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10800000002

第2章 教育思想

张謇提出的“苟欲兴工,必先兴学”、“师范为教育之母”、“父教育而母实业”等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

教育救国思想

“救亡图存、变法自强”是张謇投身教育事业的首要原因。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办学,把兴学育才、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作为奋发图强的重要途径,张謇便是其中之一。他说:“窃惟东西各邦,其开化后于我国,而至今以来,政举事业,且骎骎为文明之先导矣。掸考其故,实本于教育之普及,教育之勃兴。”他认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强盛,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的文化教育发达;中国之所以落后,主要是由于教育落后,人民文化水平低下造成的。他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反复强调教育为立国之本。他说:“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不蓄而求,岂可幸致。”所以“欲雪其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要使国家强盛,就必须兴学校,办教育,开民智,“图存救亡,舍教育无由”。

张謇在谈到创办通州师范学校的动机时指出:“中国今日国势衰弱亟矣,国望亏损亟矣。国弱望亏,其害之究竟,直中于人人之一身,”而“被所称强大文明之邦,犹是人也”。因此,“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张謇“教育救国”的思想并非指只有教育才能救国,而是从教育在社会中固有的地位和作用出发,通过兴办近代教育,推动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达到改造社会、振兴国家的目的。张謇的教育事业在改变社会风气、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唤起群众觉醒和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业与教育并举

张謇在办实业的过程中,深感“人才异常缺乏”,提出了“苟欲兴工,必先兴学”的思想,实行“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的办学方针。他在创办大生纱厂后,就着手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并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始终推行办实业与办教育并举的方针。他根据教育与实业的相互依赖性,提出了“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思想。因为“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惟取诸实业”,“必农工商奋兴,而后教育能普及”。就这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张謇从理论和实践上,正确解决了教育与实业相辅相成、彼此依存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了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也反映了张謇对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认识。

张謇根据当地的发展需要,创办了许多职业学校。如农业、纺织、医学等专科,并在20世纪20年代初合并为南通学院,在通州师范学校附设农林、测绘、蚕桑、商业、土木工程等科,创办了伶工学社和特种教育盲哑学校,以及女工、发网、保姆、镀镍、政法、巡警、清丈等传习所。此外,他还尽力协助外地的教育事业,参与赞助创办多所职业学校,如江宁商业学校、苏州铁路学校、吴淞商船学校、水产专门学校等等。张謇这种面向实业、面向社会创办多门类、多层次、多结构的职业技术学校,在当时确是一大创举,它充分体现了张謇教育思想和活动的社会性、多样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开拓创新精神。

师范为教育之母

办学首先要解决教师来源问题。张謇首倡师范教育,他认为,“教不可无师……师必出于师范”,“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他多次强调“兴学之本,惟有师范”,并且称“师范为教育之母”。所以,他在创办大生纱厂后就开始创办通州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他以“忠实不欺,坚苦自立”为校训,以“严格主义”教育学生,养成严谨、踏实的学风。张謇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实行师范生到小学进行实习等技能训练。他提议政府对师范生实行奖励、补助政策,鼓舞师范生,使其乐从教育。通州师范学校成为全国各地发展师范教育的模式。

有了师资,欲普及教育,就应广设小学。他说:“开民智,惟有力行普及教育,广设初等小学。”他认为小学教育直接影响到中等乃至高等教育的质量。他对小学教育作了形象而又深刻的论述:“小学生犹苗蘖也,小学校犹苗圃也。培护茎寸之茎,使之盈尺及丈,成有用之才,苗圃之事也。小学校亦类似。”这个形象的比喻说明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

张謇在办学的实践经验中提出了“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的办学道路。在普及小学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中等学校,最后办专科和大学,从而建立起完整的多层次的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这也犹如一条大河的主流、支流,最终百川汇归一样。

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单设师范学校。他以师范学校为起点,以小学教育为基础,创办了许多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促进了本地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推动了全国各地师范教育的发展。

因地制宜的办学思路

张謇非常重视人才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他说:“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办教育,是张謇教育思想的又一特点。

在学习国外办学经验的问题上,张謇坚持从本国本地的实际出发,反对照搬照抄的做法。他说:“不征实事,不特西人之新法之与中土宜否无从真知,中国旧法之与今日宜否,亦无从真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既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又要顾及本国的情形,反对一切规程都摹仿欧美。张謇在《复留日王于两生》中谈到学习外国经验时指出:“凡观察所及,皆须识得主客。我所能行与不能行,我们宜否,皆主体也。取足以补我之知、扩我之知者,辨别能行与不能行及适与否,皆客体也。当观其构造谨严、计划廉平、效用切实、经济优人处,不当震于其规模宏大、器具完美处。所谓心得者,谓我于所观合于我之得无。”这里的“识得主客”和“合于我之得”,就是要从主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学习和吸取适于我国所需而又能行通的东西,不能注重其形式和外表,要求其效用而不追求宏美。

