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专业创作员中,作家竹间的作品应该是独树一帜的乡土文学代表作品。四川的乡土文学作家及其作品有其历史的渊源:从李劫人的《死水微澜》到沙丁的《还乡记》再到克非的《春潮急》,可以说,乡土文学在四川有其根深蒂固,极其厚实的文学底蕴。竹间正是在这些前辈作家作品的熏陶下,才走上了乡土文学创作的道路。从他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来看,他在乡土文学的创作中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并取得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十部、中短篇小说两部的可喜成绩。也奠定了他在川西坝特殊地域文化中的故事、语言的记述中所形成的独特的语境,独特的创作路数和乡土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特殊感染力,浓墨重彩地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孝子故里的社会风情长卷。
现供职于德阳市文化馆文学专业岗位上的竹间,对他的故乡——德阳市孝泉镇可以说是魂牵梦绕,情有独钟。这个镇子是二十四孝之一的“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孝子故里。竹间不仅能如数家珍地谈起源于东汉时期孝泉镇的孝文化,还着魔地研究传统的忠孝文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行为思维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种表达方式,创作出了以反映德阳孝泉镇这块独特的人文环境中的孝文化长篇小说三部曲《孝子三部曲》。这三部作品探索了中国古代德孝文化的形成;中国现代德孝文化的演变;中国当代德孝文化的破坏以及重建。小说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对中国孝文化进行了理性地思考,并以东方人的观念和视角探索了人类思想道德规范重建的三部重要的文学作品。
《孝缘情梦》是孝子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白描的笔触,绘制成了二、三十年代川西名镇孝泉的社会风情长卷。小说描写了德孝茶庄伙计丁四儿足不出户,恪守孝道,到追逐英雄旷继勋英雄豪气而最终幻灭的命运为主线,并佐以年轻正直的军官旷继勋(后为红军二十五军长,川陕苏维埃主席)在孝泉镇扶危济困,除恶安民的剿匪描写,同时描写了众多孝泉镇的善良百姓,以及袍哥舵爷的形象,展现了那个时代底层大众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丁四儿是孝子之乡的孤儿,他对收养自己的张氏夫妇感激不尽,因而对他们二位老人想尽善尽美地敬孝。但社会上的恶势力却不容许他把这种敬孝行为继续下去。丁四儿和两位姐姐在孝泉镇经历了生与死、爱与恨、情与仇的炼狱之后,内心便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是丁四儿从内心到行动的一次质的转变和飞跃。他感到自己虽然恪守孝道,但却无力保护自己的两个姐姐。作者给丁四儿灌注了闯世界的英雄气概。这就又映照出另一个人物——旷继勋以及他所尽的“忠。”
出生于贵州省一个下层医家的旷继勋不愿在山村里度过自己的一生。在四川保路运动中他到四川参了军,因他怀着“精忠报国”的雄心壮志英勇作战,从士兵到班长,到被提升为连长。旷继勋一心想为社会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国尽自己的忠诚。但一路同军阀奋战下来,社会还是这样混乱,人民的疾苦并未解除,土匪还在肆虐乡里百姓。旷继勋感到十分的迷惘,他“尽忠报国”无门。旷继勋看到丁四儿在德孝茶庄里敬孝,觉得十分羡慕,感到自己也应该尽孝。虽然他不能对远在贵州省的父母尽孝,眼前是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孝泉镇百姓就自然成了旷继勋的尽孝对像。旷继勋最终剿灭了土匪,也完成了为人民大众尽孝的愿望,用行动诠释了“孝”的本质就是对父母之孝,再延伸为对人民大众的关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孝。”
孝泉镇的土匪伍八犟等人对“孝”却有另一番解读。他们觉得“孝”就是所有底层的人民应该给他们这些权贵“敬孝”。如果你家里有闺女或漂亮女人却不送去给他们“敬孝”,那就是大逆不孝;你家里有钱却不给他们“敬孝”也该遭到抢劫。因为你生在孝子之乡却不给他们这些权贵们敬“孝!”小说以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了传统的“忠、孝文化”极具两面性:即真孝和假孝以及伪孝。
《孝缘情梦》以德孝茶庄为主线作为人物活动舞台,展示了川西坝广阔的生活场景。因为茶馆是整个四川旧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又以旷继勋剿匪为副线,情节穿插错落有至,并大量使用了流传于四川地区的神话、传说、民歌、以及风俗民俗事件和场景描写,方言俚语的恰到好处地运用,展示出了一幅幅社会风情长卷,不仅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也提升了地域文化的品味。
竹间因为生活在充满浓郁孝文化的氛围之中,并且多年来研究中国传统的“忠、孝文化,”可以说,这些文化因子已经浸入到了他的血液之中去了。竹间就是写别的题材的小说也是关注着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农民迫于无奈在生活的刀尖上挣扎的苦难命运。他似乎在呐喊,要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几千年来的中国农民都是多灾多难的大众群体,并深情呼唤人们的仁爱回归。我有时读竹间的作品,在沉入主人翁悲欢离合命运的同时,不知不觉也感到心理沉甸甸的,但最后总能感受到人性光辉所折射出来的阳光。总之,竹间的作品不仅注重文化内涵的容量,应归于文化小说类。他更注重提升地域文化的品味,使其更具有时代的意义,哲理的意义和人性的意义。当然,竹间今后还应该努力下功夫提炼更具直感的生活语景中的语言来替代有些“口水式”的叙述式语言,当是竹间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期待着竹间有用更多的浓墨重彩绘制的社会风情长卷的乡土文学作品问世,像《孝子三部曲》中所描写的德阳孝泉镇同前辈文学大师李劫人在《死水微澜》所描写的成都天回镇具有同样的文化意义。
张人士
2006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