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伙伴,为您打开致富的大门
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茨成功的秘决,比尔·盖茨说:因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是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成功的人很多,但在生活中你可能不认识,也没有办法去为他工作,而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在现阶段,你可能更没有这个实力。只有合作,可能是你最喜欢和最欣赏的。
在世界产业界闻名遐迩的索尼公司,有一个让人们传为美谈的故事,创始人井深与盛田昭夫在长达51年的时间里,共同经营索尼。他们从青年时期一起走过困境,步入辉煌,进入垂暮,甚至到中风失去说话能力,两个人始终相互沉醉于彼此的高度默契之中。
有着"外胡内南"和谐搭档美称的南存辉和胡成中从小就是同班同学,胡成中比南存辉大两岁,南是班长,胡是体育委员。毕业后,南存辉成了修鞋匠,胡成中做了裁缝。20世纪80年代后期,两人共同集资,创办乐清求精开关厂。由于经营得当,乐清求精开关厂生意红红火火。正是在他们合伙创业后的6年,成为了两个人各自事业的预演。两个人这一阶段最大的收获,一是积累了各自的第一桶金——创业6年赢利200万元,而更主要的恐怕还是两个人都明白了今后应当怎样做。
其实,合伙创业就像选择婚姻伴侣,好的伴侣能带来幸福,坏的伴侣只剩下灾难。尽管谁也不会在结婚时就能预料到离婚的那一天,美满的婚姻不仅仅需要婚后保持温度的技巧,也需要在婚前对伴侣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与调查。因此如果你想开创一番事业,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才能够互相配合和扶持。当然,合作往往并非一帆风顺,合作伙伴往往会因合作实体的组织机制和内部矛盾而最终劳燕双飞。因此,对于那些正在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创业——也许不限于创业,比如合作研究——的人们而言,如果想得到合作伙伴的支持,不妨从解决如下三个问题入手:
"我真的需要和他在一起吗?"这是在进行合伙创业时首先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你是需要合伙人投入资金呢?还是需要合伙人帮助你摆脱孤独和刚开张公司的不稳定性呢,还是需要在管理风格上互补?专家建议在选择创业伙伴时应有一个基本标准,比如,是否具备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在管理风格和公司行为上的理解是否有一定的协同性;彼此之间是否了解和信任等等。
"我怎样考虑组织结构的设计?"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上,应该尽量避免可能预见的损失,在企业内部应该将权力适当地分散与集中,由科学的分工和权力制衡机制来实施管理。特别是伴随着企业由创业期走向发展期,企业在分配方式、企业组织、企业文化、领导方式、经营战略上都要相应地做出新的调整。
"有了矛盾怎么办?"震动起源于企业内部的各种矛盾。股东内部的矛盾、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经营者内部的矛盾,都是非常正常的。由于观念、文化不同,信息不对称,价值观差异等,都会导致矛盾。有了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看矛盾是否能及时得到解决,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比如说因为利益分配,那么通过调整分配方式是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再比如内部信息不对称,是否可以通过沟通解决这个问题?
许多人合伙创业到最后总不免产生争议的原因,经常是以前合伙条件未谈妥写明、合作后伙伴的行为态度产生变化等两大要素为主。从合伙权责的分派、利润的分享、损失的分摊、信息的披露,到退出合伙机制与争议仲裁机制的设立等,合伙契约写得愈清楚明白,对合伙人彼此的保护程度也就会愈高。当然若有律师朋友能一同协助合伙契约的拟定,并于合伙双方签署契约后送往法院公证,则是最好不过的了。
商业是利益的结盟,需有明确的利益保证条款。索尼公司最早的资金全部是盛田的父亲久作工门为长子筹备的,每有需要都解囊相助,每一项相助都在股份形式上得到确认。现在不清楚最初索尼公司的股权结构,但是,久作工门最多也只占到17%,可见索尼公司起步时期,就已经为管理团队的知识产权留下了足够的回旋余地。正是这样明确的界定,稳固了公司的结构。
选择好的合作伙伴
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并不难,一个首要的原则就是尽量"不要与陌生人说话"。仔细研究真正合作创业成功的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方向不难发现,选择你熟悉、了解的人通常是条捷径。
但是并非所有的熟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必须要找到那些合乎我们胃口并且能够带来合作效益的熟人才行。
合作伙伴要具备哪些素质?
