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障碍都在你心里
在工作中,“不可能”经常被人们所引用,它使人们对自己或他人失去信心,也让人们不相信奇迹的发生。但是人们应该想想过去所创造出的奇迹,如:海伦·凯勒听不见声音,看不见东西,但她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奇迹;约翰·库缇斯曾被医生断言活不过一天、一周,但他活到了34岁,成为轮椅橄榄球运动员、室内板球健将、国际著名的演讲大师,并有了妻儿……
世上没有不可能,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在奥运会上,运动员最不可缺少的也正是这种信念——相信“没有不可能”。
奥康企业就是一个在工作中奉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典型代表。在发展过程中,奥康企业创造了许多别人觉得无法做到的“神话”,而这些所谓“神话”的产生,其实正体现了敢于蔑视困难、把问题踩在脚下的精神。
我们再来看一个奥康创造的“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故事:仅用3个月,就建成了一栋7400平方米的厂房。
2006年,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奥康准备再盖一栋厂房。
为了让厂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奥康的高层对负责这一工程的主管下了死命令:3个月必须将厂房建好。
开始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通常盖这样一栋厂房起码需要8个月,而3个月建好,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在奥康,没有什么不可能。
奥康制订出了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什么时候该完成什么工作,都写得清清楚楚,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如为了用足24小时,奥康安排工人三班倒,晚上的工资是白天的3倍。这就是奥康所信奉的“宁愿损失金钱,也不能浪费时间”。
终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厂房如期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
当时有一个工人开玩笑地说:
“奥康建房就像山里的竹笋一样,前一天还没破土,第二天就冒出来了。”
其实,除了3个月建成厂房,奥康还创造了很多个“不可能”:
西部鞋都,这个荒地上诞生的奇迹,在开始时看来也是不可能,但最后,“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和意大利一流制鞋企业GEOX的合作,在别人看来同样不可能。因为当时GEOX考察的中国企业有七八家,论实力,奥康比不过某些企业;论名次,奥康被排在考察的最后一位。在考察奥康之前,GEOX内部已经有了初步定论,甚至有些人提议不要去奥康了,免得浪费时间。但没有想到的是:最终,奥康成了GEOX在中国唯一的合作伙伴。
几年前,当奥康决定投资生物制药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可事实证明,投资这一领域是很有眼光和商业前景的。
黄冈商业步行街是奥康打造的100条商业步行街的第一条,之前几乎听不到赞同的声音,可是黄冈步行街的开业让所有不相信的声音都从此销声匿迹……
做大的事业,需要的正是将所有“不可能”踩在脚下的勇气和魄力!
“不可能”并非真的不可能,而是被夸大的困难吓住了前进的脚步。要想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多种“不可能”,就要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坚信“没有什么不可能”,“不可能”就将变为可能。
让问题止于自己的行动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任后,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了个牌子,上面写着“book of stop here",翻译成中文是“问题到此为止”,意思就是说:“让自己负起责任来,不要把问题丢给别人。”把这句话引申到生活中,让问题止于自己,而不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别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对那些容易解决的事情负责,而把那些有难度的事情推给别人,这种思维常常会导致我们的失败。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铁路公司做电报员。有一天正好他值班,突然收到了一封紧急电报,原来在附近的铁路上,有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出了轨道,要求上司通知所有要通过这条铁路的火车改变路线或者暂停运行,以免发生撞车事故。
因为是星期天,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卡内基也找不到主管上司,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而正有一次列车驶向出事地点。此时,卡内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冒充上司给所有要经过这里的列车司机发出命令,让他们立即改变轨道。按照当时铁路公司的规定,电报员擅自冒用上级名义发报,唯一的处分就是立即开除。卡内基十分清楚这项规定,于是在发完命令后,就写了一封辞职信,放到了上司的办公桌上。
