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76300000012

第12章

稽神樞第一

金陵者,洞虛之膏腴,句曲之地肺也,履之者萬萬,知之者無一。保命君啞作此言。按啞此應在乙丑年六月已前,甲子歲中事,始論此山受福之端也。其地肥良,故曰膏腴,水至則浮,故曰地肺,曆世遊踐,莫有知其處者。句曲山源曲而有所容,故號為句容里,過江一百五十里,訪索即得。凡此後紫書大字者,并《茅三君傳》所記也,傳既以寶祕,見之者稀,今謹抄取說山事,共相證顯。按山形宛曲,東西這迴,故曰句曲。從山嶺分界,西及北屬句容,東及南屬延陵,句容既立為縣,故其里不復存。昔時應在述墟左右耳。今山去石頭江水,步道一百五十六里。江水之東,金陵之左右間小澤,澤東有句曲之山是也。此蓋呼秣陵之金陵,非地肺之金陵矣。小澤即謂今赤山湖也,從江水直對望山,東西左右,正自如此也。此山洞虛內觀,內有靈府,洞庭四開,穴岫長連,古人謂為金壇之虛臺,天后之便闕,清虛之東窗,林屋之隔杳,衆洞相通,陰路所適,七塗九源,四方交達,真洞仙館也。此論洞天中諸所通達。天后者,林屋洞中之真君,位在太湖苞山下,龍威丈人所入得《靈寶五符》處也。清虛是王屋洞天名,言華陽與此並相貫通也。山形似巳,故以句曲為名焉。今登中茅玄嶺,前後望諸峰壟,盤紆曲轉,以大茅為首,東行北轉,又折西行北轉,又折東北行至大橫,反覆南北,狀如左書巳字之形。金陵者,兵水不能加,灾癘所不犯。《河圖》中《要元篇》第四十四卷云:句金之壇,其間有陵,兵病不往,洪波不登。正此之福地也。爾心悟焉,是汝之幸,復識此悟,從誰所感發耶。此《河圖》者,舜禹所受,及《洛書》之屬,今猶有四十餘卷存。此語亦是示長史,言相感悟,乃從楊君宣說,吾之所啟發矣。句曲山其間,有金陵之地,地方三十七八頃,是金陵之地胏也。土良而井水甜美,居其地必得度世見太平。《河圖內元經》曰:乃地肺土良水清,句曲之山,金壇之陵,可以度世,上昇曲城。又《河書中篇》曰:句金之山,其間有陵,兵病不往,洪波不登,此之謂也。後所稱《河圖》,即是前《要元篇》語,雖山壇字異,其理猶同。此蓋指論金陵地肺一片地,能如此耳,其餘處未必有所免辟耳。金陵,古名之為伏龍之地。河圖逆察故書,記運會之時,方來之定名耳。至於金陵之號,已二百餘年矣。尋金陵之號,起自楚時,至秦皇遇江厭氣,乃改為秣陵,漢來縣舊治小丹陽,今猶呼為故治也。晋太康三年,割淮水之南屬之,義熙九年,移治闕場,元熙元年徙還今處,此是江東之金陵耳。傳所言二百餘年者,是吴孫權使人採金,屯居伏龍山,因名金陵,自然響會,所以歎河圖之逆兆也。句曲山秦時名為句金之壇,以洞天內有金壇百丈,因以致名也。外又有積金山,亦因積金為壇號矣。周時名其源澤為曲水之穴,按山形曲折,後人合為句曲之山。漢有三茅君來治其上,時父老又轉名茅君之山。三君往曾各乘一白鵲,各集山之三處,時人互有見者,是以發於歌謠,乃復因鵠集之處,分句曲之山為大茅君、中茅君、小茅君三山焉。總而言之,盡是句曲之一山耳,無異名也。三茅山隱鏈相屬,皆句曲山一名耳,時人因事而諭,今故有枝條數十作別名,舊不爾也。今以在南最高者,為大茅山。中央有三峰,連岒鼎立,以近後最高者,為中茅山。近北一岒,孤峰上有聚石者,為小茅山。大茅、中茅間名長阿,東出通延陵句曲阿,西出通句容湖,就以為連石積金山馬嶺相帶,狀如棣形。其中茅、小茅間名小阿,東西出亦如此,有一小馬嶺相連。