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23600000015

第15章

所以有此门来者。上四门求相不可得。次一门明性无踪。故无量义经云。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以外相内性空故一切法空。外人云。若一切法性相空者可言无因果耶。然世出世因果不可言无。云何言无性相。是故今次明非但无有性相求此因果亦不可得。故有此门来也。又近从性门来者。前偈上半明无万物实体。下半明无万物假体。外云。若假实二体空故一切法空。然因果之理不可无。若尔终有因果。有因果故不实即假也。毗昙实有因果体。成实具二义。一者因成。相续。相待论因果。则因实而果假。如四微实。柱是假。若法受名三假则因果皆假。如细色成粗色是法假。四微成四大是受假。四大成五根已去为名假。又五阴为法假。人为受假。人法皆有名为名假。问若无因果与邪见何异。答有五人立无因果。一立有见人谓。实有果体则不从因生。故成无因果。二外道邪见言无因果。三复二乘言无因果。四大乘人言无因果。外道是邪见拨无因果。故言无因果。此是邪见空。二乘言无因果望大乘亦是邪见空。故涅槃云。若以二乘言无布施是破戒邪见。智度论云。二乘空是但空。四大乘学方广人谓无世谛因果。五诸佛菩萨言无因果者。因果宛然而毕竟空。故名无所得空。所以有三空异。一邪见空。二但空。三真空。今破前二空令入真空故明因果空也。问令悟因果空有何利。答悟因果宛然即毕竟空故生如来智。虽毕竟空因果宛然。生于佛智因果非因果常尔。而观行任运纯熟为自然智。不从师得为无师智。既生四智入佛知见。即是因果观行转明遂得成佛为佛果乘。论主今明因果空。为释成大乘义故也。问悟因果空但生智慧。云何有功德耶。大乘具以福慧为体。云何但明智慧。答既得如实悟还为众生如实说。即是般若大悲。故福慧具足名大乘也。问上来已明因果空竟。今何故复说。答曰自上八门广破从因生果义。复有计无因自然有果。此三一病犹未除之。是故今品次破之也。问若尔应言破无因有果门。云何言破因果耶。答论主欲对破破无因有果故。此品双破从因生果及无因有果。故言观因果。夫论因果不出斯二。斯二既无则因果便空。又因果难明上已广论。今次略辨故有此门来。又有种种观门。今作因果观门以悟入实相。故有此门来也。又上门破因果便备。而更有此门者是泥洹法宝入有多门故也。问与中论因果品何异。答彼品横阔竖狭。广破十家因果并是破从因生果义。故言横阔。不破无因有果。故言竖狭此品略破从因生果。复破无因有果。故横狭竖阔。故异也。门亦三。初长行发起。为二。一者总唱一切法空。何以故下释二义。别释一切法空所以举二义者。上来已破因果今复论之。似如烦重故逆取偈意而生起之。言二义者。一明诸法无自性。此辨果不从因生。二明亦不从余处来。此正起此门明非因不生果。

