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67500000022

第22章 刘彻

刘彻,西汉的第五位皇帝即汉武帝,是历史上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他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活了70岁。他的父亲是景帝刘启,祖父是文帝刘恒,曾祖父是高祖刘邦。他4岁立为胶东王,7岁立为太子。公元前141年景帝病逝,16岁的刘彻登基,是为武帝。他于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计54年。

景帝对太子刘彻的教育,有他特殊的做法。为了把太子刘彻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帝,给他特意选配了一位儒学大师卫绾。本来汉初至今,在道家黄老思想的影响下,几代君主都无一例外地提倡黄帝、老子之学,主张清静无为,因循守成。但是,景帝面对纷乱的国内外现状,隐隐感到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他很有远见地开始寄希望于儒家学说。为此,他决定把对儒家学说有着深湛修养的、为人行为端正的卫绾,选作太子刘彻的老师。以后的实践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刘彻是个好学上进的皇太子。他的兴趣十分广泛。他学黄老,习儒术,调丝竹,作辞赋和舞刀剑。他胸襟开阔,广结良友。他作为皇太子,平时学习父皇如何理政,也注意观察大臣的举止言行。为将来顺利接班,做着全面的准备。公元前141年,他16岁,景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冠礼。加冠典礼的举行,说明皇太子可以有资格有能力独立掌权了。在冠礼之后,景帝突患重病死去。当日,皇太子刘彻即位,君临天下,成为武帝。

16岁的少年天子,雄心勃勃,欲为国效力,一层才华。武帝胸中有数,他深知,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选贤任能。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举贤。消息传遍全国,国内学子振奋。或举荐,或自荐,各地贤良之士,纷纷汇聚京师。武帝对此事十分重视,亲自出题,亲自阅卷,亲自面试。他从中选拔了大批人才,而尤须特别提到的一件事是,他从中选拔了一位拔尖的儒学大师董仲舒。

董仲舒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据说,为了刻苦攻读,他三年不出门,以致不知春夏秋冬。武帝早已微知其名,此次亲阅其试卷,被其惊人的论点、严谨的逻辑和优美的语言所慑服。在其试卷上批了“贤良之首”四个大字,并命速传董仲舒进宫当面策问,即天子面试。

策问的当天,武帝就天道、人世、治乱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三次策问,董仲舒一一从容作答,史称“天人三策”。“天人三策”主要是说,君主受命于天,就要奉行天道。天道,就是使国家走向大治的途径。而儒家的仁义礼乐,是推行天道的具体方法。国家的治乱关键在于国君。国君首要的是用人。用人得当,方法正确,国家就会大治。反之,国家就会大乱。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被他的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的宏大理论所振奋。他要以儒家学说治国了。后来,经他的老师丞相卫绾的建议,武帝批准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汉朝推行新政的指导思想。

人是推行新政的根本。为了选拔通晓儒经的学士,武帝想了很多办法。有察举选拔、天子征召、上书自荐和设立太学等。武帝选人用才,不拘门第,不论辈分。这就使许多有才之士,得到了重用。这对推行武帝的新政起到了关键作用。

武帝下令增修汉律,对各级官吏严加管理。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武帝推行了“推恩令”,以削弱各诸侯国的势力。汉高祖刘邦,实行的是周代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相结合的制度。除15郡外,又设立了9个诸侯国。封国的诸侯王,权势很大。他们在本国有人事权、财政权,甚至有部分的军事权。他们逐渐闹起独立来。景帝时,吴楚七国终于叛乱。叛乱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诸侯国强大的势力终究是块心病。武帝想解决这个难题。

于是大臣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其主要内容是,在诸侯国内,诸侯王虽有几十个王子,原来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现下令,推恩各诸侯王,可以在其国内用自己的领土,分封王侯。这样,大诸侯国就自然分解为几十个小国了。表面上恩及他们,实则是削弱了他们的势力。这个政策的实行,大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武帝采纳大臣桑弘羊的建议,决定统一货币。下令取消郡国铸币权,郡国原有旧钱一律收回销毁。铸币权归中央所有,统一发行五铢钱。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汉朝经济的发展。

