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71900000016

第16章

一名字不等。二体性不等。三得人不等。名字不等者。一约过失不同。分段变易。准胜鬘经。如次名无常怀世间无常病世间。二约凡圣别。如次名有为生死无为生死。由有空无空别故。三约智境不同。烦恼发业所感生死名分段因。所知障无漏为缘所得生死。名不思议变易死。四约漏无漏缘别。分段生死亦名界内生死。准无上依经云。有有生死如三界内生难故。变易生亦名界外生死。佛性论云。以出三界外有三种圣人。乃至云。住无漏界。有四怨障。既云出三界外人。明彼生死名为界外。五约任业定力不同。古基法师云。无相论中。分段死名果报身。变易死名变化身。六依变易约位证不同。入楞伽经第五。名三种意生身。经云。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何等为三。一者得三昧乐三摩拔提意生身。二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三者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七约性用不同。二死各分四种。分段生死名为四难。变易即名四种生死。故无上依经云。阿难于三界中有四种难。一者烦恼难。二者业难。三者生难。四者过失难。无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内烦恼难。无明住地所起因缘生死。如三界内业难。无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内生难。无明住地所起无有生死。如三界内过失难。体性不等者。分段生死以见道惑为正发业。修惑正润。感得三界六道异熟。四蕴五蕴为分段体。体唯有漏。苦集摄故。以惑业苦俱名生死。俱生灭故。变易生死由所知障为缘起无漏有分别业。资感现身所有。故业通三天下六欲四禅。禅不动业除诸难处及五净居。所令感身。五蕴相续。转胜转妙。得佛地。为变易体。体通有漏及以无漏果。唯有漏因通二故。问何故除难处。答入见道已。黄门二形女及难处得非择灭。皆永不受故。问何故除净居。答无回趣故。入大乘论云。如尊者拘摩罗陀所说偈言。诸趣悉变化。唯除净居天。随业种种转。无处不受生。以是故知。诸菩萨常同利益。随其受生而化导之。以方便力。但为众生。不随烦恼菩提业报所系。准此文意。既云常同利益随其受生而化导之。既除净居。明无利益。彼自得证小乘涅槃。不似菩萨。若能回趣。何不生彼而教化之。问何故除无色。答准杂集论。得圣菩萨不生无色。小乘圣者必定性故。又无五根可资胜妙为变易故。又不更生下二界故。问何故不许地上菩萨。小乘无学别受五蕴为变易身。身资故业减现身因。令有胜力。长时引果。得生佛位答二乘无学沈空故。死不更生。大力菩萨十地论云。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故若许现起新无漏业招别别正感变易生死。何名后报。又入大乘论云。问云。如来以何行得断结使而成佛耶。答曰。经中说言。佛告阿难。能修四如意足者。若住一劫。若住多劫。乃尽生死。一切诸经皆同是说。汝若云无烦恼者。我亦如是。若有亲爱。信归于我。当为汝说。问曰。云何住寿。答曰。阿罗汉无烦恼。与八住菩萨同。善修如意足故。能随意住世。乃至尽于生死。罗睺罗宾头卢等尽住于世。为以此身住世。为更有余身住。答以实身而住世者。则无其义。若变化身住寿多劫。斯有是处。亦如僧祇中说。青眼如来为化菩萨故。在光音天。与诸声闻众。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住。如彼天中声闻住寿多劫。当知此界亦有声闻能如是住。准此论文。明说住寿。不别受生故知变易定资旧业。亦不可云此论释四十年前教。何者。一切诸经皆同是说。亦引法华为证义故。又佛性论云。因缘生死者。如须陀洹已上。但用旧业。既言如彼用其旧业。明非新造。新无漏业正即能感但资故业。又涅槃三十四云。无漏无报。若许无漏亲感变易。与此相违。又同瑜伽论佛地等说。既说住寿。明资故业所感第八。令长时住乃至尽生死。故是有漏。然余处说名无漏者。如成唯识云。依助缘说。今又更解。是得无漏人。因所知障起无漏业资故感身。名为无漏。非变易生体是无漏。何者。生死正体第八识是。若无漏。与佛何殊。又即是善。应不受熏。又既无漏。如何能持诸有漏识所知障种。以此故知。体是有漏三界所摄。故正法华以其五道喻五百由旬。若变易身非界系者。非五道摄。即应化城过五百由旬。何故但过三百言是无漏出三界者。是得无漏人及出三界人所受生死。名为无漏及出三界。若名无漏。即体无漏者。所知障亦应体无漏。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是即无明住地此所知障虽名无漏。实非无漏。变易亦尔。又若云出三界即变易体实是无漏出三界者。说名无为。应外生灭故。胜鬘经名为无为生死。第八既外无漏。现有生灭。体是有为。明变易生死体是有漏是界所摄。仁王般若云。于三界外无别众生故。得人不等者。一切凡夫定性二乘及不定性未回心者。不得变易生死。唯诸不定二乘圣者回心已去。及顿悟菩萨初地已上。皆容得受。以有学人及七地以前有未受者。如瑜伽论佛地经论及入大乘论入楞伽经广说应知。问何以得知。定性二乘不受变易。答入楞伽第四云。未证法无我。未得不思议变易生故。无分明说定性声闻得受变易。第二复云。大慧何者声闻内身证得圣相。谓无常苦空。乃至云得禅定解脱三昧道果三摩跋提。不退解脱故。离不思议熏习变易死故。内身证得生乐行法。住声闻地故。此说定性。既云离不思议熏习变易死住涅槃。以此故知。不得变易。问云何得知。不定种性未回心前。不受变易。答即彼前文云。离不思议熏习变易死住涅槃地。又瑜伽佛地显扬入大乘论等。皆唯说不定回心已去方受变易故。问不定二乘亦未证法无我。应不得变易生。答以能信证常随入故。得变易生。不同定性。问何以得知。初地已上即得变易。答入楞伽第五说三意生身。不唯八地已上故。然入大乘论云。同八住已上菩萨。及胜鬘等云。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得者。据决定说。故并无违。发业受生不同。断舍入位有异。此等义门广如余辨

