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3400000006

第6章  软硬兼施,制服小人除障碍

小人如魅,小人如蝇。这世上,有多少正人君子,被如魅如蝇的小人困扰着,事业被掣肘,家庭被破坏,前途被设障,甚至,连闭门家中坐,都会有小人的阴影干扰你的安宁。

那么,那么,怎样制服可恶的小人呢?行军打仗讲究战略战术,我们制服小人也要讲究手段、方法,辨识、预防、智取、硬攻,无论怎么做,都要根据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当时的形势灵活应对。

看清小人的嘴脸

谁都知道,小人最难提防。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小人从实力上比正人君子强多少,而是由于小人从不在自己脸上刻字,他们的小人勾当,也多是在阴暗角落里干出来的;到了人前,他们也许比君子装得还要像“君子”。这就给我们出了一道大大的难题,究竟什么人才是小人,又该怎样去识别形形色色的小人?

第一,寻找蛛丝马迹。辨识小人古圣先贤有古圣先贤的理论,更有其实践经验,有其可供操作的方法。这些方法体现社会的复杂和人生的智慧。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小人再聪明再狡猾,总有让人可辨之迹。

西汉御史大夫张汤为人狡黠多诈,滥施刑罚,办事专门迎合皇帝的心意;对于皇帝不喜欢的人,就妄加诬蔑,任意诽谤;对于皇帝喜欢的人,就胡乱吹捧,极力美化。他利用任御史大夫的职权,经常随意罗织罪名,弹劾大臣,残害同僚。张汤对他的副手御史中李文怀有宿怨。张汤最宠信的小吏鲁谒居,为了替主子铲除政敌,邀功献媚,就悄悄地派人上书皇帝,用罗织来的罪名检举李文。于是,皇帝命令张汤来审理这个案件。张汤借机滥引法律条文,施以酷刑,诛杀了宿敌李文。后来皇帝偶尔问起案发原因,张汤假装自己并不知情,故作吃惊地说:“可能是李文的仇家干的。”

其实,张汤做贼心虚。退出之后,急忙赶往鲁谒居家密商对策。此时,正赶上鲁谒居卧病在床。当张汤看到鲁谒居的两脚红肿时,就亲自给他按摩双脚。这事正好被赵王刘彭祖看见了,心想,从没听说过一个大衙门的主管长官竟然如此服侍一个小吏,判断其中必有隐情;加上刘彭祖素来不满张汤的残暴,于是,向皇帝告发说:“张汤身为国家重臣,竟然给一个卑贱的小吏按摩双脚,我认为其中有不可告人的勾当。”皇帝将此事交给司法部调查。调查期间,鲁谒居正好病死,事情牵连到他的弟弟身上,他弟弟因而被囚禁了起来。一天,张汤恰好去监牢里提审犯人,看见了鲁谒居的弟弟。张汤本打算暗中营救,所以表面上假装不认识。这样一来,鲁谒居的弟弟误解了张汤的意思,心中既害怕又愤怒。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教他的家人上书皇帝,揭发了张汤与他哥哥鲁谒居共谋陷害李文的经过。皇帝得到举报,命令立案审理。

后来,皇帝看到鲁谒居弟弟的口供,认为张汤心怀狡诈,欺君罔上,就派人向张汤严厉诘责问罪。张汤自知有罪,就写下遗书,向皇帝请罪自杀身亡。这是见于《资治通鉴》的一幕官场上权力斗争的闹剧。这里引述意在说明赵王刘彭祖能够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张汤为小吏“摩脚”一事,洞察其中的阴谋。这确是一种较为高深的知人谋略。

第二,听言观行。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的知人方法。但若能够从人的欲望、抱负,去进一步观察言行,就更不失为一种窥探他人内心世界的高招。奸诈狡猾之徒,往往善于掩饰他们的本质,给人以假象。但是,欲望这东西,一般是不容易完全隐匿的。所以,知其欲望,是防止受骗上当,识别奸人的极好方式。春秋时期,管仲识别奸诈小人开方、竖刁、易牙三人,就是运用以欲识人的最好例证。

据史书记载:管仲病重之时,齐桓公十分焦虑,亲往探视之际,向管仲咨询道:你的病如此沉重,万一不幸一病不起,我将把国家大事交给谁去管理呢?此时,齐国贤臣宁戚、宾须无已先后逝世了。管仲叹息说:“可惜啊,宁戚不在了。”齐桓公说:“除宁戚以外,难道就没有人才了吗?我想委任鲍叔牙,你看怎么样?”管仲回答说:“鲍叔牙是位贤德的君子呀。虽然如此但要让他主政还是不恰当的。这个人爱憎过于分明。好善固然是好事情,但对坏人坏事痛恨超过极限,连对一般性的错误处理也十分严厉苛刻,那谁能受得了呢?鲍叔牙看到别人的一点缺点,就会终生不忘,这是他的不足啊!”

齐桓公又说:“隰朋这人怎么样?”管仲说:“基本上可以的,隰朋善于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即使人在家里,心也在操劳着国家的大事呀!”说着,长叹一声,接着又说:“天生隰朋,像是把他当作我管夷吾的舌头呀!身体既然已经死去,舌头又哪能单独存在呢?恐怕您任用隰朋是不能长久的!”

齐桓公又问:“既然如此,那么您看易牙怎么样?”管仲答道:“君王您就是不问,我也是要说到他的。这易牙、竖刁、开方三个人,是一定不能亲近的!”

齐桓公又说:“易牙曾烹煮自己的儿子,以迎合我的口味,这是爱戴我超过爱他的儿子的,难道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吗?”管仲回答道:“人间之情没有比爱怜儿女的情更深了。易牙连儿子都能舍弃,又哪里会在乎舍弃您君王呢?”

齐桓公又说:“竖刁自愿接受宫刑,侍奉于我,这是爱我胜过爱惜自己的身体的,难道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管仲说:“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会比自己的躯体更重要吧,连自己的躯体都能割舍,又哪里会在乎割舍一个国君呢?”

