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迎仙桥折而南,为高峰庵、陆庄园、柳桥、康靖王墓、王公大宅、圣堂、凤山、陈纪墓、舒汀墓、西宫、西禅寺、马森墓、石湖桥、西禅浦、凤凰冈、诸贤祠、仙岐、郑公渡、瓜山、潘柄宅、郑潛宅、泽苗江、吴山、吴屿、南阳山、大帽山、古灵陈先生祠、林宪宅、古灵庙、灵隐寺、灵源院、黄岸江、芹洲、龙湖山、阳泉、安林寺、报恩院、陈墓。
高峰庵 在西教场柴巷内。有桥跨河,桥南有庵,比丘居之。又南,为泰山行祠。
陆庄园 在高峰桥之西。宋陆蕴与其弟藻所营别业也。园池亭馆今颓废,悉为平畴。
明王偁《晚过西郊陆氏山池》:“淡淡牵银藻,娟娟种玉莲。谁开照胆镜,中有洗心泉。萍散山流影,云收月坠天。愿随鸥鹜侣,薄暮宿寒烟。”
柳桥 在车市都。唐时辟南湖于此,今惟一港,以通舟航,从西水关出入。有石桥跨其上,旧名中济。有亭,今废。
明王褒《湖南田舍》:“蔼蔼湖上山,迢迢湖上路。田家南湖滨,三五亦成聚。朝耕湖上田,暮唤湖上渡。老稚远相迎,牛背挂农具。今年喜有秋,不为租税虑。床头酿茅柴,取醉罗栗芋。相看桑麻长,焉识簪组误。县门久未入,且乐成嫁娶。”“湖山近人家,烟火隔篱落。爱此湖田肥,生产愿自托。儿孙日长成,努力趁春作。驱牛耕远坰,牵犊锄近郭。农事喜及时,秋收聊可悦。积穰登仓箱,余粒饱鸟雀。村刍有浊醪,莫负邻翁约。笑尔东西人,谁识田家乐。”
王公大宅 在陆庄。公大,弘治乡荐,浙江运同,迁滇南守,以道远丐归终养。
圣堂 在柳桥之西。偏跨河上,祀玄武。
凤山 在柳桥之南。平田中突然一峰,又名黄山。
陈纪墓 在凤山之阴。纪,成化五年进士,累官副都御史,卒赐祭葬。纪历内、外台,当官廉介,所居在下渡。
黄山桥 在黄山前。
康靖王墓 在草市都茶园山。国朝永乐间,古麻剌国王入贡至闽,疾卒,赐谧康靖。有司营葬,春秋祭之。其陪臣数姓俱内附,至今廪食于官。
舒汀墓 在西禅山。汀,嘉靖乙未进士,监察御史。忤严嵩,出为云南副使,又谪州判,卒,海内称为“真御史”云。
西宫 在西禅山之东。梁时,王霸父增自齐朝渡江入闽。善黄老术,霸幼习之。每登怡山,经宿乃返。年三十,游武夷,积十六年始还。旧居山南,凿井,有白龟吐泉。炼药既成,点瓦砾为金。是岁,闽中斗米千钱,乃鬻金运米,食贫者。后以馀药服之,旬日如醉,忽于所居皂筴树下蝉蜕而去。贞元中,观察李若初登楼西望,有五色云当其宅,遂以为冲虚宫,并祀徐登、董奉、任放为四仙祠,俗呼西宫。万历初,尚书马森卜兆其地,移建今所。
唐神童林杰《王仙君坛口占》:“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周朴《西宫》诗:“王君上升处,信宿故居前。皂筴即须朽,白龟仍亦全。云间犹一日,尘里已千年。碧色坛茆黛,今时谁可仙。”
宋王逵诗:“修炼曾居此,传闻实未尝。坛留皂筴树,人去白云乡。龟得胎中息,神藏肘后方。辽东鹤未返,华表夜苍苍。”
