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城市和港口,面积50平方千米。新西兰是由南岛、北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奥克兰位于北岛北部西岸,濒临太平洋奥克兰半岛的奥克兰地峡上,地峡两侧为港口。东北部是通向南太平洋岸豪拉其湾的怀特马塔港,港区水域广阔,航道最大深度约10米,是奥克兰港海运集中区,可通向南太平洋海域。西南面为马穿考港,濒临塔斯曼海,港区水域较浅,不适宜大型海洋轮船运行,主要为停泊吃水线的船,与澳大利亚通航,介于两个港湾之间的地区是市中心,市区及其近郊地势起伏,四面环山,多在150米-200米之间;有许多死火山锥,耸立在市中心的伊登山就是一个典型的死火山锥。奥克兰是处在将大部分北岛和北面狭长的半岛连接起来的位置上,市中心区与北部卫星城镇之间有1959年建成的怀特马塔港区大桥,可通向北岸的新奥住宅区。奥克兰港自然条件优越,特别是怀特马港湾外有岛屿构成天然屏障,港口内风平浪静,港口航道中最小水深低潮时10.8米,高潮12.6米。由于有良好的导航设施,船只可以昼夜通行,泊位总长度9.2千米,其中半数有铁路相通。
港口主要输入货物有钢铁、石油、酒精以及机械、谷物、糖和纺织品。输出货物有奶产品、肉产品、羊毛等。奥克兰对外贸易额约占全国外贸总额的三分之一,它是全国最大的工业、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工厂分布在这里,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造船、制糖、木材加工、肉乳加工等。除少数服装、烟草、家具、冷冻和畜产品加工等工业分布在市中心区外,规模较大的新奥工业大部分分布在市东南郊的一些卫星城镇。
奥克兰的原始居民是玻利尼亚种的毛利人,成为奥克兰最古老的土著居民,至今在郊区附近的不少火山冈丘,仍保留着早期毛利人的堡垒遗址。城市始建于1840年,当时只有居民约2000人。当时新西兰首任总督霍普逊,以印度总督奥克兰之名,来命名这座城市。1841-1865年期间曾是殖民统治的首府。奥克兰是毛利人的聚集中心,在欧洲人占了统治地位的今天,毛利人保持着他们自己的传统、信仰和风俗习惯。早期为奥克兰半岛地区及其邻近的海域的农、畜、林、渔生产物资的集散贸易市场,现已成为全国工业、贸易最大中心和海运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