在办实业与教育的过程中,张謇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需办学的指导思想。创办大生纱厂后,由于既需购买大量棉花,又需纺织专门人才,于是张謇创办了农业学校和纺织学校。又因棉籽可制油,于是他又创立了炼油厂。产品出来后,为了销售畅通,便设立了轮船公司,相应地又设立了商船学校。商业发展了,商业人才出现了短缺,于是他又设立了商业学校。张謇这种应时需创办学校、设置专业,培养急需人才的做法至今仍有可取之处。

张謇先办实业以立教育之基础,继办教育以培养各种人才来改良实业,使教育与实业相得益彰。其教育与实业的辩证关系至今仍不失为教育改革、经济改革的有益借鉴。“科教兴国”战略是这种思想的升华,“知识经济”是这种思想的浓缩。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创我国单设师范学校之先河,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蓝本。他创办的职业学校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开拓性。他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从普及教育到职业教育的比较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他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和观点,推动了近代教育的繁荣和发展。

独创完整的教育体系

晚清光绪年间科举制度的弊端与腐朽日益显露。有些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反思中国屡战屡败,尤其是甲午惨败的原因,发现中国战败由于国力孱弱,国力孱弱由于缺乏人才;人才出于学校教育,而科举制度不能适应培养大批人才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他们认定科举制度有两个根本缺陷:一是它以培养少数当官的人为目标。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后来当官时甚至不具备普通“国民之知识”,无益于国。因此,与其得“无意识之官”,不如得“有意识之民”。二是它以祖述儒家经典为能事,远离现实生活,“徒供弋取科举之资,全无当于生人之用”。基于这种认识,“废科举,兴学校”逐渐成为先进思想家的共识,并汇聚成时代潮流。在这股时代潮流中,张謇是一位从科举营垒中叛杀出来,冲在最前面、最积极、最勇敢、最认真、最扎实、因而也最富有成效的闯将。

1902年2月,张謇应两江总督刘坤一电邀赴江宁讨论兴学之事,建先立师范中小学之议。刘赞成,而藩司吴、巡道徐、盐道胡同词阻挠。胡曰:“中国他事不如人,何至读书亦向人求法?此张季直过信罗叔韫,叔韫过信东人之过也。”江督为之意沮。张謇叹息不已,乃与罗叔韫、汤寿潜等同人筹划在通州自立师范,计以张謇从任办通州纱厂五年以来应得未支的公费连本带息2万元,另加劝集资助可成。同年7月9日中国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开工建设。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端。“后之人知中国师范之自通州始,必不知自二道一司激成之也!”

自此一发而不可收。仅张謇个人,从1902到1926年25年间就为兴办各种教育事业注入资金257万元,创办通州各级各类学校合计330多所,并在宁沪等地参与创办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前身)、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今河海大学前身)、吴淞商船学校等多所学校。从纵向说,有学前教育、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中师、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从横向说,有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专门教育、职业教育、特种教育,构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结构相对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当时南通成为全国教育最为昌明的示范区域,学生除本省本县外,慕名远道来学者,有浙、赣、皖、闽、湘、鄂、鲁、晋、秦、陇、滇、黔、蜀等13省。学校毕业生之多、学龄儿童入学率之高,在全国同类行政区域中首屈一指。但是,张謇并不以这样的成绩为满足,他为自己确定的目标是:“乡里学龄儿童十七八有就学之所,儿童长成十五六有治生常识。”此外,他还为年长力薄智绌而任重道远感到歉疚不安。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积累,张謇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相对于科举制度来说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具有以下九个方面的丰富内容。

教育的功能与地位

张謇认为,教育是开启民智、造就人才的光辉事业,在促进国家富强的诸因素中居于根本的地位:“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教育所以开民智”“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他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教育的根本地位:“教育者万事之母”“教育者,一切政治、法律、实业、文学之母”“教育是诱导人的利器”“为社会政府储有用之才,即为社会政府通将来之驿”“教育尤为各种政策之根本”。他在清末曾预料“中国恐须死后复活,未必能死中求活”,而“死后求活,惟恃教育”。

学校的培养目标

与科举旨在造就官吏相对立,张謇明确提出国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广大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他特别强调普及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国何为而须教育?教育者,期人民知有国而已。能有国之终效,使人人任纳税当兵之责,多数无怨望而已。”“教育期人人知行艺,知邦法。知行艺则国多可信可用之人,知邦法则里无或暴或慢之俗。”“不民胡国?不智胡民?不学胡智?”“当思世界虽大,我是其中一份子。只须努力于学业,将来无论为士为农为工为商,皆为健全之国民。”“欲雪其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自治之本在兴学,兴学之效在普及。”为使孩童成人后平时能建设、战时能卫国,他还独具慧眼地提出了“军国民人格”教育的思想,并且热心实践予以提倡。