西禅寺 在永钦里。号怡山,一名域山。寺压其上,即王霸所居也。隋末圮废,唐咸通八年,观察李景温招长沙妫山僧大安来居,更新之。后唐长兴中,王延钧更名“长庆”。淮兵毁焚,独佛殿、法堂、西僧堂仅存。宋天圣间,营葺始就。周垣九百丈,居三千人。有奎华阁、明远、紫翠二亭、放生池诸胜。僧慧稜时侍雪峰,有悟,后来住山。国朝宣德二年重建,屡修。兹寺为侯官第一禅林。
宋李觏《怡山长庆寺》诗:“行行金碧里,气象怳如春。不记来时路,自嫌衣上尘。院香知有佛,僧静似无人。十载京华梦,相逢一欠伸。”李纲《西禅斗车堂》:“杰阁雄楼杳霭间,佳辰良夜共跻攀。斗迴高柄临华栋,月湧清光出远山。急景行将悲晚眺,此身难得到宽闲。世间百虑何时了,且对金樽一解颜。”黄裳《题西禅寺》:“谁是怡山不灭仙,定光来应此方缘。龙骧凤翥三宗子,狮吼雷鸣六祖禅。鱼佩独垂聊狥世,藕丝相感为开天。自从日月归真后,衣钵何人已得传。”
王偁《宿怡山兰若》:“别路绕珠林,秋来落叶深。一灯今夜雨,千里故人心。已觉空门幻,还惊旅况侵。坐闻钟鼓曙,离思转沉沉。”郑善夫《病起步西禅》:“一春伏枕莺可怜,病起野池明白莲。偶尔梳头出城郭,便因看竹到西禅。天晴求食鸟双下,日午闭门僧独眠。明发螺江有行役,红尘白雁异风烟。”林世璧《游西禅寺》:“晓色带江城,疏林空翠晴。睠兹秋风爽,复得赏心清。宝刹凌云耸,金绳倚日明。岩花相映发,谷鸟自和鸣。世界人天接,河山岁序更。佛香烟共暝,法镜月俱盈。悟理非关象,超玄讵可名。云何牵世网,扰扰负平生。”王湛《游西禅》:“烟际辨禅扉,山深竹径微。鸟窥双树下,僧踏芹云归。林叶飘秋色,岩花媚夕晖。应思尘土客,此地到应稀。”徐熥《游西禅寺》:“野旷烟光薄,林深暑气微。乱蝉鸣觉路,一犬护禅扉。花竹通诸径,旃檀大几围。云房吟卧久,直到晚凉归。”陈椿《重过西禅寺》:“城市蹉跎忽几春,重来古寺对佳辰。天花竞座香仍在,芳草衔杯迹已陈。门掩孤峰巢野鹤,钟鸣双树断行人。无因更证三生果,竹杖蒲团寄此身。”徐《游西禅寺》:“松门云际寺,花木转幽深。处处欲投足,房房生住心。苔纹青绣壁,荔火赤烧林。一径斜阳外,归僧逐暮禽。”谢肇淛《游西禅寺》:“城西十里路,春树变鸣禽。远寺寻钟入,山僧避客深。雨花天外落,石榻洞中阴。悟得空门意,吾生已陆沉。”
马森墓 在西禅寺前,旧冲虚宫地。森,嘉靖十二年进士,积官南京户部尚书。卒,赐祭葬,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石湖桥 在美宅里,旧西宫前。
西禅浦 在西禅寺前。外临三港为江,内有小浦达于河渠,跨浦为桥。滨江有渡,通凤冈诸处。
明曹学佺《西禅浦夜泛》:“问津寺门路,遥遥送孤钟。浦口虽云狭,渐以临大江。江路亦有常,但与潮汐通。烛火代明月,渔者聊尔同。林苇风飕飕,所过非一峰。戒心告乍息,当路有偃虹。如此归已矣,夕漏闻之穷。”
报恩寺 在一都。唐天复三年建,今废。寺前有渡犹存。又有楞珈寺,亦在一都,今废。
凤凰冈 江水迴环,刘氏居之。又有三十六宅,所产植多荔枝、龙眼。有桥二:曰陈桥,曰周宅。
