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78300000016

第16章 宋真宗题额赐匾 周山长清旨还山(1)

话说智璇禅师力排众议割舍佛地兴建了书院,开辟了讲堂宿舍,从此寄居麓山寺的天下士子也就有了归宿。又见士子所读儒经,皆为手抄墨本,杂乱无章,少有正版书籍,有些痛心。智璇禅师本系儒生出身,只是多次科举失利而心灰意冷,无意仕途而遁入空门的,所以他对儒学经典的奥秘,体会是比较深刻的,一字之差,可使语义全反。他十分清楚,这些手抄的墨本,肯定会有误差,他曾经见过几位士子的几本手抄墨本,有些字迹潦草模糊,有些甚至错别字连篇,这样读书,岂不误人子弟?于是他秉承佛的精神,遣了弟子远赴京师购买了大量的正宗儒学经典藏之书院,以供士子抄录、阅读。智璇禅师在做了这项功垂千古的大事以后,还了岳麓寺一个清静的修炼环境,就把衣钵传给了弟子智通,从此不再说法,不Sz.圆寂。

智璇建了书院,又遣弟子购书藏于其中,一座粗具规模的书院从此奠定了千百年的基业。智璇圆寂以后,智通禅师亦不插手红尘事务,把书院交付给了当地政府潭州刺史朱洞。朱洞又延请周式做山长,书院从此走上了有序的教学发展道路。

却说周式,乃湘阴县人氏,家道殷实。既为巨富人家,又是书香门第,世代鸿儒。自陶公陶侃就任长沙郡后,在岳麓山兴建杉庵精舍,传播东鲁文明,开启湖湘学风,周式的祖辈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成为民间苦攻儒艺第一家。周式的祖宗尚被陶公举过孝廉。以后随着家业的不断兴旺,一直以儒业传家;到了周式一代更是书香溢满湘阴,行义著于四海。

湘阴周氏攻儒业,作鸿儒,却一直无意仕途。当年周式的祖宗被陶公举了孝廉,应朝廷之命作了一个小官,却因为官清而得罪了上司,落了个罢官的下场。从此仕途失意,因而告诫子孙后代:“书不可不读,官绝不可做。”“宁可代代出鸿儒,不可一代为巨卿。”因此周式的读书为儒,仅仅只是为养生做人而已。受家教的熏陶,周式从小就刻意于孔孟之间,却不重经世济国之道,对于儒学之“义”尤为重视。在他看来,所谓“义”,也就是善和美的统一,是判断人的行为善恶与美丑的标准,为实现自己心中的“义”,他在努力呼号和身体力行。

太宗晚期,一年,江南一带天旱无雨,江河断流,河床开坼,遍地赤红,饥民成千上万。朝廷虽有赈灾,终究杯水车薪。湘阴县令绞尽脑汁,曾邀集本县殷实大户,地方乡绅商讨,想从中搞一点募捐以解灾民之饥,岂奈其他乡绅个个都是噤若寒蝉,一言不发,只周式自报捐粮一千担,并于十里亭外煮粥以赈饥民。湘阴县县令李进也是进士出身,虽是一方官宦,却终是儒生底子。见周式如此大义,亦早闻周式乃书香鸿儒之辈,很是敬重,旋即作了“赈灾捐募表”,报奏朝廷。朝廷对周式的大义也很重视,太宗皇帝还亲笔书赠了“食德”二字给了周式,下了诏书命周式赴京任职。这周式却是拒不领旨,倒把宣旨的黄门太监气了个半死。周式捐了大米,解了李县令之围,县令当然很是感激,多次有意劝周式出仕为官,多次遭到拒绝,李县令因此对周式的学问人品更是敬重,而引为兄长。

话说朱洞延请周式,也颇费一番周折。

自从朱洞接管了书院以后,尽管对书院的工作很重视,但终究有太多的政务难以脱身,遂有鞭长莫及之感,于是很想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担当山长的重任。对这个人选,朱洞可谓是绞尽了脑汁的。因为这是一个教育阵地,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所,所以对这位山长人选的要求,就必须慎之又慎,学问当然是应该摆在第一位的,但他的思想、人品、行为,是直接影响学子的,这一点也相当重要。他考察了几个县令所推荐的人选,都觉得不太满意,不是学问肤浅,就是人品、行为不够为人师表。就在捐米赈灾事件以后,李进向朱洞推荐了周式,与周式进行了几次长谈。认为周式正如李县令所推介的一般,确为一代鸿儒,人品学问确是书院要求的最佳人选。于是写了聘书,打发差役奉了官银、锦绢前来下聘。本想会马到成功,无奈周式并不买账,连聘书都不看一眼,官银锦绢原封不动,便打发差役走了。

