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为了得到大宛汗血宝马,两度兴兵攻打万里之外的大宛,前后历时三年之久。汉朝的军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李广利拙劣的指挥下伤亡巨大,在沙卤盐泽中留下数万具尸体后,才终于换回了3000余匹汗血马。
兴兵索马
从元鼎二年(前115)张骞通西域起(“丝绸之路”从此开通),汉朝吏民请求出使外国的上书就不断地递上武帝案头。这些人竞相夸饰外国的奇珍异宝,吹得天花乱坠,吹得大的被任命为使者,吹得小的被任命为副使。一年中出使西域的汉朝使团少则五六拨,多则十几拨,每批使者少的带着百余名随从,多的甚至带着几百人。这些所谓的使者都只是把出使当成发财的捷径。他们私下里带上汉朝的丝绸和茶叶,到达西域各国后再换成当地的特产,运回国内再狠赚一笔。
这时汉朝连年与匈奴作战,对马匹需求很大,西域盛产的良马也就成为汉使往来的主要目的之一。太初元年(前104),一个从大宛回来的使者告诉武帝,大宛贰师城产马最为神俊,但大宛国王藏了起来,不肯给汉朝使者。武帝听说后,马上让另一个使者带上大量黄金和一匹黄金打造的马前往大宛,一定要把贰师城的宝马弄到手。使者带着黄金兴冲冲来到大宛,谁知大宛国王还是看不上这些财物,不肯交换。使者一气之下,当场砸坏了带来的金马,又口出恶言,愤愤而去。最后使者没能活着走进玉门关,大宛国王派人在半路杀死了他,又把财物劫掠一空。
汉使被杀的消息传到长安,武帝恼怒异常,准备兴兵讨伐大宛。其他几个使者揣摩了武帝的心思,也跟着说:“大宛军力弱,陛下您只需要派出3000士兵,一阵弓弩乱射,就足以让他们屁滚尿流了。”这样,武帝下了武力讨伐大宛的决心,又想到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还没有军功不能封侯,正好把这个软柿子送给他。于是武帝满打满算发兵近2万,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让他率军前往大宛讨取宝马。
初战失败
同年八月,汉朝远征军出玉门西行,向大宛出发。手握兵符的李广利刚上路时非常得意,觉得自己旌旗所向之处,自然是望风投降。但残酷的现实很快打破了他的幻想。汉军自从越过盐泽起,沿途的西域诸国全都闭城自守,不肯接纳汉军。汉军在野外无粮可采,无水可饮,只好一路攻城。这样一路走一路打,士兵损失不断增加,到达大宛时,近2万人的部队只剩下了几千人。李广利这才清醒过来,不敢再往前走,率军掉头回撤。太初二年(前103)冬,历尽千辛万苦的汉朝远征军终于凄惨地撤回到敦煌,部队至此只剩下了不到2000人。
取马班师
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李广利派人到长安上书武帝说:“大宛路途绝远,粮食不敷食用,再打下去也很难获胜,不如暂且罢兵。”武帝看了,不禁大为光火。先前武帝听使者说大宛兵弱,3000人就可奏功,所以特意把这个十拿九稳的功名送给李广利,可李广利大败归来,竟还想就此打退堂鼓,上书请求罢兵。这要是真的罢兵,汉朝在西域辛苦建立的威信必将扫地无余。于是武帝一面急派使者传旨给李广利,不许退入玉门关半步,否则立杀无赦;一面重新制订军事计划,发兵调粮,前往增援李广利。
从太初二年底到太初三年(前102)初,武帝陆续赦免囚徒为兵,又调发边郡骑兵,前后派往敦煌增援李广利的军队总数达到6万人。武帝还调集10万头牛、3万匹马、万余匹骆驼转运粮草,东起渤海,西到陇山,押运粮食前往敦煌的民夫相望于道,天下骚动。
到了太初三年春天,远征军终于再次开出敦煌,向西域进发。这一次,卯足了劲头准备苦战的汉朝军队所向披靡,兵不血刃,所到之处,沿途诸国全部开城投降,提供粮草。这样长驱直入,一路“杀”到大宛,大宛王还试图负隅顽抗,率军前来迎击,结果宛军布阵尚未成列,就被汉军迎头一阵弩箭射得大败,只好逃回城里,负城坚守。于是李广利断绝城中水源,连攻40多天。
这时虽然大宛王还有心抵抗,他手下的官员却再也不肯陪他送死了,他们杀掉大宛王,开城投降。于是李广利从贰师城选马3000匹,奏凯班师。汉军第二次远征西域,器械精良,粮食充足,但由于李广利驭将无方,造成汉军士兵沿途死亡,依然达到万余之多。不过这时武帝已经不会计较这点了,他兴高采烈地封李广利为海西侯,食邑四千户。于是汉朝将士抛洒在万里绝域中的累累白骨,终于垒成了李广利的“赫赫”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