自小茅山後去,便有雷平、燕口、方嵎、大橫、良常諸山靡迆相屬,垂至破罡瀆。自大茅南復有韮山、竹昊山、方山,從此疊障,達于昊興諸山,至于羅浮,窮於南海也。山生黃金。漢靈帝時,詔勑郡縣採句曲之金以充武庫,逮孫權時,又遣宿衛人採金常輸官,兵帥百家,遂屯居伏龍之地,因改為金陵之墟名也。《河圖》已得之於昔,可謂絕妙。今大茅山南,猶有數深坑大坎,相傳呼之為金井,當是孫權時所鑿掘也。今此山近東諸處碎石,往往皆有金砂云。兵帥仍屯居伏龍,今則無復有。唯小近西有述墟,昔乃名木墟,今是良民,述墟前十數里,大茅有昊墟村,以號而言,乃欲相似,而復不關金陵。長史宅西北,近長隱小岡下,乃時有故破瓦器,焦赤土甚多,疑是人居處,既經耕墾,基域不復存,而了無井,亦恐如長史井煙沒耳。又小茅大橫不見採金處,大茅金井若是,復不應頓如此遠居,二三疑昧。金陵之土,似北邙及北谷關,土堅實而宜禾穀。掘其間作井,正似長安鳳門外井水味,是清源幽瀾,洞泉遠沽耳,水色白。都不學道,居其土,飲其水,亦令人壽考也。是金津潤液之所溉耶,子其祕之。吾有傳紀,具載其事,行當相示。定錄君受作,密令示許侯。北邙山在洛陽北數里,北谷關即孟津關也,土色黃黑而肥腴。鳳門即長安北門也,今所擬金陵地,並無土種植及住止鑿井者,乃是無知察,亦為真靈愛護,不使輕得居焉。吾有傳紀者,即是《三茅傳》也。按長史甲子年書云未見傳記,則囗此書時,或在癸亥年中也。傳中亦稱良土甘美,居之度世,故因此而顯言也。地處少少耳,隱略十餘頃許,高而平者六七頃也。既知其要,覩其形勢,便朗朗也,故不曲示耳。保命君告。按傳中云,金陵之地方三十七八頃,恐是其大垠所至,至於實錄,正當十餘頃耳。高平者是可住處也,會登其地,依說觀望,自可領略,粗知其處。若為仙真度世及種民者,無患不自然得至,苟其非分,徒擔手築室必當諸方不立,趣使移去耳。悠悠凡猥,勿承此強欲居之。金陵之左右,汧谷溪源,陵之左有山也,右有源汧名柳谷,陵之西有源汧名陽谷。《名山內經福地誌》曰:伏龍之地,在柳谷之西,金壇之右,可以高棲,正金陵之福地也。按今呼為柳谷汧者,其源出小茅後田公泉,而西南流至述墟首,入大汧。陽谷汧者,今無復其名,而長隱山岡後有小汧,西流南折,亦會述墟首。又父老云,陽谷汧源乃出中茅前大茅後,藪川注合為一汧,出山直西行北轉,亦會大汧,論兩汧相交之內即是此地,大略東西不得極正,故兼以左右為言。但今之所云二谷,不知即是昔號不,雖有耆相承,傳譯漸失,兼汧源迥異,不必可指的為囗也。上古名此山為崗山,《孔子福地記》云:崗山之間有伏龍之鄉,可以避水,辟病長生,本所以名為崗者,亦金壇之質也。是以百代百易,非復本名,良可歎也。按今小茅東北一長大山名大橫山,云本名鬱崗山,山即在今所謂伏龍之東。世又呼伏龍地為死蛇崗,亦粗有彷彿,又見其長而高,益呼為長隱。隱音於覲切,其言可隱障也。此崗山雖多細石,亦可居耳。近東南取長史宅至雷平間,甚有可住處,義興蔣員葛等,今并立田舍於崗下,近去長史宅四五里。越桐囗之金庭,吳句曲之金陵,養真之福境,成神之靈墟也。五倍堯水東海傾,人盡病死,武安兵其如予何,由我帶近洞臺之幽門,恃此而彷佯耳。右弼王王真人囗,令密示許侯,此即桐囗帝晨所說,言吳越之境,唯此兩金最為福地者也。武安者,秦將白起擊趙於長平,一日坑殺四十萬人,古來兵傷莫復酷此,故別引之為喻,斯蓋所謂兵病不往,洪波不登矣。既帶近洞天,神真限衛,故能令三灾不干。

