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24900000004

第4章 企业创新管理理论回顾

第一节 创新管理理论萌芽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的萌芽应该追溯到20世纪初。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并且运用创新理论解释了发展的概念。他认为:“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生产其他的东西或者用不同的方法生产相同的东西,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把这些原材料和力量重新组合。只要是当‘新组合’最终可能通过小步骤的不断调整从旧组合中产生,那么就肯定有变化,可能也有增长,但却既不产生新现象,也不产生我们所意味的发展。当情况并非如此,而新组合是间断地出现的时候,那么具有发展特点的现象就出现了……当我们谈到生产手段的新组合时,我们指的只是后一种情况。因此我们所说的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这段话是他对创新的一种解释,就是他所谓的创新就是执行一种“新组合”,而这种新组合是通过聚变式的事件产生的,而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创新必须要有大的突破和改变。

《经济发展理论》这本书的特点就是熊彼特用创新理论来解释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熊彼特认为,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企业家的经济是一种静态经济,在这种状况下不存在发展,也没有变动,经济处于一种“循环流动的均衡状态。生产过程周而复始,企业也不存在利润,管理者只拿到管理工资。而正是由于创新企业家的存在,打破了这样一种循环往返的模式,创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改变了企业的生产函数,从而才产生了企业利润。熊彼特指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并将其引人生产体系。只有引入到生产实际中的发现与发明,并且能对原有生产体系产生震荡效应才算是创新。这种创新的内涵通常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原料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指导意义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今天的企业和经济的创新管理实践中仍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首先,熊彼特的理论解释了经济周期现象。他认为,创新的出现,造成了对生产资料和金融资本的扩大需求,带来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长和金融业的发展,从而引起经济高涨;而当创新扩展到较多企业后,盈利的机会就会减少,对企业和银行的需求也减少,导致经济萎缩;经济的衰退又会促使企业家进行新的创新以寻找盈利机会,从而导致下一轮经济的高涨和收缩,形成了经济的周期性的不同阶段。同时由于在不同领域、多种多样的创新因其时间的长短和效果的差异导致了经济周期的不稳定性,呈现出长周期和短周期的差别。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周期性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熊彼特认为,创新人员是一批具有敢冒风险、积极进取、不因循守旧的企业家,他们完全不同于普通的管理者,他们是创新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在当今企业中,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对企业的成功也至关重要,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是指实现创新的人,企业家概念的实质就是创新。企业家精神及其行为是指组织的创新行为,它是一种行动。企业家精神是使企业充满活力的直接因素,如果缺乏企业家精神,不仅企业的发展会停滞,一个国家的经济也会呈现低效率。再次,熊彼特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在企业发展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强调创新活动有着强烈的利润动机和潜在的盈利前景,是创造企业利润的源泉;创新使潜在的利润变成现实的利润并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一批无法创新的企业在此过程中被淘汰,而坚持下来的企业也不可能永远具有创新的优势,当创新在所有企业中普及开来后,利润就不复存在,而企业必须在此之前积极地寻找到新的创新点。这在当今的企业中还是有着明显的体现。但是,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并不一定给企业带来成功,甚至可能带来“创造性毁灭”,因为成功的创新所要求的不只是技术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企业盈利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现今创新成功的关键要素比起熊彼特的时代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它们包括:将创新看作是整个企业的任务,让所有部门一体化地参与创新,并建立良好的内、外部沟通体系;把创新项目化,并进行定期的评估,从而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强调市场导向,尽可能让潜在客户参与或涉及开发过程,并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任用有能力有活力的管理人员,建立柔性组织,吸纳有才能的研究人员。

由于熊彼特是站在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结构性演进的角度研究创新的,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因而他没有从管理学角度深入研究创新的机制、过程、影响因素等。但是他的理论为今后的创新管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灵感的来源和良好的开端,而如今国际著名企业把创新视为关键的竞争优势源,无怪乎有人说从长远观点看,熊彼特是比凯恩斯更伟大的经济学家。

第二节 创新管理理论初步形成

一、熊彼特主义者对创新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变革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创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对创新理论的研究集中体现为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经济分析。到60年代,研究者开始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搜集技术创新的案例与数据,并提出了对创新的专门定义。在这一时期,创新也引起了除经济学家之外的其他学者的普遍关注。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一是处于新研究领域的开发阶段,研究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且引起争论的热点专题也不多,研究方法主要是案例分析总结。二是在管理科学中逐步形成专门的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由于技术变化对传统组织管理的冲击和挑战,对创新相关问题多从创新主体(企业、公司和社会团体)的组织结构变动、风险决策行为及管理策略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如卡特的企业行为理论与高水平团体决策研究、莫斯等人的创造性专利与组织结构理论、欧内克等人的技术与信息转移研究以及对工业组织实践的调查等。三是研究开始涉及到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与创新环境等。