偈为二。三句正破一句总结。正破又二。上半明因内无果。次句明因外无果。文易知也。

长行释二章即二。前释三句次释第四句。三句又二。前释上半又是果下释第三句。若果众缘中无下释第四句也。

果空故下门中第三结一切法空。

观作者门第十

所以有此门来者凡有六义。一者若就人法二种无生。自上已来明法无生。此之一品释人无生。若依观门次第应前释人无生后释法无生。但今就本末次第。法本人末。故前破其本今次破末。二者依内外次第。若破外道应前破神而后破法。佛之弟子多不执神而执有法故。智度论云。佛灭度后分为二分。一者但信众生空不信法空。二者信众生空亦信法空。故知佛之弟子多不执神。今此论正破内学。是故前破于法后破于神。二者上诸品末结云有为空故无为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难复以法例人而未别破人。今此一章别破于人。则释诸门中明人空义。故有此门来也。三者三解脱门明义。上明二门讫今第三竟论释无作门。三门有浅深无有浅深义。无浅深者一一门无病不破无理不显。故门初门后皆唱一切法空。有浅深者空门破有无相门破空。此二门非有非空即中道境中道观。今门明息观。故三门空有并亡缘观俱寂。所以论明三门也。四者此论正破内执傍破外邪。自上以来正破内竟。今此一品次破外邪。自在天是邪见之本。谓是造化之主盛行天竺。今此一品中破造化之主名破作者。故今文来也。所以是破内外者。内外并障大乘。内为近障外为远障。内为细障外为粗障。又欲令外回邪入正内转小归大。是菩萨广远之意。又破内令三乘徒辙。破外使六道回宗。并入大乘俱成佛也。五者接上门来者。外云。若言因与无因并不生果者。能有作因之人受果之者。既有作因之人受果之者则因果不无。是故前破法因果今破人因果。前明法无故人无。今辨人无故法无六者三世佛菩萨出世之意。为欲拔苦与乐。拔苦令累无不寂。与乐使德无不圆。故成中道法身。而内外同欲离苦。不识苦因故生四谬。非但不得离苦反更增苦。今破四谬令识因缘苦则毕竟空。一得病除。二得解苦。三得离苦。故有此门来也。问解苦空有何利。答解苦是因缘故不起著乐颠倒。知苦亦空不起苦倒。故八倒病得消。又解苦是因缘故破凡夫著三界乐。乐去苦亦除故破二乘病。故六道回宗三宗归佛。有此大利故说此门。问与中论破作者品何异。答此品乃与中论破苦品大同。与作者品其义各异。

此门亦三。初长行发起。如文。

偈本为二。三句破四种作。第四句总结无苦。问作者应破一切。今何故偏破苦。答如上明之。四作者为因苦则是果。但苦为大患之本。物竞求离而不识苦。非但不能离苦。而于苦中更复造苦。是故偏破苦也。四门求苦既尔。四门求乐不苦不乐义并类然。问为破法四作破人四作。答具破二种。若迦旃延流计有法作。犊子等类具计有人法作。又内道执有法四外道计有人四。今具破人法四作也。所言法四者如数人谓。苦有自性则是自作。假缘而生名为他作。自他共合方有苦生名为共作。乃不立无因。而本来有此苦性。即是无因。约成实义无明初念即有行苦。托空而起尔前无因名无因作。外道四作后文自列也。

长行有三。第一正释偈本明苦非四作。故苦是空。第二外人与论主诤经。执苦是有非是辨空。第三论主答外人申佛经明是苦空。就初文又二。第一正释偈本苦非四作是故苦空。二引经证明苦是空。初破四作则四为四别。破自作如文。他作亦不然下第二次破他作。又三。初正破。问曰下第二救义。此正是摄论。谓因缘生是依他性。前有自性则分别性也。言依他性者果依于因故也。答曰下第三破救。就破救中又开二别。第一纵缘夺他。二缘他俱夺。今是初既言众缘云何是他耶。若是他者云何名从众缘耶。复次下第二缘他俱夺。前长行次偈。长行明则此众缘亦无自性故无众缘。既无众缘云何有他。偈是中论因缘品末有二偈结破。今是第一偈。而言不自在只是无自性。故无众缘也。自作他作亦不然下破第三共作。次破无因。文处易知。

如经中说下第二引经证。苦非四作明苦是空。前虽推义恐外不信。故引经证成。问此是小乘经文大乘经耶。答引小乘经。所以引小乘者凡有五义。一者若引大乘经则小乘人闻不信受。故还引小乘。即须生信。二者欲显执有之徒若不信苦空则俱迷大小故引小破之。三者举小况大。小乘教中尚明法空况大乘耶。四者引小乘经得内外俱破。论主既破小乘。而小乘人复破外道。如射虎之譬。虎正取鹿。今但射虎便取鹿。虎鹿俱弊也。五者欲显小乘经密说大也。裸形迦叶问佛等者。其人修于苦行是故裸形。欲求离苦所以问佛。