右前來至此五條楊書。

大天之內,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其第八是句曲山之洞,週迴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壇華陽之天。傳中所載至第十天,并及酆都五岳,八海神仙,遠方夷狄之洞,既非此限,並不獲疏出。洞墟四郭,上下皆石也,上平處在土下,正當十三四里而出上地耳。此當是至太山頂為言也。東西四十五里,南北三十五里,正方平,其內虛空之處一百七十丈,下處一百丈,下摭猶有原阜瓏偃,上蓋正平也。向云高處一百七十丈,下處一百丈,則是中央高,四邊漸下。今云上蓋正平,是言其質平無凹凸處耳,非直去如板也。亦可是登隴阜之上,則於天為下耳。其內有陰暉夜光,日精之根,照此空內,明並日月矣。陰暉主夜,日精主晝,形如日月之圓,飛在玄空之中。按諸洞天日月,皆各有此名,亦小小不同,蓋猶是大天日月,分精照之,既云畫夜,便有出沒,亦當與今日月同其明晦。今大天崖畔了不得窮,此小天邊際殆可捫覩,日月出入則應有限,當是忽然起滅,不由孔穴,但未知其形若大小耳。句曲之洞宮有五門,南兩便門,東西便門,北大便門,凡合五便門也。今山南大洞即是南面之西便門,東門似在囗枝隴中,北良常洞即是北大便門,而東西並不顯。中君告云:東便門在中茅東小茅阿口,從此入至洞天最近,而外口甚小,又以石塞之,事具在後。則西便門亦當如此,正應在今所呼作石墳處也。囗枝乃有兩三洞口,恐真門外亦不開。此三門精齋尋之,自可見爾。今南便門外雖大開,而內已被塞,當緣穢炁多故也。北大洞猶有鬼神去來,而真仙人出入都不由五門,皆欽爾無間,設此門者,為示是山洞體製,或外人應入故耳。虛空之內皆有石階,曲出以承門口,令得往來上下也。人卒行出入者,都不覺是洞天之中,故自謂是外之道路也。日月之光既自不異,草木水澤又與外無別,飛烏交橫,風雲蓊鬱,亦不知所以疑之矣。所謂洞天神宮,靈妙無方,不可得而議,不可得而罔也。世人採藥往往誤入諸洞中,皆如此,不使疑異之,而未聞得入華陽中。如左元放之徒是所不論,然得入者雖出,亦恐不肯復說之耳。句曲洞天,東通林屋,北通岱宗,西通峨媚,南通羅浮,皆大道也,其間有小徑雜路,阡陌抄會,非一處也。漢建安之中,左元放聞傳者云,江東有此神山,故度江尋之。遂齋戒三月,乃登山,乃得其門,入洞虛,造陰宮,三君亦授以神芝三種。元放周旋洞宮之內經年,宮室結構,方圓整肅,甚惋懼也。不圖天下復有如此之異乎,神靈往來,相推校生死,如地上之官家矣。今按地域方面,則林屋在東南,羅浮在西南,惟岱宗、峨媚得正耳,直道亦當五六千里,此路至穎川間,便應徑通王屋清虛天也。元放當是為魏武所逼後仍來。後《真囗》乃云:清齋五年,然後乃得深進內外宮耳。三種芝,恐是下品者也。

良常北垂洞宮口,直山領,南行二百步,有秦始皇埋藏白璧兩雙,入地七尺。上有小磐石,在嶺上,以覆焰處,李斯刻書璧,其文曰:始皇聖德,章平山河,巡狩蒼川,勒銘素璧。若掘即可得。始皇所履山川,皆杞以玉璧,不但句曲而已。從此後墨書,皆定錄真君囗,以告長史。掾寫本前紙所失,恐非起端語,尋埋璧時在三茅得道之前,而後乃具見如此,明真人無所隔蔽矣。按傳所稱,即是登山時,但云一雙為異,或應二字,雙璧之書,亦如禹山所刻作篆跡也,今尋檢其處,亦可見石蓋,亦殊自不小也。茅山北垂洞口一山,名良常山,本亦句曲相連,都一名耳。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十一月行至雲夢,祠虞舜於九疑,浮江下,觀藉柯,度梅渚,過丹陽,至錢塘,臨浙江,水波惡,乃至西百二十里,從峽中度,上會稽,祭夏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於會稽山,李斯請書而還,過諸山川,遂登句曲此垂山,埋白璧一雙。於是會群官,饗從駕,始皇歎曰:巡狩之樂,莫過於山海,自今已往,良為常也。爾乃群臣并稱壽,喚曰良為常矣。又嗚大鼓,擊大鍾,萬聲齊唱,洞駭山澤,讚樂吉兆,大小咸善,乃改句曲北垂曰良常之山也,良常之意從此而名。檢外書,始皇三+七年正月,出遊雲夢、丹陽、浙江,上會稽祭夏禹,望南海,刻石紀功,還過吴渡江來,並北海至瑯琊,至平原得病,七月丙寅崩於沙丘,九月葬驪山。如此之時,皆未有濱,即是從延陵步道,上取句容江來路,仍過停饗設耳,非必故詣句曲,所以止住山北邊下處,遂不進前嶺。且於時亦未驗此山之靈奇,祀璧之意者,為通是望山設,所以中君云,所履山川皆祀以玉璧也。夫號從主人,名由地表,小君以漢成帝時囗紫書,云治于良常北洞,蓋內因此成稱也。又檢始皇崩不發喪,令車載鮑魚以亂炁,此應夏月中,如外書所說相似,今依傳言,乃是三十六年十月建亥之月,為秦正月,為出遊是至雲夢耳,不爾則是三十八年秋崩也,未作秦曆,不能得定癸丑是何月中。比別更詳正之。

