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殡城周围是一座高墙,除了主殿之外,城里还有作坊、商店,甚至还有一所培养誊写员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纸莎草纸书。最后还有一件有趣的事:为了给自己修建这座殡城,拉美西斯曾命令拆下一些古建筑上的材料。这恰恰也是这座拉美西斯宫后来遭受到的待遇:这座本因代表拉美西斯的伟业并流传千古的宫殿后来又因为别的国王要修建自己的宫殿而被部分地拆除了。
不过,尽管拉美西斯二世一生都在积极地建造建筑物,但由于建造时间过于仓促,使得工匠们无法用更多的时间来装饰它们。所以这些建筑物中的雕刻、壁画与以往的建筑相比,逊色不少。而且拉美西斯的后继者们,也纷纷模仿这位法老的建筑模式,致使埃及的建筑艺术水平下降。
二、文明之殇:从阿布辛贝到菲莱
1.阿布辛贝神庙
神庙,除了在地面上的建筑外,还有一种在山崖开凿出来所为岩窟庙。
阿布辛贝神庙建在一个山坡上,开凿的深度有60米,它本意是供奉三位主神阿蒙、拉、布塔,但实际上它只为一位“真神”——拉美西斯本人服务。
阿布辛贝的岩窟庙依山傍岩,在峭壁斜坡上开凿洞口。大庙门面(或许可以称为塔门),高32米,长36米,塔门洞口两旁雕刻有高约21米的4座拉美西斯二世坐像。这座四尊从山体岩山中凿出的巨型雕像高20米,象征着坐在宫殿大门口的法老,如今它们已经变成了埃及文明的象征。意大利著名的埃及学家之一赛尔乔·多纳多尼教授解释说:“这真是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它将埃及古典建筑的建筑元素带入了深山中。”
洞口内还有柱厅以及位于庙内深处的供奉上述了神及其本人的雕刻坐像的处所。洞窟内全长60米,每年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生日,以及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加冕日时,阳光可穿过60米深的庙廊,洒在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而他周围的雕像则享受不到太阳神这份奇妙的恩赐,因此人们称拉美西斯二世为“太阳的宠儿”,把这一天称为“太阳日”。
3000多年过去了,这个不知是巧合还是古埃及建筑师精心计算的奇观之谜,一直未能破解。
后来埃及政府因建筑阿斯旺大坝,从1968年开始,庙址迁移到离尼罗河180米远的65米高处,“太阳日”也分别延后一天。
在阿布辛贝庙附近,还有一座献给他的妻子奈菲尔塔利的较小的岩窟庙。庙的正面排列6座雕像,队拉美西斯二世的3座外,还有补充描绘为哈托尔神形象的奈菲尔塔利的3座雕像。
距阿布辛贝神庙不远的北边,有一间规模较小的山间庙宇,这是法老献给奈菲尔塔利的祭庙。人们对这位王妃的出身一无所知,她好像来自平民家庭。但有一点不容置疑,无论是法老还是普通百姓都深爱着她。
王妃的名字意为“最美丽的女人”,而众多的画像也证明了她的魅力。拉美西斯在继承王位前不久娶了她,从此就与她形影不离,无论是在宗教仪式中还是在国事活动里都能见到她。在绘画中以及其他文物上也常能看见她与丈夫亲密地依偎在一起。在政治生活中,奈菲尔塔利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借助书信和礼物与希泰族的女王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她为法老生下了六个子女:两个女儿和四个儿子,但都因早逝而未能继承王位。事实上另一位王妃伊斯诺弗莱特的儿子莫尼普塔成了拉美西斯的接班人。
奈菲尔塔利本应与拉美西斯一起主持阿布辛贝神庙的落成典礼,但很有可能她未能成行。根据一个介于小说与历史之间的假说,奈菲尔塔利恰恰是在这座本应与法老同享永恒的神庙门前死去,当时她委托大女儿随父亲主持落成典礼。
后来奈菲尔塔利被隆重的安葬在女王谷。1904年,意大利考古学家埃尔内斯托·斯基亚帕雷利发现了她的坟墓,但她的木乃伊和随葬品均被盗。尽管如此,墓室内经过修复的精美壁画仍然让奈菲尔塔利的墓成为古埃及文明的一颗明珠。