那么,哪些人可能符合你的胃口呢?一般而言,具备如下素质的合作伙伴是最受人欢迎的。
——不甘心。21世纪,最大的危机是没有危机感,最大的陷阱是满足。人要学会用望远镜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视眼看世界。顺境时要想着为自己找个退路,逆境时要懂为自己找出路。
——学习力强。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掌握将来。懂得从任何的细节,所有的人身上学习和感悟,并且要懂得举一反三。主要的是学习,其实是学与习两个字。学一次,做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学,做,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达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时候,学习是一种态度。只有谦卑的人,才真正学到东西。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行动力强。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行动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知道不去做,等于不知道,做了没有结果,等于没有做。不犯错误,一定会错,因为不犯错误的人一定没有尝试。错了不要紧,一定要善于总结,然后再做,一直到正确的结果出来为止。
——要懂付出。要想杰出一定得先付出。斤斤计较的人,一生只得两斤。没有点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业的。要先用行动让别人知道,你有超过所得的价值,别人才会开更高的价。
——有强烈的沟通意识。沟通无极限,这更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技巧。一个好的团队当然要有共同的愿景,非一日可以得来。需要无时不在的沟通,从目标到细节,甚至到家庭等等,都在沟通的内容之列。
——诚恳大方。每人都有不同的立场,不可能要求利益都一致。关键是大家都要开诚布公地谈清楚,不要委曲求全。相信诚信才是合作的最好基石。
——有最基本的道德观。
曾经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 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记者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
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记者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地图就完整了。
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要不要与穷人合作?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永远不要与穷人合作?
上面提到,选择合作伙伴一定要选择合乎自己胃口,而且具备一定资源的人。那么,这就导致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即是不是永远不要与穷人合作呢?
穷人的特点是急于谈条件,招聘穷人做员工,会先谈必须给什么职务、什么工作环境、多少薪水、多少奖金、多少干股,低了少了不干。这样的人,工作的目的是实现条件,心态不好,对企业没有忠诚度。投资人也一样,也有穷的投资人,投资额不大,但患得患失,赢得起输不起,这样的投资人合作起来很麻烦。
既然如此,作为创业者如何与各式各样的"穷"人打交道,才更有利于事业?
首先,认识和了解"穷"人。根据生存状态和心态两个因素,将商圈中人做个分类,会发现所谓商人,大致跳不出这四种类型:
第一种人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心态上又急于成就,这种人是所谓的典型"穷人",称为"窘迫型"人。
第二种人同样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但心态上比较乐观,这类人称为"大度型"人。
第三种人目前过得比较滋润,暂时没有太强的危机感,称为"从容型"人。
第四种人虽然物质上有了相当的积累,但始终存在危机感,仍然急于成就,对人对己都不够宽容,这类人称为"压迫型"人。