王莽地皇三年七月戊申,此七月二十四日也。遣使者章邕責黃金百鎰,銅鍾五枚,贈之於句曲三仙君。王莽制金為貨,名鎰,形如錢,無孔,重一兩,直錢一千,百鎰則百兩也。光武建武七年三月丁巳,些三月二十四日也。遣使者昊倫責金五十斤,獻之於三君,今并埋在小茅山上獨高處,塪上有聚石,入地三四尺也。此則今小茅山積石上最高處是也,此二事不顯真囗中。漢明帝永平二年,詔勑郡縣修守丹陽句曲真人之廟。按三君初得道,乘白鵠在山頭時,諸村邑人互見,兼祈檮靈驗,因共立廟於山東,號曰白鵠廟。每饗祀之時,或聞言語,或見白鵠在帳中,或聞伎樂聲,於是競各供侍。此廟今猶在山東平阿村中,有女子姓尹為祝。逮山西諸村,各各造廟,大茅西為昊墟廟,中茅後山上為述墟廟,并歲事鼓舞,同乎血祀,蓋已為西明所司,非復真仙僚屬矣。

中茅山玄嶺獨高處,司命君埋西胡玉門丹砂六千斤於此山,深二丈許,焰上四面有小盤石鎮其上,其山左右,當泉水下流,水皆小赤色,飲之益人。此山下左右亦有小平處,可堪靜舍。左元放時就司命乞丹砂,得十二斤耳。今此嶺前後甚多大石,而山上左右無正流水,東南近下有一長澗,西南近下亦有小水,度嶺南隱居住處,近山上有湧泉,冬夏無窮,而水色不甚覺赤耳。平處可住,東西唯當近澗左右為好。左氏乞丹砂,當是入洞時所請,以合爐火九華丹。

右楊書。

大茅山、中茅山相連長阿中,有連石,古時名為積金山,此山中甚多金物,其處宜人住,可索有水處為屋室靜舍乃佳。此數處亦任意耳,快可合丹以修上道。中茅之前,大茅之後,下麓長潤,東西亦出山外對綰。此即隱居今所住東面一橫壟也。此壟純絕石,石形甚瓖奇,多穿穴側傍,盤紆下深,乃有無底處,屢投脆物在中間,玲玲之響久之。此云多金物,亦當是久來真仙所投也。西南有大石璧,聳而坼開,內有洞,入數丈漸峽小,不復容人,乃飈飈有風,外數步便有一湧泉,冬夏清流,即下解所資。近外澗口,又有一湧泉,水勢乃駛上者,冬溫而夏玲。今正對遲前小近下,復有一穴湧泉特奇,大水大旱,未嘗增臧,色小白而甘美,柔弱灌注無窮。但恨在山西,自不得東流耳,亦別開央,作東流用之。又渡此嶺東南有一石穴,水東流極好,其處隱障,甚可合丹,即後所云菌山之前也,正患去徑路近,車聲人響殆欲相聞,今若斷此路,不復聽車聲人行,便是第一處,方當思為其宜。茅山住止,惟有隱居今所住,及南洞口長史宅處乃極好,所恨迥曠,且此一山通無虺蝮毒螫,時有青蛇,都不犯物,虎亦甚少,自古來未聞害人,山居不問道俗,皆少溫病,山德寬容,不到險阻,但恨無青林冬夏常鬱,如東問諸山耳。自隱居住來,愾養成秀,於形望大好,山出好木,并雜藥,絕宜松相,而本無人植,不容自生,今亦分布歲種之耳。

