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江东人口
当董袭来到之后,孙逸凡与他在书房中密议了良久,一直到了深更半夜董袭才得以离去。第二天一早孙逸凡支出了部分粮草送往徐州就算作为对刘备抗曹的支援,自始自终没有提到任何关于结盟的事情。同时他又派遣董袭率领五艘艨艟大船从钱塘出海,沿岸北上护送孙乾返回徐州。
北方的犹如火药桶般一触就发的紧张局势目前暂时还没有能够影响到生活在江南的百姓们。自从孙策完全平定江南之后,整个扬州境内没有了战乱的袭扰,慢慢的呈现出了一幅百废待兴,欣欣向荣的景象。虽然那表面的平静下依旧隐藏着一股涌动的暗流,但凭借着孙策扫荡江南的偌大威名暂时还是震慑住了一众宵小,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日孙逸凡正在郡守衙门内,和张昭虞翻等人商讨对从江北逃难,来到扬州躲避战乱的百姓应该如何妥善的安排。
吕范手持竹简,将其上记录的最近南迁百姓的大致数目报告给孙逸凡后,肃然说道:“秣陵郡紧靠长江,北面淮南,为我江东兵家重地。丹阳郡山越夷人众多,骤然聚集大量汉人,极易引起纠纷。安置百姓于此两地多有不妥之处。而吴郡离长江不远,且经营多年,良田无数,相较而言最为合适。”
孙逸凡闻言,点了点头,转头向张昭虞翻等人问道:“如今北方袁曹两虎争食,我欲隔岸观火,休养生息,静待天时。奈何江东地广人稀,却是争霸天下一大缺陷。目下百姓避难南迁,实是我之大幸。只是南下百姓不足万人,难成气候。不知如何才能趁中原大乱,引流民避祸江南,壮大江东治下民众?”
三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比拼的不只是各自的军事经济,同时比拼的还有各自统治地域内的人口数目。
汉朝最鼎盛时期,全国人口曾达到五千多万。而自汉桓帝、汉灵帝以来,天灾人祸不断,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导致东汉的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建和元年春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永兴元年秋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尤甚”、“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更有著名的“黄巾之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就不计其数了。司隶、豫州、冀州是东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方,司隶人口约三百万、豫州人口约六百万,冀州人口约五百七十万,占东汉人口约五千多万的四分之一强,但仅上述延熙九年的饥荒,司隶、豫州就饿死三四百万,其他原因导致户数的丧失,就更难以计算了。
在加上紧接着的军阀混战,更是人口迅速丧失的根源。
首先是饥荒,连军队都不能保证粮食供应,老百姓就只有活活饿死了,甚至人吃人。“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时,“蝗虫起,百姓大饿”、“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曹操也不得不“罢吏兵新募者”以节约粮食。
其次是战乱,曹操征徐州,“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李傕等在关中,“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从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余,人口四百四十余万。蜀汉有户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东吴有户五十二万余,口二百三十万。
如果单单只是从人口数量上来分析三国最终归晋的根本原因的话,很容易就能够得出结论,那就是魏国的人口最多,劳动力丰富,生产力比其他两国强出的不止一筹。这使得成功继承了魏国的司马氏能够运用充足的粮草和源源不断的兵源来支撑他完成统一全国的战争。
而刘备创建的蜀汉原本就先天不足。在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时候,被狠狠的阴了一把。汉中郡张鲁治下近三十万的人口全部被迁往了长安附近。而失去了荆州后,刘备失去理智的攻打东吴,致使夷陵大败。损兵折将不说,单损失的十几万军马就直接导致了蜀汉的元气大伤。人口的大量流失使得蜀汉从此彻底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这从诸葛亮西出祁连山时,多次因为粮草不济而无法建功中就可以看出。
而晋朝选择先解决蜀汉后铲除东吴的策略,其中未必就没有考虑到东吴的人口比蜀汉多,国力相对强盛的原因。
可以说古代人口的多寡直接影响到了今后战争的胜负。因此这些因为躲避战火而迁居江南的百姓自然引起了孙逸凡相当的重视,不但在安排他们的去处时亲自过问,要求妥善安排。而且还召集了手下的谋士商讨如何才能够吸引到更多淮南地区的百姓到扬州来定居。毕竟此时的江南在天下人的眼中还是一个荒蛮之地,远没有后世渔米水乡的模样。若非要躲避中原地区战火的缘故,可能很少有人会愿自迁居到江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