窘迫型人是典型的穷人,又穷又急,随时都在倒计时,要在危机爆发前,闯出一条生路来。
大度型人是想得比较开的穷人,相信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车到山前必有路,实在没路,就弃车攀岩。
压迫型人虽然完全有资本表现得从容优雅,但由于内心的压力和焦虑,不能释然地享受生活和周遭的人际关系。压迫型人是心态上的穷人。
只有"从容型"人看来不穷,但亦为数不多,毕竟,享受从容既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有长期修炼的良好心态,有多少人可以二者兼备呢?按照"不要和穷人合作"的理论,理想的合作伙伴就仅限于从容型人了。
其实不然,其他三种类型的人在不同情况下也都有其合作的价值。据了解,美国一家著名媒体在中国招聘关键员工时,就特别青睐年届三十、心智成熟但走投无路之人。这类人会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强大的成就驱动力,给一个舞台,就会竭尽全力舞出精彩。
相反,一些公司近来招聘一些过于"从容"的员工,家境好,又没有强烈的成就欲望,渐渐表现出散漫、不服从调度的行为,令公司很头痛。不过,对于挑选老板或投资人,"从容型"人的确比"窘迫型人"更具吸引力。跟着"窘迫型"的老板要承受很大的风险和压力,不光是要拿青春赌明天,更要常常在他面前体现价值创造能力,否则会给脸色看,因为这类老板是急于看到收益的。
为这类老板做方案,一定要注意把握投入产出的节奏,一定要有阶段性、滚动的产出。否则,方案就不切合实际的,肯定不会被接受。至于"窘迫型"的投资人,除非有投入赢利快的商业模式,并且有过人的耐力、热情和心态,否则建议还是敬而远之。
当然,"从容型"投资人并不见得永远从容,试想,投资2000万,管理团队干股占65%,够从容吧?但是钱用完了还不能收支平衡,"从容型"投资人就要开始"压迫"了:调高考核指标、压缩预算、调整管理层、参与管理。。。。。。资本开始显现出它的本来面目,资本的目的就是回报。有"压迫型"投资人对企业未尝不是好事。
压迫型的对立面是"大度型",大度型虽然处在为立身而奋斗的阶段,但仍站得高、看得远,心态良好。这类人,一为成就大事者;一为清心寡欲,内心祥和者。前者,值得冒险追随;后者,值得做一个终生的朋友。说了半天,这四种人没有好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
要不要与穷人合作?答案是"要!"
穷人并非没有合作价值,只是大部分情况下,要与"穷"得合适的人,用合适的方式合作。投资人是"从容型"和"压迫型"的组合,工作团队是"大度型"、"窘迫型"、"从容型"和"压迫型"的组合,彼此间的合作很愉快。
相互尊重——合作之道
国内知名企业家孙大午日前在北京因一只小小的塑料鞋套和生意合作伙伴反目。起因仅仅是,他在生意伙伴家中做客时,认为主人为他提供塑料鞋套对其人格造成极大侮辱。
古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由于对一小事存有理解的分歧,竟也能导致生意合作伙伴反目,损失的数目恐怕不是一双塑料鞋套所能承受的。
主人肯定是尊重客人的,要不也不会热情邀请客人来家做客。主人的理解是,客人进家换塑料套全北京城都是这样,甚至不仅北京,各地都是这样。这是一种习惯,对谁都一样,这次自然也不例外。而客人的理解是,让自己换鞋套就是表示自己不卫生,就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于是矛盾就凸现了。
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要想和谐相处,关键是互相了解,相互尊重。在我看来,作为主人,不能将自己的习惯强加于客人的身上,既然邀请了客人,就应该了解客人的情况(包括客人的经历,生活习惯以及敏感内容等);既然邀请了客人,就应做好麻烦的打算(包括客人弄脏房间,离开后要打扫等);发现了客人对自己的要求不悦,就应及时作些调整,而不应一意孤行。作为客人,应入乡随俗。国家尚如此,何况个人?尊重主人家的生活习惯,是作为客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尊重。
分歧的实质背后是利己意识的高升,是方便他人思想的严重削弱。主人要求客人套塑料鞋套,请问,你的塑料鞋套就是一定干净吗?有没有每次都消毒过?客人不想套塑料鞋套,请问,你的鞋底就一定干净吗?会不会给对方的房间弄脏?只要想着对方,多替对方考虑,自然不会节外生枝,也不会引出如此大的风波。说穿了,两人都为自己考虑的多,没有为他人方便和脸面着想!