在这一时期,熊彼特主义者把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主要是把他原本应用于经济学的理论运用到企业管理的研究中。他们发展了熊彼特对创新来源的解释,研究了企业规模与创新的关系以及组织结构与创新的关系,并指出熊彼特忽视了渐进性创新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他们强调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关系即其在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及其相互联系,并关注企业内部技术知识的积累过程。他们认为,大多数企业内部尤其是生产密集型企业中很少存在激进性创新,而是通过生产、销售和研发部门间合作,不断积累经验,并从需求出发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或者是借鉴别的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生产过程的经验。新熊彼特主义者特别强调企业专有技术知识积累及外部科学发展在企业层次的作用。他们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如果没有科学知识的积累,20世纪的大多数激进创新是不可能的。

这一阶段的创新组织往往把大多数创新看成是产品创新,根据熊彼特主义者的观点,在企业内部和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把创新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种是根本性创新,以重大的产品创新为主要代表,要求企业的经营目标或生产设施重新定位;另一种是渐进性创新,以产品工艺流程的改变为特征,渐进性创新使生产系统不断专门化,这种创新有利于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和开发大规模市场,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主要是这种创新会增强组织刚性,降低组织对市场需要变化的反映能力和对技术过时性的防御能力。

二、创新管理理论形成时期的创新过程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新工业的产生,而新工业的产生及其市场化又带来了创新过程的不断发展,如半导体,制药、电子计算机、合成材料的发展。与此同时,新技术也提高了传统工农业部门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带来了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和繁荣,从而又带动了生产的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们将创新过程解释为,技术创新的源头是知识创新,先有科学理论研究的发现,由此逐个引起创新各环节的连锁反应,也就是创新主要是靠技术推动。美国总统科学顾问万勒瓦·布什首先提出了技术推动模式的框架图,20世纪60年代以前,技术推动模式在技术创新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技术创新模式中,创新过程是单向流动,某一环节完成职能分工后,把半成品传到其下游环节,引起下一环节的启动与运作,各环节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创新过程中各管一段,纵向协作,为简单线性关系。甚至各职能分工可能分属不同利益主体,在产权、组织与空间上分离,企业被动地以市场交易方式接受科研机构与高校的科技成果。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工程制造—→营销—→市场需技术推动模式框架图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代表了一种极端的情形,对于一些根本性的创新,技术推动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力。然而,对于大多数渐进型的创新来说并非如此,国际上对研究开发与创新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研究开发投入越多并不一定所产生的创新就越多。如果只强调科技投入,而对创新过程的组织方式或市场需求缺乏考虑,就很有可能造成大量科技成果未被转化,或者会使这些成果先天不足,后天也难以成功,要么缺少市场导向,要么距工程化要求太远而没有商业价值,而这些结果又会减弱科技投入的动力,使创新无法持续。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了调整增长时期,供求趋于平衡,营销成为企业间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需求的引导效应愈加显著,市场的作用力上升。这一阶段对创新过程的研究由技术推动论发展到了需求拉动论,一方面是因为此阶段对实证研究的不断增加和描述创新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出现缺少市场潜力的创新,市场需要在创新过程中受到高度重视。这使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得以流行,按照这种模型,创新是由市场需要所引发的。另外,技术创新的研究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创新不单是技术所引致,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市场需求的影响,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便应运而生。依照这个模型,创新的过程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企业需要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之后把需求信息反馈到研发部门,研制出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投入生产满足市场。为使信息反馈快速准确,要求改变创新模式,研究开发机构与企业或企业内部的研发部门与销售部门密切合作,保证信息畅通,以使研发课题能符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这种创新模型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快速反应为特点。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都是线性模型,由一个起点单向流至终点,而现在由于竞争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变化,后来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越来越复杂。

在需求拉动的模型中,市场需要为产品创新创造了机会和可能性,以此为出发点的研究与开发(简称研发),增加了新技术、新产品投入市场和转化为利润的可行性,增加了创新成功的机会。但是,这种模型也存在其局限性。因为只考虑市场这一种因素,将企业所有资源全部投向单纯依靠市场需要的项目而不考虑潜在的或者说是长远的技术机会,这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而且对市场需求的测度往往不很准确且缺乏前瞻性,消费者的需求千变万化,市场测试往往只能说明过去,而无法预测将来,这会给创新带来很大的风险。最后,市场需要所引发的可能只是局部的改进也就是渐进性创新,而不见得能像重大技术突破所能产生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即不容易产生根本性创新。

市场需求—→销售信息反馈—→应用研究与开发—→工程制造—→销售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第三节创新管理理论蓬勃发展一、几种有代表性的创新管理理论创新理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个阶段是对创新研究的持续兴旺阶段。在这一阶段,创新研究从管理科学和经济发展周期研究范畴中相对独立出来,研究的对象开始逐步分解,出现对创新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内容的比较全面的探讨,其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创新的定义、分类、起源(动力和机会)、特征、过程机制与决策、经济与组织效应、R&D系统,等等。这一阶段形成的几种代表性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模仿论