齐桓公又说:“卫国公子开方,抛弃他千乘之国的太子地位,甘愿做我的臣子,把我对他的垂爱当作他最大的荣幸,这是对我虔诚地顶礼膜拜的缘故所致。就连他的父母去世也不去奔丧,这是爱戴我胜过爱他的父母的。这是丝毫也没有怀疑的了。”

管仲回答说:“人间恩情没有比父母的养育之情更亲的了,他对父母养育的恩情尚能割舍,又哪里在乎割舍一个君王呢?再说,千乘之国的封地已是人们极为向往的了,而开方抛弃千乘之封的地位投奔归附于您,这说明,他的欲望远远超过了拥有千乘之国的。君王您呀,千万要除去此人,不可重用他。与他亲近,必然会导致国家大乱。”

齐桓公在管仲死后,并没有听取管仲临终前的谆谆奉告,而是重用了“三小”——竖刁、易牙、开方。结果,在齐桓公死后,这“三小”果然兴风作浪,招致齐国大乱。

齐桓公无疑是人中俊杰,为什么他不识小人呢?也许正因为他是人中俊杰,才不识小人。这种人一般很自负,认为别人理当忠于自己,也值得别人舍命追随。那些“恩情比海还深”、“比父母还要亲”的肉麻话在他们听起来特别顺耳,因此他们对那种违反人之常情的“效忠”行为不够敏感,视为理所当然。他们却不知道“比父母还要亲”的真实含义是——一心只顾自己,“连父母也不亲”。

要识别小人,首先要承认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在此基础上,一看他是否以不正当手段满足自己的私心。二看他是否有人之常情以外的举动。当然,这种识人法只能对人得出表面的印象,让自己有所警惕。假如你想决定是否重用此人,还需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兵家奇书《六韬》中的识人八法,值得借鉴。其法如下:

试加质问,以观察其对事物的了解程度。有些人一知半解,仗着口才好,夸夸其谈,需要深入探究,方能了解其底蕴。

●试加追问,以观察其即时反应。这时他无法从容编织谎言,容易露出破绽。

●派遣奸细,诱之私通,以观察其忠诚度。

●告之秘密,以观察其品德。小人是不能守秘的,即使只是为满足一时虚荣心也会泄密。

●使之接触钱财,以观察其诚实度。小人抵挡不住利诱,不由自主地会伸出爪子。

●以女色诱之,以观察其自制力。此法主要不是识别君子、小人,而是考验其有无能力承担重任。

●交给困难工作,以观察其勇气。小人面对困难工作,会认为上司在为他设置障碍,因而心怀不平,口有怨言。

●醉之以酒,以观察其醉后的态度。

用这八种方法考察一番,小人还是君子,就能够区分得一清二楚了。

驳斥小人的歪道理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句古语十分形象地说明,小人往往是舌辩的专家,他们总是鼓唇弄舌,刁难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君子。虽说“义正”方能“词严”,可小人也有他的一套歪道理,并不是那么容易就“理屈”而“辞穷”的。所以,下面我们采撷了一些古今明哲君子舌战小人的精彩实例,以告诉大家怎样去驳斥小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掌握了雄辩术的君子,必能把小人驳得体无完肤。

第一,以骨气挫傲气。《红楼梦》中有句诗说:“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些小人大多是会作威作福摆架子的。而其实这些他们自以为骄傲的资本是很可笑很盲目的一些理由,无非是金钱、地位、权势、美色等等一些外在的东西。如果能拿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讲出真正的道理来也就能把这些人驳倒甚至说服了。

赵、魏、韩三大家族,瓜分了知姓家族的领土后,魏国国君文侯,敦请卜子夏、田子方作他的教师。每次经过段干木的住所,一定低头致敬(段干木是当时道德之士)。四方英雄豪杰,听到文侯如此尊重贤能,纷纷投奔魏国。从此魏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有一次文侯的儿子魏击在路上遇到田子方,急忙下车,在道旁下拜,但是田子方却没还礼,扬长而去。这一下,魏击就火冒三丈了,抓住田子方,质问说:“普天之下,是富贵值得骄傲?还是贫贱值得骄傲?”田子方说:“这还用问当然贫贱的人可以骄傲,富贵的人怎敢如此?国君骄傲则失去了他的封国,大夫骄傲则失去他的家族。失国的人再没有国,失家的人再没有家;像我们这些贫贱之辈,建议不被采纳,行为不合主人的要求,那就简单不过了,穿上鞋子就走,反正走到哪里都是一样贫贱。”魏击一听十分有道理,急忙向田子方道歉。

同样在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个类似的故事:

有一次,齐宣王召见颜欣,说:“颜欣过来!”颜欣说:“大王过来!”宣王不高兴。左右百官都说:“大王是国君,你颜欣是臣子,大王说‘颜欣过来’你也说‘大王过来’,行吗?”颜欣答道:“颜欣上前,是仰慕权势;大王前来,是亲近贤士。与其叫我颜钦慕势,倒不如让大王亲贤好。”

宣王气得面孔变色,说:“做国君的高贵?还是你做士人的高贵?”

颜欣答道:“士人高贵,国君不高贵。”

宣王说:“你有根据么?”

颜欣说:“有!从前秦国攻打齐国,下令说:‘哪个胆敢走到柳下季坟墓五十步内去砍柴,定死不饶’!还有一道命令说:‘哪个能斩得齐王头的,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黄金千镒。’这样看来,活着的国君的脑袋,还抵不上死了的贤士的坟墓。”

宣王听了一声不响,闷闷不乐。

第二,以荒唐驳倒荒唐。在秦朝两代皇帝在位时,有一个人的地位一直很牢靠,他叫优旃,是朝廷中一个善于说噱逗笑的乐人,他的幽默、诙谐成了他的一大法宝,甚至是一大武器。

由赵高沙丘政变后推上朝廷的秦二世皇帝胡亥,无德无才,只知骄奢淫逸。有一次,他为了显示自己的皇威,竟异想天开地出了一个主意:下令把首都咸阳的全部城墙都油漆一新。如此荒唐的政令,谁都十分痛恨,谁又都不敢反对。怎么办呢?人们向优旃说明此事,希望他以他所特有的方式去劝导一番皇帝,给大家办件好事。

优旃还是那么乐呵呵的,一副乐天派的样子。他入朝拜见胡亥后说:“听说陛下下令,要油漆城墙?”胡亥答道:“确有此事,我想这样一来,咸阳定会漂亮无比。”

优旃随即就唱起赞歌来了。他说:“这真是好极了,如果陛下您不下这个圣旨,我也要向陛下提出这样的建议的。”然后,话锋一转,又说:“虽说此举会给老百姓增添不少负担,但漂亮是最重要的。不过,我倒为此担心,这油漆怎么个搞法?”

