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皇帝殉国前的两个月,即崇祯十七年正月,在河南的归德府砀山县下的朱楼镇内,正是一派热闹的场景,这一天,朱楼镇中的朱大善人正迎来出嫁的大女儿朱孝君回门的日子,说起这个朱大善人,跟当今天子也是一脉相承,乃是昔日仁宗皇帝次子郑靖王的玄孙,同为太祖血脉,只是血脉早已边远,朱大善人这一支已离平头老百姓差不了多少,二十年前,朱大善人放弃了继承乃父奉国中尉的爵位,用心置办田产商行等生意,二十年来家资已经颇为丰厚,虽然朱大善人发达了,但是他为人乐施好贫,名声也算颇好,现在全国形势不好,到处都有贼寇来犯,他也不把钱放在手里放着,而是积极撒钱,哪家家境不好,他必亲自上门送钱慰问,还兴修水利,保证田园耕种无误,所以这几年虽然贼寇四起,砀山县周边地区,倒也算平安无事,其长子朱慈炼,性情张扬,且素好武艺,性情豪迈,目前在主要替父亲主持乡勇事宜,凭千余兵马,防范闯贼,次子慈炜,性情温良,好读书,勤于农事,这兄弟俩很有威望,就连砀山的县令都对他们非常尊敬。
这一天,朱大善人早早来到家门口,伸着脖子四处张望,旁边一个人笑眯眯地说,“朱员外这一大早就在门口是在等谁?”,“谁都知道今天是我女儿出嫁四年前的首轮回门,你居然不知?”,朱大善人说完作势就是要打他,来人轻轻一闪,“大善人还是莫动闲气为好”,此时朱大善人旁边一位少年轻轻拦到朱善人,“爹你何必动气,让姐姐看到,恐怕少不得一顿说”,少年说完又转头看着那个人,“李叔你也是,一把年纪了还这么不正经”,这个被唤做李叔的人也不示弱,回敬道“看看你爹,到底谁不正经啊”,说完笑着跑开了,朱大善人看着他的背景,摇摇头,回过头看了眼少年,惹不住训斥起来,“你这孩子,都20岁了还不打算成亲么,都是有秀才功名的人了,还不干点正经事,天天种地,也不帮你大哥整理乡勇,万一以后闯寇再打进来怎么好?”,这个少年,正是朱大善人的二公子朱慈炜,朱慈炜听见他爹又如此说,不由暗地叫苦,赶紧说,“爹爹教训的是,但农事乃是根本,不务农事,乡勇所靠粮,又从何来”,听见儿子这么说,朱大善人面色一沉,正想再教训教训他,忽然听到前面有人来报,“朱员外朱大善人,你的大女儿回来了,马车已过咱们镇的东门了,估计再有一会就到啦”,朱大善人一听,也顾不上教训儿子,赶紧跑过去,速度之快,令朱慈炜不由一惊,“爹爹平日里素好静,没想到奔跑起来也这么快”,当然内心这种想法他不敢说,否则定又招来一顿责骂。
朱大善人跑了大约三里地,才看到远远一辆马车,定是女儿的马车到了,他赶紧加快速度,一边跑一边喊,“孝君,孝君!!”,赶马车的仆役一看,回头对着马车里说,“三公子,好像是朱老先生亲自过来了”,车里传出一阵男声,“哎呀,不好,怎么能让老泰山大人亲自出来迎,这不是怀了礼数么,娘子我们赶紧下车吧”,说完,男子吩咐仆役停车,然后他再搀着车上的娘子下车,再一起上前。朱大善人此时才见到对面一位夫妇,等到朱大善人和夫妇走近了,朱慈炜这才赶到。
待二人向朱大善人行完大礼,朱大善人看着眼前的女儿,一副小巧玲珑,脸色通红的样子,非常欣慰,对着眼前的男子说到,“孝君配你,吾心慰矣”,男子赶紧回礼,“泰山大人言重,责杀小婿也”,此时朱慈炜先与姐姐见面问安,看到此番翁婿对话,强忍笑意道“你们就在这里说来说去了吧,先回府邸吧”,说到这里,朱慈炜还忽略了他后面还有一辆马车。
