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57500000045

第45章 孔子与堕三都

鲁国的权力结构颇为复杂,在阳虎掌权的五年里,家臣号令国家成为春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阳虎兵变失败后,三桓家族重新掌权,然而家臣的势力依然强大。鲁定公在孔子的大力支持下,也努力从三大家族手中收回权力。鲁定公、三桓和家臣之间明争暗斗,孔子时代的鲁国,政坛上暗流涌动。

公元前500年,夹谷之会刚结束,鲁国便爆发了侯犯的叛乱。

侯犯叛乱是鲁国三桓家族内部斗争的一个写照。

侯犯是叔孙家的家臣,叔孙家的老板叔孙州仇与公若藐有仇,便指示侯犯谋害公若藐。当时公若藐是郈宰,就是郈邑的长官;而侯犯是郈邑的马正。要杀公若藐,当然比较容易,可是侯犯一口拒绝了。叔孙州仇没有办法,便雇一名刺客,刺杀了公若藐。

公若藐被刺,使侯犯勃然大怒。他认为叔孙州仇是个无耻之徒,索性召集部下占据郈邑,举兵叛乱。

郈邑是叔孙氏的封地,这又是一起家臣反抗主公的叛乱。叔孙州仇马上联合孟懿子,率军镇压侯犯。然而郈邑的防备森严,叔孙州仇无法攻克。情急之下,他请求齐景公出兵相助。齐景公乐意出兵,并不是他这个人助人为乐,而是想通过讨好三桓家族来增强对鲁国政府的控制力。

即便有齐军参战,叔孙州仇仍然没法取得进展。郈邑固若金汤,岿然不动。叔孙州仇有点泄气了,这时驷赤前来见他。驷赤曾经当过郈邑的工师,是个比较有谋略的人。叔孙州仇像见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赶紧上前拉着他的手道:“唉,现在郈邑叛乱了。这不仅是我家族之祸,也是国家之祸啊,您说要怎么办?”

驷赤对叔孙州仇说:“那让我去试试吧。”叔孙州仇听了大喜,赶紧向驷赤拜谢。

驷赤一个人进了郈邑,他与侯犯曾是同僚,关系不错。驷赤对侯犯说:“你现在孤零零的,夹在齐和鲁之间,日子肯定长不了。你为什么不投靠齐国?有了这座靠山,以后就不怕了。”

侯犯一听,说得有道理啊,便派人前去见齐景公。而这时驷赤便在郈邑城中广散谣言,称侯犯准备把郈邑交给齐国人。而齐国人将会把居民统统赶走,并声称齐军马上要来了。郈邑城中的百姓一听,这还了得。等齐国军队来了,我们都要成为难民了。众人群情激昂,纷纷拿起武器杀到侯犯家中,把大宅团团围住。

这下子可把侯犯吓坏了。

这时驷赤还假意操了一把弓,准备要跟民众开战,侯犯赶紧阻拦道:“不行啊,他们人多势众,我看还是逃吧。”

侯犯便打开家门,跟这些民众谈判,对他们说:“郈邑不会交给齐国人的,你们也不会流离失所的,放心吧。现在既然你们信不过我了,那就让我离开这里,这样行吧?”这些老百姓心里一想,你侯犯要走最好不过了,不过不能耍花招。

于是侯犯把家里所有财物都打包,装在车上,然后离开郈邑。郈邑是一座设计严密的城市,有好几座城墙都设有城门。百姓们手上拿着武器,跟着侯犯,怕他耍花招。侯犯每通过一个城门时,便把这个城门关上。直到他的车队全部离开最后一道城门,大家总算放下心来了。