明佛三身常无常异六

诸佛功德离分别绝四句。不可说言三身差别常与无常。而寄诠显。三身功德。能所智证。心色理智。性相不同。常无常别。广如摄论智断殊胜中。明及大庄严论瑜伽佛地解深密经等说。烦不能引。今但略引余少文证。如楞伽经第七云。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遍知。为是常耶。为无常耶。佛告圣者大慧。如来应正遍知。非常非无常。何以故。二边有过故。此遮分别。离四句故。故下云。大慧譬如虚空非常非无常。何以故。离常无常故。以不堕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是故离于一切诸过。不得证说。乃至云。是故我遮一切凡夫。不得分别常与无常。以得真实寂静法者。得尽分别。不生分别。第六法身品大意亦同。若寄诠显。报佛可是无常。修因成故。自性法身体是常住。不由修生因修显故。楞伽第七云。大慧如来非常。何以故。虚空之性亦无修行诸功德故。此意反显报化有修行诸功德。故知无常。故第六云。大慧若如来法身非作法者。则是无身。言有修行无量功德一切行者。则是虚妄。大慧若不作者。应同兔角石女儿。以无作因亦无身故。此说报身以功德法所集成故亦名法身。又云。如来法身与五蕴不一。若言一者。应是无常。以五阴所作法身故。此说自性。法身不尔。涅槃经说。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是五阴。岂言不一非是作法。若报身佛非自性常。从如说常故。楞伽第七云。若言常者。同于兔马驼驴龟蛇蝇鱼等角。是故不得言如来常。若从所证所依常故得言为常。又云。复次大慧更有余法。依彼法故得言如来世尊是常。何以故。依内证智证常法。是故得言如来是常。大慧诸佛如来内证智法。常恒清凉不变。大慧诸佛如来应正遍知。若出于世。不出于世。法性常如是。法体常如是。准此。正名所证理常。能证智者依所证常故名为常。非自性常。亦同涅槃经说无明等常。又正同摄论大庄严论等。金光明经第一云。如是三身以有义故。而说于常。以有义故。说于无常。化身者。恒******。处处如如方便相续不断绝故。是故说常。非是本故。具足大用不显现故。说为无常。应身者。从无始来相续不断。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未尽。用亦未断尽。是故说常。非是本故。具足用不显现故。说为无常。法身者。非是行。法无有异。异无有故。是本故。犹如虚空。是故说常。无上依经云。阿难何者无上菩提常住法。而此常住有二种法。为作因缘。一者不生不灭。二者无穷无尽。是名菩提常住法。准此二因。初是法身。后是应化。佛性论第四云。此三身者恒能生起世间利益事。故说常住。常住者依十种因缘。一因缘无边。二众生界无边。三大悲无边。四如意足无边。五无分别智无边。六恒在禅定无散。乃至十本性法然无生无灭。无量劫来舍身命财。为摄正法。正法既无边际。无穷无尽。以无穷之因感无穷之果。即是三身故得是常。众生不尽弘愿无尽。是故化身常在世间教导众生。无有穷尽。菩萨少分有大悲。尚能恒救众生。不入涅槃。何况如来。众德圆满常在大悲。救拔恒思。岂有边际。是故言常。世间得四神足者。尚能住寿四十小劫。岂况如来而当不住寿自在亿百千劫。是故名常。乃至云性无生灭故是常者。法身非本无今有本有今无。虽行三世。非三世法。何以故。此是本有。非始今有。过三世法。是故名常。准此。所明性无生灭故是常者。唯说法身非本无今有本有今无。应化既是本无今有。复不说是性无生灭。故是常住。明有生灭相续名常。宝性论第四亦同此说十因缘常。彼颂云。世尊体常住。以修无量因。众生界无尽。慈悲心如意。智成就相应。法中得自在。降伏诸魔怨。体寂静故常。下六颂释但广略异。繁故不举。准诸经论。皆言应化非自性常。不无生灭因缘生法。故是无常。故楞伽第七云。凡作法者皆是无常。如瓶衣车屋及叠席等。皆是作法。是故无常。准此。因修方成应化。即是作法。是本无今有。故是常。自性法身是自性常。无生无灭。非因缘法。非本无今有故。是本有故。又涅槃说。凡因生者皆是无常。常住之法即非因生。广如前引。问若应化身是有生灭五蕴作法。何故楞伽第七云。若言一切皆无常者。一切智一切智人一切功德亦应无常。以同一切作法相故。准此经文。虽修因得。而是常住。经文复云。又复有过。若云一切皆无常者。诸佛如来应是作法。而佛如来非是作法。准此经文。应化常性非作法故。何得说言应化无常。答准彼经文。以应化身因圆果满更无可修。名非作法。既无胜因。果即无异。前后相似故名为常。非不由因令彼果起。故经自云。以无更说有胜因故。准此文意。不遮因生。但更无胜因可修作。令胜因同余类故