拉美西斯还在他皇后的墓碑上刻着他对她爱的表白,“我对你的爱是独一无二的。当你轻轻走过我的身旁,就带走了我的心。”
但阿布辛贝神庙的命运却是多灾多难的,建成后不久,一场地震使它蒙受巨大损失,许多石柱和雕像断裂,受损的部分还包括神庙正面的整个上半部。大部分破损的地方随后得以修复,但当时的建筑师们却对雕像爱莫能助,只能任雕像的碎块散落附近。
作为头顶着“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战无不胜的将军”、“和蔼可亲的父亲”、“不知疲倦的建设者”等这些光环的拉美西斯二世无疑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同时也是古埃及最伟大的建筑家。他一生勤于大兴土木,他下令修建的宫殿、庙宇、雕像和石碑比比皆是,多得令人难以置信,但阿布辛贝神庙被看成是拉美西斯最伟大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古代建筑瑰宝。
不过随着新王国的衰落,阿布辛贝神庙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在被重新发现的1813年之前,神庙被埋在厚厚的黄沙之下。当沙子被除去后,阿布辛贝神庙注定要震惊世界。
1813年,瑞士旅行家和学者约翰·布克哈特到阿斯旺地区进行考察,无疑中发现4座几乎已经全部陷入沙中的巨像,但当时受条件所限,他并没有做进一步的挖掘。
4年后,意大利人乔丹·贝尔佐尼遵循布克哈特的足迹,开始在石像周围进行挖掘,在20天之后,终于可以从一狭小缝隙中爬入神庙。当在黑暗中点燃火把后,不仅他、整个世界也被庙中的景象惊呆了。
不过,当这座神庙重见天日不到几十年,它又面临被尼罗河淹灭的命运。
1960年,为解决几百万埃及人的用水问题,埃及政府准备在阿斯旺地区修建巨大的阿斯旺水坝,并可控制尼罗河的泛滥,埃及政府称之为技术的进步,但这将给历史带来巨大的损失。因为水坝建成后,许多几千年历史的建筑物或者古迹一包括阿布辛贝神庙就会永远地淹没在水下了。
埃及政府请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驻开罗的德国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劳厄讲述道:“教科文组织是当时唯一一个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聚集人力、物力,完成拯救这些古迹任务的机构。埃及政府没有能力独自承担这样的任务。请求教科文组织的帮助实际上就等于请求联合国的帮助。而阿布辛贝神庙不仅仅属于埃及,也属于全世界,是世界文化遗产。”
51个国家参加了拯救古迹的行动。当时正值中东冲突剧烈、东西方分裂时期。但所有参加抢救工作的欧洲人、美国人、亚洲人自然也有埃及人,都齐心协力,通力合作。
至1963年,除了阿布辛贝神庙之外,其它的古迹都得到了妥善处理。该神庙由两座庙宇组成。其中一座非常巨大,建在砂岩质的山包里。如何制定拯救方案呢?劳厄告知:“这的确是个大麻烦。怎样才能搬走一座山呢?人们想到许多稀奇古怪的点子,比如修建60多米的高墙将神庙围起来,或者干脆让神庙沉没于水底,而旅游者可以潜水游览庙宇,就像人们在红海潜水观赏五彩鱼类一样。还有其他一些想法,但都是出于无奈的办法。”
为纪念这一拆迁工程,在新址地下埋放了一本古兰经、二张埃及报纸和一些埃及硬币以及搬迁过程的文件。切割拆卸大庙时,要求石块尽量地大,接缝尽可能地小。每块重量一般为20一30吨。大庙被切成807块,小庙被切成235块。这些石块用起重机谨慎吊起,运至贮石场按编号存放,然后再运至新址——离原址180米、高65米的地方。整个工程于1968年9月竣工,耗资3600万美元。整个工程使用了2000多名工人、成吨的材料以及在考古史上从未有过的资料技术。
瑞典专家格罗斯曼回忆了拯救阿布辛贝神庙的情景:“拆迁工作得从上面开始,但重建工作得从下面开始。因此我们需要很大的空间来搁置先切割下来的岩石。”