明陈鸣鹤《江居》:“荔枝沿岸凤凰冈,草舍萧萧近夕阳。钓罢独眠舟不系,任风吹向酒家傍。”曹学佺《凤冈荔林有怀》:“误舟丹穴去,如息碧梧阴。欲奏求凰曲,青山谁赏音。”谢肇淛《凤凰冈》:“桔园洲上露如霜,江树江烟望渺茫。布谷声声春雨后,荔阴十里凤凰冈。”
诸贤祠 在凤凰冈。初名五贤,祠宋儒刘彝、康夫、藻、砥、砺凡五人,后增嘉誉、世南、子玠,更今名。岁以春、秋致祭。彝,字执中,师胡瑗,以明体适用为学,第进士。熙宁初,言新法不便,出知桂州。康夫,彝从子也,熙宁间,进《志术》二十七篇,其文皆根柢仁义,郑侠表其墓。藻,字昭信,明礼学,又精于《易》。嘉誉子世南,世南二子砥、砺。砺子子玠,并详郡志。
仙岐 一名阴岐,在十一都。江源出永福明溪,与阳岐对峙。山颠树木阴翳,居民稠密,临于江浒,有岐江寺。
明徐《憩岐江寺》:“忽舣沙边櫂,来寻江上村。危峰晴扆刹,怪树老当门。翠霭迷珠网,香风动宝幡。数声鸣石磬,花雨落黄昏。”谢肇淛《江寺》:“孤舟停水宿,双屐暂相过。地僻人来少,秋深木落多。江声寒枕簟,野色隔藤萝。坐久忘归去,樵林起暮歌。”
郑公义渡 在仙岐江。行者南北必由此出涯以济。郑潛避地瓜山,乃创义渡,捐田以给舟子,行者便之。处士吴海为“记”。
瓜山 在二十都。山有三峦,直下分派如瓜,故名。中峦之下,展坡平旷,居人环绕,为一乡之会。
明谢肇淛《宿瓜山潘氏宅》:“红蓼映柴门,疏梅拂短轩。社归秋燕冷,衙散午蜂喧。耕凿村居便,诗书世业存。山中无岁月,云气自朝昏。”陈鸣鹤《题瓜山潘氏》二首:“闲居寂寂似潘安,会是先人旧讲坛。五百余年三亩宅,竹门遥闭万峰寒。”“寒江曲曲路萦迴,庾信园林半种梅。独立淡烟残照外,绕村秋色稻花开。”徐《舟次瓜山》:“郑公渡口石桥斜,山色重重碧似瓜。遥望炊烟青不断,蓼花深处见人家。”
潘柄宅 在瓜山。柄,字谦之,与兄植从朱子游。其学以务实为本,不干仕进,学者称“瓜山先生”。
郑潛宅 在瓜山。潛,歙人,元至正中,以泉州路总管致仕,寓居怀安。尝建义渡、义学。子居贞,以荐辟,官参议,与方正学友,亦与其难。事见《表忠录》,有文集数十卷。孙炎,隐居教授,曾孙垍,著有《耕云稿》。
明徐《过郑居贞故宅》:“秋草离离故宅扃,断猿啼鸟不堪听。苌弘碧血无寻处,剩有诗名在汗青。”
泽苗江 在十二都。发源在永福溪北,流历侯官古灵,而下东岩,则瓜山、黄岩、大鹏诸山之水汇流于此。至阴岐,乃与阳岐江合。江之阳,张氏世居之。淳熙初,乡人尝建石桥。
吴山 在十都。相传吴翁隐此,故名。有溪源出永福,流三十里,入西峡江。山之阳有蟠屿,林氏居之,叔侄同登景泰辛未进士。璟,官御史;孔兹,参政。
明陈鸣鹤《吴山江夜泛》:“星河倒影一江清,残月孤舟镜里行。潮落海门渔市闹,露零沙渚雁群惊。幢幡两岸东西寺,钟磬中宵远近声。钓罢独眠何所事,芦花烟水过馀生。”
吴屿 与吴山相连,江心有山,呼小君山。吴山人洪栖隐于此。洪,处士海曾孙,知县锵之子也。抗志高尚,雅通禅学,荐绅谈之。
