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78300000034

第34章 二儒偕同游南岳 数月唱和况风流(2)

优美的传说,配了这优美的景观,真是双璧交辉,立于峰巅,二儒真是有些流连忘返。俯视乾坤,竟是白皑皑的一片,仰望苍穹,竟是人与天齐,虽登极顶,却有清泉潺潺,尽管到处白雪覆盖却清泉依旧,可鉴天日。沿着清泉而下,入上封寺,见有胡寅所题“穹林阁”,乃驻足欣赏。胡寅乃胡国安之子,胡宏之兄也,当年作礼部侍郎,师事秦桧。秦桧召胡宏进京,胡宏潜,令胡寅作书奉劝更不从,秦桧大怒,派兵包围胡宏,不果之后乃迁怒胡寅兄弟大逆不道,欺君罔上,与胡寅反目成仇,胡寅被罢官,回到福建隐居。一次胡寅游岳麓寺,其时秦桧走狗刘旦来湘作官,胡寅听到这个消息,想起自己以前师事秦桧的一幕一幕,又想到后来反目成仇的一切,不禁大怒,便在墙上大书了“是何南海之鳄鱼,来做长沙之鹏鸟”。刘旦是秦桧的党羽,亦是唐朝韩愈作《祭鳄鱼文》的潮阳人,胡寅以此为讽,恰到妙处。

刘旦见了,气急坏败地报告秦桧。秦桧是一个小人,自然不能放过胡寅,找了个岔子来整他。胡寅也就二十年不再作官,从此过着寄情山水、穷究理微的生活。他登南岳,游了上封寺,而据韩子云“碧潭潭穹林修擢”之语,题了“穹林阁”。

见“穹林阁”这胡寅的题额,朱熹也就有了诗意,竞作了《题穹林阁》:南岳天下镇,祝融最高峰。

仰天几千仞,俯入一万重。

开辟知何年,上有释梵宫。

白日照雪屋,清霄响霜锦。

极知壤特观,仙圣情所钟。

云根有隐诀,读罢凌长风。

出了上封寺,绕道磨镜台。磨镜台的福严寺和南台寺有“天下法院”之称,亦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之谓。

南朝陈光大年间所建,唐代李泌题了“极高明”三字。朱熹以前也参悟释道,对于释的佛理很有了解,只是后来读了圣贤之书,见释氏漏洞百出,才完全抛弃的。在接受恩师李侗“已发未发”的观点时,他甚至对于佛的打坐产生了兴趣,认为李侗的“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功夫与佛之打坐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当胡实讲起磨镜台的传说,讲到打坐与不打坐之时竟引起了极大兴趣。“佛教自西方传入中国也就唤做禅宗,这禅宗到了唐代,分了南宗与北宗,南宗主张‘我心即佛’,不打坐,不念佛,不持戒;而北宗则主张打坐、念经、持戒。唐朝开元年间南宗祖师慧能禅师的弟子怀让禅师主持严福寺,乃释氏七祖,他在南岳主张‘我心即佛’,引起北宗的极力反对。北宗的道一和尚从四川千里迢迢来到南岳,在严福寺和南台寺之间结庐为庵,整天打坐念经。怀让为了说服道一,拿了一块青砖在道‘茅庵对面的一块磐石上磨来磨去,道一深感奇怪,忍不住问道:‘此为何故?’怀让同答道:‘磨了作镜’。道一说:‘磨砖岂能作镜’?怀让即回答:‘磨砖既不能成镜,打坐又岂能成佛?’接着便讲了‘顿悟’的道理,道一豁达,遂拜怀让为师,皈依了南宗。为了纪念这场辩论,于是便命名‘磨镜台’。”

听了胡实的传说,朱熹似乎突然悟到了什么,“既然磨砖不能成镜,打坐又岂能成佛”?“打坐不能成佛,默坐澄心,又岂能体认天理”?他终于释然,欣然接受了张栻的“操而存之,存而养之,养而充之,以至于大,大而不已,与天同矣”的修养观点。他至今认为有了张栻的这种方法,可以不读书,可以不多闻博观,只要默会诸心以立其本就可以了。

参观了磨镜台,游览了麻姑仙境,胡实讲了禅林的典故,却让朱熹亦同道一和尚一般茅塞顿开而彻然大悟。岳麓书院“三昼夜”的“中和”之辩没有解决的问题,而今听了一个禅林的故事却解决了,却顿悟了。朱熹确是异常兴奋,步出磨镜台,观看麻姑仙境,葱茏的古木,清秀的林竹。应了胡实之约,沿幽光的麻石山路而下,前往回雁峰和石鼓书院。