模仿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爱德温·曼思菲尔德,他在新技术推广问题上填补了熊彼特创新理论中的一个空白——技术创新与模仿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变动的速度。他对新技术推广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分析了影响新技术在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推广的经济因素。他对“模仿”和“守成”的研究是他对创新理论的重要发展。所谓“模仿”是指一个企业首先采用某种新技术后,其他企业也相继采用这种新技术。“守成”则是指一个企业首先采用一种新技术后,其他企业不模仿它,仍采用原来的技术。“模仿率”是指以首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为榜样的其他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速度。“模仿比率”是指采用某种新技术的企业占该部门企业总数的比例。爱德温·曼斯菲尔德研究了一种先进技术首先被某个企业采用后,需隔多久才会被该部门内的多数企业采用。为此,他建立了新技术推广模式。他假定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新技术不是被垄断的,可以按模仿者的意愿自由选择和使用;假定专利权对模仿者影响很小,因而任何企业都可以对某种新技术进行模仿;假定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新技术本身不变化,从而不至于因新技术本身的变化而影响模仿率;假定企业规模的大小差别不至于影响采用新技术,即那些因资本和规模过小而无力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已被排除在外。在上述假定的前提下,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影响新技术推广速度的基本因素有:①模仿比例。模仿比例越高,采用新技术的速度越快,模仿者风险的可能性越小。②模仿的相对盈利率。这是指相对于其他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的盈利率,而不是指绝对盈利率。相对盈利率越高,模仿的可能性越大,模仿率越高。③采用新技术所要求的投资额。在相对盈利率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新技术要求的投资额越大,则资本供给来源越困难,从而模仿的可能性越小。反之,模仿的可能性就会增大。④旧设备还可使用的年限。此年限越长,模仿的可能性越小。⑤一定时间内该部门销售量的增长情况。增长越快,采用新技术和模仿的可能性就越大。⑥某项新技术初次被某个企业采用的年份。一般而言,新技术初次被某一企业采用与新技术后来被其他企业采用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期间主客观条件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模仿率必会受到一定影响。⑦该项技术初次被采用的时间在经济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创新处在不同阶段,模仿率也就不同。

爱德温·曼斯菲尔德根据上面的分析得出结论:模仿比例与模仿率成正比;“模仿”与“守成”相比的相对盈利率与“模仿率”成正比;采用新技术所要求的投资额越大,资本供给来源越困难,所要求的投资额占企业资产总额之比,与“模仿率”成反比。与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论述的新技术在同一部门推广的问题相对应,英国经济学家特列比尔科克则研究了新技术对其他部门生产技术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部门的技术变革问题。他重点论述了最先使用技术创新的军事工业部门向民用工业部门的技术扩散,指出新技术在部门间的推广除了与生产技术本身的适用性及熟练工人的存在有直接关系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原材料和生产管理经验等必要条件。

这一理论主要说明了创新在企业中推广的难易程度,以及何种企业适合模仿创新。这一理论对于企业分析创新对自身的可能性方面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主要是由于该理论是假设在一定的前提下才能成立的,如企业必须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且创新在推广过程中,其本身不会发生变化。而这些条件在现实环境中很难满足,因此以这一理论得出的公式计算出的模仿可能性必然会存在误差。

(二)扩散模式论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萨哈尔在熊彼特的创新一模仿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一学习一理解,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即通过学习进行导入性的扩散,通过理解进行规模性的扩散。该模式指明了将科学技术成功地转化为商品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昀能力及途径。

技术扩散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新技术在企业内的扩散;二是新技术在企业间的扩散;三是新技术在国际间的扩散。企业内的扩散又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流行病”的模型,即企业没有传染的部分更容易“得病”,其扩散的速度取决于财务特性(利润和成本);二是通过经验来学习。企业间扩散的理论又分为三个分支:其一可称为心理学方法,即由于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必须有一个滞后时间,此滞后时间因人而异。其二称为概率方法,即影响个人做出创新决策的因素中至少有一个不为常数,但却能在不同程度上用连续的频率密集函数所描述。其三可称为博弈论方法,即不同新技术的不同采用日期(包括扩散在内)是垄断博弈对策的结果,国际间的扩散实际上是各国间及世界范围的技术创新扩散。某一企业即将采用一种新产品、新工艺的可能性,被认为是该行业中已经采用该创新的企业比例的增函数,也是采用该创新的利润的增函数,并是所需投资规模的减函数。一项创新所提供的相对优势似乎是工业市场中是否采用该创新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对优势可能是由于产品或工艺技术的进步导致了产品平均总成本的减少,这使企业利润增大。相对优势也可能是由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或多样化,从而引起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上升和总收益的提高。最后,相对优势的产生,还可能是由于创新能使产品附加值增加,从而产生较高的单位收益。