明郑善夫《访吴山人隐所》:“脱屣吴居士,寻君江水遥。云房生夜气,薜牗散春潮。榻静闻空籁,情高梦九霄。从兹毕灵宝,不赴小山招。”王文旭《宿吴隐居故宅》:“早时季子幽居处,石室来游异往年。远树暮烟春寂寂,空山凉月夜娟娟。檠寒犹自明书幌,琴古真成怆断弦。何必邻人更吹笛,荒亭问字几潸然。”
南阳山 在十二都,瓜山之支也。山巅有乌江潭,其潭有四,以风、云、雷、雨为名。岩石险怪,人迹罕到。每潭阔丈许,相传有龙居之。潭上云雾腾踴,则大雨如注。岁旱,乡人有祷辄应。冈或作虹。山东,有山曰新安,有岭曰大步,其石如伏羊。
大帽山 在八都古灵,南连福顶。山腰有石室,名天乙岩,深邃可容百人;一名小方广,一名罗汉洞。岩西南隅,甘泉涌于石上,可资群饮,竭而复盈。有文笔峰,又名席帽山,其山多蓝草。
明郑定诗:“天乙岩头发长啸,云散天高秋杳杳。石室凉生六月寒,海天望断三山晓。”林志诗:“层峰耸翠拂云标,绝顶凝香暑不消。孤鹤遗踪天路逼,数螺浮黛海山遥。”高棅诗:“文笔耸孤翠,高标GFDB层穹。气夺众山秀,屹为三山雄。何当览奇观,于此巢云松。”
灵隐寺 在八都古灵,唐咸通二年建。又有安德院,唐大中初建。灵源洞,宋嘉祐中建。
古灵多佳境,有后湾渡、月山崖、安德泉。悬崖甘洌,如匡庐瀑布。又赞公房、碧玉潭、落镜桥、小天台、蟠龙石、逗云亭,在诸梵宇中,今芜没。
明陈亮《灵隐寺》:“世路多喧嚣,春山自幽静。偶从淡荡人,共陟招提境。沙明日在野,林暝云起岭。憩石歌且吟,倾瓢醉还醒。方欣灵府旷,渐觉尘虑摒。预恐解携归,愁襟复难整。”林鸿诗:“灵隐知名刹,龙宫最上方。越山当户翠,海树到楼香。说法观心妄,悬灯共夜长。浮生一何幸,乘此礼医王。”林志诗:“海上三山隔弱流,梵宫独占此山幽。香台月霁昙花曙,丈室苔封贝叶秋。宦况暂辞青琐去,锦归莫恋白云留。诸天不用藤萝锁,早晚乘风到上头。”又《古灵十景》:“清溪源发古灵山,小渡萦迴出后湾。竹径暗通流水入,柴门相对落花关。清时利涉居人少,白日空横野艇闲。记得旧游曾买棹,一篙春雨逐鸥还。”“云敛前山露半峰,恍如初月出林东。清光欲曙香销桂,浩气凌云魄映空。春缺秋盈真有意,青迴绿绕向无穷。十年相见蓬莱上,别后清辉似梦中。”“日照飞流挂晚空,匡庐瀑布宛相同。轻烟暝处看将断,落木寒边听不穷。一派初如澄练合,千寻直与大溪通。期君驻马齐摛翰,莫羡银河赋独工。”“古洞云归不见人,山房空掩绿苔新。清池白石双林夜,啼鸟闲花半榻春。方外随缘寻紫衲,宦游浪迹笑缁尘。逍遥拟结云门侣,布袜芒鞋未有垠。”“春水澄蓝玉满潭,潭光倒影映晴岚。锦鳞跃处肥溪荇,红雨香遥老石楠。有恨鸟歌空白昼,多情花泪湿青衫。当年鼓枻曾临眺,赋就沧浪思不堪。”“菱花飞逐剑龙飘,此地空余落镜桥。词客佩遗痴似醉,洛神粉湿恨应销。莫教照鹄当帘见,却笑骑鲸望月遥。薄暮弄珠游可即,曲栏吟处正生潮。”“层峰耸翠拂云标,绝顶凝寒暑不消。孤鹤遗踪天路逼,数螺浮黛海山遥。霜清向度王恭氅,月白时闻弄玉箫。我欲与君游汗漫,栖真期此学松乔。”“南阳高卧石床间,谁道神龙此处蟠。薜罅尚封瑶骨蜕,苔花半湿玉鳞寒。浮丘不避春如梦,醉墨犹随露未干。我欲留题寄陈迹,桑田未迩遽飞翰。”“仙客浮云似野心,偶经亭上一登临。飞扬已散瑶池影,寂历空怀石室音。捧日有情曾绚彩,巢松无分只沾襟。君归应有招兰赋,鹤唳猿啼正满林。”