第二天,卡内基没有去上班,却接到了上司的电话。来到上司的办公室后,这位向来以严厉著称的上司当着卡内基的面将辞职信撕碎,微笑着对卡内基说:“由于我要调到公司的其他部门工作,我们已经决定由你担任这里的负责人。不是因为其他任何原因,只是因为你在正确的时机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老板聘用一个人,给他一个职位,给他与这个职位相应的权力,目的是为了让他完成与这个职位相应的工作,妥善及时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听他讲关于问题长篇累牍的分析。
1999年,曾是美国第一大零售商的凯玛特开始显露出走下坡路的迹象,有一个关于凯玛特的故事在广泛流传。
在1990年的凯玛特总结会上,一位高级经理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向坐在他身边的上司请示如何更正。这位上司不知道如何回答,便向上级请示:“我不知道,您看怎么办。”而上司的上司又转过身来,向他的上司请示。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一直推到总经理帕金那里。帕金后来回忆说:“真是可笑,没有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宁愿将问题一直推到最高领导那里。” 2002年1月22日,凯玛特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凯玛特的破产有很多管理和运作上的问题,但是公司内部流行的“把问题留给老板”的办事作风有着莫大的关系。
美国肯塔基丰田装配厂的管理者迈克·达普里莱把丰田生产方式描述为3个层次:技术、制度和哲学。他说:“许多工厂装了紧急拉绳,如果出现问题,你可以拉动绳子让装配线停下来。5岁的孩子都能拉动这根绳,但是在丰田的工厂里,工人被灌输的哲学是,拉动这根绳子是一种耻辱,所以人人都仔细操作,不使生产线出现问题,所以那根绳子潜在的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作用。”
在这里,是否拉动这根绳子,其实体现的是对待问题的态度。一个不把问题留给别人的人是不容许自己去拉动这样的紧急拉绳的,相反,他们会使出自己所有的办法,让问题止于自己的行动。
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很多难题,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不去解决,而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别人,那么我们将一事无成。只有你去积极的解决问题,你才能有机会获得成功。
不拿借口当“挡箭牌”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摒弃借口,不再为了自己的失败或者没有完成任务而寻找托词,而应该千方百计的克服所有的困难,积极主动的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完成任务。
我们也许还记得,一百多年前,美西战争即将爆发,为了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一名合适的送信人,把信送给古巴的加西亚将军。军事情报局向总统推荐了安德鲁·罗文。罗文在接到总统交给他的“送信”任务后,马上无条件地立即执行,并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战胜了艰难险阻,终于在预定的时间内把信送到。
一路上丛林密布、山峦险峻、蛇毒水臭、蚊虫叮咬、敌军穿梭,罗文独自一人在密林中迂回前行了整整三个星期,用一双脚穿越了险恶之地,完成了这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罗文在接到他的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后,没有提出任何的借口和理由,也没有问:“为什么要送给加西亚?加西亚是谁?他在哪儿?为什么让我来送?……”并欣然接受了此项艰巨的任务,排除万难,最终顺利完成。
相对于罗文,我们现在都变成了“借口专家”——当任务下达下来或者执行途中遇到障碍、受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其中最容易脱口而出的借口就是“我以为……”
确实,借口有很多好处,它可以让我们暂时逃避困难和责任,获得些许心理的慰藉。但同时,借口的代价却无比高昂,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恶习少。有人说过:“失败的人之所以陷入失败,是因为他们太善于找出种种借口来原谅自己,也使别人原谅。”
在这项艰巨的任务中,罗文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和沉着冷静的作风,积极地想办法,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变故。如果我们也能像罗文一样,遇到困难时不找借口,相信很多困难都能被克服。
对于借口,比尔·盖茨曾说过,一心想着享乐,又为享乐找借口,这就是怠惰。而这种找借口的习惯给我们带来的代价就如同下面故事中的约翰一样。
约翰是公司里的一位老员工,以前专门负责跑业务,深得上司的器重。只是有一次,他手里的一笔业务让另一家公司的竞争对手抢走了,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事后,他很合情合理地解释了失去这笔业务的原因。那是因为他的腿伤发作,比竞争对手迟到半个钟头。以后,每当公司要他出去联系有点棘手的业务时,他总是以他的脚不便,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作为借口而推诿。
