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02900000060

第60章

曰,司马彪不志河渠,东汉后无可考据,赖有《水经注》存。其所叙当时见行之河,自凉城县长寿津东,径铁邱南,至东北,径甲下邑北,又东北入于海,皆东汉以后大河之所行也。又曰,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则其所治者,即东汉以后大河之经流也。而史称修汴渠,又曰汴渠成,始终皆不言河,盖建都洛阳,东方之漕,全资汴渠,古惟此为急。河汴分流,则运道无患,治河所以治汴也。自平帝之后,汴流东侵,日月益甚,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侵毁济渠,漂数十许县。是其时济亦决败矣。莽时河入济南、千乘,则侵济处更多,故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永平十三年诏曰: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邱以北,渐就坟壤。十五年,景从驾东巡至无盐,帝美其功,拜河堤使者,赐车马缣钱。陶邱今定陶,无盐今东平,皆济水所经之地也。二渠既成,则东南之漕,由汴入河,东北之漕,由济入河,舳舻千里,挽输不绝,京师无匮乏之忧矣。又曰,武帝疏于讨论,执北渎为禹河,及哀、平之世,人始有知禹河之所经者,意欲复禹故道,而国事阽危,事不可为矣。永平上距平帝仅六十余岁,故道岂遽堙灭,而王景治河,惟从事汴、济,盖当时所急在运道,就其便者为之,不暇远图耳。史称景凿山阜,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滞,十里立一水门,费以百亿计,财力之充欲若是,向使讲求禹河故道而复之,则河流归北,汴、济不劳而治,功施到今。五代以降,溃溢横流之祸,可以免矣。惜乎其见不及此也!河虽徙自周定王时,而东光以下,至章武入海,犹是徒骇之故道。至王莽时始改从千乘入海,而景遂因之。禹迹荡然无存,君子于此有遗憾焉。

河水又东北,径卷之扈亭北。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以后文白马

渎径白马县之凉城北,漯水径阳平县之冈成城西例之,卷下当有县字。《左传》杜《注》,卷县西北有扈亭。《续汉志》亦云,卷县有扈城亭。故郦氏称卷县之扈亭,在今原武县西北。卷县详下。《春秋左传》曰:文公七年,晋赵盾与诸侯盟于扈。会贞按:《春秋 庄二十三年》,已言公会齐侯盟于扈,惟彼《注》但言扈,郑地,此《注》则实指扈亭,[二四]故郦因叙扈亭而引此传。《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二年,[二五]朱作二十二年。赵引何焯云:上二字衍文。《竹书》,周贞定王六年,晋河绝于扈,正出公十二年也。守敬按:《史记 年表》,晋出公在位只十八年,则此不当作二十二年审矣。河绝于扈。即于是也。赵是作此。

河水又东,径八激堤北。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汉安帝永初七年,令谒者太山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守敬按:《济水注》于岑造八激堤于河阴。《方舆纪要》,在河阴县西。在今武原县西。

河水又东,径卷县北。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汉,县属河南郡。后汉、魏属河南尹。晋属荥阳郡。后魏因。在今原武县西北七里。晋楚之战,晋军争济,舟中之指可掬。楚庄祀河,告成而还。守敬按:见《左传 宣十二年》。即是处也。