双方都是有身份的人,竟然为了一件小事而导致反目,且影响了合作,看起来似乎是件可笑的事。但透过现象,我们还是看到了宽容因子的缺失,看到相互尊重实践的艰难跋涉。不管是谁,只要他(她)不将"尊重"根植于心中,终将生出诸多不必要的事端。
相互尊重是合作的前提。现代市场经济就是相互尊重伦理的经济。在现代社会中,自我利益追求的自主主体之间的相互人格尊重,是社会生活得以进行的基本伦理前提。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大量的日常性交易活动,如果没有人格互尊的伦理,就不能进行。商品的交易是在追求自我利益的人之间进行的等价交换活动。相互尊重的伦理体现的是对对方主体人的承认与尊重。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市场是一个讲究相互尊重的经济。
相互尊重才是真正的生活之道,也是经济交易之道,任何人都不能置之度外。
双赢——继续合作的基础
激烈的竞争,需要真诚的合作,长久的合作需要"双赢"为保证,协作的任何一方,不赢反亏,就失去了继续合作的基础,处在合作中受到伤害,那必然会陷入"你死我活"的游戏恶圈中。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狮子和一只狼同时发现一只小鹿,于是商量好共同追捕那只小鹿。它们合作良好,当野狼把小鹿扑倒,狮子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但这时狮子起了贪心,不想和野狼平分这只小鹿,于是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拼命抵抗,后来狼虽然被狮子咬死,但狮子也深受重伤,无法享受美味。
试想一下,如果狮子不如此贪心,而与野狼共享那只小鹿,岂不就皆大欢喜了吗?这个故事讲述的道理就是人们常说的"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游戏规则!
我们说,人生犹如战场,但毕竟不是战场。战场上敌对双方不消灭对方就会被对方消灭。而人生赛场不一定如此,为什么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呢?大自然中弱肉强食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出于他们生存的需要。但人类社会与动物界不同,个人和个人之间,团体和个体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当紧密,除了竞赛之外,任何"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游戏对自己都是不利的。
当你在社会上行走时,建议你也采用"双赢"的竞争策略,这倒不是看轻你的实力,认为你无力扳倒你的对手,而是为了现实的需要,如前面所说,任何"单赢"的策略对你都是不利的,因为它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除非对手是个软弱角色,否则你在与对方进行争斗的过程当中,必然会付出很大的心力和成本,而当你打倒对方获得胜利时,你大概也已心力交瘁了,甚至所得还不足以弥补你的损失。
在人类社会里,你不可能将对方绝对毁灭,因此你的"单赢"策略将引起对方的愤恨,成为你潜在的危机,从此陷入冤冤相报的循环里。
在进行争斗的过程当中,也有可能发生意外的情况,而这会影响本是强者的你,使你反胜为败!
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在实质利益、长远利益上来看都是不利的,因此应该活用"双赢"的策略,彼此相依相存。
在人脉资源上,注重彼此和谐与互助合作,面对利益时与其独吞,不如共享。
在商业利益上,讲求"有钱大家赚",这次你赚,下次他赚,这回他多赚,下回你多赚。
总而言之,"双赢"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更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相互竞争。不过,人在自己处于绝对优势时常会忘记前面那则寓言所描述的状况,其最终的结果也必然是赢得凄惨,这种赢又有何意义?