武帝重用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三次反击匈奴的侵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强盛近百年的塞北匈奴,从此逐渐衰落。汉朝北部边境10余年没有发生战争。

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由张骞开辟的东起长安,中经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翻过帕米尔高原,通向中亚和西亚,西达地中海东岸的贯通亚欧的大通道,绵延1000余公里,后人称为“丝绸之路”。这条大通道的开辟,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意义重大。

武帝晚年,深感自己常年穷兵黩武政策的不当,于是在轮台下诏罪己,历数自己的为政过失,这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武帝于公元前87年病逝。临死前把国事托付给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让他辅佐幼主。汉朝在霍光秉政时期继续保持了强盛,出现了历史上的“昭宣中兴”局面。

同类推荐
  • 兵法如神垂青史:吴起

    兵法如神垂青史:吴起

    本书记述了吴起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描述了他领兵打仗的细节,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军事家令人叫绝的改革方法、极高的政治才能和用兵如神的精彩事迹。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本书追忆了周祖训先生受其祖父影响,自幼立志教书育人,致力教育兴邦的事迹。
  • 曾国藩——权谋人生

    曾国藩——权谋人生

    介绍了曾国藩权谋人生。全书叙述了他一生的历程。有辉煌、有失败。他们的经验和智慧确是留给后人的法宝。读者可以采它山之石,功自身之玉。或多或少会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四气摄生图

    四气摄生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指令1

    指令1

    在某一天,一群不明来历的外星怪客控制了整个地球,企图将人类驱逐出地球或全部清除干净,霸占并妄想将地球变成它们新的归宿。
  • 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耶

    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耶

    算是给自己成功考上大学的一份礼物吧,上了大学才会知道电视剧里的梦幻浪漫都是骗还在为考大学而努力的小姑娘的,但是我还是想说,平凡中的跌宕起伏也是别有味道的,我想记录下自己这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的感动、忐忑、欣喜、纠结、快乐……或许多年以后我会为现在的自己懊悔,或许是骄傲。希望也能激起还在为大学努力的你的向往,引起正在上大学的你的共鸣,已经完成学业的你的怀念。
  • 黄帝阴符经颂

    黄帝阴符经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吾为天道

    吾为天道

    众生伐天,而田稻只想说:“我得罪你们了吗,为什么整天没事就来伐我屠我!”
  • 守护甜心之琥珀晶石

    守护甜心之琥珀晶石

    “你是谁!”“我是什么?哈哈,我也不知道!”“你要什么?”“呵呵我要的,只怕你不给呀!”“你……”“我要,我要你的心,要你的命要所有属于你的一切!”
  • 霸情邪少赖上刁蛮妻

    霸情邪少赖上刁蛮妻

    一不小心惹了他,从此便再也逃不出他的魔抓,怎么也逃不出去,他可真行,一天天折腾她都不怕累。她伤得偏题鳞伤,拼命逃脱,即使为他留下了心但身不由己。6年离别,6年想念,再一次见面,她带着一个跟他长得极为相似的儿子。儿子在采访节目说:我最大的理想是见到我爸爸,然后踩死他!一家三口见面,她笑得淡漠:先生,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6年致命思念,看着她陌生的笑容,他心如刀绞……
  • 妖帝,,本后要定你了

    妖帝,,本后要定你了

    他,轩辕宫澈,傲天王朝最为年轻有为的皇帝,他腹黑狡诈,吃人不吐骨,冷漠加身,懒散的外表是他的伪装色,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引得无数女子疯狂无比。而他曾经不屑的皇后,此时已经生出了利牙,张牙舞爪到他的身上,十足引起了他的“兴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职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高职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通识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就业教育,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最本质特征。因此,高职教育的全部任务就在于它要把一个普通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从这个基点看就业工作,看职业规划,其重要性就会一目了然。有人说,我国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如果仅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去理解高职教育,肯定是褊狭的。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反之,高职教育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是十分明显和必需的。只有站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来思考高职教育,我们才会“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