看来驷赤明白一个道理,即人民是有力量的。

依靠人民的力量,侯犯被驱逐了,他逃入了齐国。

侯犯之乱,再次暴露出家臣对三桓家族的威胁。

经历阳虎之变与侯犯之乱后,三桓势力已显疲态。而这正给了致力于匡扶公室的孔子以可乘之机,孔子乘机抛出了“堕三都”的主张。

三都指的是季氏、叔孙氏和孟氏三大家族的领地费邑、郈邑及成邑,所谓“堕三都”就是拆毁这三座城邑。孔子为什么要堕三都呢?他理想中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社会。君主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部,下面是卿大夫、吏和平民等。这个权力金字塔是逐级下降的,各等级的人都尽自己的职责。可是现在社会变样了,先是周王失礼,权力落到诸侯手中。既然僭越制度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社会秩序开始混乱了,大家都要争权夺利了。于是乎卿大夫想方设法架空了君主,成为国家实际的统治者。但不幸的是,卿大夫又被家臣架空了,家臣反倒成为执国命之人。在孔子看来,社会乱了套,尤其是鲁国。必须要扭转这种颠倒的社会秩序,这便成为这位圣人的政治理想了。“三都”在城市建设上都大大超越了礼制的标准。根据礼制,大夫之城不超过百雉,而费邑、郈邑和成邑的面积已大大超标了。这三座城邑不称为“三城”而称为“三都”,就说明三桓势力实际上左右着鲁国的政局,他们的领地就像陪都一样。

孔子很讲究正名,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所以他为政的首个出发点,便是正名。“三都”就是属于名不正,大违礼制。要扭转权力倒悬的局面,要加强公室的集权,就必须要拆毁三都。这样乱臣贼子就恐惧了,这是孔子的想法。

那么季氏、叔孙氏和孟氏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领地被拆毁吗?堕三都是否切实可行呢?会不会遇到三桓的强大阻力呢?对此孔子是有所考虑的,他认为胜算还是挺大的。为什么呢?因为三桓也遇到了尴尬的事,他们对三座城邑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弱了。

三都究竟是谁的三都呢?

阳虎的出现绝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三桓”政权衰落的缩影,三桓对自家的城邑已经失去了控制力。叔孙家的郈邑,刚刚发生了叛乱;季氏家的费邑,掌握在家臣公山不狃的手中;孟氏家的成邑,掌握在家臣公敛处父的手中。

孔子“堕三都”的主张得到了三桓家族的默许,此时的三桓、鲁定公和孔子坐在同一辆车上。孔子的意图是重振公室的雄风,而三桓则想借助孔子,铲除尾大不掉的家臣势力。想法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这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在三桓的默许与孔子的支持下,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宣布了“堕三都”的命令。

第一座被拆毁城墙的城市是郈邑,这次拆除行动没有遇到麻烦。因为郈邑刚刚经历了侯犯叛乱,叔孙州仇显然已经把这座城堡看成是叛乱的堡垒。侯犯虽然逃跑了,但他的那些部下还在,叛乱随时可能重演。与其这样,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孔子去把郈邑拆了吧。

第二座被拆毁的城堡是费邑,但这次并不太顺利。

费邑是季氏的领地,为了取得季桓子的同意,孔子还是颇有心计的,将自己的得意门生子路安排到季氏家中担任季家总管。子路是孔门中最勇敢的人,他利用职务之便,与季桓子商讨拆毁费邑的事宜。季桓子对费邑长官公山不狃早就非常不满了,当年公山不狃与阳虎相勾结,发动兵变并囚禁季桓子,这个耻辱季桓子怕是一辈子也忘不了。如今阳虎败逃了,可是公山不狃依然占据着费邑,拥兵自重。孔子要拆费邑,季桓子心里舒服。他甚至一马当先,自己带着军队到费邑去主持拆城行动了。

公山不狃早把费邑当做自己的地盘了,如今季桓子居然联合孔子来拆城,这不是存心跟自己过不去吗?老子偏不让你拆。公山不狃索性带着军队出城把季桓子赶跑了。这样还不解恨,主持拆城的鲁定公和孔子还在国都哩。要是不把鲁定公和孔子这些人都赶跑,这城迟早要被拆了。

一不做,二不休,公山不狃干脆把费邑军队开到鲁都。长期以来,鲁都的防卫是很薄弱的。因为鲁国的军队基本上都被三桓瓜分了,而三桓的军队又被家臣们所掌控了。公山不狃的军队杀入都城里,这下子鲁定公、季桓子、叔孙州仇和孟懿子这四大巨头都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才好,只得先逃到季桓子府中。这时叛军又杀到季氏家中,在季府有一座高台,叫“武子之台”。这本来是季家饮酒作乐的地方,现在成为抵抗叛军的堡垒。