与人商量好办事
每个人都具有或强或弱的逆反心理,尤其不愿意接受别人强硬的话。为官者对部属以喝斥的口气发号施令,虽然暂时能征服对方,但对方的内心是抵抗的、反感的,只不过迫于权力等等什么压力才屈从了。所以,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才是最佳的方法。
苦味的药丸大多裹着一层糖衣,使人先感到甜味,容易一口吞下肚子里去。药物进入肠胃,药性发生效用,疾病也就好了。你在要求别人做某件事时,与人好好商量,使人先尝一些甜味,然后,你再命令他做事,即使是对方觉得委屈的事,人家也会接受。
如果你要人家遵照你的意思去做事情,总应该用商量的口气。"我要你这样那样做。"不可这么说,而要用商量的口气说:"你看这样做好不好呢?"假使在一个盛夏的中午,一群工人正在休息,一位监工走上去把大家臭骂一顿,说拿了工钱坐着不做工是不对的。工人们怕监工,当然立刻站起来去工作了,可是当监工一走,他们便又停手了,这是肯定无疑的。因为那位监工不了解人们的心理,用一种强硬的态度,反而使人们产生了逆反心理,更要与你做对。如果那位监工上前和颜悦色地说:"天气真是热死人,坐着休息还是不断地流汗,这怎么办?朋友,现在工作任务紧,我们忍耐一下赶一赶好吗?我们早点干好,早点回去洗一个澡,怎么样?"我想,工人们听到这话,一定会忍着酷暑去工作。
哪个人不喜欢听柔和的话呢?小洛克菲勒深明此理,他就是一个善于与人商量的人。1915年,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并且持续达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激愤,公司的财产遭受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了流血事件,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
那样的情况,可说是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工人的信服。他是怎么做的呢?小洛克菲勒是个有平民思想的人,花了好几个星期结交工人朋友,并向罢工者代表们发表了一次充满人情味的演说。那次演说可称之不朽,它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誉。他的演说始终是以诚恳的商量的口气: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公司的员工代表见面,还有公司行政人员。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由于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还拜访了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了面,大家谈得很开心,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因而今天我站在这里,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所组成的,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感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代表了资方和劳工。"
多么出色而感人的演说,这可能是化敌为友的最恰当的表现形式之一,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的是另一种强硬的态度,与矿工们争得面红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话骂他们,或用话暗示错在他们,用各种理由证明矿工的不是,那会是什么结果呢?可想而知,只会招来更多的怨恨和暴行。
必要的契约
私营公司要想做大,不能单打独斗,要有可靠的合伙人。一个不能联手经营的公司,永远只能是个"小虾米",终有一天会被大鱼吃掉。但是,"一年合伙、两年红火、三年散伙"这一民营企业走不出的怪圈,却又让许多创业者谈起合伙就变色。
"真没想到,都是很好的哥儿们,他居然这样做,而且我们之间什么协议都没有签,对他个人也没有什么法律约束",杜晓峰懊恼地对律师说,杜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的另一个发起人陈旭是专利技术持有人,不想在合作了4年之后,公司步入正轨、业绩也开始提升时,却提出要带着技术另立门户。杜晓峰当然十分气愤,但也无可奈何,在没有任何法律和协议保证的情况下,公司的运转濒临瘫痪。而陈旭却也有自己的道理,公司运营了4年资产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可是既没分过红,也没有股权上的说法,现在有了更大的公司请他带着技术去合作,条件更优厚,他当然选择离开。
创业者中类似这样合合分分的事情似乎天天都在上演。一项调查显示,中关村每天新诞生20家公司,但同时又有至少两家公司歇业或散伙。亲朋好友合攒一家公司,创业时能志同道合,但稍有起色便闹分家,甚至对簿公堂。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合伙人"分手"事件更多,对企业的影响也更大。
据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对100家成长最快的小公司所做的调查,发现其中有一半的创业团队无法在公司头5年中顺利存活,而在另一家机构所研究的12个创业团队的个案中发现,只有两家在创立后的5年后创业团队还保持创立初期的完整。
合伙是一种契约,契约也就是合同,它规定了订立契约或合同的人相互之间的义务和权利。比如,彼此之间出资的比例,利润的分配方法,不同的合伙人应该承担的债务份额,各自在公司中的地位等。这样,根据契约人的结成关系,合伙人也可以分成好几种形式:普通合伙人,名义合伙人,有限合伙人,秘密合伙人,匿名合伙人,不参加管理的合伙人等。所以合伙不是别的,就是几个人或几个组织和公司联合起来做生意,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也不管他们把自己的公司登记成什么样的法律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