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方力
一家外贸公司向社会公开招聘6名业务管理人员,报名的竟有600多人。我也随众投了简历。经过艰苦的笔试,刷下了400多人,我幸免其中。面试时面对考官们流利的外语口语和娴熟的专业知识,又有100多人败下阵来,我又被幸免了。这样,我就成了这剩下的34人之一。
“你们这些人条件都很优秀,去掉谁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老总们面带难色地对我们这些待选者说,“为感谢你们对公司的厚爱,公司决定明天在G酒家设宴招待诸位。”
我琢磨着公司安排这次聚餐,肯定也是招聘题目之一。就把自己收拾整齐了,小心翼翼地去赴宴。
宴会上,我刚巧被安排在公司经理旁边,心里不禁暗喜:“真是天助我也,刚好可以大大地表现自己了”。我频频向经理举杯,并向经理打包票:“经理,只要你录用我,两年之内,我保证给你赚几十万……”经理也报之满脸微笑。我觉得胜算在酒杯中不断上升。
然而,事情有时偏偏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美好,这最后一面我被刷下来了。宴后第二天,老总公布录取了12人,我不在其中。
原来,老总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人才也。因为笔试也好,面试也好,都只反映了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部分素质。而且这种考试是在比较严肃而又紧张的气氛中进行,应聘者有备而来,且分外警觉,有些缺点暴露不出来。而在酒会上,有人就开始表现了:
有的担心自己不被录用,心事重重,沉默少语,郁郁寡欢。这种人性格过于内向,缺少交际能力,不宜搞外贸。
有的自我感觉良好。平心而论,业务上他们确实高人一等,面试时也有绅士风度。但在酒宴上,他们终显“庐山真面目。”大概他们相信:“不吃白不吃”,因而贪杯豪饮,狼吞虎咽,给人一种俗不可耐的感觉。
有的出言不凡:“经理,只要你录用我,两年之内,我保证给你赚几十万。”搞外贸是要赚钱,轻言取胜,戏言赚钱,看似有胆有识,却难免言过其实,给人以一种不可靠的感觉。
有的是破釜沉舟而来:“经理,我这次是横下一条心来报名应聘的,我已辞职……”这种人似乎自信,实际却是自负。他们把应聘当赌注,太偏激。
有的苦苦哀求。而搞外贸最忌讳软弱。相反,另有一些人,彬彬有礼,不亢不卑,谈吐风趣,机智敏捷,这些人才具有搞外贸的优良素质。在席上,他致辞说:“经理,能结识您很荣幸,我十分愿意为贵公司效力。但如果确因名额所限使我不能效力帐下,我也不会气馁,我会继续奋斗……”这人言语得体,柔中有刚,充满自信,意志坚强。这是搞外贸的最可贵的性格。
原来如此,我怎么没想到?
笔试也好,面试也好,都只反映了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部分素质。而且这种考试是在比较严肃而又紧张的气氛中进行,应聘者有备而来,且分外警觉,有些缺点暴露不出来,所以,考官总是喜欢用一些出乎意料的方式来考查应聘者的性格,以便观察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他们,而这样的题目也往往具有防不胜防的特点。
在这种情形下,应聘者怎么接招呢?无它,唯有从一点一滴做起而已。“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短信忘了翻,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短信的内容恰巧就是你要汇款的银行账号,而且还是为公司交货款,那么事情就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