杂决择七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修仙之死亡系统

    修仙之死亡系统

    万族林立,人杰并起,破天碎地,谁主浮沉?高富帅穿越修仙世界,一个莫名其妙的系统,一位极度自恋的少女,开启无数稀奇古怪的道具……
  • 人族至皇

    人族至皇

    州府大旱,民不聊生,一个孤儿为生存踏异乡之土而逃难,万千经历才发现这不过是四族止战的结束,是一个策划了万千年阴谋的小小开端,妖王神皇,成道成佛,龙刀虎剑,是天下大乱造就了圣人的横空出世,还是圣人为向天下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创造了这自开天辟地以来世上最大的浩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玄天运石

    玄天运石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个混沌祖宝和祖宝器灵,两只老虎,以及一众宗门弟子家人,成神的故事。
  • 浮光掠影

    浮光掠影

    一个是经年未见却对她余情未了的旧爱,一个是被她在拐角处不小心撞破狠心甩掉前女友的新欢。旧爱已经是过眼云烟,新欢却迟迟未有明确的表示。她其实对他动心的很早,却迟迟不能确定对方的心意。两个彼此钟情的人在瞬息万变的娱乐圈中各自打拼……
  • 《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本书从历史名著《资治通鉴》中精选500则故事原文,加以注释、翻译、点评,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使读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 重生第一嫡女:绝宠世子妃

    重生第一嫡女:绝宠世子妃

    苏云月,世人眼中皎洁的明月花,因错爱一人害死全家,更连累了旁人,幼子惨死,她亦含恨而终。再睁眼,她眉眼清澈明亮,锋芒半藏,再不是那没脑子的无知花瓶。……“主子,小报说您快死了,世子妃要跟你和离,几位皇子已经赶来世子府抢人了,还说您要是不写和离书,他们就送您去见阎王,主子您倒是快写啊……”某美男眯着凤眸看着端坐在跟前优雅喝茶的某小报创始人,似笑非笑:“爱妃玩的可还尽兴?”
  • 没有世界

    没有世界

    这是一段旅程,从开始到结束,从平凡到瞩目,从生到死
  • tfboys我们的青春年少

    tfboys我们的青春年少

    爱是什么?爱是他和她之间的牵挂。爱是他和她之间的缘分。爱是他和她之间的隔膜。我爱你,明明是很简单的三个字,却难以说出口。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守护自己的爱人。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希望对方知道,我爱你。***这本是小檬子我第一本小说,改了一遍又一遍的名字,结果还是很烂,剧情我不打算再整理了,想纪念一下,大家先将就一下吧。谢谢大家支持。
  • 围城浪子短篇之2

    围城浪子短篇之2

    《围城浪子》短篇之2,一个关于教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