叛军攻势如潮,眼看形势岌岌可危了。

这时挺身而出的,居然是大学者孔子,当然他现在的身份是鲁国大司寇。孔子带了军队赶到武子之台,增援鲁定公。这时叛军已经开始仰攻,箭矢如飞。有几支已从鲁定公身旁掠过了,把他吓得脸色发白。孔子赶紧命令申句须和乐颀两位将领率军冲下高台,与叛军血战。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政府军的英勇抗击,居然打败了叛军。此时鲁都的百姓也纷纷拿起武器,赶来支援政府军,看来当时百姓还是很有政治意识的。在义勇军与政府军的联手反击下,公山不狃的叛军被彻底打垮了,他逃到齐国避难了。

费邑的城墙也被拆毁了。

如今郈邑和费邑都被拆了,堕三都的计划完成过半,就只剩下孟氏的领地成邑了。

三桓集团向来是共同进退的,如今季氏和叔孙氏都拆城了,孟懿子当然也无话可说。可是有一个人有意见,这个人就是孟懿子的家臣,即成邑长官公敛处父。

比起季桓子与叔孙州仇,孟懿子实在有理由感到欣慰。在阳虎一手遮天的时代,季氏与叔孙氏两个家族都出了不少败类,投靠阳虎。但孟氏呢?一个也没有。在阳虎试图发动兵变时,是谁成为中流砥柱呢?当时季桓子一路狂逃到了孟家,而叔孙州仇还成了阳虎的俘虏。而孟懿子则因为忠诚的公敛处父及时率领成邑军队赶到,才赶跑了阳虎,挽救了三桓的命运。在侯犯和公山不狃先后叛乱后,只有孟氏内部没有叛乱。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公敛处父。

如今三桓势力今非昔比了,经过阳虎和公山不狃造反后的季氏,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了。三桓之中,能取代季氏的只有孟懿子。

说实话,孟懿子并不想拆毁成邑,因为孟氏还是比较稳定的。特别是成邑长官公敛处父,并没有阳虎、侯犯和公山不狃等人的劣迹,这个人还是靠得住的。然而郈邑和费邑先后被拆了,成邑能独存吗?

成邑长官公敛处父怒气冲冲地跑来找孟懿子,一见面就说:“成邑不能拆。”孟懿子叹了口气说:“现在郈邑和费邑都拆了,成邑不拆怎么能行呢?”公敛处父反驳道:“成邑是鲁国边境重镇,倘若拆毁,齐国的军队便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威胁鲁都。”

孔子之所以要堕三都,是因为这三座城堡非常坚固,易守难攻。担心一旦叛乱,政府军将望洋兴叹。显然,孔子的想法是攘外必先安内,这个想法也无可厚非,在齐鲁夹谷会盟后鲁国受到齐国军事威胁的可能性很低了。但是公敛处父所说的,也有道理。国家的安全绝不能寄托在敌人身上,鲁国堕三都是自毁长城。

当然,公敛处父未必完全是公心,他应该也有小算盘的。作为成邑长官,要是这里的城防都被拆毁了,不消说自己手上的权力就大打折扣了。孟懿子听了他的话后,一声不吭,这时公敛处父又说了:“成邑乃是孟氏的坚强后盾,没有成邑,便没有孟氏。你只要不吭声,保持沉默就行,我不会让他们的拆城行动得逞的。”

面对鲁国政府的强拆行动,公敛处父决心以武力抗拒。

成邑的强硬态度,使得鲁国政府大为恼火,鲁定公亲自率领政府军进攻成邑。可是我们不得不说,鲁国政府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了。在国君的亲自指挥下,成邑仍然毫发无损,鲁定公只能干瞪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鲁国“三都”确实在城防建设上有独到之处,这也是孔子所担心的。一旦君主与这些国内实权派对抗,是丝毫不占优势的。

“堕三都”最终只是堕了两都,成邑的高大城墙仍然岿然挺立着。

孔子的这一旨在打击三桓及其家臣势力的宏伟蓝图最终没能实现,后世的儒者们都景仰孔子在“堕三都”中体现出来的大政治家风范。可是当我们详察史实时,却发现这一行动的得益者却是三桓集团。

季桓子利用鲁定公与孔子的拆城,打垮了长期盘踞费邑的公山不狃。虽然费邑名义上是季氏的领地,实际上早成为家臣的天堂。拆毁费邑,他并不觉得心疼;相反,让家族内部的反叛者失去了一个军事基地。同样,叔孙州仇的郈邑也早就落入家臣之手,借政府拆城行动也消除了侯犯重返郈邑的后患。