这名差役在周府碰了一鼻子灰后,也有些恼火。本来他想这是明摆着的一趟肥差,是请周式出来做官,周式应该是夙愿已偿般的欢悦,自己得个赏赐什么的不在话下,没想到是如此结果。于是回到府里,向刺史大人作了汇报,添油加醋大说了周式的不是。

“大人,这周式么,根本就不是东西,根本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大人的聘书,他看都不看就撕得粉碎,还说”

他本想如此一讲,朱大人会怒发冲冠,然后一怒之下发兵将周式提拿或者加以问罪。谁料这朱大人听了汇报之后,不仅不怒,反而心平气和:“大儒啊,本府有负于你了。”于是吩咐下来:“斋戒沐浴,虔诚奉请。”

朱大人做出这一决定,几乎把刺史府上上下下的人都惊呆了:“请一个山长用得着如此虔诚么?”

“大人,您这是这不过是一个山长呢!而您是朝廷大员。”师爷女口止匕问道。

朱大人义正词严地回答:“你知不知道周文王延请姜太公的故事与刘皇叔延请诸葛孔明的情景?大凡鸿儒大贤都是如此,不是虔诚,绝不会轻易出山的。你要知道我们请的不仅是一个山长,而且是一个师长,一个人伦之表啊!”

戒了斋,烧了香,沐了身。朱大人只雇了一叶小舟,携了师爷及二三个随从顺湘江而下。这是江南的早春,是江南早春季节少有的晴朗天气。湘江两岸嫩芽初发,花儿含苞待放,细水潺潺而流,鸟鸣山涧,柳舞河岸,帆舟点点,渔歌互答,好一幅江南早春图!今天的朱大人心情格外激动,他觉得今天的湘阴之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是在做一件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而且刚刚出门,府门前柳枝上的喜鹊也在喳喳地叫个不停,不也就预示着他的成功么?小舟顺水一路直下,不久到了湘阴。早有李县令带了衙门一班人及地方乡绅恭候于码头,以迎大驾光临。小舟一靠岸,就簇拥着进了县衙,坐定献茶,朱洞就提出要前往周府,要不是李县令执意不肯,朱洞真是顾不得劳顿之苦了。

“为了一个山长,有劳大人泛舟湘阴,乃学生之过也。”

李县令很有些自责。

“李大人不必自责,大凡大圣大贤都有一个脾气。昔者太公姜尚,诸葛孔明,莫不如此。本府今朝斋戒沐浴,躬身迎请,非为他故,亦是想为湖湘学子做件善事,为书院的基业打个基础。”

见朱大人说得如此严肃,李县令无语可对,草草用了午斋,备了三顶小轿,没有仪仗,没有随从,就抬了李县令、朱大人及一顶空轿出发。周府离县衙不远,约摸一个时辰即已到。在府门落了轿,朱洞、李进递了投刺,早有门人通报,但迟迟不见周式打开中门出迎。这是一座很气派的宅子,高耸的大门楣上,大书“周府”二字。字体刚劲有力,据传为周式祖父亲笔所书。大门两边刻有门联:“教子孙惟有耕读,做学问尽是孔孟。”一语之中,却道出了周府家教的渊源与规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世无碍的耕读家风,以及周家所做学问的由来,不信佛,不信道,独尊孔孟。大门两侧一对威武的石狮,似为侯门,却少了些世俗的铜臭气息;说是书香门第,却有深不可测的侯门气派。门前花草喷香,绿树成阴。是时正值早春,春风和煦,淡淡地播送着花香。那些蜂儿蝶儿都翩翩起舞。深沉的院落里,阶前红卉初艳,池中金鱼跳跃,正是明媚的大好春光,万物都呈现着一种快乐的景象。立候良久,所投名刺有如石投大海,总不见传报与出迎。李进有些急了,见朱大人仍是站立,有如朝圣一般,真是过意不去。他开始怪罪周式:“有什么了不起呀,不过一迂儒而已。”

又见朱大人如此虔诚,只好呆立。“不就是要请一个山长么?昔文王请太公姜尚,请的是一个开国功臣;刘皇叔请孔明,请的是一代明相。如今请的是一个山长,山长可与开国功臣、定邦名相相比么?”李县令是深知周式为人的,他们是故交。周式不买他李进的面子尚可饶恕,可今天来的是恩科进士、当朝的尚书郎、潭州刺史朱洞朱大人,一个封疆大吏呀,他周式得罪得起,我李进得罪得起么?只要他轻轻地在皇上面前参上一本,他这个小小的县令呀,乌纱不要,性命有保么?