约翰的一只脚有点跛,那是一次出差途中出了车祸造成的,留下了一点后遗症,根本不影响他的形象,也不影响他的工作。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但如果有比较好揽的业务时,他又跑到上司面前,说脚不便,要求在业务方面有所照顾。如此种种,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如何寻找更合理的借口身上。碰到难办的业务能推就推,好办的差事能争就争。时间一长,他的业务成绩直线下滑,没有完成任务他就怪他的脚不争气。总之,他现在已习惯因脚的问题在公司里可以迟到,可以早退,甚至工作餐时,他还可以喝酒,因为喝酒可以让他的脚舒服些。
有谁愿意要这样一个时时刻刻找借口而不去寻找问题的突破口的员工呢?约翰被炒也是意料之中的。
为了防止像约翰那样的悲剧,我们都应树立起“不拿借口当挡箭牌”的心态,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尽办法使之继续进行下去。
注重细节,小事也可能影响你的前途
随手的小事,不重要的细节这些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你的前程。
在一次国际性的商贸谈判中间休息时,英国的一位裘皮商人主动给美国的谈判人员递烟闲聊:“今年的黄狼皮比去年好吧?”美国人员随意地应了声:“还不错。”那人赶紧跟了一句:“如果要想买20多万张不成问题吧?”美国谈判人员仍不经意地说:“没问题。”
英国商人在不动声色中掌握了美国有大量的黄狼皮在寻找买家的商情。在随后的谈判中,英国商人用比原方案高出5%的价格,主动向美国商人递出5万张黄狼皮的买单。可是随后美国商人就发现在英国市场上有大量黄狼皮抛售,价格低于英国商人给美国商人的报价。当美国商人向其他国家寻求黄狼皮的买家全部被顶回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英国商人是有意用高价稳住自己,以便大量抛售他们几十万张黄狼皮的库存,以微小的代价换了个先手出货。
每一个公司的办公室里都会有许多的文件,除了对外的公告之外,任何文件都属于公司的机密,不可随意外传或泄露。公司里的员工对正在实施的秘密计划要提高警惕,不使机密外泄,避免走漏消息,给公司造成损失。像美国谈判人员那样,一个细小的疏忽就铸成了大错。对过时的文件或平常处理的普通文件,也不要掉以轻心。有时,很难判断出什么样的文件属于机密,是否要对外公开或保密,但是,作为职员,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要知道,通常看似普通平常的文件,也容易泄露重要的机密,毫不起眼的普通文件,有可能正是竞争对手想得到的珍贵资料。因此,只要是公司里流通性的文件,都应该严格管理、妥善保存或适当处理。例如,公司里的员工名单,虽然在企业内算不上是机密,如果一旦被竞争对手得到,却能从员工的配置情况,推断出公司的经营谋略或发展方向,有时还可能成为对方挖掘人才的依据,从而给公司带来损失和不利。
许多人往往因为工作中不经意的小事,影响自己的前途。比如不修边幅,不讲卫生,随便议论,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迟到早退,无意中泄漏公司机密,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如果给上司或同事留下不良印象,对自己的前途将产生极大影响。每个工作环境都有其一定的行为规范,我们必须随时注意和提醒自己别犯错误,认真工作。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职场中人最容易犯得集中错误:
1.轻视职能
只要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能升任主管,这是某些人的观点。其实不然,优秀的运动员不一定是好教练,一些表现优异的工程师、销售人员在升任主管后却表现不佳。这是因为主管还需要工作以外的条件,如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所以,在某个职位做得好,并不表明你在其他职位也能做得好。
2.相信成功是依靠运气
很多人坚信成功是由于有好的机会,因此他们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而不去主动地计划、经营自己的生活。这种人只能是守株待兔,在事业上不会有更大的发展。
3.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职业前程计划是组织和个人双方都参与的事,最终的实现者是个人,因此,你不能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来对付自己的未来。
事无巨细都要管。
4.时刻想着跳槽。
总是觉得别的工作岗位更理想,因此产生“跳槽”的想法,而没有想到在新的工作岗位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面对新的矛盾和挑战。持这种观念的人是很危险的。其实,在现有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干,往往能真正得到发展。
工作中的折磨使你不断超越自我
一个人不但要接受他所希望发生的事情,而且还要学会接受他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要适应现实,接受任何不可改变的事实,心平气和,以平常心面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而不是唉声叹气,自寻烦恼,更不要企求社会来适应你,奢望世界为你一人而改变,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在困难面前,如果你能承受折磨,你将会赢得长足发展;如果你不能忍受,那么等待你的也许就是被社会淘汰。