茅山天市壇四面皆有寶金白玉,各八九千斤,去壇左右二丈許,入地九尺耳。昔東海青童君曾乘獨飈飛瀚之車,通按行有洞天之山,曾來於此山上矣。其山左右有泉水,皆金玉之津氣,可索其有小安處為靜舍乃佳,若飲此水,甚便益人,精可合丹。天市之壇石,正當洞天之中央玄窗之上也。此石是安息國天市山石也,所以名之為天市盤石也。玄帝時,召四海神使運此盤石於洞天之上耳,非但句曲而已。仙人市壇之下,洞宮之中央窗上也。句曲山腹內虛空,謂之洞臺仙府也。玄帝時,召四海神使,運安息國天市山寶玉璞石,以填洞天之中央玄窗之上也。東海青童君曾乘獨飈飛輪之車,通按行有洞臺之山,皆埋寶金白玉各八九千斤,於市石左右四面,以鎮陰官之嶺,諸有洞天皆爾,不但句曲而已。邑人呼天市盤石為仙人市壇,是其欲少有彷彿而不了了也,青童飈輪之迹,今故分明。句曲之山,諸記說今悉分明,唯夭市壇石,未知的何所在。以論邇而言,隱量正應大茅左右,而踐行不見其異處,或恐為土木蕪沒,所不論耳。按保命趙承每登壇長嘯,風雲立至,此則不應在小處。長見雲氣出入,恒先起大茅北陰,此或當高而陰故也。夫真人常御九龍,左膠名飈,右服名欻,既履山頂,故指乘其右驂。今大茅嶺上,向東行有路,傍山平治,狀如人功,足通軌轍,相傳皆呼此為飈輪邊,乃無埋沒。石壇既未顯,金寶亦難測所埋,又疑洞天中央玄窗之上,不應乃近南門,復恐在中茅間。邑人耆老,亦不復知仙人市壇處,自隱居來此山七八年,尚未得窮歷踐行,而況悠悠之徒,令其究竟之耶。所以來得遍履者,患於無良倡可同登陟之艱,獨行又覺踽踽,是以遂爾淹稽,常所耻恨。比日方負杖孤遊,庶當委曲所聞所見耳。

中茅山東有****,穴口纔如狗竇,劣容人入耳。愈入愈闊,外以盤石掩塞****,餘小穿如盃大,使山靈守衛之。此盤石亦時開發耳,謂之陰宮之阿門,子勤齋戒尋之,得從此入,易於良常洞口。其中多沙路曲僻,經水處不大便易,又道路遠,不如小阿****,直下三四里,便徑至陰宮東玄掖門,入此****二百步,便朗然如晝日。此即洞天東門也,隱量乃可知處,自未敢輕索入耳。前傳云洞宮出土上,計十三四里許,今此云三四里便至掖門者,是近山下已薄,而門勢又未平,計入門復應向下數里,乃得至宮耳。入口便明者,此為內光出照,不必關外日者也。大茅山亦有****,在南面,相似如一,謂之南便門,亦以石填****。但精齋向心於司命,又常以二日登山延迎請祝,自然得見吾也。誠之至矣,陰宮何足不觀乎?左慈復何人耶。此即南面之東便門,應在相枝瓏石穴中。此礲****甚多,難卒分別,必須精感得開,乃可議入。云二日者,謂十二月二日,依傳說,年有兩日,恐三月十八日誼譁雜鬧,非專請之宜故也。左慈以成仙人,質見易於俗,所以三月清齋,便得入洞。長史雖挺分高邈,而形識猶昧,豈可相比,此語是欲相獎勵耳。長史後答亦作此意,仰酬之也。

三月十八日、二月二日,東卿司命君是其日,上要總真王君、太虛真人、東海青童,合會於句曲之山,游看洞室。好道者欲求神仙,宜預齋戒,待此日登山請乞,篤志心誠者,三君自即見之,抽引令前,授以要道,以入洞門,辟兵水之灾,見太平聖君。按中君書云:常以二日登山,延迎請祝,即請十二月二日,不見道三月十八日者,屢有正月中耳。今臘月二日多寒雪,遠近略無來者,唯三月十八日輒公私雲集,車有數百乘,人將四五千,道俗男女,狀如都市之衆,看人唯共登山作靈寶唱讚,事訖便散,豈復有深誠密契,願覩神真者乎,縱時有至誠一兩人,復患此誼穢,終不能得專心自達,如此抽引乞恩,無因得果矣。唯隱居所住中巖,禁斷清年,得無遊雜,既去洞隔嶺,人自不知至於此也。

良常山西南垂,有可住處,是司命往時別宅處也,亦可合丹。司命初過江,立宅於此,以自蕩滌,質對神鬼。今按垂之為言如是邊際,此正應在長史宅後大橫之西。今父老相傳言如是邊際,此正應在長史宅後大橫之西。今父老相傳,乃言大茅之西北平地棠梨樹間名下薄處,言是司命君故宅,耕墾至肥良,多見磚瓦故物,似經住止處,亦驗烈不可穢犯,君此審是,則宜言中茅之西,不應遠舉良常,大都真人語自不正的,遇所引處便言耳。昔時山下遠近諸處,長林榛芳,遮天蔽日,無處不可隱密,即今斫伐耕稼,四通九達,山中亦皆顯露,時移事異,不復可准,乃言未久如此,正復五六十年來漸劇耳。良常東南又有可住處,其間當有累石如竈形,竈間或有寄生樹,樹如曲蓋形,此處至好,但恨淺耳,雖爾自足。此處今亦存,但無復有寄生曲樹耳,亦帶北洞流水,其左右並近大路,所以言淺,即今凋迥,無復可往也。洞口西北有一地,地小危不安,要自足立外靜舍也。今此中以去多荒蕪,漸近村埭,並不足復居,昔時言去縣小近,往來為易,又近洞口,所以屢及之耳。外靜舍當以俟游賓從憩止,非自往修行之所,益知是欲相近之意也。顧居士所撰本,此中向近所標精舍地一篇,今視掾書者,不以相次,乃別出在長史所營宅前耳。此後長史答書,道西北地危,仍次菌山,不酬金鄉至室語,明知本別囗之也。

