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小和尚狡黠又调皮的回答很有趣,且让人看到了天无绝人之路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把自己囚禁于这个世界的某个死角里,当人生路上遭遇进退两难的境况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就会明白:总是有许多出路可行,这个尘世让人迷惑的景象再多,路的旁边却也还是路。
我们在世间也经历过卑微,经历着平凡。正似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或许在对于他人的态度上我们大多时候无心插柳,然而把自己放在心上才有助于自己把周边的人情世故处置得更为和谐。我们都想求得一种最优的状态存活于世:无论身在何处,自己所拥有的内在都可以如柔和的水一般缓缓流动,不急不躁,让心如同花一般绽放。将自己置于心底,一个一世平安这样简单的愿望就可以让生活在前进中充斥着平和。
(四)
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在乌台诗案中被权臣奸佞贴上了“罪臣”的标签,阶下囚的日子让他受尽了痛苦和折磨。后来被贬黄州,他也依旧做着那个人人嗤之以鼻的“贬逐之臣”。他的诗词中有无以言尽的豪放,正是因为他依旧大义凛然地做着那个潇洒的、豪放的苏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应该就是他平和坚韧的内心独白,带着如此淡然的态度,他享受着“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平凡生活。穷此一生,苏东坡的心里应该都活着那个一路煮酒吟诗,诵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东坡。外界的评判永远都是我们不需纳入囊中的施舍,我们活在自己的心里,走在自己的路上,功过任人评说。
人在旅途,谁都不能保证在遭遇他人的误解甚至陷害时不受伤,谁也不敢说可以对他人的诋毁和打击无动于衷。但是,我们的心间还有那个活生生的自己,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未来的高峰攀登。面对这不期而然的一切,内心应当永远如一朵寂静绽放在悬崖上的花朵,不言不语却芳香自来。那些华丽修饰的赞美,那些言辞犀利的诋毁,都没有能力让我们的一生随之闪耀或黯淡。
活在自己的心里,坚守一份执著。纵使乱世踏过千军万马,心间依旧稳稳停驻一叶扁舟,于喧嚣的尘世保持一份静默。活在自己心里,是那迢迢暗夜指向远方的火把,有了它才能踏步前行,我们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失去的是可贵的自信与执著。
有些事情无须记得
(一)
一个人越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你要学会一笑置之,超然待之,要学会将其转化为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在宽容中壮大。
是否常常在深夜里失眠?是否常常在翻来覆去的瞬间让回忆恣意妄为?有时候我们在白天背负了数不清的苦痛,却在夜晚捡起这些细细品评。其实,很多东西我们无力偿还,或许也无须偿还。
当我们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就不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那么摊开掌心就有机会选择这个世界。回忆和过往就是存在于我们执念中的枷锁。我们的心若死守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只能停留在浅浅的人生初期。正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来者要惜,去者要放。谁都知晓自己人的生是一场旅行,心里也都深深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同一个地方。此生路途中的邂逅总是美丽的,然而分道扬镳的那处驿站却也总是凄凉的。上天的编剧里不在意演员的喜与愁,因而该走的终究要走,该来的终究会来。我们生来就是孤单的,如若懂得珍惜,美丽便停驻的长久;舍得放手,失去的便不再是负担。唯有宽容大度,才能有勇气在殊途同归的终点相逢一笑泯恩仇。
(二)
一个人活的时间越长,所拥有的回忆也就越多。而回忆往往不能让我们一笑了之,也正因如此,某个人生阶段我们很难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和炫彩。真正的智者懂得隐忍,懂得在回忆中将自己变得更强大,然后对明天满怀期望地安然入睡。
在海边生活着一对幸福的夫妻,男人靠出海捕鱼养家,女人则在家中料理家务,日子平淡又充实。虽然每天天还未亮,男人就要起床出海,但女人每天都会亲自做好早餐,然后将丈夫送出门外。每一次在男人跨出家门前,女人总是要关切地问:“什么时候回来?”
“太阳落一半在海里的时候。”男人常常一边这样回答着自己的妻子一边消失在朦胧的曙光中。
男人为了不食言,每次出海都会赶在黄昏的时候归来,那时候太阳刚巧一半落在海里,那景色和守在门口的妻子一样迷人。日复一日,不管船驶出去多远,时间过去了多久,他都努力使小船在黄昏时靠岸。日子久了,这便成为男人习惯,从未改变。女人早已谙熟男人的这个习惯,每个黄昏都会在小屋的门口静静守候,等待男人的归来。不管男人出海持续了多少天,每个黄昏她都会耐心地等待。
有一次,男人出海后,海面上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这场暴风雨过后,男人的船再也没有在黄昏的时候出现在海边。邻居却发现女人依旧在黄昏的时候独自一人守候在小屋的门口,用期盼的目光打量着一艘艘返航的渔船,等待男人的出现。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男人始终未回来,女人始终在等待。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她都会在黄昏的时候准时守候。曾经有邻居十分不解地问女人:“明知道他不会回来,你为什么还要去等?”