上海某高校计算机系一男生,毕业后如愿进了一个颇有名气的软件开发公司,本以为可以用上往日在学校里学习积累起来的编程技术,在公司一展身手,出人头地。可万万没想到,就在他工作3个月后,上司竟突然让他负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这与他在学校里所关注和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别。开始,他不禁产生了消极情绪,怎么办呢?经过沉思后,他想通了,只有面对现实,于是又拿起了病毒方面的书籍,开始学习新的知识来适应现在的环境。渐渐地,他竟然喜欢上了反病毒这个行业,且很快就开发了一个全新的反病毒软件,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当我们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时,当我们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时,唯有面对现实,适应现实,克服困难,奋发图强,才可做一个勇往直前的成功者。
如果我们没能学会面对、适应现实,而是逃避现实的话,我们将因经不起考验而被现实所淘汰,成功也将与我们擦肩而过。
一位年轻人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某研究所,终日做些整理资料的工作,时间一久,觉得这样的工作索然寡味。恰好机会来了,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来他们研究所要人,到海上工作是他从小就有的梦想。领导也觉得他这样的专业人才待在研究所光整理资料太可惜,所以批准他去海上油田钻井队工作。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他拿着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狭窄的舷梯,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让他送回去。他又快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他看了看领班,犹豫了一下,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浑身是汗,两腿发颤,主管却和上次一样,在盒子上签下名字,让他把盒子再送回去。他擦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向舷梯,把盒子送下来,领班签完字,让他再送上去。
这时他有些愤怒了,他看看领班平静的脸,尽力忍着不发作,又拿起盒子艰难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当他上到最顶层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傲慢地说:“把盒子打开。”他撕开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侣。他愤怒地抬起头,双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
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叭”的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释放出来了。
这时,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来,直视着他说:“刚才让你做的这些,叫做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要求队员身上一定要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才能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最后一点点,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这位年轻人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领导和主管对自己的折磨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锻炼,经过这些考验之后,你的能力和意志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经受住各种考验,多用心,多忍耐,你就会获得应用的提高。
不肯“低人一等”,哪有“高人一筹”
罗明以前是个英语老师,下岗了之后他到北京一家俱乐部做会员卡的销售员。开始的时候,罗明对一切都感到生疏,初来乍到,也没有可以利用的关系。可想而知,他的处境有多窘迫!他决定采取一个初入道者都采用过的笨办法:扫楼。“扫楼”是业内人士的术语,即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聚集在写字楼里,你要一家一家地跑,一家一家地问,那种情形就跟扫楼差不多。当然,你必须要找经理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最好是总裁,普通的白领是难以接受价格不菲的会员卡的。
罗明的生活从此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他由一名荣耀至极的大学教师,一下子“跌落”成了一个“厚脸皮”的推销员。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心理上的落差感十分强烈。
有一个朋友问过罗明关于“扫楼”的事情。那个朋友阴阳怪气地问他:“‘扫楼’是不是很威风,一层一层,挨门逐户,就像鬼子进村扫荡一样?”罗明听完这番话,内心真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往事不堪回首,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扫楼”之初的那种狼狈和艰辛。他曾经精确地统计过,他“扫楼”的最高纪录是一天内跑了10栋写字楼,“扫”了72家公司,感觉身体像散了架一样,腿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了,别说走路,挪动一下都很困难。那天晚上,他坐电梯从楼上下来,在电梯间里,他感到自己的胃正在一阵阵痉挛、抽搐、恶心,唯一的想法就是找个清静的地方大吐一场。他经常忍受人们的白眼和奚落,这对于从小到大都一直备受尊重的他来说,该是怎样一种伤害啊!