句曲之山有名菌山,此山至佳,亦有金,乃可往採,入土不過一二尺耳。吾昔臨去時,曾埋金於此,欲服金者,可往取,但當不中以營私累耳。今人不復識,呼菌山者,尋此山形當如菌孤立,亦或是困蒼之困,形如困也。按大茅後長阿,積金東凹地,有一山子,獨秀如博山爐,且又近積金山,恐此或當是,即今多石及樹木,但金之所在,指一兩處亦難可尋索,唯啟乞垂賜,所不論耳。意欲營轉鍊之事,亦指此山前臨長澗東流水,至幽隱有形勢,若基搆有期,當更宣述耳。

大茅山有玄帝時銅古鼎字,鼎可容四五斛許,偃刻甚精好,在山獨高處,入土八尺許,上有盤石掩鼎上。玄帝時,命東海神使埋藏於此。此亦當是移安息石時所埋也。今家高處乃多石,每吉日,遠近道士咸登上燒香禮拜,無復草木,累石為小壇,昔經有小瓦屋,為風所倒。尋古來帝王並重鼎器者,以其兩鉉法日月,三足法三才,能烹飪熟成萬物,兼自能輕重,神變隱顯故也。中君後答云,鑄羽山之銅以作之,諸有洞天之山皆爾。

大茅山下亦有泉水,其下可立靜舍,近水口處乃佳,當小危不安耳。今近南大洞口有好流水而多石,小出下便平,比世有來居之者,唯宋初有女道士徐漂女,為廣州刺史陸徽所供養,在洞口前住,積年亡。女弟子姓宋,為人高潔,物莫能干,年老而亡,仍葬山南。宋女弟子姓潘,又襲住,于今尚在。元徽中,有數男人復來其前而居,至齊初,乃動句容人王文清仍此立館,號為崇元,開置堂宇廂廊,殊為方副,常有七八道士皆資俸力,自二十許年,遠近男女,互來依約,周流數里,廨舍十餘坊,而學上道者甚寡,不過修靈寶齋及章符而已。近有一女人來洞口住,勤於灑掃,自稱洞吏,頗作巫師占卜,多雜浮假,此例亦處處有之。大茅東西亦有澗水,有晋末得道者任敦住處,合藥竈墌猶存,今有薛彪數人居之,又有朱法永,近小山上,快矚眺而乏水。

良常山對****,東視小山之嶺,其上有埋銅數千斤,以盤石填其上。漢時其山下有屈氏,家大富,財有巨億,埋銅器於此,于今在也。亦有錢,錢在西北小山上向也。今此山具存,無知其錢銅處,縱有彷彿,亦不識。尋視此山,明地高下墩澗,不似經墟村住處,恐歲代久遠,勢迹乖異故也。

曾得往年三月一日、八月八日二書,此乙丑所受,則長史往年書是甲子年中。按答云直置書於述墟朱家靜中,則非因華僑楊君送之也。三月一日書云:今當墾赤石田,日為往來之階,亦竟不就事也。復云:豈可遐奔坐觀存沒哉?此道自央求真之精誠也,心不在我,不可責人,使必成之也。赤石田,今中茅西十許里,有大塘食澗水,久廢不修,隱居今更築治為田十餘頃,長史昔意欲避形迹,因作田之階,得數處望靈山,而遇早塘壞,竟不果,所以此書譏之耳。都不齋,而有書云齋戒也。此亦有答,明辭奏不可輕妄,動靜必皆聞徹矣。八月八日書云:謹操身詣大茅之端,乞特見採錄,使目接溫顏,耳聆玉音,此語為求道之甚急也。得近書,具至心,可勤道獎志也,司命君自在東宮。又書不應總合,德有輕重之故也。司命常住大霍之赤城,此間唯有府曹耳,具位有高卑,故不宜共作辭啟,二君雖同居華陽而宮府各異,不得同紙,凡書奏不如口啟,於此可具鑒其儀格耳。吾等已自相知之,厚薄書疏亦甚為班班,欲停之如何。此是長史輕脫,置書於他家靜中而去,恐方將人到,又致漏泄,真靈慎密,故有此語,欲戒試其心事耳。長史後答此言,亦殆為巧便。此書疏慎示俗人,脫有見者,掘壞靈山,爾之罪大也。恐俗人貪狡之徒,知此金寶處,堪能鑿掘,則事由宣泄,此罪真為不輕,非但爾時教戒,亦傳貽無窮,將來諸子,咸共祕之。