与季氏和叔孙氏相比,孟氏没有家臣的反叛,当然不愿意拆城。因此在“堕三都”一事上,表面上看,孔子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拆毁了两城。但说句不好听的,这只是为三桓打工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搞政治阴谋上孔子还是学究味浓了点,毕竟斗不过这些老奸巨滑的政客们。

季桓子和叔孙州仇都利用孔子达到目的了,那孔子的政治命运也差不多了。

三桓对孔子的政治主张心知肚明,这个家伙的目的便是剪除权臣势力,重树君主权威。强公室弱私门,将权力归还鲁定公,三桓不会让孔子得逞的。

一旦失去了三桓的支持,孔子还能做什么呢?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以季桓子为首的三桓集团开始架空孔子。这一年,齐景公送了八十名女乐给鲁国政府,季桓子接受了。并且与鲁定公终日沉迷于女乐美酒之间,看来鲁定公的定力也不行。鲁定公本来就权力有限,手头上那一丁点军队,在内战中都没有打过一场漂亮的战斗。这时又被季桓子以酒色歌舞迷惑,原本那点被孔子点燃的斗志也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连鲁定公都不支持了,孔子怎么跟三桓斗法呢,难不成靠他手下那千把个学生?这时门生子路跑来跟孔子说:“夫子可以走啦。”孔子舍不得走,想到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就这样泡汤了,他心有不甘,便对子路说:“先等等看吧,很快就要郊祀了。如果祭祀完后把祭肉分给我,就说明他们还想让我干,那我还会留下来的。”

季桓子主持郊祀,孔子眼巴巴地等着祭肉。左盼右盼,终于没有等到。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信号。鲁国政府已经排挤他了,他在鲁国已经无用武之地了。于是乎孔子带着自己的一帮学生,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随着孔子的离去,鲁国的改革也戛然而止,政出三桓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同类推荐
  • 锦衣卫之高武大明

    锦衣卫之高武大明

    酷爱看小说的宅男刘启隆穿越到了正统年间。此时正值土木堡之变,景帝即位。八年后,升为锦衣卫同知的刘启隆看着缓缓升起的朝阳淡淡说道:“荣华富贵,只看今朝。”而后他却发现,这个大明比他所知道的要大的多。~~~~~~~~~~~`作者QQ:287425904
  • 修天罡

    修天罡

    年过三十的大龄宅男突然穿越异世界,成了乡下小地主的二儿子,家里有着良田千亩,商铺若干,闻着没有汽车尾气的新鲜空气,望着旁边铁憨憨的婢女,杨宣感觉甚好。
  • 海贼

    海贼

    好端端的,我就穿越成嘉靖年间的海盗头子了?海盗里面也有美女?工作的内容,就是抢钱抢地抢女人,太直接了……大明朝的海盗,比索马里海盗更拉风,有木有!到陆地种田,跟皇帝掐架……倭寇,想跟我抢地盘……给我滚!
  • 汉行纪

    汉行纪

    千秋功过,旷世武功,是毁誉参半?是瑕不掩瑜?亦或是功不抵过?长城巍然,丝路悠长,瀚海阑干,威加海内。繁刑重敛,信惑鬼神,海内虚耗,民不聊生。汉武帝的一生,有励精图治的中青年,也有荒唐昏聩的晚年。他给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尊严,也给天下苍生带来了无尽的苦难。这个时代令人热血沸腾,同样也令人扼腕长叹。如果司马迁不被宫刑,是否就不会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悲怆?如果没有巫蛊之乱,贤明储君顺利登基,昭宣中兴是否就会提前到来?如果不是李广利征伐匈奴,七万汉军将士是否就不会客死他乡?如果还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名将,匈奴是否就会提前灭亡?如果……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从看到大汉使团来到番禺城开始,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凌封就知道,这个时代有很多遗憾需要他去弥补,大汉帝国应该更加完美和伟大。
  • 汝本明君

    汝本明君

    传说的他,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却韬光养晦,她,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偶然的相遇,悲惨的恋歌,会有好结果吗?欢迎加入汝本明君读者交流群,群号码:584315440
热门推荐
  • 普罗伽美什