胡亥不解地望着他:“怎么搞?油漆就是油漆嘛!”优旃说:“油漆这东西,既不能暴晒,又不能雨淋,最好要有一间大屋子,让它在里头阴干。现在上哪去找这么所大屋子呢?”胡亥从小生长于宫中,对实际生产、生活知之甚少,听优旃提出这个问题,也觉得犯难了。优旃见火候到了,便提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说:“这样吧,陛下还是先建一座大房子,把整个咸阳城罩起来,那时再搞油漆,陛下以为如何呢?”

胡亥这时似乎有点听出优旃话中的意思了,可他又提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只好收回成命:“那就不漆城墙了。”优旃先是投其所好,再是利用他的弱点,把他的荒唐推向极端,使胡亥自己也觉得荒唐。这在专制主义极端发展的秦朝,不失为一个极好的办法。

第三,打铁先得自身硬。圣人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对人的说服和教育,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可是,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其中有什么谁都不懂不知的道理,而是有时道理很简单,但有人却由于自己的利益所限而故意说一些悖理的话,做一些卑劣的事。这个时候,最有力的驳斥和说服就不是说理而是你自身的行动,你自己都没有做到或者不去做的事情,能指望别人遵守和信服吗?你的行动就是标准,不由人不信服你说的话。

东汉安帝时,杨震前往东莱郡任郡守职。途中,他经过昌邑县,这个县的县令是由他推荐而当了官的荆州秀才王密。这天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黄金悄悄来看望杨震。杨震一见,立即问:“这是干什么?”王密当然要说一番举荐知恩图报之类的话。他一定要把黄金送给杨震。

杨震却不为所动。当初,杨震是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才举荐王密的,他绝不是为了图谁的报答。眼下,他见王密如此庸俗,只得用略带讥讽的口吻说道:“啊呀,我这个老朋友很了解你,而你却不了解我啊。你这是为了什么呀?”

王密没听出话中有话,仍然坚持己见,还说:“黑夜里没人会知道这事。”杨震一听,怒不可遏。他像是受到莫大的侮辱那样,正色说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

王密这才知道,杨震是个为政清廉的人,他一身正气,嫉恶如仇,怎会被眼前蝇头小利所击倒?于是,他只得羞愧地退了出去。

后来,杨震又改任涿郡太守,仍坚持初衷,保持正直廉洁的品质,不接受私人的拜会请托。他的儿孙们平日都和他一样,生活十分俭朴,经常吃素,安步当车。东汉官僚中,不少人都趁着自己在位,利用职务之便为儿孙置田产,置家业。杨震这一辈甚至比杨震长一辈的老友中,也有不少人这样做。杨震却不愿这样。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却说:“我让后人称他们是清官的后代,我把为政清廉的品德送给他们,这个‘财产,不也很厚重吗?”

杨震在位时,东汉已属中后期,当时外戚、宦官轮番专权,政治黑暗,官场腐败,而杨震却能洁身自好,甚至严格要求子孙,这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子孙的确没有辜负他一片苦心。儿子杨秉,和他父亲一样廉洁刚正。孙子杨牧、杨彪等,也都以耿直不阿闻名于当时。

可见,要驳斥小人,首先你自身要行得正、站得正,这样你才能把那些小人驳倒。

制服小人之术

小人如魅,小人如蝇。这世上,有多少正人君子,被如魅如蝇的小人困扰着,事业被掣肘,家庭被破坏,前途被设障,甚至,连闭门家中坐,都会有小人的阴影干扰你的安宁。那么,怎样制服可恶的小人呢?其中关键之处就是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是一句中医术语。意思是要治疗那些毒性很大的病症,必须使用毒性也很大的药物。以毒攻毒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生活,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人们经常可以发现,对冥顽不化、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某些心地不善的人,其言听视动,所作所为,很难理喻说服,更难改变,而以毒攻毒的办法,则能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请看这个例子:

先秦魏文侯用西门豹做邺县县令之前,不知从何时起,邺县的巫婆和地方恶棍搞了个为“河伯娶媳妇”的把戏,年年如此,不知坑害了多少良家女子,也不知诈取了多少不义之财。西门豹到邺后,了解了这一情况,决定以毒攻毒,杀一儆百。

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老巫婆领了许多弟子还有地方恶棍们都到了现场,有不少人围观。西门豹也亲临现场,说是为百姓祈祷,以求神明保佑。西门豹命令将准备好的河伯媳妇带来亲眼看看,西门豹打量着这位姑娘说:“这个姑娘不太漂亮,恐怕河伯不能满意。巫婆可给河伯捎个话,我想过几天选一个更好的送给他。”说罢,不由分说就叫人把巫婆扔到河里去了。

然后,西门豹就站在河边,恭恭敬敬地耐心等待。过了一会儿,又说:“这个老太太年龄太大了,弟子们快下去催催她。”接着又扔进去三四个小巫婆。然后,还是恭敬地站在那里。过一会又说:“巫婆们皆女流之辈,话说不清楚,辛苦里老们再走一趟。”说完,把里老扔下去了。西门豹还是那样恭恭敬做地站着。

过了半晌,还没有动静。西门豹说:“河伯把客人留了这么久呀!还是劳驾廷椽、豪长们走一遭吧。”

廷椽、豪长听了,吓得面如土色,趴在地上,乞求饶命。这时,西门豹才严肃地训斥说:“哼!哪有什么河伯!都是你们谣言惑众,坑害良家百姓。从今以后,谁再敢说为河伯娶媳妇,这就是下场!”

