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42000000046

第46章 叙(46)

(墨子之学本出于孔子,乃倍叛而反攻,故荀子攻其倍叛也。陈相弃陈良之学,而从许行之学,孟子攻其倍师。坚守孔教而攻异教,荀、孟两大儒为最有大也。)

刑余罪人之丧,不得合族党,独属妻子;棺椁三寸,衣衾三领,不得饰棺,不得昼行,以昏堇,凡缘而往埋之;反无哭泣之节,无衰麻之服,无亲疏月数之等;各反其平,各复其始;已葬埋,若无丧者而止。夫是之谓至辱。(《荀子礼论》)

(此为攻墨子短丧之制,目为刑余罪人之丧,是谓至辱,攻之甚也。)

一朝而丧其严亲,而所以送葬之者不哀不敬,则嫌于禽兽矣,君子耻之。(《荀子礼论》)

故情貌之变,足以别吉凶,明贵贱亲疏之节,斯止矣。外是奸也,虽难,君子贱之。(同上)

(《公羊传》“而得君子疑焉”。何休解诂:“君子,孔子也。”则此君子即为创儒改制之孔子也。耻之为禽兽,贱之为奸人。此儒者援孔子以攻墨子短丧之制者也。)

君者国之隆也,公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荀子致士》)

(此亦攻墨子者也。墨子兼爱、尚同,视至亲如路人,无尊卑亲疏之别,与儒者异。故荀子攻其二而乱,与孟子攻墨氏无父无君、夷子二本之意同。)

——右儒攻杨、墨。法家严而少恩。(《史记太史公自序》)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同上)

商君违礼义,弃伦理,并心于进取。行之三岁,秦俗日败。(《新书时变》)今商鞅、吴起,反圣人之道。(《盐铁论申韩》)

商鞅、吴起以秦、楚之法为轻而累之,上危其主,下没其身。(《盐铁论周秦》)

今秦怨毒商鞅之法,甚于私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奔走,仰天而叹曰:“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之也。(《盐铁论非鞅》)

商鞅法行而亡。(《盐铁论遵道》)

今商鞅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友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虽以获功见封,犹食毒肉愉饱而罹其咎也。(《盐铁论非鞅》)

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不知所措手足也。赋敛既烦数矣,又外禁山泽之原,内设百倍之利,民无所开说容言。崇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非不广壤进地也,然犹人之病水,益水而疾深。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同上)

昔者商鞅相秦,后礼让,先贪鄙,尚首功,务进取,无德序于民,而严刑罚于国,俗日坏而民滋怨,故惠王烹菹其身以谢天下。(《盐铁论国病》)

商鞅以权数危秦。(同上)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

韩非非先王而不遵,舍正令而不从。(《盐铁论刑德》)——右儒攻法家。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史记太史公自序》)

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同上)

子舆曰:公孙龙之为人也,行无师,学无友,佞给而不中,漫衍而无家,好怪而妄言;欲惑人之心,屈人之口,与韩檀等肄之。(《列子仲尼》)

言非而博,巧而不理,此固无所不答也。(《孔丛子公孙龙》)(此孔子高攻公孙龙白马非白马之说。)

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辨,止之也。(《荀子修身》)

孔穿、公孙龙相与论于平原君所,深而辩,至于藏三牙。公孙龙言藏之三牙甚辩,孔穿不应。少选,辞而出。明日,孔穿朝。平原君谓孔穿曰:“昔者公孙龙之言甚辩。”孔穿曰:“然。几能令藏三牙矣。虽然,难。愿得有问于君,谓藏三牙甚难而实非也,谓藏两牙甚易而实是也,不知君将从易而是也者乎,将从难而非者乎?”平原君不应。明日,谓公孙龙曰:“公无与孔穿辩。”(《吕氏春秋淫辞》)

或问:“公孙龙诡辞数万以为法,法欤?”曰:“断木为棋,梡革为鞠,亦皆有法焉。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法言吾子》)——右儒攻名家。

文学曰:苏秦以从显于赵,张仪以衡任于秦,方此之时,非不尊贵也,然知士随而忧之,知夫不以道进必不以道退,不以义得者必不以义亡。(《盐铁论褒贤》)