陈先生祠 在古灵。祀宋龙图陈襄。襄,字述古,详万岁巷,此里宅祠堂也。子孙宋代在婺源、吴航,科第不绝,故里迄今落莫。宋时,像设屏风犹存,遗裔托迹耕樵,可为太息。
明林志《谒先生祠》:“循吏犹传旧姓名,乡间庙貌草长青。辉辉俎豆垂千祀,济济云礽继一经。遗爱半凋荒碣字,英魂偏结故山灵。至今野老来祠下,遥揖高山尚泪零。”徐《过陈先生故居》:“曾从册府见遗书,立马西风问故居。草没龟趺眠石阙,屋颓鸱吻易门闾。英灵像设尘埃里,零落孙枝丧乱余。犹胜半山台榭胜,只今猿鸟哭荒墟。”谢肇淛《过陈述古故居》:“萧条曲径锁秋烟,异代衣冠尚俨然。自向木屏书世系,谁从秘阁讲遗编。连云甲第余双碣,漏日茅茨只数椽。惆怅古灵山下路,闻孙自种鹿门田。”
林宪宅 在古灵。宪,字文则,隐居教授,谊至高。宣德、正统间,屡聘校文,俱不赴。尝作真宅,号“渔海归航”云。永乐间,有提举佑,字原吉者,其诸父也。
明王褒《为林原吉题古灵旧隐》:“闽中山水称古灵,螺江赤岸旗山青。荔圃柑园接岛屿,梅村桃坞散郊坰。人家成聚互近远,半在市朝半归隐。门巷委蛇穿绿槐,篱落参差夹红槿。此地先贤昔日居,儿童应识长者车。东邻机杼朝织练,西舍灯火夜读书。故乡风景尔何有,年少交游恒白首。乌府新推从事贤,谁道折腰羞五斗。因言旧隐似盘谷,梦里惟怀返初服。蕙带萝衣江上春,王孙几望天涯绿。长风吹断空江云,落花归思同纷纷。寄声猿鹤遥相待,草堂慢赋北山文。”
古灵庙 在福顶山上。其神曰正佑王,名姓无考。唐天祐三年,始降灵于义兴社,后迁吴屿,复徙今所。每岁孟春,乡人祈福,祀事甚虔,故以“福顶”名其山。宋政和八年,赐额“昭惠”。绍兴十九年,封普济侯;二十九年,加威显;乾道三年,复加灵应。
明徐《古灵庙》:“古庙依山不记年,石岩斜对庙门前。瓦中硕鼠啣香灺,树杪饥鸟啄纸钱。百迭乱峰松坞雨,几湾流水板桥烟。青莎滴酒神灵去,铁骑无声上九天。”谢肇淛《古灵庙》:“松烟十里翠冥冥,立马斜阳问古灵。香篆半随樵火炷,庙门高对石岩扃。潮通荻浦千重白,路绕瓜山万迭青。洞口云封人不到,渔歌遥隔蓼花汀。”
芹洲 在十二都泽苗之西。当永福,溪流迅急,岁久壅而成洲。周回二十里,陈氏居之,隐然阛阓。洲多产芹,故名。又以四面皆水,号“瀛洲”。
龙湖山 在九都。界于永福。其下有温泉焉,四时不竭,号汤泉。山脚有湖甚广,龙居之,故名。俗呼“上牛”,音讹也,陈氏居之。
安林寺 在九都,宋大观三年建。
报恩院 在九都,宋至和元年建。
陈墓 在九都龙湖村。,孔硕之子,开禧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福建安抚大使,知福州。卒赠太师,谥忠肃。长治兵,谋而能断。尝知南剑州、福建招抚使,又节制三路。每出战,贼皆胆落,所向辄克。夫人林氏亦忠义,有智计,能相其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