回雁峰,乃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却不高,比祝融矮小得多,如果把祝融峰与回雁峰相比较,回雁峰却不过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山包而己,然而它却奇,奇就奇在北雁回归之时,到此就不再前飞一步,故有回雁之称。唐朝王勃在其名作《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前朝范文正有“衡阳雁去无留意”之句,王荆公更是有“万里衡阳雁,寻堂到此回”之句。朱熹登了此山,见山并无奇处,说高么,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山包而已,为何挡住了南飞的大雁呢,他总百思不得其解,入得山门,有“南岳第一峰”匾额,山门有“上达”二字和“莫作等闲观”碑刻。入山门,朱熹见有寺于山腰,乃趋步前往,然而大雪已覆盖了去路,本是绿树成阴,而今却晶莹如玉。寺门本来紧闭,主人闻有当今儒宗二师造访,方丈命了众僧扫雪清路,敞开寺门恭迎。远远望去寺内烛光闪烁,香烟缭绕,钟声磬音,响成一片。朱熹抬眼相望,见寺门上方大书斗大见方五字:“御造乘云寺”。朱熹有些肃然,始信山门碑刻“莫作等闲观”字并非诳语。入了寺,依礼参了佛,朱、张二儒落座,方丈献茶毕,讲了“乘云寺”的历史。当年梁武帝南巡,登了南岳,虽言祝融极高,却终非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其首该为回雁,又传雁到此峰却再不前行,于是很是迷信,认此峰乃藏龙卧虎之地,萧梁是极崇佛氏的,于是下了诏书,择了基址在此兴修寺庙,并赐寺名为“乘云”。自梁武以后虽经历多朝,亦有兴有废,却终究香火为继,至今不断。方丈讲了寺庙历史,同二儒相互参禅。二儒本是极颖慧的,对方丈的禅道一听就懂,但终究觉得释氏所言之道,许多地方自相矛盾,且是纰漏百出,极不相信。出了乘云寺,游览了山门殿、望岳亭、宫宝寺、老君轩、望江楼,兴致勃勃地登了石鼓山,入石鼓书院。

却说这石鼓山,面积并不太大,形状有如半岛。湘、蒸二水相汇于此,水流撞击半岛的石崖,声若鼓鸣,日夜不息,北魏旅行家郦道元南游至此,见此奇观乃登山,见山有石鼓,高约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卒之事,乃奇之,遂命此山为石鼓山。猪羊本系牲畜,然而宰了,拔毛去污作了祭品,经圣人点箸,也就成了圣物,成了人想吃却谁也不敢再动箸的圣物了。石鼓山本来就很奇,又经郦道元这么一记,就更奇了,以至北魏以后的历代名人,或游览于此,或结庐于斯。唐元和年间,衡阳籍名儒李宽见有石鼓之奇,有心于此,于是结庐山中,于此苦读,早晚弦歌不绝,伴和着湘水击拍“石鼓”之声,真是有板有眼,节奏和谐,山没有水,就像人没有眼睛,缺少灵气,有山有水而没有人,同样没有灵性。石鼓山,有了李宽的结庐吟读,顿时鲜活起来,一时境内名士趋之若鹜,或吟诗作赋,或沉思论道。其时衡州刺史齐映,此人进士出身,终生儒业为本,见李宽结庐吟读于此,附风附雅,多次前往辩道,登山临水,心旷神怡,于是于石鼓山麓兴修一亭,见湘蒸二水汇合于此,就把新修之亭名为“合江亭”。齐映修了“合江亭”后,每每约二三同事登亭临江,真是有如快活神仙。是年,大文豪韩昌黎作御史,因上书反对皇上迎请佛骨,而遭到贬斥居阳山,曾寓于此,见石鼓山“奇崛耸拔,中高而外秀,蒸、湘二水左右环前……怒石嵯峨,倒景下垂,若虎豹张牙,森欲搏,浜水三面,杂树蓊绿,四时畜鸟变声”,又闻乃汉武侯诸葛孔明督饷之处,于是诗兴勃发,应刺史齐映之约,欣然赋诗于“合江亭”。合江亭有了韩昌黎的合江诗,双璧辉映而名垂千古。

因为韩诗有“缘净不可唾”之句,后人据此意将“合江亭”改为“缘净阁”。唐亡,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传至太宗、真宗,对儒崇尚有加,一时天下书院纷纷崛起,李宽后裔李士真,援了李宽故事向郡守提出申请,愿以自己私家财产在合江亭故址兴办书院,以为衡阳学者“会儒者讲学石鼓,开建学舍”。朝廷为此很是满意,赐额书院日:“石鼓书院”。