苏秦合从连衡,统理六国,业非不大也。桀、纣与尧、舜并称,至今不亡,名非不长也。然非者不足贵,故事不苟多,名不苟传也。(《盐铁论非鞅》)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孟子滕文》)

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史记张仪列传》)

——右儒攻纵横家。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孟子告子》)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孟子尽心》)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孟子告子》)

故齐之田单,楚之庄蹻,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是皆巧拙强弱则未有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齐也。持契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荀子议兵》)

(孟子“殃民不容于尧、舜之世”,“善战者服上刑”,盖即卫鞅、缪虮之流。法尚权谋倾轧者,为《春秋》所疾也。)——右儒攻兵家。

宋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子告子》)

(宋巠,《庄子天下》篇作“铏”,古音通也。庄子称其禁攻寝兵,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不舍,与此合。近世欧洲有禁兵会,亦其比也。于《春秋》之义,疾灭国、善向戍相合。故孟子称其志也。其道浅而不谬,故孟子许之而少正之。)

子宋子曰:“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知见侮之为不辱,则不斗矣。”应之曰:“然则亦以人之情为不恶侮乎?”曰:“恶而不辱也。”曰:“若是,则必不得所求焉。凡人之斗也,必以其恶之为说,非以其辱之为故也。今俳优侏儒,狎徒詈侮而不斗者,是岂巨知见侮之为不辱哉?然而不斗者,不恶故也。今人或入其央渎,窃其猪彘,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是岂以丧猪为辱也哉?然而不惮斗者,恶之故也。虽以见侮为辱也,不恶则不斗,虽知见侮为不辱,恶之则必斗。然则斗与不斗邪,亡于辱之与不辱也,乃在于恶之与不恶也。夫今子宋子不能解人之恶侮,而务说人以勿辱也,岂不过甚矣哉!金舌弊口,犹将无益也。不知其无益,则不知知其无益也。直以欺人,则不仁。不仁不知,辱莫大焉。将以为有益于人邪?则与无益于人也,则得大辱而退耳。说莫病是矣。。”子宋子曰:“见侮不辱。”应之曰:“凡议必将立隆正然后可也,无隆正,则是非不分,而辩讼不决。故所闻曰,天下之大隆,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而圣王之分,荣辱是也。”(《荀子正论》)

(圣王者,孔子也。王制者,孔子之法也。孔子之法有荣辱。)

“有义荣者,有势荣者;有义辱者,有势辱者。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是荣之从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势荣。****污漫,犯分乱理,骄暴贪利,是辱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辱。詈侮捽搏,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藉靡舌,是辱之由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势辱。是荣辱之两端也。故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以有义荣。有势辱无害为尧,有势荣无害为桀。义荣势荣,唯君子然后兼有之;义辱势辱,唯小人然后兼有之,是荣辱之分也。圣王以为法,士大夫以为道,官人以为守,百姓以为成俗,万世不能易也。今子宋子案不然,独诎容为己,虑一朝而改之,说必不行矣。譬之是犹以砖涂而塞江海也,以焦侥而戴太山也,蹎跌碎折,不待顷矣。二三子之善于子宋子者,殆不若止之,将恐得伤其体也。”子宋子曰:“人之****寡,而皆以己之****为多,是过也。”故率其群徒,辩其谈说,明其譬称,将使人知****之寡也。应之曰:“然则亦以人之情为欲,目不欲綦色,耳不欲綦声,口不欲綦味,鼻不欲綦臭,形不欲綦佚。此五綦者,亦以人情为不欲乎?曰:人之****是矣。曰:若是,则说必不行矣。以人之情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古之人为之不然,以人之情为欲多而不欲寡,故赏以富厚,而罚以杀损也,是百王之所同也。故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愿悫之民完衣食。今子宋子以是之情为欲寡而不欲多也,然则先王以人之所不欲者赏,而以人之所欲者罚邪,乱莫大焉。今子宋子严然而好说,聚人徒,立师学,成文曲,然而说不免于以至治为至乱也,岂不过甚矣哉?”(《荀子正论》)

(宋铏以见侮为不辱,与佛法忍辱略同。娄师德唾面自干,未尝非长者处世之行。然荣辱为治法所由,人道未能去也。荀子负荷儒学,以其过高而攻之。)

