伤心了。你如果想念书的话,就到这个学堂里来吧。”
邴原听了之后,却为难地说:“可是我没有钱交学费呀。”
老师笑了笑,对邴原说:“好孩子,你若是真有志气,我愿意白教你,不收你一文钱的学费。”
邴原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生怕自己听错了,便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老师,说:“真的?”
“真的!”
从此,邴原进了学堂,和其他小孩子一起学习。由于他读书非常刻苦用功,又肯听老师的话,所以他只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就能够熟练地背诵《孝经》和《论语》这两部书了。
邴原在学堂里虽然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是他自己认为,书本上的知识还是很有限的,他想到外地去游学,以开阔他的视野。等他长大成人后,他就收拾好行李,告别了老师和朋友,准备远行了。邴原是个很会喝酒的人,临行前,他担心自己因饮酒而误了学业,特地下了决心要戒酒。在游学途中,他自己背着沉重的书箱,徒步行走在山涧草丛里。他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到处寻师访友。在陈留,他拜韩子助为师;到了汝南,他又和孟博交上了朋友;在颍川,他向陈仲弓请教;在涿郡,他和卢子干在一起讨论,从而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由于邴原勤于修身养性,对人非常和善,既尊重老人,又爱护幼者,所以他深受人们的尊敬。每次到一个地方,大家总喜欢和他呆在一起。碰上什么高兴的事,就请他一起吃饭。古时男人一般都会饮酒,席间,大家也给他斟上了酒,请他喝。看着大家热情的样子,又闻着醇厚的酒香,邴原真有点忍不住要喝了。可他一想到自己当初立下的志愿,立刻又清醒过来,所以他每次都借口说自己不会饮酒而婉言谢绝了人家的好意。时间长了,大家都以为邴原真的不会喝酒。邴原在外面共呆了八九年的时间,始终滴酒未沾。最后,当邴原要离开朋友们,准备返回自己家乡的时候,大家又备了一桌饭菜为他饯行。为了尊重他,按照惯例,饭桌上没有准备酒。可这一次,等大家都到齐了,邴原却一反常态,当着大家的面说:
“我本来是一个很能喝酒的人,但我担心饮酒会分心思,从而荒废了我的学业,所以临出走前我曾下决心戒了酒。今天我学业已成,而且明天就要离开大家,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了。我很感谢大家这些年来对我的照顾,并且临别之际还特意为我饯行,我很高兴!因此,今天我要和大家共饮,以示谢意!”
于是,邴原取了酒,和大家一起举杯互相祝贺了一番。
回到家乡后,邴原招收了几百门徒,整日讲述礼乐,吟咏诗书。后来,在这些门徒中,出了几十个有名望的人。
不知道我的前程在哪里,合掌听着马儿的腾腾声,任凭它往哪里走。
创制历法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国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祖冲之。
祖冲之,字文远,原籍是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县),因为战乱,祖上迁居到了江南。祖冲之刻苦钻研一生,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为人类的科学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这里,我们只谈谈他创制《大明历》的故事。
在祖冲之生活的时代,已经出现了相当进步的历法。古人按照日月运行的规律,把第一次月圆到第二次月圆之间规定为一个月。这样,每个月为29天多一点,12个月为一年。这就是阴历。人们也观测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并将地球绕太阳一周定为一年。这就是阳历。阴阳历相比较,阳历一年的天数比阴历多11天还有零。这个怎么办?古人就想出了个“闰月”法,以便把这两种运算历法的天数统一起来。古人用“十九年七闰”,就是说,在19年中安排上7个闰年,每平年为12个月,每闰年为13个月。祖冲之“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通过细密的测量、观察、推算和研究,发现古人的这种办法还只是大致准确,这里面有着二万八千四百二十九分之一的差距。因此,他把19年7闰改为391年中有144个闰年。此外,他还进行了“交点月”方面的研究,为准确地推算日食、月食的发生时间创造了条件。将“岁差”应用到历法中去,也是他的首创。
祖冲之经过多年阅读、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方面的资料,经过多次的科学实验,终于制成《大明历》。那是在公元462年,祖冲之才33岁。
当祖冲之将这项重大科研成果奉献给国家的时候,却遭到权臣戴法兴等人的反对。为此,他写了一篇驳斥文章。在那篇文章中,他详述了自己研究历法的经过。我们看看他写的这部分内容,对于有志于科学工作的人,是会有启发的。他在那篇文章里说:
我这个人愚笨迟钝,但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天文、历算方面。我翻阅了古今文献,广泛搜集众人不易获得的资料,对于唐尧、夏禹、周代、汉代的历法,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我用尽了各种运算方法,分辨了各种数据,如《九章》中对球体的运算就有错误,但汉代的科学家张衡没有发现它,还是依照旧说;汉代的铜斛上刻着铭文,那是刘歆搞的,数据完全错了。
这些都是历算家们的大缺点。《乾象历》和《景初历》的朔望日周期,在观测上虽然准确,但是在运算上错误很多,这又是历算家的大错误。到了东汉的郑玄,三国的阚泽、王藩,魏、晋时代的刘徽,这些人都精通多种学科,但在历法计算上也往往出现疏忽和差错。我抽出一些空暇时间,一一校正了他们的谬误;我自信证据确凿,计算也较精密;这就是我敢于相信自己的结论,而不凭空盲信古人的原因。
我研究了当代人何承天创制的《元嘉历》,那上面规定的冬至和夏至,都比实际的天象早;闰月也提前了一个月;金、木、水、火、土,这五星的运行会合周期,也有四十天的差错;在推算月亮运行时,凭空增加了一项“速度差”,但有些必要数据却反而没有。这些都是以前的历法上有差错,在我的新历法中得以纠正的地方。
我所创制的《大明历》,既系统地清理了历法发展的源流,又去粗存精,使得天象的观测符合了日月运行的实际情况。可是有人对此不仅不加肯定,反而进行讥笑诋毁,这不是很可惜吗!看看戴法兴的六条议论,都是一些不得要领的空话,请让我逐条阐述自己的理由。
戴法兴被祖冲之驳得理屈词穷。大臣们怕得罪戴法兴,都附和他,只有巢尚之一个人站在祖冲之一边。巢尚之核对了过去几年发生的四次月食,证明用祖冲之的方法来计算,都是准确的,而用戴法兴的方法来计算,出入都很大。他坚决主张采用祖冲之的《大明历》。争论继续了将近两年,宋孝武帝才决定下一年颁行《大明历》,不料他这一年死了,事情就被搁置起来。后来朝代也换了,祖冲之也死了。经他的儿子祖烜一再上书请求,直到公元510年,梁武帝萧衍才正式下令采用《大明历》。这时候,祖冲之已经死去十年了。
古人所说的中庸,就是坚持一切真理但不超过限度。
笃学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