这虽然与他李进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毕竟发生在他所治的县内呀?现在都如此僵持着,一个没有离去的意思,一个没有出迎的意思,这该怎么是好?而且这周式是他李进着力向刺史推介的人选啊!李进心里越想越急,于是又招了门人过来:“烦请再传周先生,我李进没有面子大可旋即离去,朱大人不远百里而来,且是斋戒沐浴,专程前来求见,岂有不见之礼?”

门人传了,不久有话传出:“要是奉劝出仕做官,还是不见为好,若是谈经论道,中门请进。”

不时中门大开,门人引路,进了中门,到了厅堂,请了座,献茶已毕,又传先生口信:“有烦二位稍候,先生稍事洗礼,再容相见。”朱大人看了厅堂神位,除了周氏宗亲神位,孔子孔圣人神位竞居了正中,圣人画像挂在神位之上,四周所侍七十二贤人,皆有画像神位及赞语,大书一“义”字置于宗亲神位之上,诗词联语嵌刻其中,檀香扑鼻,书香四溢。稍待片刻,周式步出,见过二位,稍作客套,分宾主入座。李进介绍了朱大人此次登门的来意,并将在外所候的情况及朱大人求贤若渴之情通通地端了出来,倒让周式产生不少的歉意来:“小生才疏学浅,敢劳大人如此厚爱,实感惭愧。”说完,周式慌忙地起身,向朱大人作揖以示谢意。

“自东晋陶公入主长沙传播东鲁文明,开创湖湘学风,小生一族迷恋儒学,只是家传而已,仅是修心养性,悟一些做人的道理,并无他求。不为巨富,不做巨卿,此乃家传祖训;开馆传道授业,亦耕亦读乃祖传家风。上次朱大人发书为聘,儒生认为有违祖训,恕难从命。时至今日,又劳大人赐步,只恐有碍大人体面,万望恕罪。”

朱大人听了,缄口不提延聘山长之事,只是大谈儒学的仁义道德,人生的修身养性,也谈及湘楚文化中那些落后的、野蛮的成分。朱洞本是进士出身,当代鸿儒,又是封疆大吏,对文化的认识程度以及儒学在经世济国中的重要作用,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简明精辟,议论又恰到好处,使得周式不得不另眼相看,有相见恨晚之慨。

“先生家学渊源,且以仁义著于四海。太宗之时,天旱成灾,先生捐米千石以救饥民。其时本府正作朝官,对先生之义举深为敬佩,仰慕先生久矣,岂奈无缘相见,真是憾事;亦闻先生不闻朝政,但过尹伊、阮籍高人生活,亦为当朝憾事也。”朱大人议论一番儒学之后,将话题一转,直奔主题。

“大人言重,小生不过徒有虚名而已,岂敢与前辈贤人高士相比?小生一生并无他求,但研儒学,以求一知半解,授些生徒,亦算为儒学尽一点力罢了。大人乃当朝大儒,小生又岂敢望其项背?”周式谦语相答。

见周式如此谦让,朱大人也就心内有底,决定说服周式出山。

“他不是说一生只研儒学、传授生徒么?做山长岂不正合他意?”朱洞想。于是慢慢地收拢话题,专谈传道授业之事。

“周先生如此清高,不愿同流而合污,踵圣人之步,以传道授业解惑、启迪顽愚、开启智慧为己任,实为人伦之表。

昔者仲尼首创私家教育之先河,授徒数百之众,贤人七十有二,以致儒业历数千年而不衰,实乃先生辈同行之功。而今天朝,尤重孔孟之学,以孔孟之学而治天下,以孔孟之学独举恩科,此乃我等儒生之幸也。然则官庠数量有限,生员名额受制,致使大量士子学人游离于庠序之外,而难受正规之教育,此乃我等儒生之不幸也。麓山寺智璇禅师,虽系禅林宗师,前身亦为儒学之徒,主持麓山寺,见数百士子散集岳麓,或寄居麓山寺,于是大发佛之慈悲,割舍佛地建了书院;又派僧徒数千里赴京,求购经史子集藏之其中,以便士子阅读。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林巧稚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林巧稚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寻寻觅觅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传