“因为每个黄昏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希望,希望是一盏灯,它引导我的生活在绝望的黑夜里前行。”女人充满激情地说。
人要抱着希望才能活得更好。希望是指愿意主动实现其生活理想,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且充满活力。希望不是消极的期待,而是主动的创造。希望就是生命和生活的本身,而不是野心和贪婪。因此抱着希望的人,总心怀具体的目标和理想,而非虚幻的空想。他们不断孕育新的生活,心智不断成长,因此生命也蓬勃发展。
(三)
有些名人在晚年的创作无甚精彩,所以选择了自尽结束自己的一生。他们无法面对的是随着肉体的衰败而在能力上造成的衰败,所以选择了让自己生命在巅峰陨落,以保存世人最美的印象。在百姓中常常流传着这样的俗话:“连死都不怕还怕些什么?”其实,敢用心尽力地活着才是最伟大的。生命本就脆弱,可上天偏偏还要让脆弱的生命承担起沉重的苦难,而恰恰是生命对于苦难和责任的承接才显出一种尊严。
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繁华与落寞,其实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而陪伴我们的这一生却只有一次,宿命如影随形地掌控着生命的一生一息,伴随一生的心情是自己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佛说:“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法挡住死期,让生命永驻人间。《涅盘经》说:“人命之不息,过于山水。今日虽存而明日难知。”这就是说,人类生命流逝的速度比滔滔而下的山溪更为迅速,转眼之间就消逝了。今天虽平安,可谁也无法保证明日的安定。《盘摩耶经》中有一节谈到,人生的旅程就是“步步近死地”。一天一天、一步一步接近死亡,这就是人生。既然生命这么来去无常,由得那些物欲横流的产物来左右此生实在可惜。将外在的丝缕层层放下,让这无常生命的宝贵散发出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的真正价值,才是我们百十余年最值得做的事情。
(四)
有人说,人生只有三天,喜欢回忆的人活在昨天,喜欢奢望的人活在明天,只有心无旁骛的人活在今天,那么为了寻找幸福而奔波的你选择活在哪一天?
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路人看到觉得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下呢?”老人答道:“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过去的事情就应该放下,未来的生活才会没有负担。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不断经历和领悟的过程,你可以接受生命的残缺,可以为这个残缺偶尔沉寂逃避,但最终你还是会苏醒,然后勇敢地站在阳光下最温暖的地方,不畏惧,不悲伤,不多言,试着去被一些丰盛的人事包围着。于是,重新走进生活的你学会了认真对待和谨慎思考。你看着那些绽放的夏花,不会因为谁的命令或是祈求而开放,它们只会一季一季平静而安然地绽放,不曾记得昨天的风或是前天的雨。如果不能拥有,那么忘记就是最好的选择,忘记无缘的朋友,忘记投入却不能收获的感情,忘记花开花落的烦恼,忘记夕阳易逝的叹息,忘记一切不愿记忆的东西。对万事万物不要刻意去追求,否则很难走出患得患失的误区。让生命升华出安静超然的精神,懂得放弃,学会忘记,也就收获了幸福。
话说有一个刚刚参佛的弟子拿了两个花瓶献给世尊。世尊说了一句:“放下。”小弟子就放下了一只手中的花瓶。世尊又说了一句:“放下。”弟子又放下了另一只手中的花瓶。然而,世尊还是对他说了一句:“放下。”弟子摊开两手道:“我现在已两手空空,还叫我放下什么?”世尊说:“我不是让你放下花瓶,而是放下一切烦恼执著。当这一切你都放下,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放下是明白如何解脱的宝贵顿悟,你拥有怎样的人生智慧,就会选择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学会放下,学会忘记,春有百花秋有月的人生有那么多事情无须记得。从呱呱坠地到这世上来一趟,被不多的几颗心灵所吸引,为少数的情趣所陶醉,还来不及满足的时候,却又匆匆离去,为何要把一点迷惘留在世上?忘了便忘了,忘不掉的也无须放在心里。时不时拿出来仿若凭吊一般回忆,路还那么长,有些事情我们无须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