从此,再也没人提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西门豹治巫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其实西门豹的逻辑极其简单:既然河伯要娶媳妇,那就是说他和人一样具有感情和思想。那就请你们作为我的代表去和河伯对话吧!巫婆和三老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做了自己所造谎言的牺牲品!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有一对兄弟因为分家产闹起纠纷,都说自己的少,对方分的多。争持不决,告到相府。有个叫张齐贤的人说:“这事用不着府台大人处理,我就能解决。”

张齐贤坐在相府大堂之上,招来告状的两兄弟,问:“你们不是都认为对方分得多自己分得少么?”两兄弟说:“是的。”

张齐贤说:“那么,好吧,留下记录。”等两个人都在记录上签字之后,张齐贤召唤来两个衙役,让他们监督那兄弟二人互换财产,甲搬到乙家去。乙搬到甲家去,什么东西都不许动。那兄弟二人,听到这个判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无话可说了。

张齐贤的逻辑也是再简单不过了:既然你们都认为对方的比自己的多,那么,我满足你们的要求,把你认为多的那份财产给你,看你怎么办?

以毒攻毒常常有一矢中的、无可反驳的功效。然而,在社会竞争中切不可随意使用。因为这一方法的运用结果,常常使竞争双方处在对立的状态。手段高超的竞争者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为自己设计更多的敌人和对手,所以,以毒攻毒应谨慎用之。

力敌不如智取

小人如疥,小人如癣。制服小人,要靠大义凛然的正气,要有百折不回的毅力,但更要凭智慧。对于癣疥顽疾,硬抓硬挠,只会落个自家遍体鳞伤而癣疥如故的结果。只有对症下药,该内服的内服,该外敷的外敷,才能根本祛除它。下面所讲述的两个君子智斗的经典故事,正是消灭小人的顽癣劣疥的灵丹妙药。

第一,借他的题目做文章。李轶是最早与刘秀一起谋事反抗王莽的。但是,他们与新市、平林合伙后不久,李轶不仅背离了刘秀,还反过来与“更始皇帝”刘玄站在一起,参与谋害了刘秀的哥哥。

刘秀到河北后不久,发展了自己的势力,便与刘玄分道扬镳。他派手下大将邓禹率两万精兵密切注视着刘玄,不让其北上。刘玄得知消息后,也派朱鲔、李轶进兵洛阳,以牵制刘秀主力。刘秀为在河北进一步扩大战果,特派冯异驻守孟津,抵制朱鲔、李轶,以防后顾之忧。

李轶心里明白,他得罪了刘秀,刘秀不会放过他,但他见刘玄大势将去,随他混不出什么名堂。思前想后,正在矛盾之时,他收到了冯异从孟津给他写来的信。信写得委婉感人,希望他伺机再次倒向刘秀一边。李轶也写了封信给冯异,信中的言辞也十分动人,意思是:“如果你我能同心同德,那我也不会有什么顾虑。请转告刘秀,我愿为其效犬马之劳。如果贵军攻打刘玄,我绝不救彼。”

冯异明白了李轶的意思后,放大胆子向刘玄进攻,先拿下天并关和上党,又攻下十多座城池。李轶果然是袖手旁观,看着刘玄被动挨打。这些情况,冯异很快就报告了刘秀。刘秀反复斟酌,觉得李轶是个势利小人,反复无常,如果接纳了他,将来定会后患无穷。可是,人家做出那个姿态,如果拒之门外,会被人感到他刘秀不能容人,这对日后招降其他势力也不利。想来想去,最后想出一条办法,那就是借刘玄之手,除掉李轶。

于是,刘秀一面写信给冯异,让他坚守阵地,不要为李轶的姿态所迷惑;一面又把李轶写来的密信公开给自己手下的将领们看,要大家评说一下,李轶写这信究竟是什么意思。将领们议论纷纷,但也有点纳闷,这么重要的信怎么会拿出来给我等传看呢?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轶写信给冯异的事,很快就被李轶的直接顶头上司朱鲔知晓。他对李轶私通刘秀,对刘玄离心离德之举十分恼火,当即就把李轶给杀了。

刘秀此举可说十分高明,既除掉了反复无常的小人,为自己的兄长报了仇,又没有被背上杀降的恶名。这种计谋,既是反间,又是借刀杀人。到这时,刘秀手下将领方才如梦初醒,原来他把李轶的密信公开,目的是借题发挥,以解决他的难题。

第二,妙用偷梁换柱计。北宋大将狄青在瓦仑关一战中,乘敌不备,突然偷袭关口,摆好阵势,终于战胜了敌人。众将都认为狄青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

其实,早在青年时,狄青就善用计谋。他从小就失去双亲,一直与哥哥狄素相依为命。狄素是个贫穷、正直的庄稼汉,对弟弟狄青十分关心。

一天,狄青去给在田里干活的哥哥送午饭。半路上,一个女人匆匆地跑来告诉他:他哥哥同铁罗汉在河边打起来了。铁罗汉是个游手好闲之徒,这天他喝醉了酒,就跑到田里找碴儿打架,他从一个老实农民手中抢东西,这个农民想夺回来,于是两个人便厮打起来,个头矮小的农民被铁罗汉摔倒在地。

一直坐在旁边的狄素此时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冲上前去给了铁罗汉一拳。于是狄素和铁罗汉又打了起来。那个女子正好去送饭,见此情景,便马上跑来喊人。

当狄青赶到那里时,争斗早已结束,狄素正眉头紧锁地坐在一块石头上喘气,只见不识水性的铁罗汉正在河中挣扎,他是被狄素一脚踏到河里的。

狄青心想:若是这家伙淹死了,哥哥就要大祸临头。按宋朝法律,杀人要偿命。于是狄青立即跳下河去救铁罗汉。这时铁罗汉已经扑腾得精疲力尽,因此,当狄青游到他身边时,他使尽全力伸出手,一把死死抓住狄青破衣衫的领子。只听“嘶”的一声,铁罗汉把狄青的衣领拉了下来。狄青赶快揪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向岸边。与此同时,他在铁罗汉耳边低声说道:“俺狄素救你一命。”