等到返回府邸门口,朱慈炜这才注意到居然有两辆马车,不由奇怪,待返回客厅,他又注意到,在姐姐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大约12岁左右的女童和一个16岁上下的少女,仔细看来,那个女童倒也十分美丽,于是他询问姐姐,朱孝君微微一笑,拉过女童,“这女童是我夫家的小姑姑,叫宋昔华,虽然年纪小,辈分倒还在我之上,另外一个女孩也是宋家的姑娘,叫宋蕙湘”,原来这位男子叫宋斟,其祖上还是被太祖皇帝称为文臣之首的宋濂,宋濂因被涉入胡惟庸一案,累有子孙,故剩下的子孙后代不再做官,一心治学或置产业,宋斟的祖上就是其中一支。但此时,朱慈炜倒也没在意这些,他的心思已经放到了宋昔华上面,对于宋蕙湘也就完全没有关注,心里暗暗道,“此生若得此女子,倒也完美无复缺了”,由于他的眼神太过炽烈,宋昔华只得赶紧跑开,这些,完全被朱孝君看在了眼里。
朱孝君不由暗自着急,原来她的心思是让宋蕙湘嫁给弟弟,至于宋昔华也跟过来,完全是她吵着要跟过来,没想到弟弟没看上宋蕙湘倒对那个年方十二的小姑娘感兴趣,这个变故让她是哭笑不得,当她把这个事情告诉朱大善人,朱大善人正在喝茶,猛然听到这个消息,一口全喷出来了,大笑不止,慌得一边的婢女赶紧去给他锤背,而坐在一边的宋斟也是拼命忍不住才使得自己没有笑出声音来,只弄得朱孝君尴尬不已,此时有下人来报,说大公子回来了,“听说我大妹和大妹夫回来了?”,人未至,洪亮的声音已至,话语毕,进来一个高大威猛的青年人,正是朱大善人的长子;先前那个叫朱慈炜的少年的兄长;也是朱孝君的哥哥朱慈炼,朱慈炼此时刚刚从砀山县城回来,为他手下的乡勇置办了四门大炮和一些炮手,还有一些弹药,得知大妹归来,赶紧先过来打声招呼。
朱慈炼先看着朱大善人,“爹,你还是先去看看二弟吧,我估摸他现在肯定窝在屋里看书呢”,朱大善人点点头,边抬脚还边说,“嗯,你这宝贝二弟,书都读到猪脑子里了,还在读,哼!”,朱慈炼不由一愣,正想追问缘头,但朱大善人已经走远,他回头看看了他的大妹,朱孝君道,“咱们这个二弟,虽说是个书呆子,口味倒也蛮特别”朱慈炼再次一愣,“我这次出门办事,也不过三旬,难不成二弟又惹了什么祸事不成,哎,都怪我这个做哥哥的太放纵他,老由他性子来!”,说到这个,朱慈炼情绪有点激动,不由握紧了拳头,“如今吾之大明,西有闯贼,更有辽东鞑子,擅居帝号,犯吾江山,如今东西皆有劲敌,稍有不慎,吾大明则有倾覆之危!我刚听说,开封的周王殿下。。。。。”,还没说完,门外响起了阵笑声,“吾即便不在,大哥却又在指责于我”,正是朱慈炜进来了,原来他刚听朱大善人说起大哥已办事归来,心想这次他肯定又要说,不若我主动去找他,也省得给他口实,没想到,绕是如此,还是让大哥拿到了他的短处,朱慈炜进来之前,自然听到了朱慈炼之言。他面对兄长,郑重行了一个礼,“兄切勿忧心,弟知道该作何打算,兄离开之日,弟已托陈兄传授剑术,日后兄统军斩贼于前,弟于后统筹一切,使兄无后忧,至不济,弟也愿随兄斩敌”。朱慈炼看了看自己的弟弟,“汝之所言?”,朱慈炜赶紧接道,高皇帝在上,断不敢妄言”,原来这是他们兄弟二人之间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当说了这类话来时,代表所说的话一定要实现,这是从幼时就形成的一种习惯。
“好,既如此,二弟你先回你自己的房间,好好看书,我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和孝君伉俪说,我一会再来找你”,朱慈炜听罢大为不满,正想再说点什么,突然,他感觉到大哥的眼神,又添加了一种另外说不出什么名字来的东西,总之,大哥变得非常严肃,严肃得都有点令人陌生,朱慈炜闭上了嘴巴,就在他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朱慈炼的声音又传到他的耳边,“二弟,把门带上吧,吩咐所有的下人,都先不用过来伺候了,切记!”,对于大哥的吩咐,他自然是要马上去执行的,所以,他赶紧吩咐下人。所有人都不必靠近那个屋子,各司其职就好,其实,过了好多年,朱慈炜才知道,当时朱慈炼那个眼神所代表的究竟是啥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