河水又东北,径赤岸固北而东北注。朱此句讹作《经》,注下衍之字。戴改《注》,删之字。全

同,赵改《注》同,存之。会贞按:赵存之字,非也。赤岸固当在今原武县北。

又东北,过武德县东,沁水从西北来注之。朱脱西北来注四字。赵据《禹贡锥指》引此增西来注三字,戴增同。并增北字。守敬按:《沁水》篇见后。

河水自武德县守敬按:汉、魏县属河内郡。后汉、魏因。《晋志》无此县。而《石勒载记》,勒攻冠军渠巨于武德,则西晋时尚未废也。在今武陟县东二十里。——汉献帝延康元年,封曹叡为侯国,朱无侯字。赵增云:《魏志 明帝纪》,年十五,封武德侯。戴增同。即魏明帝也。——东至酸枣县西,守敬按:县详《济水注》二。武德东至酸枣百余里,卷县在其闲。郦氏上叙河南汴渠,因类叙卷县及县附近古迹,已出武德之下酸枣境,至此就《经》文释武德县,故不复言河水径县,而以自武德东至酸枣一笔联合之。濮水东出焉。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赵云:战国时河溢酸枣,汉世又决,孝文塞之,故无濮水。而东汉见行之濮水,则上承济水于陈留,封邱县,班《志》所谓濮渠水首受济,东北至都关,入羊里水者也。应劭则以为南入巨野,而道元从之。濮水,《水经》叙入济水及瓠子水,而以新沟目之,此条《注》所以补《经》,当与彼文参验。守敬按:濮水详《济水》二,此即彼篇所谓别濮水受河于酸枣县者也。赵说欠分晓。《济水注》叙濮水承济水于封邱,引《汉志》首受济之说,其下流分为二,叙正流入巨野,引应劭说,以分出者为北濮,亦谓之枝津。《瓠子河注》叙枝津入瓠河,又引《汉志》至都关入羊里水之说,是兼从班、应说,非专从应说也。至《水经》称瓠子河至句阳县为新沟,又

过廪邱县为濮水,盖瓠子河上流有新沟之名,及下流纳濮水,复有濮水之名,非新沟又称濮也,而《济水经》文并不载濮水。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守敬按:《元和志》,金堤在酸枣县南二十三里。唐酸枣县即今县治。大发卒塞之。守敬按:见《史记 河渠书》,《汉书 沟洫志》同。故班固云:文堙枣野,武作《瓠歌》,守敬按:《汉书 叙传》文。谓断此口也。今无水。

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二七]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此《注》于河水至酸枣县西,接云,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后又云,滑台城下有延津。又云,今谓此津为延寿津。亦延津之异名,是以为河水自酸枣至滑台,统名延津也。谓延津在酸枣,本《左传 隐元年》杜《注》,惟杜云,在酸枣北,郦云,起酸枣西,稍异耳。《括地志》,延津在清淇县[今浚县西南。]西南二十六里。《元和志》,在灵昌县[今滑县西南。]东北二十二里。《寰宇记》,新乡[今新乡县县治。]有延津城。可合以证郦说,即今延津县西,东北至滑县之地也。又其闲有灵昌津及棘津、石济津、南津之称者,盖延津其总名,余乃随时随地变名耳。石勒之袭刘曜,[二八]途出于此,以河冰泮为神灵之助,号是处为灵昌津。会贞按:《御览》七十一引《异苑》曰,石勒元初十一年,伐刘曜于洛阳,从大河南济。冻将合,军至而冰自泮,舟楫无阂,遂生擒曜。勒谓是神灵之助,改名灵昌津。《晋书 载记》略同。又《元和志》,延津即灵昌津,在灵昌县东北二十二里。初,石勒伐刘曜,至河渚不得渡,时流凘下流,因风结冰,济讫泮。则

以冰泮为结冰,异。昔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波起,两蛟挟舟。子羽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朱讹作却,《笺》曰:当作劫。戴、赵改。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劫。《史记 仲尼弟子传 正义》、《事类赋注》六引此同。操剑斩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璧而去,示无吝意。会贞按:《御览》九百三十引《博物志》,载澹台子羽事,比此稍略。此当是郦氏据《博物志》全文,《御览》则加删节者也,今本《博物志》与《御览》同,盖后人辑《博物志》,采《御览》此条。《四库全书提要》谓原书散佚,好事者掇取诸书所引《博物志》为之,不虚也。赵建武中,造浮桥于津上,采石为中济,石无大小,下辄流去,用工百万,守敬按:《十六国春秋》作五百余万,《晋书 载记》同。《太平广记》三百九十八引《录异记》亦同。此当脱五字。经年不就。石虎亲阅作工,沈璧于河。明日,璧流渚上,波荡上岸。遂斩匠而还。守敬按:事见《十六国春秋 后赵录》建武十年。