新思想、新过程、新产品在组织内部及组织间如何扩散是目前许多研究者和企业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项创新带来的组织绩效的提高只能在产生它的部门或企业中应用,而此创新扩散于其他部门或企业的速度非常慢,而这项创新对于那些部门或企业往往又是有利可图的。

Everett Rogers(1962)是研究创新扩散理论的著名学者,他总结了近40年来所有研究创新扩散理论的学者的著作,并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了概括与提高。在他近期出版的著作中,他引用了近千位学者的和创新扩散相关的著作,虽说Everett Rogers的理论建立在许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但由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他看得更远。

虽然Rogers(1995)主要从事的是组织内部和组织间创新的扩散,但他还从分析创新在个人问的扩散开始,逐渐过渡到组织的范围。在Rogers的理论中,他把影响创新的扩散的因素归纳为四点:创新,沟通,时滞和社会系统。他对每个因素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1)创新。根据Rogers的观点,创新是任何人或组织所采用的新的思想、行动、过程或系统,它不一定是被新发明出来的,只要对于采用它的人或组织来说,它是第一次被使用就行。创新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被个人采用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创新的五个特点决定了其扩散性: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和可观察性。这五个特点的任何一个增加,都会带来创新被采纳的可能性的增加(除了复杂性的增加会带来被采纳可能性的下降)。相对优势是目前被普遍承认的会带来创新扩散效应的因素。相对优势越强,创新越容易被采纳。兼容性是创新在不同经历、不同价值观、不同需求的人之间共享程度的度量。兼容性越好,创新越容易被米纳。复杂性用来描述创新被理解的难易程度,简单的观点总是比复杂的更容易被接受。可试验性是说一项创新在被正式采纳之前,其可能的结果是否可以被检测或估计出来。可实验性越高,说明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创新越容易被采纳。最后一点即可观察性是描述创新是否容易被他人观察到,一项创新可观察性越强,越吞易被意图仿效者采用。

(2)沟通。沟通是Rogers创新扩散理论的第二个要素,是人们与他人交流信息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在扩散理论中,沟通需要一项创新,一组了解并已经采用了该创新的人,一组还没有采纳此创新的人,以及两者沟通的载体或渠道。这种载体或渠道可以是大众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或是人际关系网,包括人与人之间一对一的交流。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强调创新源和创新的采纳者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与一项创新本身的技术性相比,创新传播者的相似性对创新的采纳有着更直接的影响。创新者和采纳者越相似,创新越容易被采用。创新因此被描述成一个社会传播的过程,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双方的信仰、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的相似性。

(3)时滞。时滞是Rogers理论中提到的影响创新的第三个主要因素。时滞又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创新决策过程、创新采纳者和创新采纳速度。首先,创新的决策过程。创新决策过程是从潜在的采纳者第一次认识到创新的出现到他最终决定是采纳还是拒绝这次创新的时间段。这一阶段包括:知道,说服、决定、执行、确认。在组织进行创新决策时,还要经历更为繁琐的阶段。组织创新决策的五个决策阶段包括:议程设置、比较权衡、调整、核对、规章化。前两个阶段(议程设置和比较权衡)是开始阶段,包括收集信息和制定计划。之后是决定创新是否被采纳。如果创新被决定采纳,则进入后三个阶段,即进入创新决策执行阶段,也就是把此项创新应用于组织实践中。其次,创新采纳者。这个因素主要是用来描述相对于社会中的其他人,一个人对采用创新的倾向程度。Rogers把创新采纳者分为改革者、早期接受者、早期多数接受者、晚期多数接受者、落后者。改革者是主动寻求创新的人,他们是冒险家。早期接受者乐于接受变革,但是他们更愿意和社会大多数成员保持一致,而且不像改革者那样不畏风险。早期多数接受者大约占社会总成员的1/3,他们接受创新的意愿稍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决策时谨小慎微。晚期多数接受者也大致占社会总成员的1/3,他们总有疑虑,接受创新较慢。最后,落后者是社会中的顽固派,他们对任何新的思想、工艺、产品和服务都持怀疑态度。对创新采纳者的分析又引出了影响时滞的第三个因素:创新采纳速度。创新采纳速度是指一项创新在一个社会系统中被采用的速度。创新接受曲线成S型分布,这说明早期采纳创新的人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纳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又开始下降。前面论述过的创新的特点影响了采纳速度,但此速度也受包括社会系统在内的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4)社会系统。社会系统是Rogers创新扩散理论的第四要素。创新的扩散是在由一系列具有相同目标的个人、组织及其他子系统组成的社会系统中进行的。这个社会系统,例如,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一个诊所的全部医生或是整个美国的消费者。