如果推销会员卡只有“扫楼”这一种方法,那么很少有人能够坚持下去,也很少有人能够成功。“扫楼”只是步入这个行业的初始阶段,秘诀还是有的。大约半年后,罗明开始出现在俱乐部召开的各种招待酒会上。出席这类酒会的人都是些事业有成、志得意满的成功人士。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罗明发现那些如同铁板一样的面孔不见了,那些刺痛人心的冷言冷语不见了,现在出现的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彬彬有礼。他感到自己一下子放开了。他本来就该属于这里:他的涵养,他的才学,即使他曾经历过一段坎坷的“奋斗史”,又怎能磨灭他所固有的价值与尊贵呢?他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知道他们需要听从什么样的劝告。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一下子就能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他的语言、他的讲解,也不是那样干巴巴的,仿佛带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鼓动力。他告诉他们,俱乐部将会给他们最为优质的服务,而购买价格昂贵的会员卡,就是一种地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在一次专为外国人举办的酒会上,似乎没有人比他更游刃有余。他能说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这让他一下子就与外国人打成了一片。他曾经一个下午同时向8个外国人推销,结果竟然售出了9张会员卡,其中有一个人多买了一张,是送给他朋友的。每张会员卡5万美元,每售出一张会员卡,销售人员可以从中提取10%的佣金。罗明一下午的收入就很容易推算了。
从那以后,罗明在几个俱乐部之间跳来跳去。到了2004年初,他终于在一家俱乐部安营扎寨。他已经不用再去“扫楼”了,即使是参加招待酒会,他也不用怂恿别人买会员卡了。他有良好的学历、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销售业绩,所以,他从销售员、销售经理、销售总监一直到俱乐部副总裁。显然,如果没有当年的“低人一等”,哪里会有后来的“高人一筹”呢?
“低是高的铺垫,高是低的目标”,对于那些已经处在事业金字塔顶端的人,你只要去研究他的经历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高人一等”、风光十足的,他们也曾有过艰难曲折的“坐冷板凳”的经历,然而他们却能够端正心态,不妄自菲薄,不怨天尤人。他们能够忍受“低微卑贱”的经历,并在低微中养精蓄锐、奋发图强,尔后他们才攀上人生的巅峰,享受世人对他们的尊崇。
顾客把你磨炼成上帝的天使
我们常常说“顾客就是上帝”,可是这些“上帝”却不是那么容易应付的,稍微不留意,就可能让他们对你的服务表示不满,引发一顿牢骚,还有可能把你的行为夸张的反映给你的上司,所以,人们常常会抱怨不堪于刁钻的顾客的折磨。
抱怨的人通常只看到了眼前的痛苦,而没有看到长远的发展。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能够忍受顾客各种各样的考验的人,往往才是业务能力最强的人。只有经过了各种折磨的人,你的业务能力才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才会为你今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阿迪·达斯勒被公认为是现代体育工业的始祖,他凭着不断的创新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终身致力于为运动员制造最好的产品,最终建立了与体育运动同步发展的庞大体育用品制造公司。
阿迪·达斯勒的父亲靠祖传的制鞋手艺来养活一家四口人,阿迪·达斯勒兄弟帮助父亲做一些零活。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家店主将店房转让给了阿迪·达斯勒兄弟,并可以分期付款。
兄弟俩高兴之余,资金仍是个大问题,他们从父亲作坊搬来几台旧机器,又买来了一些旧的必要工具。这样,鲁道夫和阿迪正式挂出了“达斯勒制鞋厂”的牌子。
起初,他们以制作一些拖鞋为主,由于设备陈旧、规模太小,再加上兄弟俩刚刚开始从事制鞋行业,经验不足,款式上是模仿别人的老式样,种种原因导致生产出来的鞋,销售并不好。困境没有让两个年轻人却步,他们想方设法找出矛盾的根源所在,努力走出失败的困境。
聪明的阿迪逐渐意识到:那些成功企业家的秘诀在于牢牢抓住市场,而他们生产的款式已远远落后于当时的需求。
兄弟俩着手寻找自己的市场定位,经过市场调查,终于有了结果:他们应该立足于普通的消费者。因为普通大众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他们最需要的是既合脚又耐穿的鞋。再加上阿迪是一个体育运动迷,并且深信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健康将越来越会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而锻炼身体就离不开运动鞋。
定位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设计生产的问题了。他们把自己的家也搬到了厂里,一个多月后,几种式样新颖、颜色独特的跑鞋面世了。
然而,新颖的跑鞋没有像兄弟俩想象的那样畅销。当阿迪兄弟俩带着新鞋上街推销时,人们首先对鞋的构造和样式大感新奇,争相一睹为快。可看过之后,真正购买的人很少,人们看着两个小伙子年轻、陌生的脸孔,带着满脸的不信任离开了。兄弟俩四处奔波,向人们推荐自己精心制作的新款鞋,一连许多天,都没有卖出一双鞋。