又东,过燕县北,淇水自北来注之。朱讹作河水又东,燕县故城北,则有济水自北来注之。全、赵、戴并以此条为《注》,东下燕上增径字,戴又删则有以下九字。守敬按:皆非也。盖此二句本是《经》,惟有衍文、脱文耳。何以知之?即以《注》文知之。济水在河南,不在河北,且此地无济水入河,济为误字无疑。然既有此句,则必确指一水。考前汉之南燕县,后汉、魏曰燕县。燕县之北,[燕城详《济水注》。]正

当淇水自北来注河之处,则知《经》本作又东,过燕县北,淇水自北来注之。下《注》文河水又东,淇水入焉,正应《经》淇水自北来注之说。足证此条是《经》非《注》也。自传抄缪乱,《通鉴》宋元嘉二十七年胡《注》所引,已是误本。[二九]全、赵、戴见上句与《经》语不合,遂改《经》作《注》,戴并臆删下句,今为订正,顿见庐山真面,亦一快也。

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亦谓之石济津,朱脱石字,赵、戴增。全云:按常山之济水,乃与衡漳相通注者,本名石济,而应劭误以四渎之济当之。滑台之济水,即河水之枝流也,本亦名石济,而胡三省亦误以四渎之济当之。守敬按:全氏不知上文济水为淇水之讹,而以为河水之枝流,又以石济为水名,其误尤甚于胡氏。考《初学记》八引《述征记》,河有一积石,谓之石济。《元和志》,黄河西自新乡县流经汲县南,去县七里,谓之棘津,亦谓之石济津。《方舆纪要》,石济旧在胙城县东北。今为平陆。故南津也。会贞按:田融以棘津为石济南津,见后文张甲河右渎下。《春秋 僖公二十八年》,朱八作一,沈氏曰:是僖公二十八年。赵、戴改。晋将伐曹,曹在卫东,朱卫作县,《笺》曰:此句杜《注》作曹在卫东。赵、戴改。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即此也。朱济字在即此下,《笺》曰:宋本作济即此也。赵云:按《左传》本作还自南河济。戴乙。会贞按:兼采《传 注》文,此条证南津。朱此下有河水于是亦有棘津之名十字,赵改棘津作石济,戴删。按上言棘津亦谓之石济津,即故南津,盖一地三名,随引三事分证之,眉目极清,不容此处复出棘津之名,其为衍文无疑,赵所

订亦非,戴删,是也。晋伐陆浑亦于此渡。会贞按:《左传 昭十七年》,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用牲于洛,遂灭陆浑。引见后文张甲河右渎下。陆浑详《伊水》篇。此条证棘津。宋元嘉中,朱中讹作年,赵据黄本改,戴作中。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中。遣辅国将军萧斌率宁朔将军王玄谟北入,宣威将军垣护之朱讹作桓,赵据《宋书》改。戴作垣。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垣。《通鉴》宋元嘉二十七年,《注》引此同。以水军守石济,即此处也。会贞按:《宋书 文帝纪》,元嘉二十七年,遣宁朔将军王玄谟北伐。《玄谟传》,以前锋入河,受辅国将军萧斌节度。《垣护之传》,迁宣威将军,随王玄谟入河以百舸为前锋,进据石济,石济在滑台西南百二十里。此条证石济。

河水又东,淇水入焉。会贞按:淇水合清水入河,谓之淇水口,见《淇水》篇,亦见《清水注》。

又东,径遮害亭南。朱此十五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汉书 沟洫志》曰:在淇水口东十八里,会贞按:《沟洫志》,贾让言,黎阳南七十里至淇水口。《方舆纪要》,遮害亭在浚县西南五十里。有金堤,[三〇]堤高一丈,自淇口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朱脱高字,赵据《汉书》增。戴增同。守敬按:以上《沟洫志》文。

又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处也。朱无处字,赵、戴增。戴云:按此所谓旧河,即《禹贡》古河也。

会贞按:周定王五年,河徙,即《注》以下所叙河道,此则未徙以前之道。《燕策》苏代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邱。口在今浚县西南,禹河旧自此北至内黄,即淇水之道。郦氏所云,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又北径邺县,即《汉志》邺县下所云,故大河在东。又北自列人以下,即浊漳之道。《禹贡》,北过降水。张泊云,降水即浊漳也。