组织内部创新扩散还有一些特殊之处,例如组织结构对创新扩散的影响。首先是组织集权化,即组织权力集中于少部分人的程度。组织集权度与组织创新呈负相关关系。其次是组织的复杂程度。组织的复杂程度反映了组织成员的知识及专业构成,它与组织创新呈负相关关系。又次,组织越正规,规章制度越多,越不容易产生创新。再次,组织成员问及组织与社会间的联系越紧密,组织越容易产生创新。最后,组织的规模与创新产生也呈正相关关系。除了组织结构,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对组织创新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组织的领导者是一个改革家,组织必然更容易产生创新。组织的开放性也会影响到创新的可能性。组织越开放,即与外部成员的联系越多,越容易产生创新。

组织创新决策过程还可以根据决策制定的方法分类。决策制定的方法主要分为选择性决策、集体性决策和权威性决策。当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权利选择采纳或不采纳一项创新时,这样的决策称为选择性决策。组织成员通过协商决定是否采纳一项决策的称为集体性决策。一小部分人代表组织成员做出是否采纳一项创新的决策称为权威性决策。权威性创新决策的制定速度最快,但在具体的执行中往往效率不高。

综上所述,创新、沟通、时滞和社会系统共同构成了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的主要内容。继Rogers之后,又有许多学者对创新扩散理论进行了发展和补充,这也是目前创新管理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三)市场结构论

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卡曼和南赛·施瓦茨从垄断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研究,进一步发展了熊彼特的理论。他们研究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后认为,决定技术创新的变量有三个:一是竞争程度。它导致了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因为创新使创新者可以获得比对手更多的利润。二是企业规模。它影响技术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前景的大小。企业规模越大,它的技术创新所开辟的市场会越大,创新的影响力越大,创新所带来的收益也越多。三是垄断力量。它决定技术创新的持久性,企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对市场的控制力越强,它的创新就越不易被对手在短期内模仿,技术创新越能持久。根据这三个变量,研究者们认为最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规模较小,缺少足以保障技术创新的持久收益所需的控制力量;而且难以筹集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物资,同时也难以获得技术创新所需的广阔市场,故而难以产生较有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由于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只可能进行较小的技术创新,或者说渐进性的创新,却很少有较大的、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比较而言,垄断竞争市场集上述两种市场优点于一身,又克服了其缺点的一种适宜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

在介于垄断与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中,技术创新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垄断预期的技术创新,它是指一个企业由于预期自己所进行的技术创新能够使自己获得垄断利润,从而主动采取的技术创新。另一类是竞争预期的技术创新,它是指一个企业担心自己目前的产品可能由于竞争对手的模仿或创新的条件丧失,从而被迫采取的技术创新。要想使创新活动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这两类创新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只有前一种创新,一旦企业的垄断实力增强到足以保证垄断利润的获取,创新活动就会衰竭直至停止;如果只有后一种创新,创新活动就很难实现,因为人人都想使用较小的成本而去模仿他人的创新,却不愿意花更大的成本来自己做创新者。

该理论提出了一个适宜于创新的、理想的市场结构,即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事实上,从目前的企业发展周期来看,垄断竞争的确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既有利于企业盈利又有利于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既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使技术开发和突破成为可能,又一直处于一种较强的竞争压力之下,具备永续创新的动力。企业的创新确实需要相适应的市场结构,但毕竟市场结构对于企业的创新管理来说,只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改变这一因素是不可能的。

(四)企业规模论

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戴维斯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一个企业若要采用某种新技术至少要达到一定规模,若达不到这个企业规模的起始点,则会被认为采用新技术是不合算的,因为这会导致产品成本提高从而盈利减少。他分析了影响企业规模起始点的若干因素,并且指出推广新技术的关键在于降低企业规模的起始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根据技术创新和推广之间的时间间隔日益缩短这种趋势,提出了具有知识密集性质的小企业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观点。这与传统的观点相反。传统观念从规模经济考虑,认为大企业由于规模大,在竞争中易于占据有利地位,但从技术角度看则并非如此,就知识密集型的小企业来说,他们常常只是从事产品生命周期第一阶段的产品开发,一到成熟期就将产品转让出去,他们可以不断从事技术创新而无须担心别人模仿,这种企业易于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专长,使每个职工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保持一致。即使在生产和竞争中遭遇挫折也易于收缩,不至于长期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许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创新管理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但是这一理论中指出的知识密集型的小企业最有利于创新,这种小企业的创新可能只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即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或市场的变化对原有产品或服务进行的改造或优化,而不可能是一种根本性的突破式的创新,因为小规模的企业可能不具备很强的研发能力,也不可能承担大型研发项目所需的成本。