右定錄中君答長史前書,說句曲山事訖。此長史前書無本出,今唯有後答,亦隨條奉酬,次第如左。

右從前良常來几二十一條,並有掾寫。

昔年十餘歲時,述虛此乃應是墟字,而由來皆作墟字,即今之山西村名也。閑耆宿有見語,茅山上故昔有仙人,乃有市處,早已徙去。後見包公問動靜,此君見答:今故在此山,非為徙去,此山洞庭之西門,通太湖苞山中,所以仙人在中住也。唯說中仙君一人字,不言有兄弟三人,不分別長少,不道司命君尊遠,別治東宮,未見傳記,乃知高卑有差降,班次有等級耳,輒敬承誨命,於此而改。此長史又更答書云,今有所起草存,故得撰錄,而前紙斷失,亦非起端語也。包公是鮑靚,句容人,悉呼作包也。答書時已是蒙示傳記,是乙丑年初矣 。

告小阿口直下三四里,便徑至陰宮東玄掖門,入此****二百步,便朗然如晝日,不審此洞天之別光,為引太陽之光,以映穴中耶?此洞天中官府曠大,云宮室數百問屋,官屬正二仙君兄弟,復有他仙官,男女凡有幾許人為直,是石室亦有金堂玉房耶?宮室與洞庭苞山相連不?包公及妹朱氏昔在世曾得入此宮不?二人為未得登舉,作地下主者耶?治在何處?愚昧冒啟,懼有干忤。包公及妹事,前中君書無有,當復是別囗,今更重問,并洞中事,定錄又答有後也。

市山之盤石,市名之存由於此也,今之孜孜志慕於道,無心金玉,尊靈所置,唯助令彌密耳,豈有掘犯理耶,此故為未之照察也。山左右泉水,金玉津液,其地亦可立靜舍合丹,輒當以為意。此上答天市泉水可住事,而竟無所立也。不審玄帝是何世耶?後生蒙蒙,多所不及,願告。顓臾水王,故號玄帝,外書亦爾,長史脫致疑問耳,此條復有答在後。

告中茅山東有****,陰宮之阿門,入道差易,後當以漸齋修而尋求之,靈宗垂念,便以為造金門而登玉房也,但存運速之間,不敢浥遲。有如此教示,而不速求游闢,一何可恨,所以衆靈每勤勤引勸。

告大茅山亦有****在南面,相似如一,謂之南便門,欣見啟悟,喜禀德音,精誠注向,沐浴自新,既聞吉日,至時密造,區區之誠,靈皇鑒照。此道南面之東門,與小阿東門相似者。

告左慈復何人也,此見獎勛之言,恩念下逮,益令欣慕。傳上亦載此事。

告良常西南垂有可住處,是司命君往時別宅,亦可合丹。穆自見傳記,鄙心竊志,欲尋司命君往昔之舊宇,高棲之所托,患未能審知耳,今輒當隱量求處,臨時告悟。傳上亦載此事,基陛湮役,難可必審,故更乞告示也。

告良常東南又有可住處。累石如竈,寄生樹如曲蓋為誌,往當尋其所告,洞口西北有一地,地小危不安,可立外靜舍,愚意本自欲立內外靜舍,輒當疇量在宜。亦不聞立此外靜事,而今有一累石壇歷然,相傳乃言掾於此壇化逐也,每往拜視,輒感嘆纏心。

告菌山至佳,司命臨去,埋金於此,欲服金者可取,且竊有合金液意,今未敢議此,若山居積年,修學日進,後而事可得密者,臨時啟質。中君晝云:吾昔臨去埋金,不道司命長史此答誤耳。

告大茅山有玄帝時銅鼎,在山獨高處,入土八尺許,此帝王之所〔用〕器,疏示後生,益增禀厲承,下亦可以立靜舍,感備告悟。

告昔屈氏埋銅及錢,此通非所擬向也,聞此遠事,世代變易,能不悲歎。昔初拜八月八日書,已操身至述虛此猶是前村徐汎家,尋家信見報云,得應言未可登山,便承此而歸,直致此書於朱家靜中耳。愚心鄙近,亦以肉人穢濁,精誠不懇,無能上達,不悟已暢高聽,得蒙省察,辭與事違,悚息而已。長史玄挺,動靜聞徹,屑辭所向,便已關奏蒙報,或是得楊君所傳者。徐汎家今猶存,後所云徐偶即應是汎後,所以知井宅處,亦云其祖曾為長史門生也。

