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按照地区“双十计划”的要求,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年内组建企业集团6户。采取合并、兼并、划转、托管等多种形式,把全区86户困难企业融入或依托给实力较强的企业。
二是项目建设进展较快。列入地区考核的26个前期项目,已有19项完成了工作进度,有7个项目完成了前期工作。计划新开工的21个项目,已经有18个开工建设。
三是企业管理得到加强,亏损有所控制。坚持以“三改一加强”为主线,以扭亏增盈为重点,层层签订了扭亏责任书,按照一企一策、因企施策的要求,帮助企业理清思路,落实扭减亏措施,使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是商贸流通和非公有制经济有新发展。我们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全区累计建成各类市场175处。
第三,以财源建设为龙头,三保一挂责任目标全面完成。
一是培植财源取得新成绩。财政共投入438万元,用于重点财源企业的挖潜改造和扭亏增盈,投入300多万元为重点财源企业的贷款进行贴息,扶持企业发展。
二是“三保一挂”责任目标全面实现。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基本保证了职工工资的发放和正常工作的运转,职工工资发放和专项资金拨付明显好于往年。
三是税收征管得到强化。在积极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的同时,加大了零散税收的征管和税务稽查力度。全年稽查入库1047.9万元,有效地遏制了税收的跑冒滴漏。
第四,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计划生育取得显著成效。按照人口、计划生育双轨责任书的各项要求,针对我区计生基础工作还不牢固的实际,狠抓村、社两级的薄弱环节、基层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了计生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严明了计生纪律。
二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两基”工作有了新进展。全区已有4个县、占50%人口的地区实现了“两基”达标,全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三是继续实施科教兴区的战略,科技在工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持续提高。全区共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区12个,示范乡20个,示范面积25.7万亩,推广了30多项先进农业实用技术,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
四是文化、卫生、体育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文化工作以组织迎香港回归活动和西兰公路文化长廊的三县(市)文化站建设为重点,开展了多次主题鲜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卫生工作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卫生大会精神,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新扩建乡镇卫生院17所。体育工作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相结合,努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我们的各项工作虽然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我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效益低下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二是财政困难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三是企业和农民的隐性负担仍然很重。对此,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下大决心争得到较好的解决。
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
包村帮扶H县黄寨乡马寨村实施整村脱贫工作总结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H县黄寨乡的马寨村,是列入地直单位(行署办公室)帮扶的一个贫困村。为了有效地完成包村帮扶工作任务,我们坚决按照地委、行署《关于抽调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帮扶工作的意见》要求,确定一名领导负责,抽调一名科级干部蹲村,对马寨村进行了为期一年时间的帮助扶工作,园满地完成了包村帮扶工作任务,经H县扶贫验收小组年终验收,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验收标准。
现将一年来帮扶马寨村整村脱贫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帮扶工作成效
马寨村,既是一个自然、经济、交通条件都比较好的山塬区村,又是一个没有实现整村脱贫的贫困村。1996年全村未达到稳定脱贫标准的贫困户49户,217口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2.1%;贫困户的人均产粮252公斤,人均纯收入419元(现价),仍处在贫困状态下生活。为此,我们把包村帮扶作为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的一项政治任务,在深入摸底调查,找准贫困根源,确定帮扶项目的同时,动员、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捐款,捐物“献爱心”,争取省扶贫办的资金投入,从提高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入手,全力开展了以温饱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帮扶工作,在旱灾较重之年,使帮扶工作仍取得了实效,实现了一年整村脱贫的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列入责任书考核的帮扶任务。
一是经济指标达到脱贫标准。经过对49户帮扶对象(包括11个社救户)的逐户考核,其中32户达到了脱贫,13户达到了温饱。
二是温饱工程达到建设要求。今年,举办22期培训班,培训农民650人(次),使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的农民达到280名,户均接近一名。
三是基础设施达到建设目标。全村建成梯、条田3703亩,户均达到2.1亩;已建成集雨水窖146眼,其中新建50眼,户均达到0.4眼。
四是村级集体经济明显增强。加强村办地毯厂经营管理,今年生产合格地毯4500英尺,总收入达到3.6万元,解决了村上35名闲散劳力的就业问题。
五是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由于农户经济收入的增加,促进了生活条件的改善。经县、乡有关部门批准,今年有18个农户建成了新庄基,修建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的瓦房81间;全村农户拥有小型汽车3辆,中小拖拉机7台,农用三轮车18辆,电视机320台。
二、帮扶工作做法
扶贫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系统工程。经济指标仅仅是这项系统工程建设程度的综合反映,而不是扶贫工作本身。要使经济指标稳定而持续上升,达到稳定脱贫并向小康目标迈进,就必须抓好能够保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建设。因此,我们在一年来的帮扶工作中,始终贯穿并坚持这个帮扶工作的根本思路,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从五个方面狠抓帮扶工作。