(五)源泉论

创新的源泉论以德鲁克为代表,他首先提出了创新的七种源泉,然后系统地阐述这七种源泉的内在规律。他认为系统的创新就在于对变化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寻找,即对创新机会的七种源泉进行监测。德鲁克的创新七种源泉分别是:①意外事件;②不一致性(包括各种经济现实情况之间,实际情况与人们对它的假设之间、企业努力与顾客和价值观和期望之间、某个过程节奏或逻辑上的内部不一致性);③过程的需要,它指基于过程需要的、成功的创新;④工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⑤人口结构的变化;⑥观念的变化;⑦新知识。德鲁克根据创新源泉的系统分析阐明了创新的基本原理,他提出了创新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应该做到的事包括:有目的的、系统的创新始于对机会的分析,创新既是概念性又是感觉性的;为使创新有效,它必须是简单而且是高度有针对性的。高效的创新常常从小事开始。不应该做的事包括:首先是千万别过于巧妙,不要分散,不要四分五裂,也不要想一举就获得创新的成功,不要为未来进行创新。德鲁克还提出创新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要有知识;创新者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创新涉及一切人的行为上的改变。

德鲁克的源泉论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创新产生的土壤,并总结了创新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提出了创新需要所有人观念的改变和获取新知识,这涉及到创新的本质,因为一切创新能够成功得以维持的条件是人们必须在观念上认同创新,并且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而人的观念往往是最难以改变的。

(六)制度创新理论

企业制度是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组织,为实现企业的目标,实现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协调发展,在产权关系、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规则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企业制度创新就是从上述各个方面实现企业制度的变革,通过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方面权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最大限度的满足。

研究制度创新的代表人物有:道格拉斯·诺斯和他的合作伙伴、兰斯·戴维斯(Lance E。Davis)、J。希克斯、舒尔茨(T。W。Schulz)以及中国学者林毅夫等。他们的主要观点:

第一,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就是人为设计的种种约束,它构建了人类的交往行为,制度由正式约束(规则、法律、宪法)、非正式约束(行为规范、习俗等)以及实施它们的特点构成,它们共同确立了社会的,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因此,在讨论制度变迁时,首先应当区分规则的变迁与习惯的变迁。对于前者的分析,主要是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对于习惯变迁的分析,则深入到更微观的层次,涉及行为人的思维理性和记忆问题。

第二,制度创新的原因和功能分析。他们认为,制度创新是由于人们的经济价值不断相对提高的结果,主要是要素与产品的相对价格以及与经济增长相关联的技术变迁引起的。具体来说,推动制度创新的原因有三点:市场规模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由前两种因素引起的个人或社会集团预期自己所得利益的变化。制度创新的功能主要有:一是降低交易费用,二是影响要素占有者之间的资源配置,三是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的联系(如产权等),四是确立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框架。他们认为制度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内生性和稀缺性,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第三,制度创新的主体和途径。戴维斯和诺斯把制度创新的决策者称为“第一行动集团”,是他们首先看到潜在的利益,并知道通过制度创新可以获得这种利益,制度创新的决策者可以包括个人、自愿合作性的安排和政府机构强制安排的创新。具体的选择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及决策者影响力的大小。创新的过程是由“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各种可得的方案,之后以最大利益原则理性地选择他们认为最能实现自身利益的制度并加以实施。当所有的制度创新都被实现后,即无论怎样改变现存制度都不会给改革者带来附加利益时,制度均衡便实现了。但这种均衡是短暂的,因为总会不断地产生促进制度创新的因素。

第四,制度创新的时延问题。制度创新的时延是指企业在获得有潜在利益的创新机会之后不一定会立即引起制度创新,这种推迟创新的时间间隔叫做制度创新的时延。造成时延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现存法律不允许制度上某种新的安排出现,因而只好等到法律修改后才有可能进行制度创新。二是新制度代替旧时制度所需的时间,它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是新制度的设立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来等待这种设立。这三种造成时延的原因也是导致制度平衡被破坏,从而产生新制度的原因。

戴维斯和诺斯的制度创新理论是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展开的,他们所提出的带来制度创新的市场规模变动、技术发展及由此而引起的预期利益的变化这三个要素是外在于制度创新过程的,是一种隐含假定。而事实上,不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技术进步本身,都是和制度密切相关的,是制度的函数,是一种内生变化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的分析缺乏准确性。但这种均衡分析法无疑是一种研究创新理论的创新性方法。

二、创新管理理论蓬勃发展时期的创新过程模式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出现了第三代创新过程模式即交互作用模型。这一阶段,各主要工业国已明显呈现出买方市场趋势,供过于求、需求饱和,惟一的出路就在于创新,创新能力带来的技术优势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但这时,单一的技术推动型的创新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必须在创新过程的早期就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否则将难以预料产品投放市场后的命运。于是,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模型产生了。这一模型的主要内容:技术创新是靠技术和市场的交互作用启动;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在产品生命周期及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科学、技术和市场的结合是技术创新成功的保证(第三代创新过程模型)。技术创新过程中,市场与技术能力在各个阶段都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作用贯彻始终。为此,技术创新各环节和职能部门要时刻注重围绕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前新技术成果,从事技术创新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要调整,以适应这种要求。