同类推荐
  • 为什么是毛泽东

    为什么是毛泽东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毛泽东的开蒙、求学过程,以及他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直至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共和国。作者没有将更多的笔墨着眼于对诸多历史事件的细致描述或是揭示秘闻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上,试图探讨他诸多重大决策背后的深意。弄清了这些问题,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最终中国的领袖会是他,而不是有钱有枪的蒋介石,也不是那些拥有更高学历、更大声望的人,比如周恩来,比如陈独秀。历史无法重演,伟人更加无法复制,但我们仍不会放弃学习他,研究他,因为哪怕我们从他身上只学到了一点皮毛,就足以让我们游刃于战场、商场、名利场。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也许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点。
  •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系列图书”之一,《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图文并茂,结合狙击手的经典事件、装备以及狙击手训练要领等,介绍了近代以来世界上最顶尖的狙击手,还有狙击手手中的致命武器,《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将为您展现一个精彩纷呈的军事世界。
  • 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 名人的成功心得

    名人的成功心得

    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人文”,亦即“文化”。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猎魔少爷

    猎魔少爷

    我天生就是猎魔人,我是刀锋上的舞者。我不想做杀戮机器,也不想做修炼狂魔。无奈命运轮回转折,刀光血影无从选择。谁人都有侠骨柔情,我的情也难以割舍。待到烟花散尽绚烂,还有我们的爱活着。天地长歌仙侠画卷,你我携手一起领略。
  • 虚实日历

    虚实日历

    “所以我替他报仇,不仅如此,我还梦想着见他一面,他变成蜘蛛的样子,想一想就令人心醉啊!太美了!”“什么?祁彬他……”舒唤的手开始颤抖起来。诡异猎奇的剧情,扑所迷离的世界等着大家一起来探索。
  • 冷傲的复仇三公主

    冷傲的复仇三公主

    她们都是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经受了恶魔训练,只为有一天报仇,但是她们也同是上帝的宠儿,因为她们拥有绝世容颜,不信任爱情的她们又会跟男主又什么故事呢?
  • 独霸三界

    独霸三界

    叶云被未婚妻背叛,打断全身经脉,成为废物,却意外得到吞噬神鼎的帮助,从此鱼跃龙门,踩天才,揽美女,杀天骄,斗神魔,一步步走向武道巅峰……
  • 傀儡小娇娘

    傀儡小娇娘

    尚京将军府之女沈安,生前体弱多病常卧床榻,死后不得安宁受人控制。附魂在傀儡身上,正巧被傀儡师少年撞见,活人魂的傀儡千金难买,万金不换,少年也算捡了个便宜“师妹”带回去给师门交差。沈安万万没想到自己竟拿了女主剧本,美男有了,旷世奇恋也有了。诶?等等,为什么她总死?好像哪里不对劲。反正横竖都是死,她索性闭上眼睛使劲作。
  • 超级技能商店系统

    超级技能商店系统

    本来身世平凡的李钊铭经过一次事故开启了系统,从此他的人生就发生了变化……
  • 赠你萤火灯一盏

    赠你萤火灯一盏

    故事里的那些人或许还不知道,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无可厚非的小事,在将来的某一天会被别人当做故事讲述出来。 喜欢听故事的人都是温柔的,喜欢讲故事的人都是深情的。在深情的人眼里,谁都是多愁善感的。 讲故事的人讲的声泪俱下,听故事的人如身临其境,而故事里的人可能早已忘记了那个讲故事的人。
  • 系统大大请赐我一个男主吧

    系统大大请赐我一个男主吧

    别人穿越带系统就回不去了,还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才能回去。而我堂堂大小姐月可就不一样了,这个系统为什么可以随时穿越世界,还可以开外挂,并且在另一个世界我为什么成为了九尾狐狸精,呸,是九尾白狐仙,还是上万年的岁数,坑我吗?这出去都可以给人家当祖宗了!什么?万年单身狐,不存在的!某系统曰:无敌是多么寂寞请问你是来搞笑的吗?某系统曰:系呀那剧情里有男主吗?某系统曰:没有为什么别的系统有男主,我的系统没有,难道我拿错剧本了吗?不要啊,系统大大,请赐我一个男主吧!
  • 傅少老婆太难追

    傅少老婆太难追

    人人都知道江城显贵傅煜城有个放在心尖上宠的女人。谁也不可以动她分毫。 这个女人长着一张美艳倾绝的脸,却嚣张又任性,到哪都能掀起一番祸事。 “傅总,夫人今天又砸了一家酒吧。” 男人宠溺一笑:“没事,随便砸,只要她开心就好。” “”傅总,请问您为什么这么宠沈小姐?” 男人叹了一口气,说得很心酸:追她不容易,再不宠着点,怎么追得到? 满座震惊,天底下还有傅总追不到的女人? 沈于归:有!滚远点,劳资不喜欢你!重生前,她用尽手段,甚至丢弃尊严也没能换他回头一顾,反而对她厌恶痛绝。重生后,她小心翼翼,拼命躲藏,他却步步紧逼,穷追不舍。看傅少如何强势追妻,抱得美人归!(男女主双重生:1V1虐渣高甜!)
  • 冰纷盛夏

    冰纷盛夏

    她是全国第一富豪的千金、全国第一强企业总裁的女儿;他,没有多大的身份背景,却为了她而创建了一个能与全国第一强企业比肩的高度。情路坎坷,悲欢离合,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本书是原版,如有雷同,就是她抄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