铁罗汉喝了很多水,神志已经不清。他无法搞清楚是谁救了自己。将近岸边时,他便失去了知觉,躺在那里像个死人一般。狄素以为铁罗汉死了,便对弟弟说:“俺把他打死了,俺得偿命,你别管这事了。”

“哥,你放心,他只是一时失去知觉,不会死的。”狄青安慰哥哥说。

“可我在光天化日之下将人打伤,凭这一点,衙门就会罚我赔钱的。”

狄青胸有成竹:“这个兄长放宽心。不过,我只要求兄长将衣服与我换过,这一身湿衣,倒着实令小弟难受得很呢!”狄殊不知兄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照他说的,同狄青换了衣服。

这时,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他们纷纷安慰狄素:“别担心,我们会为你说情的。”

村长此刻也赶来了,他见铁罗汉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就喝道:“狄素!朝廷有法,不准斗殴。谁惹是生非,打死了人,谁就要偿命。”

狄素呆呆地站在那儿,等着被抓。

“等一等!”这时狄青挺身而出。

“小子,你敢反抗?”村长沉着脸喝道。

狄青大声说道:“你全弄错了,事情明摆着,铁罗汉欺负一个弱小村民,我出于旁观者的责任感,一怒之下帮了弱者。这个流氓自己不小心掉下河去,差一点淹死,是我哥哥把他拉上来,救了他。”

村长看着他,有点不相信,又看看众人。这时候,几个村民马上大声说道:“没错,我们可以作证。”

狄青附和道:“你瞧,他手里还抓着哥的衣领呢。”村长蹲下身去扳开铁罗汉的手,果然那破衣领还被他紧紧捏着呢。村长想让人把狄素绑起来,可狄素又叫了起来:“还不知铁罗汉是死是活呢!”

“好吧,现在就搞清楚,如果他没事,那就算了,一旦他死了,你就等着偿命吧。”村长说道。

狄青敏捷地跑到铁罗汉身边,骑在他身上,开始揉铁罗汉的肚子。很快,铁罗汉张开了嘴,大口大口地吐黄水,又过了一会儿,他醒了过来。狄青趁机在他身边低语了几句。

铁罗汉摇摇晃晃地爬起来,步履蹒跚地走向狄素。他双膝跪倒,作揖道:“多谢你的救命之恩……”一连说了几遍。

狄素觉得非常意外,一场暴风雨本来已临到自己头上,现在却一下子云开雾散了。看热闹的人见没事了,也就各自散去。

村长见铁罗汉没事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在回家的路上,狄素问弟弟:“铁罗汉为什么要感谢我救了他的命。”

狄青答道:“铁罗汉抢人财物,又和你打架,他是喝醉了,对这些事根本记不清。后来我救他时,位置是在他身后,我对他说:‘我狄素救你。’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我又轻声告诉他:‘你应该去感谢狄素’。反正他一直搞不清楚,因此,也就这么做了。”

狄青在铁罗汉神志不清,无法辨认出他和兄长时,采取了“偷梁换柱”的办法,用自己代替兄长,骗过了铁罗汉。

给小人设一个“骗局”

小人得志,往往愈发猖狂,令正人君子们更加头疼。其实事物都有两方面。得志的小人,头脑发热,遇事反倒不那么清醒,常常会丧失小人特有的狡猾。这时,不妨施展一些计谋,引他上当入圈套。

某年,我国一家大型造船厂参加了一艘万吨巨轮制造工程的国际投标活动。我方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一家日本的船舶机械制造公司。

由于投标资格经过了严格的审查,所以进入最后的一轮竞投的公司都具有制造该艘轮船的能力,中标的关键在于工程造价的高低,而投标的原则就是低价者得。

我方船厂是有备而来,组成了一个10人代表团到香港的投标地点参加竞投,船厂的总工程师老吴则是代表团的核心成员之一。

老吴刚一下榻,就有一位张先生找上门来。老吴一眼就认出他是自己大学的同学,异地相逢,自然喜出望外,少不了把盏叙旧,张先生自称6年前来港,现在在某公司供职,职位低微,及不上老吴,老吴只得好言“开解一番”。酒后三巡,张先生问起老吴来港的目的,老吴实言以告,说是为投标而来,张先生立即显示出极大的兴趣,三番五次故作无意地探问详情。老吴因身负重任,临行前领导叮嘱再三:“注意保密”,所以屡屡顾左右而言他。张先生见状,也没再问。

送走张先生后,老吴越想越觉蹊跷:“这姓张的怎么会知道我来呢?他的出现如此突兀,其中会不会有诈?”他马上找来了代表团团长商议此事,两人密谈了很久,确认了老吴的怀疑,这张某人可能是竞争对手派来刺探我方标底的。于是两人商议了应对之策。

第二天,张先生又来拜访,并带来了一大堆礼物,从黄金首饰到家电的国内提货单应有尽有。老吴着实客气了一番,最后盛情难却,老吴还特意跑去请来团长,当着张先生的面请示可不可以接受赠礼,团长说:“这是你的私事,组织上并不干涉。”顿一顿,团长好像记起什么似的,对老吴说:“对了,待会开会讨论,你把我们的资料拿出来吧。”说完就走了。

老吴这才答应收下张先生的礼物,并请他稍等,自己回卧室拿出一个文件夹,笑着说:“又没时间跟你长谈了,你这么客气,不知该怎么谢你呀。”正说着,有人进来喊老吴:“吴工,总厂长途。”老吴对张先生道声歉。就走出房间。张先生暗道一声“天助我也”。迅速跳起来翻看老吴的文件夹,并用微型摄影机拍了照。等老吴回来,文件夹好像并没有动过一样,张先生跟老吴打声招呼就走了。

到开标那天,日方按照张某人带来的情报,估计中方的工程造价为3000万美元,便把标底定为2500万。谁知评审团宣布,中方标底仅为2100万,为最低标价,工程由中方中标。日方目瞪口呆,这才知道中方故意泄露了一份假情报,引他们上当。老吴同团长会意一笑:“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二,空口说白话。无疑,我们希望所有参与竞争的人都遵守道德,按着“游戏规则”靠实力去拼搏。但这只能是一种心理状态。在大力宣扬商业道德、严厉打击不法奸商的今天,奸诈之徒还大有人在,受害者仍众。

