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放言五首》当中的一首诗,意思是说,像周公这样忠臣也有流言蜚语中伤的时候,像王莽这样的奸贼也有谦恭礼下的时候,如果他们都半路一死,那么天下的忠奸又叫人怎么说得清?是忠是奸,要用事实说话;是好是歹,要经得起实践检验。
乐平公主
公元580年12月,杨坚因为坐镇中枢,平叛有功,晋升隋王,这仅是一个小小的过度。转过年来公元581年2月,正式改元称帝,建立大隋王朝。当然,这个谋朝篡位的过程,要经过一道漂亮华丽的外观,历史上都称呼为“禅让”。北周小皇帝静帝的禅让诏书是这样写的,“祇顺天命,出逊别宫,禅位于隋,一依唐虞、汉魏故事。”——天命如此,不敢违抗,现在我只有仿效以前历史上的花样,宣告破产,转让杨坚。整篇诏书写得言辞流利,文笔工整,当然了这个不可能是一个九岁的小孩子写的,诏书出自于大智囊李德林之手,老先生读的书也多,文笔也有水平。让的人再三配合,受的人再三推辞,经过三辞三让的惯例程序,杨坚这才勉为其难,出任国家元首皇帝一职。
三辞三让,在一般人看来是道非常虚伪的仪式,其实不然,中国人讲究得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有来龙有去脉顺天应人。不但是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上的帝国也无不如此,也需要有人为之加冕,以应君权神授。更何况在三辞三让之间,可以洞观全局窥测人心,以不变应万变,确保万无一失,所以说只有读懂历史,才能明白任何仪式程序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杨坚称帝建国这一年三十九岁,众望所归年富力强,正是人生命运的关键转折点。独孤伽罗是大隋帝国当之无愧的正宫皇后,历史称之为“文献皇后”。这大柱国独孤信一共有七子七女,独孤伽罗是他的第七个女儿,老疙瘩。独孤信的大女儿是北周皇帝明帝宇文毓的明敬皇后,四女儿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追封为元贞皇后,一门三皇后,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坚称帝,杨坚的长子杨勇封为太子,次子杨广封为晋王,其他几个儿子杨俊、杨秀、杨谅,依次封为秦王、越王、汉王,连他们家祖宗三代都加以追封。然后是封赏功勋,大赦狱囚,颁布新法,诏告天下。按理说一切无误板上钉钉,这时节偏偏有人跳出来指责反对,是什么人呢,难道不怕掉脑袋不成?这个人还真不怕,这个人就是前朝的太后,杨坚的女儿杨丽华。
在杨坚为相的过程中,杨丽华以太后的身份,坐镇宫闱稳定局势,把小皇帝牢牢控制在手中,杨坚才得以顺利地挟天子以令诸侯。杨丽华确实支持老爸为国辅政,但永远没有支持老爸谋朝篡位,所以等到老爸撕下温柔的面纱时,杨丽华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愤懑不满当面争持。她作为中国的传统女性,确实把自己当成宇文家的媳妇、北周的太后,她虽然亲近于娘家,可始终明白自己是外姓人,前朝的太后在今朝没有合适的身份,这一点说明她脑子很清醒。杨坚不便与女儿再做解释,就由皇后独孤伽罗出面缓和,说实话,自己世受前朝皇恩,返回头来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心中的确有愧。这时候独孤伽罗能说什么呢,当了今朝皇后的母亲只得好言安慰当前朝太后的女儿,改封她为乐平公主。
杨丽华虽然强烈反对,怎奈以一弱女子之力,终不能力挽狂澜。到后来,独孤伽罗一看杨丽华年纪轻轻,刚二十多岁,还是风华正茂,不行就再选择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组合家庭吧。没想到的是,杨丽华誓死不从,终身守志。我个人向来不赞成中国女子什么“贞节不嫁”,我也认为那是封建礼教对生灵的摧残。但是在杨丽华守志不改的事情上,我认为她不仅是为宇文氏一家守节,而是为逝去的那个国家守节。蔡东藩先生在编著《历代通俗演义》的时候对杨丽华也给予相应的评价,说的是满朝文武卖国求荣,尚不如区区一小女子!
杨坚改元建隋,年号“开皇”,就是历史上的隋文帝。杨坚自称帝以来,例行节俭勤于朝政,重用人才澄清吏治,颁布《开皇律》法,简化地方官制,总而言之实行了一揽子政策,开创了举世注目的成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盛世——“开皇之治”。中国历史是一部曲折的历史,中国历史从来都是兵荒战乱居多,老百姓难得过几天舒心的日子,需要几百年的时光也会有这么一次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