问曰下第二外人与内诤经。明佛乃破外道四作无外道之苦。而实有内苦故非是空。此但诤小乘经不诤大乘经。以大乘经明苦是空。如云五受阴空是苦义。又云解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谛。以小乘经多说有法少说空法故外人诤也。问小乘亦有明法空文何故不信。答今此文明苦空义隐。但非四作不似明苦是空。故外诤也。又有二种小。一信法空。二不信法空。今是不信法空人诤也。就问有三意。一总非论主不识经意。第二为论主释经。三总结非论主。今是初。

随可度众生故作是说第二为论主释。前总释是裸形迦叶下第二别释。就别破四作即为四别。今前第一破苦是自作。又二。第一序外道义明佛不答所以。第二正破外道。今是初门。苦实非我作第二破外道义释佛不答之意。又开二别。第一作无常难。第二作无解脱难。所以作二难者。作无常难明生死义坏。作无解脱难涅槃义坏。此二既要故作两难。此实是龙树作二难。寄言小乘人耳。无常者我能作苦即是生因。苦是所作即从因生。所生之苦既是无常。能生之我亦是无常。如泥生瓶之与泥二俱无常。若我是苦因下第二无解脱破。明二种我俱无解脱。一明即阴我无有解脱。二明离阴我无有解脱。即阴我无有解脱者即苦是我谁受解脱。故文云离苦无我能作苦者。以无身故言无身者。即是五阴之苦以为我身。离五阴苦无有我身。既常有于我即常有五阴便常苦。云何有解脱耶。若无身而能作苦者。第二破离阴我无有解脱。若无身能作苦者得涅槃时无五阴身。应更造苦。若尔即毕竟无有解脱。

他作苦亦不然第二次破他作。又开二别。初破我他次破自在天他。凡论有他不出人天。又此二俱是造作之本。我自造作六道之身自在天造作六道身。破此二道一切造作义尽。又令众生入无作门故。显正破造化故息邪。破我他云离苦。无我谁作于苦与此人耶。同中论破苦品。

复次下第二破自在他又二。初总牒外义释佛不答所以。而实不从自在天作下第二别破自在天作。又二。初正破二总结。正破有十五句。开为四章。初三句破自在天作。即是破自在用义。次五句破自在即破自在体义。第三六句明众生自行所招重破自在用。第四有一句。重破自在体。天有自在不出体用。若破体用即自在不成。所以十五门广破自在者。佛未出世乃至于今盛行于世。亦多有神验世人信之。故广破也。然实是大乘人破。而寄小乘人者一示外邪不足破。小乘尚能破。况大乘耶。二欲分大小异。小乘粗破邪见破作者明粗无作门。大乘破细作明细无作门。二门例尔。三示大乘人精解小乘巧破外道。小乘人不能尔。四示小乘是半字法半解半不解。半解者解破邪。半不解者不解因缘苦是空。五示小乘是取舍义。舍外道邪苦而取内道正苦。六示小乘但除乐等四倒未除苦等四倒。七示小乘人但解佛显教不解密教。密教者明因缘苦即毕竟空。令此入毕竟空亦成佛故也。初中有三。一破二救三破救。破中有二。初父子不相似破。复次下作伤慈破。问曰下第二救正通伤慈之难。答曰下第三破救有二难。一者犹提捉前无慈难。父有大慈子不识恩终自与乐。而自在不尔。亦应但供养下作报恩不勉苦难。若言不识恩故与苦者。今报恩供养则应得乐。不须修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快穿之主神大大请拿好剧本

    快穿之主神大大请拿好剧本

    她慕月卿本是与主神相媲美的人物。她明明该高高在上,傲视苍穹。结果入了时空管理局的贼坑,跑到一个个世界里去收集主神灵魂的碎片。第一个世界,遇到没事就爱给她塞宝物的魔君。第二个世界,遇到一个像小奶狗一样的作家。只是后期变成了大狼狗。到最后,她觉得就没遇到一个正常的主神灵魂碎片。天哪,谁来救救她,她想出了这个贼坑。
  • 重案现场调查实录:假面鸳鸯