河水又东,右径滑台城北。朱此句上九字讹作《经》,又脱北字。戴改《注》,增北字。赵改同。据《寰宇记》引此增。何焯曰:自滑台城北至长寿津,皆古漯也。胡东樵亦以为然。详见后大河故渎又东北至东光县故城西而北与漳水合下。会贞按:《方舆纪要》,晋太元九年,谢玄北伐,遣别将郭满据滑台。滑台之名,始见于此。每河北有变,滑台常为重镇,盖其地控据河津,险固可恃。自大河南徙,故城已沦河中。即今滑县治。城有三重,朱无城字,赵增云:《寰宇记》引此作城有三重。戴增同。会贞按:《元和志》与《寰宇记》同,但俱非明引此《注》。中小城谓之滑台城。旧传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会贞按:《元和志》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卫灵公所筑小城。昔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甚高峻坚险,临河有台。城即故郑廪延邑也。守敬按:《左传 隐元年》至于廪延。杜《注》,郑邑,陈留酸枣县北有延津。《方舆纪要》、《一统志》直云郑廪延邑,亦曰酸枣,则是郑地,在今延津县。若滑台近卫之漕邑。《通典》滑州,春秋时属卫。《元和志》、《寰宇记》春秋为卫国,则是卫地,非郑地。且《注》下文明言卫之平阳亭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极道兵锋

    极道兵锋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欺我女人者,天诛地灭!霸道兵王为保护绝色美女,开启一段传奇、热血的故事......
  • 永序之鳞

    永序之鳞

    本书讲述的是一只属于五色巨龙的蓝龙从破壳而出到构建属于其自己的传奇故事的岁月经历。而这段旅程最开始的部分则是从名为“破碎之鳞”的故事讲起。“巨龙从出生开始,每个年龄阶段,都会经历旧的鳞片破损脱落然后再长出新的鳞片这种循环的过程。对于巨龙来讲,这是成长所必需的历程。”——龙类研究专家布鲁《巨龙的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话说生活

    话说生活

    对生活的一点感想,愿与天下的追梦人共勉之。
  • 魔幻天尊之崛起

    魔幻天尊之崛起

    一个落魄家族出身的人物在风雨飘摇的魔幻大陆努力图强.现实的残酷描述一个少年成长的心酸.他从一个弱小的练气期武者一步一步向天尊强者迈进,融合无敌属性,祭神剑练成星辰神决,见娘亲灭仇敌最终屹立在世界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在人间晃荡

    神在人间晃荡

    她师祖是天帝,师傅是天帝的小女儿女尸瑶姬,神兽凶兽是她伙伴兄弟,宇宙洪荒有她道场,继承的是师公楚襄王为师傅在巫山建立的朝云观,她是朝云观观主魏凉。
  • 是石头呀

    是石头呀

    小狐狸靠在小猴子的身上,目光渐渐开始涣散,嘴角缓缓溢出嫣红的血液。猴子颤抖的手不停地将血往回堵,金色的眸子露出不敢相信,可是血液却越来越多,最终染红了它一整条手臂。小狐狸带着微笑,替心爱的猴子擦了最后一滴泪水的纤长手儿终于落下了。猴子颤抖着身体,不断的摇头,在终于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的时候紧紧地搂住了狐狸渐渐冰冷的身体,混铁棍离手,嚎啕大哭,泪水化成的岩浆在脚下堆积成了一个小小的山坡。以身破法,以命换命,天常遥遥地冷眼看着,无动于衷,他记得,很多年前,另一只狐妖也是如此。那一天,小狐狸躺在了猴子的怀里,就像从前猴子最喜欢躺在她怀里一样,只是,一躺再不会醒过来了。那一天,万里东海之上,一头没了尾巴的巨龙翻云覆雨怒冲天威,东海十万水族,揭竿而起。那一天,一只哭瞎了眼睛的石猴,手握一支混铁棍,从一重天门,径直杀入了九十九重天,混铁棍所过之处皆是血流成河,垣残壁断,混铁棍下,金甲神将如同纸人,偌大天宫,无一人敢冲其锋芒。
  •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