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条:“?”她看了后,凄苦地笑了一下。“这个时代,人们已经变得这么吝啬了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了吗?”她怔怔地想。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条短信,来自她的前男友。内容是:“我们已经结束了,以后别再找我了。”她本来不想给他发,但她忍不住。她想,毕竟相爱一场,就算他怕她的病会连累他,至少他对她也该心存一点点怜悯。如今看了这条短信,她彻底绝望了。
“无情的人!”她伏在枕头上痛哭起来。
不知不觉间,又半个小时过去了。一共有十几个人回了信息,但内容基本雷同,都说自己忙,等有空了再联系她。
忙,其实只是一个借口。一个真正关心她的人,看了她的短信,会看不出那18个字中包含的绝望和失落吗?就算他们看不到这一点,也至少应该猜出她可能出了什么事儿,或心情不好吧。她想,归根结底,还是这些人没人重视她,没人真正在乎她。
她知道,有两个人是不会给她回短信的。那就是她的父母,他们年龄大了,连看短信都不会,更不会回复。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自己也说不清。
给大家发这样一条短信,也许只不过是生命结束前她跟所有人做的一个游戏。它对参与者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只有等游戏结束了才能知道。现在,这个游戏已经接近尾声了。
女孩找来一张纸,用钢笔端端正正地写上了这么一段话:“为了不让那些爱我的人懊悔,我给了他们一个小时,也给了我自己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对我来说很漫长,我在漫长中等待一个电话,但它迟迟不来。现在,一个小时结束了,我也要走了。收到短信的人,爱我或不爱我的人,再见吧。”
泪水啪嗒啪嗒滴在遗书上。她把这张纸夹在一本书里,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然后将一把安眠药放在手心,端起了水杯……就当她把药放进嘴里,准备喝水时,手机响了。女孩含着药,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淌。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停了又响,停了又响……她含着药,拿起了手机。来电显示为“房东”。“也许是来催房租的,凑巧。”她这样想着,就把药吐了出来。“阿姨,我们的合约还有三个月,下一季度房租您就不必过来取了。告诉我卡号,我打您卡上吧。”
“哦……房租不着急。我是觉得你的短信有些奇怪,你没事儿吧?”
女孩在电话这头不吭声,哭了起来。她没想到,在她最绝望的时候,可以抓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竟然是平素几乎不打交道的房东。
房东听见女孩在哭,就关切地询问她出了什么事,又说了很多“人生要看开”、“有困难总会过去”等宽慰人的话。房东的话就像一股股暖流,温暖了女孩的心。
女孩只是哭,心底的委屈和绝望,统统随着眼泪奔涌出来。哭了半天,心里的乌云不知不觉就散开了。女孩心中有了阳光,生活也便有了希望。
最后,女孩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振作起来。几年后,她终于渡过难关,凭自己的努力开创了全新的生活。但她始终住在当年那个房东的屋子里,她说,住在那里,她就会感受到爱的温暖、爱的力量,就会有克服一切困难、重新生活的勇气。
此后,女孩对待别人的态度也改变了:只要有人向她请求帮助,她就会立刻答应,然后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只要知道谁有了困难,她也会主动去关心他、安慰他。
生命有时候真的很脆弱,但又很顽强。只要还能给它一点点爱,它就可以复活,就能够茁壮成长。
拾荒者与宝马车
凡·高曾说:“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都会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在别人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那个受了帮助的人就不会对别人的困难视若不见。说不定哪天,他就会帮到你。助人就是助己,爱人就是爱己。
爱,不需要豪言壮志,不需要山盟海誓,不需要惊天动地。有时候,那些默默无言的爱,才更伟大,才更感人。爱,也不分身份,没有高低贵贱。只要付出了爱,就会享受到爱的喜悦,得到爱的回报。
他是一个拾荒者,没有妻儿,也几乎没什么朋友。他的所有家产是一间二十来平方米的平房,一辆修了又修的老三轮车。屋子里,除了一个灶台,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一张黑漆漆的木方桌,两把椅子,一个摇摇晃晃的矮木柜,剩下的就是一堆捡回来的“废物”了:各种饮料瓶、酒瓶、罐头瓶、发潮发霉的废纸、破铁锅、笨重的电脑显示器、各种散发着锈味儿的破铜烂铁……很多人都对拾荒者存在成见,以为这些人总是跟垃圾打交道,又臭又脏,跟乞丐差不多。他们忘了,人的高低贵贱,并不依靠职业来划分,也不依靠财富来划分。只要不偷也不抢,靠自己的辛苦劳动换回正当的报酬,只要胸中有一颗善良的心,不论他是谁,都值得尊敬。