所以,虽然我们并不提倡这种“利旁一刀,倾诈翻覆”的“诡道”,但也要把它揭示出来,以告诫后人。同时经商贸易的商谈活动中,又的确含有许多“诡道”的成分。其实,它本身只是一种技巧,犹如一柄双刃剑,其有害与否,只视乎运用者动机的善恶,与它本身是无关的。关键是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识别这种诡道的能力和眼光。如果贪图蝇头小利,违反原则私下交易,则往往容易上当,干吃哑巴亏。下面就有一则实例:

小陈是一家大型机械厂采购员。他干这一行已有三四年了,虽然算不上经验老到,但也不是生手,然而在一宗20万元的钢材交易中,却着了一个老狐狸的道儿,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小陈奉厂长之命,要采购一批钢材作生产原料。此时正逢生产资料市场回升,钢材价格猛涨,而且供不应求。小陈到市场的物资公司了解,钢材价格现在是2300元一吨,而且还暂时没有现货,只能预订,等10天后有车皮才能运回来。

本来按着厂长的指示,这次的采购任务也不是特别紧,再等十来天也无所谓,所以小陈准备在物资公司预订8吨钢材。

当小陈向物资公司的业务员拿订货单时,身边一个老头过来搭讪道:“同志,是不是要买钢材啊!我这里有现货,价格比这里要便宜。”小陈一听心想:“有现货更好,可以及早交差,而且价也低,划得来。”便回头对老头说:“你哪里的?现货呢?带我去看看。”

于是两人走出物资公司,在老头的带领下,小陈来到一家物资经营部。这老头自称是这个经营部的经理,姓巩。他还出示了营业执照和公章,以示可靠。小陈仔细验看了执照、公章,才坐下来谈生意。巩经理说:“不忙谈生意,现在都快到午饭时候了,咱们到酒店开间贵宾房,边吃边谈怎么样?”

小陈做了这么多年的采购,也知道这是做生意的规矩,并没有反对,于是两人去酒店吃喝起来。酒过几巡,言归正传。巩经理先提出条件:“我们是小本经营,为了要将生意做大,我们一向都给来采购的客户回扣货款5%的佣金,这次不知你能要多少?”小陈一听,这老头还挺懂行规的,5%回扣也真不少。便对巩经理说:“我这回要80吨,你不是有现货吗?”巩经理面有难色:“哎呀,你要这么多,我可没有足够的存货,你能不能晚点提货啊?”小陈考虑到有这么丰厚的回扣,而且任务又不急,便说:“晚点提也可以,不过不能超过一个星期。”巩经理满口应承:“没问题,没问题。”

“那价格方面?”小陈问。

“不要发票2250元,要发票2500元,怎么样,便宜吧?”

小陈说:“不要发票怎么能报销,但要发票的又比物资公司贵,你不是说要比它便宜的吗?”

巩经理微微一笑:“我说的是不要发票,就比物资公司便宜嘛。开发票就要纳税,当然要贵点吗。你想想看,物资公司有没有可能给回扣?反正是公家的钱,也不在乎便宜那一百块钱一吨,你说是不是。”

小陈心算了一下,按2500元1吨算,总货款是20万元,自己可以有1万元回扣落袋。他利欲熏心,便答应了。饭后,他与巩经理签订了购货合同,约定在货到之日,付清货款。巩经理私下答应,一收到货款,就把回扣送给小陈。

小陈回到厂里,就以物资公司要比巩经理的经营部晚提货为理由,解释为什么要在巩经理那儿采购,厂长也就信以为真了。

在货款两清后,小陈兴冲冲地来到巩经理办公室,要取那1万块钱。巩经理两眼一瞪,“我们是规矩商人,从来不搞给回扣之类的歪门邪道,我什么时候答应过给你1万元回扣的,荒天下之大谬。”俨然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

小陈呆了,没想到这巩老头出尔反尔,这回自己可是一分钱没捞到,反而让厂里损失了16000元,真是后悔莫及了。这都是小陈的私心贪欲作祟,怪得了谁呢?

惹不起就先躲躲

当小人风头正劲的时候,是不可与之正面对垒的。这时,不妨学学刘备的韬晦之计,学学韩信的胯下忍辱,学学勾践的卧薪尝胆,学学徐达的急流勇退。忍让不是目的,退避并非耻辱,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里提醒你,对于小人,斗争要讲策略,保存自己才能最终消灭敌人。

第一,不到火候不揭锅。据载,明嘉靖年间,严嵩与其子严世藩专权,大学士徐阶,知道严氏父子将对国家不利,欲图谋除掉他们,但深感力量不足,就委曲服侍严嵩,日渐得到信用。

有个都御史叫邹应龙的,上书弹劾严世藩,历数其贪财受贿,行为不法的罪状,并言及严嵩结党营私,排斥贤能,溺爱恶子。

皇上看了奏疏,甚觉动心,令严嵩辞职回家。这时,徐阶前往严嵩处拜谒,百般慰藉。严嵩大喜,顿首拜谢。回家以后,徐阶的儿子说:“大人受尽侮辱,这正是雪耻之良机。”徐阶变色道:“我若不是严氏之党,不致落到这个地步。违背心愿去做事是最难的,人们将不把我当人看。”正巧,严嵩派亲信前来探听,听到的和以前一样,也就没引起警惕。徐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知道皇上对严嵩还恋恋不舍,除掉严氏父子的时机未成。

最初,严世藩最恨徐阶,后来发现徐阶如此忠心,便认为:“徐老不会害我”。于是,纠集工匠大修馆会,办事愈加阴险毒辣。

后来,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御史林润上疏皇上,说有人在深山筑城,乘轩车,袭蟒衣,有不臣之志,推举严世藩为主子。皇上大怒,下诏将严世藩收在狱中,交给法司进行审理。

这时,徐阶知道时机已到,上疏极言严世藩不法之事已经核实:外通寇,阴谋作乱,罪行昭著,请速正刑典,以泄神人之愤。皇上批准了奏折,命将严世藩斩首示众。严世藩闻知,抱头痛哭。京都之人,无不拍手称快,各各把酒到西市,观看如何行刑。