个更具代表性的模型。按照著名创新经济学家罗斯韦尔(Roy Rothwell)的观点,这一模型把创新过程分成一系列职能各不相同,但相互作用、相互独立的阶段。创新过程的总体格局,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内外沟通交流网,这一网络将不同的内部职能部门联结在一起,并将企业与更广的科学和技术团体以及市场相联系,换言之,创新过程代表了创新组织技术能力和市场需要的融合。渐进性的创新可以很容易地引入企业现有的结构与程序之中,而根本性的技术创新,组织必须有足够的柔性和意愿来使自己更好地做出适应性变化,以满足创新的要求。创新的交互作用模型,加强了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模型中营销与技术的联结,它还意味着创新管理即是将市场需要和新技术能力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营销和研发之间的反馈是实质性的环节。各种研究表明,将驱动创新决策的推动和拉动因素相结合,能产生更大的创新性,比单纯的需要拉动或技术推动,更利于创新构思的产生和创新的成功。

这一阶段的研究逐步把多种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技术创新研究中,如运用组织管理行为理论研究创新主体状态,运用信息理论研究创新过程中信息流的发生、传递和作用,运用决策理论研究创新初期的风险决策机理,运用市场结构和竞争理论研究创新实现机制和效率。这个阶段研究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比如研究较分散,重复性研究较多,许多具体问题未得到充分深人的研究便被搁置起来,缺乏对创新实现过程的研究。

第四节 创新管理理论日趋成熟

一、创新管理理论的新进展

20世纪80年代之后,对创新管理理论的研究日趋成熟。这时的研究主要是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研究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描述性总结,即就某些专题将已有研究成果分门归类加以总结描述。二是折中总结,即通过分析各种创新管理理论的优劣势,寻找出一种最合理可行、试用面较广的理论。三是系统化归纳,即综合以往对创新管理理论的研究,形成一种最全面、最系统的创新管理理论体系,并在从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专题深入研究。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报告,有关的热点问题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与创新行为、小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的实现问题、工业企业与大学联合创新、创新激励方式、R&D系统、创新风险决策、企业规模与创新的强度的相关性、创新学习扩散和市场竞争策略等。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注重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很多实用性强的研究课题,如技术创新的预测和创新活动的测度评价、创新组织建立和规范、政府创新推动政策的分析。尤其是对某一行业的创新管理或某一项创新的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的分析等,受到普遍关注,并力求将创新管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社会经济技术行动计划中去。美国针对以上创新热点问题提出了大学工业合作项目与合作研究中心计划、小企业创新法和学校创新式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

二、创新管理理论成熟期的创新过程模式

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第四代创新过程模型——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此模型将创新过程看作主要是序列式的从一个职能到另一个职能的开发活动过程,将创新看作是同时涉及R&D、原型开发、制造、营销等因素的并行过程的转变。对创新过程认识的这一深化,具有实质性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创新管理活动极为强调R&D和制造的界面交融以及与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密切合作。同时,横向合作(合资企业、战略联合)急剧增加,也使创新过程增添了新的内容,对创新管理者形成了新的挑战。第四代创新过程模型,代表了国际上最好的创新行为方式,是概念化和实践的汇合。

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型——系统集成与网络创新模型(SIN),它是一体化模型的理想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开发投入及难度越来越大,对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设计、制造到销售,整个流程各类创新资源要高度集成化、敏捷化、并行化、网络化。第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型是在第四代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网络和专家系统、仿真模型技术,充分集成,完全一体化并行开发,与供应商和先行用户密切联系,顾客处于战略首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内外广泛合作,高度集成,动态结盟方式多样,强调组织柔性化和协同创新。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创新全过程、大范围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努力运用网络与专家系统来辅助开发工作。SIN不仅将创新看成是交叉职能联结过程,还把它看作是多机构网络交互过程。整个创新过程是一个企业内外交流路径所织成的复杂网络,技术创新实现在新型的网络组织之中。SIN代表技术创新未来发展趋势,当前只有少数产业领先者在努力引入。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烽火岛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烽火岛

    在希腊人民为争取自由的战斗中,法国军官亨利。达米被莱来到希腊参加了解放希腊人民的战斗中,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随后他又和希腊海盗们展开了较量。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同时还穿插了许多历史地理知识,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别具特色的作品。
  •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语文优秀教案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语文优秀教案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冰球·冰壶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冰球·冰壶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冰球·冰壶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列那狐的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列那狐的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皇后娘娘请慢走