    寻寻觅觅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传

    出身书香门第,年少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动汴京。二九年华,遇如意郎君,赌书泼茶,研究金石,尽得闺中雅趣。国亡夫丧,为追献金石收藏,跟随宋高宗步履,流离徙转。年近半百,再嫁,却是孽缘一段,不惧身陷囹圄,果断诉离。晚年,迷恋打马,胜多输少,聊以慰藉。她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白落梅用清雅、简洁的文字,述尽其一生悲喜。
热门推荐
  • 穿后差点成了王

    穿后差点成了王

    哐当----曹子建整个人被雷击倒地,起初一丝不动的他,身体上还冒着青烟,顷刻间瓢泼的大雨一瓢瓢的冲刷着躺在地上的曹子建,连青烟也消失无影。脑电波滋啦滋啦-------战火硝烟-----皇庭楼阁---------身体只觉着冰冷透心,忽得曹子建从地面上爬起,周围空旷如野,低头,曹子建脸色炸惊——脚下,如同踩着一层通透的冰层,模糊的看见画面。----------像是丰阳古玩市场-------倾盆大雨下,那个躺在地上的人------身形-----是自己!紧张拘束--------仔细观察周围----莫名的仰头——顶上的冰层一位身着一袭白衣公子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公子:“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洛神的名字叫芙姬,然而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公子扭过脸——我-------怎么是我的脸!忽得,曹子建被异像惊醒,那种冰冷的感觉如抽丝剥茧瞬间消失,人反而觉得凉爽了很多。‘靠,不就捡了枚破铜钱,至于糟雷劈霹吗?’落入炫间,披荆斩棘翻浆到嗨!兄弟与我共山河!初次尝试男频发稿,望多海涵。
  • 做好在职每一天

    做好在职每一天

    本书主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考虑员工的问题,不仅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员工为什么要用心工作,还结合职场的实际案例,从态度、责任、主动性、热情、高效、学习等方面阐述了员工要如何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振奋精神,重新找回对工作的激情,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 圣樱之花:冷热三少

    圣樱之花:冷热三少

    【第一次写,希望大家不要建议】六大家族的千金从国外回来,被父母送进了圣玛亚学院,她们是否一路顺利呢?请看本文章。
  • 锦绣凰途:盛世嫡女谋

    锦绣凰途:盛世嫡女谋

    前世,她是惊才绝艳,谋无遗策,却痴心错付的镇国公府嫡女殷凰!重生之后,她成了柔弱可欺,整日梨花带雨的相府千金盛玖!宿命轮回,满路凤华!重生归来!
  • 山河命

    山河命

    以江山为注以豪杰作棋这是十五年一次的山河局。然而从南都的公主偷遛出宫那一晚开始,世界逐渐变化。少年,少女,恶棍,侠士……无数人被裹挟,在其中狂笑、哀嚎、憎恨、欢愉……无论是否愿意,他们都将汇集,成为滚滚洪流中的水滴。然后共同掀起时代的巨浪!
  • 魔王被勇者拐跑了

    魔王被勇者拐跑了

    新继任的魔王被史上最强的万能勇者误以为是被害的无辜可爱少女,最终可怜的魔王被迫踏上了寻找破除“魔王诅咒”方法的旅程。魔王一方面又要提心吊胆,害怕被最强勇者发现,一方面又是魔王领域外的事物带来了对魔王世界观的冲击。在路途中两者的情感都被潜移默化的改变。世界中的神秘面纱也被一步一步揭开来...
  • 幽幽青城

    幽幽青城

    读过书的小丫鬟,父母双亡,带着年幼的弟弟,如何生存。遇到他,被收留是出于同情,还是被逼无奈。
  • 占川为王

    占川为王

    我只喜欢你,我只想占有你。不定时更新。愿看文的每一个你喜乐安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放肆的青春放肆飞

    放肆的青春放肆飞

    身为国家特工的她被未婚夫残害,重生于另一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重生的她没有迷茫,她只想能复仇然后安静平淡的过一辈子,可是要复仇没势力不得又卷入乱流纷争中,而她也重新遇到了真正爱她的人。(咳咳,第一章简历就不要看了本来是想写青春之间的事可最后被我带偏了所以求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