阿迪兄弟本以为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之后生产出的鞋子,一定会畅销,然而无法解决的困难又一次让两个年轻人陷入绝境。
可阿迪·达斯勒的字典里没有“输”这个词,只有勇气陪伴着他们,去闯过一个个难关。在困难面前,阿迪兄弟没有消沉,没有退缩,而是迎着困难继续努力,在仔细分析当时的市场形式和自己工厂的现状后,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兄弟俩商量后决定:把鞋子送往几个居民点,让用户们免费试穿,觉得满意后再向鞋厂付款。
一个星期过去了,用户们毫无音讯。两个星期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兄弟俩心中都有些焦躁,有一些坐不住了。
在耐心地等候中,又一个星期过去,他们现在唯一的办法也只有等待了。一天,第一个试穿的顾客终于上门了。他非常满意地告诉阿迪兄弟俩,鞋子穿起来感觉好极了,价钱也很公道。在交了试穿的鞋钱之后,又定购了好几双同型号的鞋。
随后不久,其余的试穿客户也都陆续上门。一时之间,小小的厂房竟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鞋子的销路就此打开,小厂的影响也渐渐扩大了。
阿迪兄弟俩没有被初次创业所遭受顾客的种种困难所吓倒,面对资金不足、经验不足、信誉缺乏等困难,他们凭着自己的信心和勇气一一攻克,为日后家族现代体育工业帝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我们也一样,当遇到要求高的顾客时,与其解释自己已经做的多么完善,不如听听他们的要求,磨炼自己,提高自身的水平。也不要抱怨顾客对我们的折磨,因为,唯有这些折磨才能将我们磨炼成美丽的“天使”。
体谅老板,未来才能做好老板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老板,因为他总是期望我们做得更多,却给予我们特别少。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老板整天在忙忙碌碌的,他是为了什么呢?我们的衣食住行,还不是得益于老板。
老板也在为我们工作。换个角度看老板,我们就会体会到老板为企业经营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在工作中给老板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工作中,员工轻视老板主要分为下列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一旦某位职员在公司中起了很大作用,他就会变得自以为是了。譬如顺利完成了一个大订单,为公司挽回了重大的损失等,他们会想:“如果没有我,公司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第二种情形是,当员工处于事业的低潮,譬如没有完成业务指标,或者因个人工作问题遭到老板的批评责备,他们的内心会充满挫折感和委屈,于是,就会对那些批评他的人心存怨恨。“当老板有什么了不起,将我放在那个位置上,我一样能做好。”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一种正确的心态。他们被私欲蒙住了眼睛,看不到老板所付出的代价和努力,看不到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所必须付出的艰辛。
事实上,作为一名老板,其工作性质与员工有很大不同。他必须思考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他必须对每一个重大的决策进行规划,这些工作表面上看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却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维持一家公司的正常运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他必须具备许多非凡的能力:
——强烈的成就感,这类人追求卓越的成就感的愿望很强烈;
——良好的整合能力,这类人具备不错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把各种纷繁的信息整合起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良好的承受力和持久力,这类人承受压力的能力强,勇于面临各种打击,不轻言放弃;
——良好的团队组织能力,这类人有天生的领导力,善于调动团队整体积极性。
退一步说,如果老板真是很轻松,很悠闲,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做了老板都会很轻松,现在的轻松也许是以前辛苦的结果——只是你没有看到老板以前所付出的努力。一旦公司业务进入成熟稳定期,与那些整天疲于奔命的业务员相比,老板的轻松也是理所当然的。
李克是一名业绩出众的营销经理,看到每天老板坐在办公室里,而业务人员四处奔波,使得公司财源滚滚。他内心颇有些不平,于是产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几经筹措终于将公司开起来了,结果他发现无论是业务,还是管理都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然,我们并不否定个人创业,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职业精神,但我们必须明白,做老板是一件复杂而且辛苦的事情。做员工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给老板更多的体谅,未来才有可能做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