昔占赤石田利近山下,為往來之階,此乃丹誠,尋遇天旱,佃不收塘壞,穆尋見用出,此事力未展,非為息懷,今方居山下,故當修懇,以此去洞口遠,故不欲安耳。此田既在大茅中茅之西,去大山近,瞻仰禮拜乃佳,而言去洞口遠,當是道去北洞口遠耳。此田雖食澗水,旱時微少,塘又難立,不知後當遂墾之不。今塘尚決,補築當用數百夫,則可溉田十許頃,隱居綰中門人亦於此隨水播植,常願修復此塘,以追遠跡,兼為百姓之惠也。

告書疏班班,欲停之如何,凡書疏之興,所以運達意旨,既蒙眷逮,親奉覲對,司命君二仙靈顏,則天啟其願,沐浴聖恩,豈復煩書疏耶,所謂得魚而忘筌也。此蓋不欲停之辭,故引以回見,於理極好。不審左公今何在?又有葛孝先亦言得道,今在何處?肉人喁喁,為欲知之。葛既鄉人,所以及問,此條亦右答在後。

右長史答書訖。此并是自起本,多黵治,用白棧,次第如此。歲乙丑。此一行本題紙背。

同类推荐
  • 佛阿毗昙经

    佛阿毗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北齐文

    全北齐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Reading of Life

    A Reading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记游

    记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万兽独尊

    万兽独尊

    荒芜大陆,兽灵为尊。大陆异变,乱世降临。方越,自荒界而出,踏六域,战八主,以一己之力,平定四方,逆转乾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贫穷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为祖国为人民毕生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
  • 孤寡朕

    孤寡朕

    多少英魂热血洒在故土,多少英雄豪杰命丧他乡。心中只为一份“理想”
  • 做事的手段全集

    做事的手段全集

    本书围绕种种做事的手段展开,通过对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业发展的精辟分析,从中探索出实用的、有效的做事手段。
  • 创世大陆志

    创世大陆志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主人公在混乱的群雄逐鹿的年代,与伙伴们一起,追逐儿时的梦想,完成命运的选择。是英雄成就历史,还是历史成就英雄,一切都在梦开始的地方寻找答案。
  • 穿越之蓦然回首

    穿越之蓦然回首

    被伤了的心是否还能再爱?当上官凌语刚肯定了自己答案的时候,那个她想回答的人已经不在了。――――――――――现代的分界线“慕容千秋,我发现我爱上你了。你呢?”上官凌语假装淡定的问。没有人想到,这个曾经被称为杀手之王的人竟然在紧张,只为等一个人的答案。“淼淼……”男人阴冷残戾的面孔柔和下来,幽绿色的瞳孔竟然散发着柔光,“除了你我还能爱谁?”
  • 末日之双生花

    末日之双生花

    她死于一场谋杀,死前看到的却让她觉得一切似乎没那么简单……重生归来,双生花披荆斩棘,斩怪升级,建立一座属于自己的大本营她说:“人永远不可能知足的。”末世来临,丧尸是病毒,人就是贪念。一念踏错万劫不复。她站在尸体堆里,见到他来,一抹微笑扬起……
  • 她要开始虐渣啦

    她要开始虐渣啦

    苏清歌死了。她死在了一场爆炸里,原因是因为她撞破了自己未婚夫和自己堂姐......,两人心生诡计,制造了爆炸,让她惨死。苏清歌又没死。她重生到了隔壁市普通豪门,同名同姓的私生女身上。原本以为是上天的垂怜,结果没想到蹦出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系统,然后它被绑定了。一个穷光蛋,就这么变成了一个隐形富豪,天天被迫营业,这边忙着发展,那边搞着投资,还得忙着虐渣,天天上打恶毒继母,下虐未婚夫的。侮辱、陷害、脏骂过她的,全部用钱砸死她们!————————苏清歌:“欸,这位先生,虽然我救过你,但没说让你以身相许啊!”蔺泽琛跟苏清歌斗了大半辈子,还没斗出个结果,就听到了她的死讯。一次意外,他发现那个女孩身上有她的影子。蔺泽琛心想,要不带回去关着,然后宠着?
  • 诸天之我是大前辈

    诸天之我是大前辈

    韩淼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在父母的期望(逼迫)下琴棋书画,儒道释法无一不精。寒来暑去,匆匆百年,转眼已是享誉世界的国学大师。但在收到一分神秘古简他平静的人生终于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