    重案现场调查实录:假面鸳鸯

    是妻子还是凶手,是丈夫还是恶魔?谁能想象,同床共枕的伴侣?竟然想置对方于死地!夫妻之间是为了什么反目为仇?家庭、伦理、道德、爱情,瞬间化为乌有。妻子横尸血泊,丈夫手中颤抖的尖刀上正滴着鲜血,这些殷红的鲜血是否能唤醒往昔的记忆以及他沉睡的良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古世纪之罪恶

    上古世纪之罪恶

    精灵国王逝去的瞬间,被通过冥界之门的精灵们永远铭刻在了记忆深处。他们仿佛亲眼见到国王的鲜血遍染大地,复仇从此成为精灵千百年来的执念。淡泊的精灵开始用漫长的生命来谋划,得知杀死国王的破坏神就在原大陆深处时,他们吟诵起复仇的诗篇,向北方冰封的大陆起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游记前传之十二生肖

    西游记前传之十二生肖

    本人历经数载构思,三月成书,几经修改,依然不能定下悟空与紫霞的结局,无论悲伤与喜悦,一如作者对紫霞的喜爱,都不忍心将故事草草了结。有人说,每个人内心其实都不甘于平淡,只是被世事牵畔而不得不选择平凡。本书借书写意抒写人生中那一刹那的辉煌,如果天帝之争、十二生肖之战、独战群魔、力战佛祖这些章节,你仍然未能尽兴,那么天蓬的一见钟情,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美丽邂逅,悟空与紫霞仙子的日久生情,相信总有一款能让你喜欢。如果这一切你都不曾喜欢,我只能说,我倾尽毕生之力去取悦你,你却依然对我爱答不理。仅以此书抒写人生的悲欢离合!
  • 犬的轮回

    犬的轮回

    作为一个救助了千万条流浪犬的爱狗人士,却在一场救狗行动中死去,死后被接到汪星,成为一条可以无限轮回的狗,没有系统,只有每天十分钟与主人交流的能力,并且每轮回一次可获得一次超能力。于是,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主人,等待着那万分之一概率的化形能力。
  • 漫画改编之金钱至上

    漫画改编之金钱至上

    “钱。”每个人都想要钱,这是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这个世界,人们划分为三六九等,判定这个等级的唯一标准就是...第一话:绝望金钱意味着权力,金钱的影响力足以操纵人心。无数女孩为了金钱不惜改头换面地打造自己。而在这个金钱掌控的世界,没有一个角落可以幸免于难。校园就是这个大染缸的缩影。学生之间也会因为谁的家庭更富裕而享受不同的待遇...就连最小的小学生,也因为自己的父母开着豪车来参加家长会而洋洋得意。
  • 幻化城

    幻化城

    幻化成是一座被灵兽称为的城市,这里的人类浑然不知。安小星是个幼稚态灵兽,所谓的幼稚态,就是儿时会幼稚些,但长大后,将会更聪明,更有潜力。安小星到了入学的年龄了——幻化学校。只有通过幻化的考试,才可以幻化为人。小星必须到幻化学校学习。她要成长为有前途的灵兽
  • 星际萌兽

    星际萌兽

    又名《星际之娇养兽妻》一只乖『作』巧『威』可『作』爱『胡』的圣兽回到星际,面对强大的机甲和能源武器,变态的异能,更变态的异植和星兽,被迫成为幼生期的某兽不得不卖萌求生存...诶?但这个饲主好像还不错!有颜还仗义。她大放光彩,他辣手摧花。『女主桃花』她打怪升级,他暗中陪护。她为祸四方,他淡定补刀。坞月:你将我宠得无法无天,没人喜欢,怎么办...好像只有赖着你了。男n举起颤巍巍的手:我,我,还有我喜欢啊~不要被误导啊!子閒眯眼,一掌将其拍飞。执起坞月的手,笑得一脸甜蜜无害:我愿意。男n…:君子閒,你个阴险货!假高冷!此乃一篇星际热血爽文,夹杂萌宠系列,有甜有热血。入坑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