    皇后娘娘请慢走

    大虞宣烨年间,京城有女名唤佟瑶。虽为户部侍郎之女,却自幼受皇帝喜爱,亲赐乳名,并许以公主仪仗,可谓荣宠至极。以至于坊间皆传:朝为佟家婿,暮入天子眼。当了十八年天之娇女的她,因宣政殿上的一纸诏书,求告无门。父亲蒙冤受屈入狱,母亲忧思成疾一病不起。内有刁奴欲行不轨,外有奸佞虎视眈眈,仿佛都在等着看这个刚满十九岁的女子从九天之上跌落凡尘,满身泥泞的样子。然而,他们估错了一件事。京城小医仙,江湖俏儿郎,读的是悬壶济世的医书,行的是江湖儿女的道义。下屏州,查凶案,下屏州,平京乱,逐北蛮,斗生死。闺中友人说她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一生劳苦。她却不以为然。只因身旁那人说过,无论她佟瑶走得多远,萧夜倾皆会追上!
  • 50种掌握现金的手段

    50种掌握现金的手段

    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本书从生血:扩大现金收入;养血:高效现金运用;活血:加速现金周转方面,传授对企业现金流中管帐细节、促销的盈利模式、工资支付的技巧、巧妙运用金浮游量、税收筹划的小诀窍等50种掌控企业现金流的手段。
  • 优秀青少年必读:一生的忠告大全集

    优秀青少年必读:一生的忠告大全集

    本书是英国著名政治家查斯特菲尔德伯爵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其中涉及到的学习、礼仪、处世、成功等话题,是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他们步入社会、走向成功必须学会的人生哲理。虽然查斯特菲尔德所处的时代与今天已相距甚远,但如果我们结合当今现实,这些书信中的一些观点与道理,对大家的处世、交友、立业仍是大有裨益的。翻开本书,开始一段处世、社交的阅读之旅,拨开心灵的迷雾,开启青春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进化者末世

    进化者末世

    末世,一直以来一个可怕的词语。当它真的发生,人类不仅要面对可怕的丧尸和变异动植物,还要面对贪婪的人性和环境恶化日益减少的资源。在这里插播一条广告!如果有喜欢耽美文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小师弟已完结小说《信白之牵丝》以及新书《龙栖于择》。
  • 冥王绝宠妃:腹黑大小姐

    冥王绝宠妃:腹黑大小姐

    什么?漓云夕一眼醒来发现身边的事物全都变成了古代的模样,她突然醒悟,发现自己穿越到一个在历史上从未出现到的国家,好吧,穿越就穿越为什么还要重生在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身上啊!!几年后,“主上,王妃去皇宫打了皇上。”青说道。“那怎么样?”某男挑挑眉说。“不怎么样。”一会,“主上,王妃又把丞相府给抄了了”“王妃带了多少人,”某男坐不住了。“就王妃一人。”“什么,快,把全府所有的风元素师和火元素师都叫来一起去给王妃煽风点火去。”某男边走边说道。“是,主上。不过,主上,王妃怎么有这么大的胆去抄丞相府啊。”青郁闷的问道。某男停住了脚步,说道:“那是本王宠的。”暗影们心寒了!!
  • 布衣带剑

    布衣带剑

    平平年纪,碌碌尘烟一袭布衣,一曲不平,谁来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DNF剑出苍云

    DNF剑出苍云

    离奇的穿越,离奇的运气,离奇的神秘世界,和那神往的众神世界,看男主如何崛起于陋巷,腾飞于苍穹,与各路勇士抵抗命运,誓要与十二神使硬斗硬。
  • 重生之妻宝男的成长进化史

    重生之妻宝男的成长进化史

    #╮(╯▽╰)╭什么是妻宝男?黎以夏的笔记本上总结了一句话:能把老婆宠在心尖放在眉间,一生专注宠妻事业,让老婆离不开的男人。黎以夏就是牢记这点一步步成长进化为完美妻宝男的。#黎以夏被心腹出卖,死在了帮派斗争中…再睁开眼,回到了九岁那年!今生三个目标:虐渣爹,护沈家,还有…(密)…前两个都完美达标了,只是第三个怎么好像变了质?关于黎以夏的“宝妻”——某女一脸疑惑:“我们…认识?”黎以夏:“不认识。”这一世我们才刚见面。某女一脸疑惑:“我们…认识?”黎以夏惊:“你伤到头了?”所以失忆了么!某女一脸疑惑:“我们…认识?”黎以夏怒:“很好,你能耐了啊,别以为你装不认识我就能掩盖你‘红杏出墙’的事实!”
  • 尼伯龙根的王座

    尼伯龙根的王座

    人总是喜欢片面的看待这个世界,自以为看到的便是不可磨灭的现实,或许直到末日来临之后才会明白,那些自诳无敌的科学不过是最没用的垃圾,阴谋与鬼计,力量与魔法。当现实与神话碰撞的时候,当远古百族冲破地底重返世界的时候,唯有不断的变强,觉醒,可当你无敌于天下的时候,你披荆斩棘斩杀最强的boss时候,你真是在拯救这个世界么?你所认为的末日,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