徐阶知道,在时机未成熟的时候,贸然行事非但不能除掉严氏父子,反而会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因此,采取了积极准备、等待时机的方略。事实证明,这一方略是正确的。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倒行逆施,上蹿下跳,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横加迫害,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切齿痛恨。然而,在那“天翻地覆”的年代,并没有打倒这些丑类的时机,因此,人们不得不采取待时的方略。陈毅同志就常常吟诵这样一句话: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

待时,绝不是消极等待,一味观望,而是积极努力,积蓄力量的过程。徐阶在待时的时期,已经将严世藩的罪行材料准备齐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即使身陷囹圄,也仍然坚持不懈地教育群众,以独特的宣传形式与林彪“四人帮”进行斗争。待时,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斗争。

第二,是非之地莫久留。世事复杂,人心险恶。有时事情会瞬息万变,节外生枝,不测之祸从天而降令人猝不及防。“朝为座上宾,夕为阶下囚”的事情在政治斗争中、在与小人的交往中是经常发生的。明智者在这种情况下应是能留则留,不能留则应及早脱身,离开虎口是非之地。能说动他人放走自己就是胜利。“鳌鱼脱却金钩去,摇头摆尾不再来”,只要有本领有能耐,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还怕不能东山再起吗?

张仪马不停蹄,周游列国,为秦惠王推行“连横击弱”的路线,并连连得手。正当他最后说服燕昭王接受了以臣事秦的建议,春风得意地准备回国报功领赏时,不想他的后台老板秦惠王却去世了,由武王继位。武王自从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等到继了王位后,群臣又都在武王面前毁谤张仪,说:“这个人不讲信用,反复不定地出卖了许多国家,以取得国君的善待。假如秦国一定再用他,恐怕会被天下人讥笑。”

诸侯听说张仪和武王之间有嫌隙,便纷纷背叛连横政策,而又实行合纵,而且齐国还专门派遣使者责备秦国为什么仍然重用张仪。张仪一看形势,不仅自己在秦国不会再受宠,而且如果不及早离开秦国,恐怕连性命都有危险,于是想出了一条脱身之计。他对武王说道:“我有个计策,希望能献给大王。”武王说:“什么计策?”张仪回答说:“为了整个秦国着想,必须使东方能发生大变,然后大王才能够多取得土地。现在,我听说齐王很怨恨我,只要是我所在的地方,齐国必会发动军队加以攻伐。所以我乞求让我这不肖之身到魏国去,齐国必定会发动军队攻打魏国。魏、齐的军队会聚在城下交战,而彼此都无法抽手离开。大王趁这空隙去攻打韩国,进入三川。然后将军队开出函谷关直接进讨周都。这一来,周天子必然会献出祭器。大王便可挟持天下,据有天下的地图户籍。这是称王的最大功业呵!”

秦王认为他说得很对,便答应他的要求,还备妥三十辆兵车送张仪进入魏国。齐王一听说张仪到了魏国,果然发动军队攻打魏国,说是要活捉张仪。魏国国王很害怕,张仪就劝魏王借用楚国的使者去齐国,告诉齐王,说:“大王很怨恨张仪而进攻魏国,虽然愿望是要惩罚张仪,但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使张仪更受到秦王的信赖。”齐王说:“寡人很憎恨张仪,只要是张仪所在的地方,我必定发动军队攻讨它。为什么说更使张仪受到信赖呢?”楚使者回答说:“这样做,的确就是更使张仪受到信赖。张仪出使时,本来曾与秦王约定说:‘为大王着想,必须先使东方各国发生大变,然后大王可以多割得土地。现在齐王非常憎恨我,我所在的地方,齐王必发动军队攻讨。所以我乞求让我这不肖之身到魏国去,齐王必发动军队攻讨它。齐魏的军队聚集在城下交战,而彼此无法脱身离去。大王趁这空隙攻打韩国,进入三川。然后,再将军队开出函谷关而不攻打其他国家,直接讨伐周都。这一来,周天子必献出祭器。大王便可以挟持天子,据有天下的地图户籍。这是称王的最大功业啊!’秦王认为他说得很对,所以备妥了三十辆兵车,而将他送入魏国去。现在,张仪入魏,大王果然攻打魏国。那么,大王等于是对内使自己的国力疲困,而对外攻打与自己有邦交的国家。结果,是给你增加一个邻近的敌国,使自己国家受制,这样一来,正中张仪的反间计,让秦王高兴。这就是我所说的使张仪更得信赖的道理。”

齐王听到这里,如梦方醒,连连说道:“你说得对,你说得对。”于是,便立即命令解除攻打魏国的战争。魏国的战争之危,得到解除,张仪不但安全得到保障,而且得到魏王的礼遇,任命他为魏国的宰相,直至病死。

张仪作为纵横家,不但在推行“连横击弱”的路线时,表现得潇洒自如,纵横捭阖,而且在遇到危难时,亦能以退为进,使自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始终处于不败之地,着实表现出他超人的才能。

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它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一个意思,即以退为进,就是在自己与小人的争斗中如处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难之时,可以退让一步,暂避一时,主动放弃眼前一些利益或者转移努力方向。这样做,不但能避其锋芒,脱离困境,而且还可能另辟蹊径,重新占据主动,以彼处之“得”来弥补此处之“失”,以长远之“利”来抵偿眼前之“损”。这对做人做事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图书信息

*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同类推荐
  • 成就人一生的学习好习惯

    成就人一生的学习好习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向卓越的道路不可能是坦途大道,崎岖和坎坷必须凭自己的能力走过去,没有捷径可循,必须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才会变得轻松,学习的效率才会不断提高。《成就人一生的学习好习惯》共分九章阐述学习习惯与方法,分别是:学习影响人一生的命运、把读书读报等当作一生的习惯、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遵循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学海无涯、养成优良的学习态度、进行创新性的学习。
  • 女人的办公室