他,就是一个值得别人尊敬的拾荒者。二十几年来,他天天起早贪黑,不论晴天、雨天都坚持工作。一天下来,他的收入虽然不多,但应对日常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可他的生活却过得十分朴素:好几年了,他都没有吃过一顿肉,也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更是没有添置过什么新的家具。每个月,他的生活费都不超过100元钱。
这么算来,那么多年过去了,他少说也该攒了十几万积蓄了。可他依然一贫如洗。仅有的一张存折上,也不过才几千块钱的存款。
也许你会奇怪:他的钱都上哪儿去了呢?他的钱都捐了,捐给了一个个不认识的陌生人——那些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却无钱上学的孩子,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需要资助的贫困学子们。二十多年来,他一共资助了数十个贫困学子,圆了他们的求学梦。他只求这些孩子将来能有出息,从来不要求回报,甚至不想跟他们往来。因为怕那些孩子将来会找他,他甚至在给他们汇钱时,连自己的姓名和地址都不留下。
如今,他老了,但还在坚持拾荒。邻居劝他说:“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你也该为自己想想了。过几年要是走不动了,谁来照顾你啊?你这一辈子都是为了别人活的,白活了,不值得。”老人却回答:“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的。只要那些孩子出息了,我就值得。”一个炎热的夏日,老人在外拾荒时中暑了,晕倒在大街上。大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可没有一个人去搀扶他。这时,一辆宝马车在路边停了下来,车内走出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他三步两步走到老人身边,轻轻推了推他。
大街上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站在旁边围观,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有些人还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老人动了动,微微抬了抬眼皮,但还是睁不开眼。年轻人脸上凝重的表情略微好转了一些,露出一点喜悦的神色。他不顾众人的目光,把拾荒者扶起来,将老人灰黑的胳膊搭在自己穿着雪白衬衣的肩上,将他扶进了宝马车,径直朝附近医院的方向开去。
在护士的照料下,拾荒老人感觉好多了。他醒过来,听见身边有人在说话。“他是你亲戚吗?”一个女人的声音,好像是护士。“不,不认识。我在路上遇见他昏倒了,就把他送了过来。”“你还真敢!现在骗子可多了,你不怕他赖上你?你没听说过做了好事还遭人诬陷的事儿吗?”
“怎么会呢!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就没人帮他了。他倒在地上时眼睛都睁不开了……这么大年纪了,哎……其实,他没准曾经还帮过我呢。我这样做也算是报恩吧。”
女人咯咯地笑了起来:“怎么可能?你曾经昏在地上被一个拾荒者救了?”“他对我的恩比这大多了。我小时候家里穷,上中学时受过一个人的资助。虽然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但我一直不知道那个好心人是谁。他每次给我汇钱,都不留姓名,也不留电话地址。后来听说了一些报道拾荒者救助穷学生的新闻,我想,当年帮助我的好心人,可能也是一个拾荒者吧。当然,也可能是一个在高空作业的农民工,或者一个退休的老人……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那个好心人。不过也没关系,我多帮帮这些人,说不定哪天就碰巧报了恩呢。”
听年轻人说完,拾荒者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又想起了邻居的话,心里暗暗想着:“我这辈子没有白活。”
拾荒者和宝马车主,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因为一颗爱心联系在了一起。不管此拾荒者是否就是彼拾荒者,此宝马车主是否就是拾荒者当年资助过的学生之一,他们就这样相遇了。这既是巧合,也不是巧合。
这不禁让人想起另一则故事。他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事业成功,家庭幸福,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一个阴雨绵绵的春日,他下班路过城中那条小河时,发现一群人挤在那儿吵吵嚷嚷。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上前去探问。一个围观者告诉他:“有个孩子掉进河里被水冲走了,这里的人好像都不太会游泳,估计等救援的人赶到就来不及了。先生,你水性怎么样?现在赶紧下水还来得及。”他挤进人群,朝远处瞅了瞅,透过水雾,果真发现十几米外的河中有个挣扎的身影。这时刚入春,河水还是冰冷刺骨的。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救人要紧。他不假思索,迅速扔下公文包,脱下外衣就跳进了水里。
几分钟后,孩子得救了。他浑身湿漉漉地爬上岸,再定睛一看那个被救的孩子时,立马抱住他痛哭了起来。原来,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的儿子!他痛哭,是因为儿子劫后余生而感到激动,感到庆幸啊!
