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谋远虑、未雨绸缪、三思后行,古人以无数的成语提醒我们“谋略”的重要性。就像战场上不能只靠短兵相接,人生中不能一味横冲直撞,学习中不能死钻牛角尖一样,唯有懂得如何巧妙使用谋略之人,方能更省力、更快捷地获胜。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古人云:“谋深,虑远,成之因也。”做人做事,只有深刻认识到谋与虑在成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谋得深,虑得远,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孙子兵法》用兵讲究谋划在先,只有谋划得当,胜算才会提高。“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他在谋划之时,首先考虑的是敌我双方的条件,所用之法更是从道、天、地、将、法“五事”和敌我双方条件的优劣进行计算估量。
战争开始之前,需要仔细地谋划。所有的事情开始之前,都需要有全局的观念与考虑,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只有见识高超、深谋远虑的人,不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才能敏锐地察觉到生活中细微的祸机,预先计划好对策,以免祸患降临己身。
宋真宗时,后宫李妃生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当时正得宠的刘皇后无子,宋真宗便命刘皇后认仁宗为子。仁宗长大后,以为自己是皇后亲生。宫中人畏于皇后威严,没人敢对他说明真情,仁宗对刘皇后也极为孝顺。
宋真宗去世,仁宗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大家更没人敢对仁宗讲明,李妃身处真宗的众多嫔妃中,对仁宗也不敢露出与众不同之处。
后来李妃病死,刘太后想把葬礼办得简单些,以免引起别人的疑心。宰相吕夷简却反对,在帘前争执说:“李妃应该厚葬。”
当时仁宗正在太后身边,刘太后吓了一跳。她忙令人把仁宗领出去,然后厉声问吕夷简:“李妃不过是先帝的普通嫔妃,为何要厚葬?况且这是宫里的事务,你身为宰相,多什么嘴?”
吕夷简平淡地说:“臣身为宰相,所有的事都该管。如果太后为刘氏宗族着想,李妃就应厚葬;如果您不为刘氏着想,臣就无话可说了。”刘太后沉思许久,明白了吕夷简的用心,下旨厚葬了李妃。
吕夷简出宫后,找到总管罗崇勋,告诉他:“李妃一定要用太后的礼仪厚葬,丝毫不能有缺。棺木一定要用水银实棺,可别说我没告诉过你。”罗崇勋见宰相少有的庄重与严厉,唯唯听命,对于葬礼用物丝毫不敢轻视。
刘太后死后,燕王为了讨好皇上,便告诉仁宗:“陛下不是太后所生,而是李妃所生,可怜李妃遭刘氏一族陷害,死于非命。”仁宗大惊,忙传讯老宫人。刘太后已死,无人再隐瞒此事,便如实禀告。
仁宗知道后,痛不欲生。他在宫中痛哭多日,也不上朝,一想到亲生母亲朝夕在左右,自己却不知道。母亲在世之时,自己从未孝养过一日,最后竟然不得善终。他越思越痛,自己下诏宣布自己为子不孝的大罪,改封母亲为皇太后,并准备为母亲以太后之礼改葬,待改葬后再查实、清算刘太后一族的罪过。
然而宫闱秘事本来就是无法查实,也无法说明。刘氏宗族的人知道后惶惶不可终日,既无法申辩,只能坐待灭族大祸了。大臣们见皇上已激愤到极点,便没人敢为刘太后一族说上一句话。
改葬李妃时,仁宗抚棺痛哭,却见李妃因有水银保护,面目如生,肌体完好,所用的葬器都严格遵照皇后的礼仪。仁宗大喜过望,哀痛也减少许多,他对左右侍臣说:“小人的话真是不能信啊。”改葬完后,仁宗非但不追究刘氏一族的罪过,反而待之更为优厚。
试想如果仁宗打开母亲的棺木,见到陪葬的器物十分俭薄,仁宗痛上加痛,刘氏家族想要保留一条活命都不可能了。在处理仁宗生母葬礼的这件事情上,吕夷简显示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谋远虑。
其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人们要把自己的眼光放长远一点,才能获得长远的利益。成功属于那些有远见的人,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学会思考,从长远考虑,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就和更长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