    女人的办公室

    此书为香港最神秘专栏女作家王迪诗的最新办公室话题之作。书中,她时而为女人发声,时而为男人辩护。她是少有的懂得生活的快活女性,快活,源于她懂得自嘲,她把女人世界的孤独完全看透。她以辛辣的文笔,告诉读者何为“王迪诗式”的生活态度。黑色幽默的文字,让人笑中有泪。和王迪诗一起,痛骂公司“女皇”,笑看身不由己的工作风云。
  • 读智囊悟人生

    读智囊悟人生

    翻开《智囊》,细读里面的故事,慢慢品嚼其中的滋味,你会发现人生的确需要“见大”、“远犹”、“通简”、“迎刃”和“知微”。且不论《知囊》的“身份”是什么,把它的智慧提取出来,就是人生的一大选择。一本《智囊》囊括了天下智慧,把《智囊》的智慧提取出来,悟出人生的道理,得到想要的思想,感悟奇特的人生。也许就是这本书的初衷,更有可能是此书的始衷。
  • 果断放弃清醒选择——人生两难境地的思考

    果断放弃清醒选择——人生两难境地的思考

    生命中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很多。如果一味地纠缠在那些毫无结果东西上,拼命地追求本该放弃的,本该苦苦追求的却又毫不足惜地放弃,到头换来竹蓝打水一场空。如果说执著是一种精神,那么放弃是一种勇气和境界。得不到的或不该得的,就该果烛放弃。匆匆的生命、有限的人生,不允许我们思面击分散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在大好时光中忙忙碌碌终无所成。扔掉扰心的烦恼,忘记失败的沮丧,封藏痛苦的记忆,坚定地把许多的过去踩在脚下,留在身后。选择了瞬间的清醒,就等于选择了瞬间的成长。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境界:远离浮躁,淡然处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在跌倒时看到风景;安贫乐道,宠辱不惊,即使目标模糊也能在转角处继续前行;释怀过去,豁达大度,即使红尘纷扰也能在浮沉中延伸幸福。
热门推荐
  • 胜邪—DNA

    胜邪—DNA

    科幻迷不看,你会后悔的!星陨,神启。普通的学生,不普通命运,身体中的密码当完全解开时,会变成杀人魔王,还是神明度世?一颗猩红的陨石降落,全世界进化开始,成功你就能活下去,失败变成怪物吧。手持“零器”,对抗未知的挑战!系统启动:代号“胜邪”!“奕渊!我只想变回普通人,变回来当初的一切!”“没有命运!只有现在…“”
  • 门神道长养成计划

    门神道长养成计划

    神战之后,人间战乱,战火纷飞,怎样结束这一切,如何使整个世界恢复原样……
  • 走出绝境之地

    走出绝境之地

    这是一本儿童短篇小说。主要阐述了两个主题:1.环保主题:动物世界(即文中的“灵林之地”)和人类世界本是两个互不干扰、互相独立的不同世界。但是人类世界的急速发展和膨胀,挤压了动物世界的生存空间,人类继而发现了灵林之地的丰饶资源,于是动了贪念,大肆掠夺灵林之地的资源。人类的这一举动,置灵林之地于将被摧毁的境地中。这个时候,大央、斑、紫和连,连同人类小孩,茶茶,为了守护灵林之地,踏上了拯救灵林之地的征程。而茶茶,也在灵林之地中,见识了很多新奇有趣的动物和植物——威武但忧伤的森林之王、外表阴冷内心热情的沙漠孤狼、文质彬彬且拥有治疗能量的兔子、外向活泼但心思缜密的鲸鲨、会飘起来的河流、美丽又神秘的神鸟……2.救赎主题:“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这是精神分析领域的一句名言。每颗灵魂都渴望被看见,都渴望发出的声音,能够得到回应。文中的每个角色,甚至包括关系着灵林之地生命力强盛与否的灵泉,他们的生命力和情绪,一旦没有被看见,一旦得不到回应,他们本身的活力都会被转化成消极的能量,从而拥有能够摧毁灵魂的强大力量。他们的救赎征程,不是为了拯救灵林之地而做出的简单战斗,更是每个角色,对自我生命力的拯救。
  • 通天枭雄

    通天枭雄

    乱世洛宁国,诸部狼心异动。各路枭雄,闻风而起。卑微草根,亦正亦邪,崛起为一代通天枭雄。左手打江山,右手拥美人,收诸部,大功成后,才发现惊天阴谋从出生便开始。
  • 未被记载的故事

    未被记载的故事

    平凡与不平凡的区别是什么呢?有人想要平凡,有人想要不凡。平凡的人以前也是想要不凡,不凡的人最终会想要归于平凡,本次的故事就是一位小人物本已经想要平凡,但是却奈何不平凡的一生………
  • 穿越之娘子不要哭

    穿越之娘子不要哭

    他,是南国有封地,冷漠多才的王爷,因恋人失踪,找寻两年她,在现代,装作成天爱哭的小女孩,到古代,因失忆,倒也温柔可爱,只是遇到他,就冷漠起来。两个冷漠的人,在古代相遇,热情如火.............
  • 吴乘窃笔

    吴乘窃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族契约录

    龙族契约录

    踏破数不清的迷雾重重,眺看望不尽的世界尽头。是谁规定所谓天经地义、约定俗成?不灭的龙鳞,掀翻宿命的轮回;闪耀的星光,是我永恒的信仰。星星萤火,炎阳皓日;金珠散尽,九死无悔。
  • 特种军神在都市

    特种军神在都市

    一名曾今部队中的王者,让敌人谈之色变的军神,一代不败传奇,却惨遭人陷害,最终回归都市生活,玩转职场,各种装逼泡妞。一步步揭开背后真相,揪出幕后黑手......
  • 黑起

    黑起

    大家好!我是本作品的主角兼老师黑起,没错,我的名字就是由战国时代著名大将白起的名字而来,下面就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几个不重要的人物:首先是吐槽担当——张落,因为不重要就不详说了,接下来是外貌担当——蔡雯,这个也不重要,还有是春丽的担当——秋丽,总感觉会被人骂,最后压轴出场的是废材担当——驴超(废材)。那么就介绍这么多,故事正式开始。PS:章节名什么的都是浮云,我绝不会说是作者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