爱是可以种的
桃花躲不过寒冬的风霜,生命逃不过意外的劫难。可面对生活的残酷,我们要坚强,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爱是可以种的,换一个环境,剪掉那些痛苦的不堪回首的往事,让它在生命中汲取新的养分,它就可以在内心茁壮成长。
世界太大,可真正爱我们的人,却只有一两个。当曾经的沧海变为桑田,当最爱你的人永远离去,还有什么能弥补心中的空缺,有什么能抚慰心灵的忧伤?
她曾经多么幸福:有爱她的父母,爱她的丈夫,爱她的孩子。她在小城拥有一套很大很大的房子,房子临河。每天早晨,窗外的鸟鸣把一家人唤醒。他们伸一伸懒腰,然后坐在明亮的落地窗边,一边欣赏远处太阳冉冉升起时的美景,一边惬意地喝一杯牛奶,吃完早餐。这家人都爱听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尤爱那一支《四季》。
她常常坐在钢琴边,演奏她最爱的曲子,美妙的乐声和窗外的鸟鸣交织成一片;她的妈妈抱着她的孩子,和着琴声唱起《摇篮曲》;她的爸爸满面红光,叼着一支烟斗,静静地凝视着远方连绵的山峦;她的丈夫伏在案头写作,时不时,他会抬起头,微笑着看她一眼。
春日里,这一家最喜爱的活动,就是去桃林玩耍。林中桃花灿烂,蝴蝶扑粉。行走其间,世间一切烦恼全无。她有时候想:神仙的快乐,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是啊,既有稳定的生活,又有幸福的家庭,人生还需要追求什么呢?可是,神仙的快乐可以永恒,人间的快乐却经常倏然即逝。跟这个世界比起来,人的生命和幸福毕竟太脆弱了。大地轻轻一摇晃,大楼倒塌,家园被毁,那可怜的脆弱的幸福,一去不复返。那日她正好在外出差,躲过了此劫。但当她回到家中,看见往昔美丽的小区已然一片废墟,往昔可爱的面庞全部被埋于废墟之下时,那种悲痛和绝望岂是能用语言描述的。
她没有自杀,而是坚强地活了下来。但她的心却跟死了一样,没有一丝快乐可言。为了忘记生之痛苦,她离开了那个毁灭了她人生的城市,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她在那里找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为了忘记痛苦,她没日没夜拼命工作着,可每天临睡前,她却依然忍不住想起过去。她的钱包里夹着一张照片:背景是一片绚烂的桃花,她微笑着挽着丈夫的胳膊,丈夫手里抱着漂亮的女儿,女儿对着镜头做着可爱的鬼脸……这张照片,不知道让她流了多少泪,它勾起了她心中的悲伤,却也是她活下去的希望。她买了一个很大的陶土花盆,放在院子里,在里面栽了一株桃花。每天,她悉心地给桃花浇水,就如在用乳汁哺育她可爱的女儿。对她来说,能这样一直活着,一天天活在美好的记忆中,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他的出现,却打乱了她的生活。他斯文、温柔、体贴,无论是长相,还是言行举止,都像极了她的丈夫。最要命的是,他疯狂地爱上了她。
她的心乱了。因为受了太大的打击,她已经无力再爱了;可他又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无数次让她的心中重新燃起了爱的火花。他爱她,这很容易看出来:一下雨,他会拿着伞,在她的单位楼下等着接她,然后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肩上,送她回家;大晴天,他会小心翼翼地为她撑伞,就像一个忠诚的仆人。她对他说:“我不会爱你的。你别对我这么好。”
他说:“没关系,我愿意。”她说:“我的爱已经死了。像一棵树,死了,就再也不会发芽了。”他说:“树死了,我们可以再种一棵啊。一切都可以重来。”她沉默了。
回到家中,她想起他说的话,对着她栽在陶土盆里的那株桃花发呆:“我为什么要种它?哪怕它能挨过北方的冬季,在春日开出了花,它也终究不是故乡的桃花,那花下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转眼到了冬季,她要出差,要一个月才能回来。她没有交代他什么,自己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就出门了。可她一直惦记着那一株桃花。没有人的照料,它会不会干死?会不会冻死?她不想让他帮忙照看桃花,因为她觉得这是她自己的事儿。自从遭受那一次灾难后,她就很信天命。她想:活也好,死也罢,听天由命吧。她早就不想在生活中勉强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