同类推荐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谁搞垮了曾国藩

    谁搞垮了曾国藩

    《谁搞垮了曾国藩》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曾国藩的一生进行了全景展示。《谁搞垮了曾国藩》重点记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等的过程;深刻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同时,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 江苏历代名人词典

    江苏历代名人词典

    《江苏历代名人词典》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词典,是“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的出版成果之一,属于江苏文库丛书的研究编子系列。书中收录了自先秦至现代的已故的江苏历代名人和客籍名人,他们曾在立德、立言、立功、立业等方面为江苏做出重要贡献。本书主要收录地方名人,不含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动荡。为了匡复汉室,刘秀兄弟二人走上革命征程,并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然而,功高震主的他们很快遭到打压,处于绝境中的刘秀只好韬光养晦。王莽被灭后,刘秀趁机逃出虎口,不断壮大实力,先后消灭了王朗等势力,逼降了铜马等义军,推翻了更始政权,扫清了残余障碍,一统天下,开启了东汉新局面。刘秀以柔治国,很快东汉便国富民强。飘雪楼主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和热。刘秀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真的是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吗?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热门推荐
  • 背着棺材上路

    背着棺材上路

    《背着棺材上路》这部小说写了整整三年时间,可以说它就是我的青春。在这部小说里没有作者,因为它本就真实的存在于这个世上。它没有玄幻小说那种毁天灭地的震撼,也没有穿越小说那样荒诞离奇,它讲述的只是一个平凡少年在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一步步成长的故事。在它的身上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只要你也曾做过梦!我没有出众的文采,但这部小说一字一句都是我用心撰写,我不求它能给我带来什么,我只是希望当您读到它的时候,会给您带来一丝丝的感动.最后,谨以此书,献给天下为梦想拼搏的人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民国第一家:袁世凯家族

    民国第一家:袁世凯家族

    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这个名字——袁世凯。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决非偶然,与他生长的土地和环境无不有着千丝万缕密切的关系,其中家族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而在以往的历史叙述中,历史学家注重的是重大事件中的人物,往往忽略了许多细微之处,比如历史人物的情感、性格、气质等等,也会影响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有时候甚至能使这个历史人物作出改变历史行程的决策和行动。
  • 重生之废柴逆天幻术师

    重生之废柴逆天幻术师

    那一日,她在曾经地未婚夫和妹妹的逼迫下自爆重生,曾经的大陆第一幻术师沦为废柴女孩,灵脉破损,被人嘲笑。没关系,她还拥有随身空间,至高凤凰天赋!无上神器,顶级魔宠!她翻手为云覆手雨,把所有欺凌她的人都踩在脚下!唯独他……今生重逢,他已是至尊兽帝,一双紫瞳魅烬苍生,万众臣服。他挟复仇烈焰,踏破九重魔狱,遍寻三千九百八十界,只为她一人……
  • Traders

    Traders

    错过的时空,错过的那个人,真的,真的,能再相遇吗?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要找到你,,不管要轮回多少次,我都要找到你。那是我曾经许下的,忘川水洗去了我的记忆,绝情水抹去了我对你的记忆。唯一不变的是那颗破碎的心
  • 睿睿回忆录

    睿睿回忆录

    在特殊时期。睿睿因无法出门,百般聊赖之下和以前朋友联系。他们讨论起了以前的生活。
  • 兑换系统之空间降临

    兑换系统之空间降临

    简介:锋止,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内心不甘平凡的他想在联邦数百国家支持开发出来的世界级第一虚拟网络游戏《天下》中努力赚钱的故事!新人新书,更新时间不定,但可以用邻居家小朋友的JJ保证不太监。(解释:刚刚开始步入工作,首要在意的是现实工作,稳定后更新会一天一章,主要请求谅解,理解,解X平方吧!)注: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本书QQ群:325625929。欢迎大家加入。有兴趣的可以一起改进剧情,大家一起聊聊。另:主要就收藏就行,其他不强求,自知写作水平不高!!
  • 北县往事

    北县往事

    这是一个理想的现实,又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一段天赐奇缘,一场辛酸往事,一遭悲欢际遇,一首儿女情长,一张红绣帕子,一面悲喜交加,一寸懵懵懂懂,一句大彻大悟,都说是人生往来多少时日,喜得你喜上眉梢,悲得你悲痛欲绝,到头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二十四史-宋书

    二十四史-宋书

    《二十四史》自成书以来,一直最为一部完整的史书出版、流传、研究。《二十四史》由《史记》开篇到《明史》压轴,计三千二百五十余卷,四千七百二十万字,系统记述了从中华始祖黄帝(公元前二十六世纪)起始至清兵入关、明朝灭亡(1644年),上下四千多年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