第一,深入调查摸底,找准贫困原因,明确脱贫目标。
我们把调查摸底,找准贫困的原因,作为制定可靠扶贫开发措施,确定可行扶贫开发目标的重要工作来抓,为搞好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可靠、科学的工作依据。一是在调查摸底上,我们组织了由地、县、乡、村六名干部参加的工作组,用一个月时间,深入到8个社的49个贫困户家中,逐户上门,采取“一看、二找、三算、四问”的方法,看贫困户的生活、生产条件,找贫困户的发展潜力,算贫困户的经济收入,问贫困户的脱贫打算,搞清了每个贫困户的底子。二是在找准贫困原因上,我们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49个贫困户的种、养、加等生产要素归类列表统计分析,并与村、社干部和贫困户座谈,基本上找准了贫困户贫困的主要原因。三是在明确脱贫目标上,将地区确定的人均产粮300公斤、纯收入300元以上的脱贫目标,落实到了每个贫困户的生产项目上,并向每个贫困户提出了县上确定的人均产粮1000斤、纯收1000元的“双千”奋斗目标,这就使每个贫困户,既明确了自己的保证脱贫目标和奋斗目标,又明确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把脱贫目标真正变成了每个贫困户自己的事。在明确脱贫目标的基础上,分类抓了贫困户的基础性工作。
第二,落实脱贫关键措施,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在落实脱贫关键措施上,我们按照“大河有水、水溪不涸”的原则,把少数贫困户脱贫与大多数农户致富结合起来,把当年脱贫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把干部扶贫的决心与贫困户的脱贫信心结合起来,抓住当年,着眼长远,明确任务,强化管理,做到思想、任务、责任“三到位”,保证了各项扶贫开发措施的落实。一是落实了粮食丰产工程。我们在指导农户抓好小麦追肥、锄草等田间管理的同时,把地膜玉米、坑种洋芋作为农民增产的重点工程。二是落实增收工程。我们把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点,建立在以果园、畜牧、烤烟、村办企业为主的项目上。三是落实科技开发试验工程。由我办投资500多元,从兰州农科所购回最新科研成果产品“植物动力2003”给植物提供均衡营养的高浓缩叶面营养液肥1.5公斤,在4个农户中落实科技试验田7亩。
第三,发挥地理优势,建设交易场所,支持农民发展市场经济。
我们在狠抓扶贫开发生产的同时,把以流通促生产、以流通增效益,作为国家增加税收、农民增产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马寨村地处三乡(黄寨、高庄、H市白水乡)三角地带且交通方便的地理优势,积极争取省、地、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大抓了兴建市场的工作。一是抓了市场论证、勘察及规划工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马寨村确定了新建一处面积15亩、经营门店达40间的集农副产品,工业品为一体的综合市场。二是抓了市场建设资金的落实工作。由我办的领导和包扶干部会同县、乡负责人,先后三次到省扶贫办汇报争取资金,省扶贫办将马寨村的果窖及市场建设,列入今年的扶贫计划项目,落实建设资金18万元。三是抓了市场建设工程施工工作。从五月初开始,组织全村400多名劳力,集中十三天时间,投工8000多个,移动土方12000多立方,完成了市场场地平整工程,年底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营运。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努力改善扶贫开发条件。
我们坚持把“一集、二植、三建”工程作为改善全村扶贫开发条件的基础性工作,采取“统一规划、集中施工”的办法,狠抓落实。一集,就是抓雨水集流工程。今年,采取国家投料、农户投劳的办法,新建成集流水窖50个,使全村集流水窖达到146个,总集水量达到3358立方米,为解决干旱山塬区农民的果树、烤烟以及大秋作物点浇抗旱生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二植,就是抓植树造林。在今年春秋两季集中时间,大搞植树造林。三建,就是抓农户的住宅建设。对近几年批准因兑地等方面产生矛盾未能划给庄基的困难农户,经过地、县、乡、村干部摸清情况,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并进行调解,给18个住宅非常困难的农户及时划拨了庄基地,已建成搬进新居,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
第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开发上的战斗保垒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组织在发挥村社整体优势,加快农村扶贫开发步伐等方面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实践证明,凡是基层组织力量强,村社整体优势就发挥得好,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就快。凡是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村社的整体优势就难以发挥,农民脱贫致富的步子就慢。因此,我们把马寨村的村、社班子建设作为搞好今年整村脱贫和将来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性工作来抓,按照党的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四化”要求,采取民主推荐、群众选举、组织审查批准的方法,选出了6名年纪轻、素质好、开拓性强的村社干部,充实到了村、社两级班子。
三、帮扶工作体会
经过一年时间的帮扶工作实践,即使我们初步找到了搞好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又使我们对扶贫攻坚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对行政部门如何搞好包村帮扶工作有了深刻的体会。
1.领导重视,是搞好帮扶工作的关键
承担帮扶任务的行署办公室领导,今年先后三次召开办公室主任办公会议,专门研究包村帮扶工作,在确定帮扶工作措施的同时,解决了帮扶工作中的资金、物资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2.帮扶干部努力,是搞好帮扶工作的前提
从党政机关抽调的帮扶干部,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要以扎实的工作,有效的措施,来完成帮扶任务,而且要以良好的作风、高度的责任,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帮扶干部素质的高低,责任性的强弱,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帮扶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3.帮助贫困户立志,是搞好帮扶工作的根本
扶贫必须先扶志,这是经过长期扶贫实践得出的一个真理。过去的扶贫实践证明,凡是帮助贫困户真正树立了脱贫信心的,并给予物资、技术、资金扶持,贫困户就自己有办法摆脱贫困,走向致富的道路。凡是没有真正帮助贫困户确立自我脱贫志向的,即是年年扶贫,年年投资投物,还是年年脱不了贫。
4.建立稳固的温饱工程,是搞好帮扶工作的重点
温饱工程,既是贫困户赖依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又是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温饱工程作保证,连生存都不能保证,就谈不上发展。温饱工程,不单纯是一个粮食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抓温饱工程,不仅要抓粮食增产工程,而且更重要的要抓经济增收工程。只有这样的工程,才是真正的温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