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现在怎么办?”小喜看着眼前十五岁的少年,这才两个月就遭遇剧变:父母双亡,牢狱之灾,失去庇护。现在是奴籍,谁都可以踩一脚。
“我本想去沈宅等明渊...可是现在看来,沈家长辈不许他跟我搅在一起...”
两人陷入了沉默,这时大山他们举着火烛回来了。小喜便让大山去帮白曦文端洗漱的水。
白曦文站起身来:“我去吧,不能总劳烦小兄弟。”
大山看向小喜,见她点了点头,便带着白曦文去了灶房。
彻夜难眠的白曦文第二天很早就起身了,悄悄地出了卧室,站在院子里发呆。身后传来门响,他转了身,看见小喜。她穿了件蓝色的粗布衣裳,小小的年纪却有一双镇定的眼。
他站了起来:“..我想留在这里”
小喜考虑了一下:“你可以住下来,不过,要帮我们做些事情,你也看见了,我家没有大人,不干活,只能饿着。”
“我是说,我想把户籍并入你家”白曦文反复想了一晚上,外祖父年老,自家几个兄弟姐妹本来就面和心不和,舅舅们又不会真的为自己考虑,如果投靠那边,不知道外祖百年之后,自己会落得什么下场;沈明渊可信,但是沈家真正管家的沈太夫人不会答应。天大地大,竟然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么?最后他突然想到:何不“卖身”将奴籍给了贺喜,这样,谁也不能用奴籍拿捏他。
“你信得过我们?”小喜有些吃惊“我家不过是平民百姓。”
“我现在无家可归,在你家做个帮手还可以堂堂正正的挣口饭吃。等过些日子,我挣到钱,还给你,你再帮我脱了奴籍。”回想被人打晕后醒来听见自己要被卖到娼门做小倌的时候,恨不得咬牙自尽。相比那种暗无天日的苦,这种地的平凡日子,有什么不能过呢?至少每天都能晒到太阳。
小喜沉思一番:“对户籍什么的我也不懂,这样吧,我明天要送弟弟去镇上读书,顺路去打听一下奴籍到底是怎么回事情,怎么个脱籍等等。”然后笑了笑:“既然你愿意在我家住下,就来帮我烧一下火吧。”
第二天早上,小喜留了小玉、白曦文在家,带着两个弟弟背着打包好的棉被、衣物等去了镇上。
安顿好后,三人去买了些米面油、蔬菜做了一顿中饭。给门房大爷送一份饭去的时候,小喜旁敲侧击了一番,得知门房大爷也不知道沈少爷什么时候再来。
小喜拎了块肉去了马大姑家,马大姑嘴里说着不用,手上却飞快的接过了肉。小喜坐下后,马大姑正要问大山小山住不住她家,小喜把话叉开,说起路上看见有人插了草标卖身,就扯起了卖身葬父的戏,然后又扯到现实中奴籍的话题。马大姑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小喜算是听明白了。
她又去看了一下弟弟后,嘱咐他们小心火烛之类,去旧书店挑了本律法的书回了家。
白曦文正在扫地,小玉站在一边笑眯眯的看着,指点几句拿扫把的姿势。小喜打发小玉去绣花,然后告诉白曦文今天打听到的情况。
下午,小喜去大伯家,告诉大伯因为两个弟弟都在镇上读书,因此昨天托付马大姑买一个佣人,要十五六岁年纪,力气大、能帮着干地里、铺子里的活。马大姑说要在官家入户籍,因此请大伯明天带着她家户籍陪去一趟镇上。大伯虽然有些诧异,最后还是应了。
第二天早上,白曦文抹了一脸灶灰,顶着乱蓬蓬的头,穿着大山的旧衣服去了马大姑家,到了门口,马大姑的女儿出来了,白曦文先是讨口水喝,然后问大姐这附近哪里可以卖身的府第,马大姑闻讯出来刚说几句,小喜就和大伯一起过来了。
“马大姑,我想托你买个人”小喜把马大姑拉到一边,看也不看白曦文。“我家大山小山读书,家里实在没个人不行啊,今天能买到吧?”
马大姑高兴啊,这不是现成的生意吗?招呼白曦文:“过来!”
小喜挑剔的看了看白曦文:“你会干活不?”
白曦文点头。
大伯让他把手伸出来,看了看,显然不是干农活的手嘛:“这个人一看就不行。”
马大姑急了,可不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赶紧拉着白曦文找优点,什么腰杆直啊,伶俐啊,口齿清楚啊,搭理小喜家的茶摊子肯定没问题。大伯想找的是干农活的,还是不同意。
小喜心想这下坏了,眼珠子一转,怎么办呢?她使了个眼色给白曦文:“我家穷,买人就是干活的。”
白曦文明白了:“给口饭就行,不要卖身钱。”
这次轮到马大姑不乐意卖了,自家也给得起口饭啊,免费的青壮劳动力啊。她说:“小伙子,你留我家吧。”
小喜拉了拉大伯,又问了句:“你一顿饭肯定吃三碗!谁养得起啊!”
马大姑一想,也对啊,还是推销出去的好!多留一天还多一天口粮,而推销出去了能得中人费。便止住了刚才的打算,又劝大伯把这个人收下。
大伯本来是想找个便宜又力气大的,这个不要钱,也算个优点吧。再说小喜都同意了,也就点了头。四个人一路往衙门去。马大姑跟这里是相熟的,很快就办好了文书。小喜给了马大姑五十文谢钱,马大姑颠颠的走了。小喜告诉大伯想去看看大山小山,买了六斤肉、两只鸡分作两份,请大伯帮忙带回去,而一份是给他的谢礼。大伯推辞一番,也就收下先走了。
小喜带着白曦文去看望弟弟并告诉他租住的是沈宅后院。在门槛上坐了一会,就到了午饭时分,大山小山回来了,听姐姐讲了这件事情,虽然有些诧异但也很快接受了,于是改口称呼白曦文为“白大哥”,小喜想了想,白这个姓比较显眼,说了出来,几个人想了想,干脆就叫“文大哥”。
小山得意的跟姐姐讲自己学了什么东西、得了什么评价,小喜勉励了几句,嘱咐他们好好休息,就带着白曦文走了。
去布店给他扯了两身粗布衣裳,两套棉袄棉裤,两人步行回了家。
同村的人听说小喜家居然买了个奴仆,都来看热闹。小喜把他往艰苦朴素里打扮,却仍有不少人夸这个小伙子俊俏,有的甚至说这是贺家招的上门女婿,小喜听说后,随手捡了根棍子掂了掂,那人就闭了嘴。
不过这样的流言还是传了开,小喜也不恼,留下白曦文的那天,就知道肯定会有流言的,这种人你越跟他较真,他越来劲,干脆不理。
过了几天,那个说“上门女婿”的人喝醉了,半夜醒来发现自己落在了茅坑里,被人嘲笑了一个月。
开春了,小喜带着草帽,带着白曦文去垦地,小玉跟在一边撒种子。
最开始白曦文挑半桶水都腰酸背痛一天,到四月底,挑一桶粪都面不改色、健步如飞。
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小喜的茶水摊子终于恢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