    普罗伽美什

    普罗伽美什,一个与地球有着平行时空的世界,天上为神界,居住着性格迥异的天神;地上为众生界,由人类和兽人分占白天和黑夜,各自在属于其的时间内活动,不得越界。匡原徽,一个普通的地球人。一次时空的错乱,使他突然来到了这个怪异的世界。于是平衡被打破,冰封的命运之河重新开始流淌,千万年前的回忆逐渐被想起,沉睡的神秘在慢慢睁开它的双眼。天神、人类、兽人、接踵而来的匪夷所思的事件交错在一起,匡原徽的到来究竟是一场意外,还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阴谋,他的身边究竟是敌还是友,未来等待他的还会有什么,一切都还是未知。
  • 老年特种兵的异世界生活

    老年特种兵的异世界生活

    身为特种兵的主角因在一次行动中被手榴弹给炸成了瘸子导致主角提前退役,退役后的主角一生无妻,到了晚年……被车撞死……
  • 侠修

    侠修

    当光影起处,凝结的是过往前尘,光影落处,已走完浮生。无休止的剑光里,浮生若梦,只剩泪雨一滴。她已忘记,他该记起!以前建的一个神道群,现在没人,希望喜欢此书的朋友加:121145534
  • 冷血特工皇后

    冷血特工皇后

    国安局最优秀的特工箫琉璃穿越到一个异瞳婴儿身上。前世不过是一枚棋子,今生却关系到天下统一。俊雅腹黑的太子,妖异红瞳的男人,神机妙算的国师还是冷漠的杀手,他们对琉璃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谁说这是男人的世界,琉璃亦可以在这凤霸天下!
  • 雪人的夏天

    雪人的夏天

    “妖孽,哪里跑?”柔弱女子娇喝一声。“呵呵,你来抓我啊~”男子魅惑一笑。“抓到你了,你就是我的了哦!”“呵呵,来吧,小娘子~”岚汐栖可以说是最失败的妖灵师,妖没抓到不说,竟被一只妖孽耍的团团转。“妖孽,我要吃了你!”“吃哪啊?小娘子,何必这样心急呢?”妖孽话中有话,让她小鹿乱撞。“喂,你是我的了!”霸气侧漏的一句话。“小娘子,我等你啊。”奈何桥上,我在等你啊。
  • 我写书就能变强

    我写书就能变强

    网文作者一生积劳成疾,却意外重生。李闲:“既然重生了,这一世打死我都不写书了!”然而重生后的世界,貌似有点不对劲。写书就能变强?因为作品里的存在,作者都有几率能带出来?李闲:……“妈呀,这flag立的真香。”于是,在带出书中战力打倒反派的路上。李闲突发奇想:“要不,我带出个主神试试?”“这样,我不就能统一所有书中世界了!还用打什么?”
  • 魔女全无敌:凤斗乾坤

    魔女全无敌:凤斗乾坤

    落嫣然是上古门派的绝世天才弟子,武功法术超群,几乎无敌天下,授命前往异世追寻上古异宝混沌珠!到达天元大陆,风云涌动,轰动天下!魔族、妖族人类各族暗流汹涌,且看嫣然如何惊艳天下,凤斗乾坤!
  • 我有一双天机眼

    我有一双天机眼

    灵能降世,天地骤变,异兽横行,群魔乱舞。少年看到前方站着一个手持怪异镰刀武器的少女,黑衣红帽,风姿卓绝,他想走向前去,却见她照日无影,顿时失去了谈话的勇气。少年看到有人在一旁习练刀法、剑法,他只看了一遍,就把那些难学的刀法、剑法记在脑海,不但得其形,更得其神,并优化出品级更高的刀法、剑法。……少年掌天机之眼,识阴阳,晓变化,占先机,成传奇。
  • 破世丹神

    破世丹神

    龙武大陆,宗门林立,主角林枫得神秘魂珠认主,从此修逆天功法,得逆天神器,拥绝世美女,踏上逆天的修仙道路。
  • 藏灵

    藏灵

    “三千年前,我碰到了一只自称玄武大帝的老王八,它给了我一颗珠子,一把剑。我知道,它的出现是有人提醒我,不能忘……后来?后来,我藏了许多东西,它们被称为灵,因为这些灵,我叫大道,翻了天庭;我叫日月,换了苍天。”——白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