神庙的装配工作,正面的接缝全部用与石头同样颜色的灰浆补严,几乎未留下任何切割过的痕迹,但庙内装饰面却故意接缝明显,让游客与后人联想起神庙的搬迁。
重建的神庙甚至保留了一年两度的神光日,即每年的2月22日和10月22日这两天,太阳光可以直射到神庙内部,照亮神庙深处的四座神像,但这一日期比原始日期晚了一天。而且重修的神庙在周围环境上也与原始神庙有很大不同。曾经亲眼见过原始神庙的格罗斯曼回忆说:“我们当时乘船过去。在20多公里之外我们就能看到神庙了。我们在尼罗河谷,两岸是高起的荒漠。因此我们有参照物,可以想象神庙的宏伟程度。虽然我们今天也能从20多公里之外看到神庙,但它仅是一片平原上的一个小山包而己。”
2.菲莱神庙
在阿斯旺地区,除了阿布辛贝神庙外,还有一座著名的神庙——菲莱神庙。
菲莱神庙是埃及现存最好的3座托勒密王朝神庙之一,被称为“法老宝座上的明珠”,为古埃及神话中司掌生育和繁衍的女神伊希斯而建。
伊希斯是古埃及最有名的女神,埃及人对她的崇拜由来已久,古埃及的传统要求每个埃及人在一生中都至少要来一次圣地向神灵祷告。神话中,她的丈夫奥西里斯被嫉妒其才能的孪生兄弟塞特杀死,尸体也被切为14块抛撒到世界各地,伊希斯女神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丈夫的尸体,并使其复活生下了儿子荷鲁斯。荷鲁斯长大后替父报仇,杀死叔父塞特,让其父担任了冥界之王。后来,人们在奥西里斯头颅当年被藏的菲莱岛上建了这座神殿,以纪念这位忠贞勇敢的女神。
菲菜神庙系托勒密二世所建,神庙入口是两座梯形塔门,相夹形成一个门庭,柱廊与主殿大门又构成一个广场,砖墙上有不对称的浅浮雕,讲述宗教与神话故事。穿过有两尊狮子坐像的主门入口,进入中庭后眼前又是两座梯形浮雕塔门,浮雕不仅有大型人像,还有密密麻麻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大殿的柱式风格统一,为开花纸莎草式,柱头位置雕有面朝四方的女神方柱头。每个柱子的图案各不相同,独具匠心。这些柱子上面颜色较深,下面则较浅,那是以前曾被水淹过的痕迹。神庙主体外有一个保存得很好的罗马式长方形建筑,由14根石柱与一道门组成。这是菲莱岛上的图拉真亭,或称“图拉真的床架”,约1一2世纪建成,是罗马皇帝图拉真修建的供自己祭祀女神时的休息之地。
神庙原址位于菲莱岛上,1902年,英国人修建阿斯旺大坝时淹没了菲莱岛,人们只能乘船观看露出水面的神庙庙门和石柱。20世纪60年代,在菲莱岛南面筑起高坝后,神庙几乎全被淹没。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物不受毁损,从1972年开始,埃及政府在神庙四周筑起围堰,将堰中河水抽干,然后将这组庙宇拆成45,000多块石块和100多根石雕柱,于1979年8月在离菲莱岛约一公里处的阿吉勒基亚岛上按照原样重建。
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菲莱神庙做搬迁时,可以说是集中了全世界的智慧与科技。但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却依旧淹没了不少神庙与宫殿遗址,粮食虽然增产了,但这些难以估计价值的古文明却从此长眠水底。
正如一位法国作家曾痛心疾首感慨的:“由于菲莱被淹,周围土地作物的年产量增加了。7500万公斤,英国人受此鼓舞,明年还要把尼罗河上的水坝加高6公尺,这样一来,伊希斯神庙势必彻底被淹没,努比亚的诸多古神庙也将沉入水中,全国上下必会因此骚动不安,但是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棉花的产量!”
三、欲说还休的大坝
蜿蜒的尼罗河是埃及的灵魂,千万年来,披着神秘的面纱,一路由南向北狂奔,在苍凉荒芜的沙漠里,成就了一片优美温润的土地,孕育出了灿烂的文明和奇迹——古代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