——右儒攻宋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久等了陆先生

    久等了陆先生

    顾欣橘因为家庭变故转了学,从而错过了陆谨言的告白。缘分就是这么奇妙7年后她和他又见面了。一向高冷的陆谨言开始了霸气追妻的日常。在一次饭局上有人问:“顾欣橘陆谨言以前是什么样子的?”顾欣橘:“我跟他很少讲话,就是很受女生欢迎。”“陆谨言这狗男人那时竟然不理你?”陆谨言突然开口:“我还委屈呢,我长的也不丑,她当时都不看我,也不关注我。我又不好厚着脸皮去找她说话。”顾欣橘:“原来他以前就关注我了。”陆谨言:“还好我们又见面了。”陆谨言从此开启了宠妻无度的生活。儿子:爸爸我要跟妈妈睡。“不行,她是我的。”“那我怎么办?”“随便你,或者找你奶奶去。”“你不爱我了。”“我只爱你妈妈。”
  • 亏欠一世

    亏欠一世

    她是骄傲的小公主,他是全城有名的花花大少。十七岁她爱他爱得遍体鳞伤,十八岁绝望得弃城而逃。二十二岁她回归,自以为可以坦然面对他与别的女人比肩的画面,却不想一回来就陷入再度纠缠。“周一一,全世界只有我宋远宁有资格拥有你,你逃不开我”“可是我不想爱你了”“宋远宁,我为周一一感到不值,这些年来你绝对是她遇到的最大的劫”————————我以为我们会有很长的未来,可是现实里我们连明天都不再有。
  • 古墓皇妃

    古墓皇妃

    她失去所有的亲人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一朝回到三千年后。竟阴错阳差成了后世赫赫有名的辛追。她是箓侯夫人,他不管。她是重生的妖孽,他也不在乎。穿越时空的相遇,他没有理由不仅仅抓住。原来,历史上的辛追由她叫响?!她到底是活在历史还是创造历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悠悠和她的同学们

    悠悠和她的同学们

    夏悠悠承认!黄亲答应和夏悠悠订婚!确实有夏悠悠死缠烂打以及黄父威逼利诱的成分!但是总没人拿刀架在黄亲脖子上吧!真要是那样的话!订婚典礼那天!现场那么多亲朋好友和媒体记者!还不乱成一锅粥啊!
  • 元宵有思良

    元宵有思良

    本文是关于男主从高中时期开始就对女主默默的守护直到女主爱上男主的暖心过程。在男主等候女主的多年时间里,女主的心中一直对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男二有着执着的爱恋,直到男二远走他国多年而男主却一直默默陪伴在女主身边,这时女主发现其实她爱的早就是男主。本文有点小虐,但是在经历了男主对女主多年的守护之后,男女主还是因为爱而走到了一起。
  • 北陡

    北陡

    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在这座城市发生。一段感情一个案件,看老干部陆队长和小流氓宋少女如何携手拨开云雾,找出真相。
  • 凰劫尘

    凰劫尘

    刚刚出生,却被女帝转手给臣女,姨母掌握政权。隐姓埋名到六岁,一场大火往日化为灰烬。从此逃亡之路开启,究竟是命运所向,亦或是一段段情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渊

    梦渊

    黑色的圆月之夜,月厌的低语在倾诉着什么?猩红的苍穹之下,游荡的枯尸又在觅着哪一个轮回?破落的神庙里神像睁开了眼,走下了神坛,在等这一纪的花开……睁开了眼的高天,生而处于迷局的少年,介于真实与虚幻的古老小镇,最纯美的感情,最复杂的迷局,最热血的搏杀,皆在此间。大梦惑因果,长梦如深渊。且看少年如何以一剑,在永夜中斩出一线光明,在虚无上建构繁华万千。
  • 百草神医:梦碎琉璃

    百草神医:梦碎琉璃

    “若一死能抵你被灭门的罪过,那我,如你所愿”他将剑锋紧紧的贴在脖子上,渗出的鲜血顺着锁骨顺流而下当今三国鼎立。她,深宫大院宫闱奸计的牺牲品,收养于百草鬼医,却有着过人的医者天赋。传说中《百草经》的争夺迫使她颠沛流离。从小男装扮相的她,从九安国流落到金国的她,唯一得百草鬼医真传的她,踏上了她的寻亲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