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39500000003

第3章 恶梦惊醒宋美龄

消息传来,南京一下子陷入一片不安和激动之中,政府方面,自己连自己也无法予以控制。许多人呐喊着要采取激烈行动,要进军陕西,炸平西安,攻击张学良的部队。也有人抱怨,委员长不该只带很少一些卫士去西安,去跟张学良商谈西北的防务问题。西安方面的谣言连连传来,有的说委员长半死不活,一条腿报销了,有的说曾扩情的皮己被活剥,张钉在西安东门的城楼上……于是,南京城的情绪益发显得无可收拾。

“双十二”之夜,外面发疯似地抓“人质”,寻“抵押”,里面立即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临时会议,他们只接到张、杨联名与西北将领及中央被扣要员共十八人的通电,提出八项主张,别的情况全坠在五里雾中,争争吵吵,各执一是,形成两种决见:一部分说是要出兵讨逆;一部分说是要设法安抚,切不可用兵。直闹到凌晨三时,才定下一个剿抚兼施的方案:一面以何应钦为讨逆总司令,一面以于右任、张钫为陕甘宣抚专使前往西安。

蒋介石被扣,何应钦这个军政部部长就势揽住国民党军事大权,有恃无恐,野心勃勃地拨起个人的“算盘”来了。他的主张是不惜玉石俱焚,坚决“明令讨伐。”命令二十个师的中央大军,沿河南、陕西边境向前推进,同时命令集中在洛阳的轰炸机,飞往西安及张、杨部队所在地的上空示威。豫陕境内,战云密布,形势急趋紧张。何应钦想得很妙,经过“讨伐”救出委员长,他何应钦是“救蒋第一功”;倘是因轰炸西安而葬送了委员长,他何应钦是“继蒋第一人”,自然他就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了。为此,何应钦的兴奋达到了极点,进行各方面军事部署,三天三夜不曾合眼。朱培德、戴季陶、居正、叶楚伧一伙,积极支持何应钦出兵“讨逆”。

冯玉祥与蒋介石、何应钦面和心不和,他眼看着何应钦趁机捞走了军事大权,对何应钦是耿耿于怀,却又无可奈何,只好背地里说道:汉卿这小子真行,敢干别人不敢干的事儿!13日张、杨二将军给冯玉祥发来一封电报:务祈迅即命驾来陕,共策大计。何应钦抓住这个电报,借口冯玉祥与张、杨有所勾结,想寻个机会把冯玉祥逮捕干掉。冯玉祥所住的头条巷附近,很快出现了一些不三不四的角色,何应钦显然是有所布置了。

宋公馆。

一位雍容华贵的少妇坐在沙发上逗着一条惹人喜爱的长毛狗。“铃……”

少妇微皱一下眉头,似乎很不高头这声音打破了这片宁静。

“喂?”“是我。”“什么?委员长被扣西安?!”

少妇的脸霎那间变得惨白。

不用说,大家也就知道了,她,就是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

宋美龄,生长在上海一个教养良好的基督教家庭,九岁时便被送到美国乔治亚州的麦康城接受教育,从马萨诸塞州和卫理女子大学毕业时,名列第一。她头后梳一小髻,旗袍巾身,衣著适体,平时遇人总是自然地面带微笑,平易可亲,言谈委婉适度,从不颐指气使,骄矜盛气。有许多场合,她运用柔和的影响力,使蒋介石某些严酷苛刻的决定有所移易。

但今天,面对夫君的被扣,这位平时平和自信的妇人却失态了。

小狗讨好地来舔女主人的手,却挨了一巴掌,马上躺到了一边,它也瞅出了主人一定有什么重大的心事了。

此时的宋美龄,欲哭无泪,她还不能完全接受这个事实。这使她突然想起了12月12日晚,那种令人窒息的痛苦感。这种感觉她并不陌生。

那是一九三0年,她和蒋介石的结婚纪念日到来的前几天。那时,他们住在南京。每逢结婚纪念日,他们都要庆贺一番。这次,蒋介石提议到对岩的乡下渡假,宋美龄很高兴地答应了。她也很想去一个幽静的地方换换口味。可是临行前,不知道为什么她心中有些不安。许多年以后,她还为此大惑不解。

“我不想去乡下了。”她说

“为什么?”蒋介石有些诧异。

“我感到还是呆在家里好。”

“当然,你不乐意的话,我们也可以不去。”蒋介石说。

原定动身的那天晚上,宋美龄睡不着。蒋介石会见几个客人,而且没完没了。这让她很为沮丧。

“为什么要这么不安呢……要出事了,一定要出什么事了……”

这位信奉基督的夫人很相信她的预感。她相信她的不安是一种不祥之兆。

她是在朦胧中入睡的。蒋介石会完客已是夜半,她进卧室的时候,宋美龄正从一个可怕的梦中惊醒过来。她梦见一条河中间有一块大石头突然炸开,石块变成了鲜血,把河水染得通红。

第二天凌晨,他们得到一个消息:一位姓石的将军倒戈,部队正在江对岸折腾,而那儿正是他们准备度假的地方!

这件事对宋美龄的印象太深刻了。如果没有那种神秘的预感,如果真去了江岸,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想到这里,宋美龄很是懊悔和内疚。近年来,蒋介石出巡各省,宋美龄必定相随,而这一次偏偏没去西安却到了上海,也就偏偏出了事。

万一蒋介石被杀……宋美龄不禁有些紧张。手心里渗出几滴细汗。

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给她的哥哥宋子文挂了电话。

这时,蒋介石被扣的消息已传遍了上海,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混乱。宋氏家庭的人闻讯纷纷来到孔家公寓,公寓里笼罩着恐怖和不安的气氛。谁也不知道真情实况,谁也拿不出主意。宋氏家庭的人恐慌到如此地步,南京就更不知道成了什么样子了。宋美龄心中不禁万分焦急。她突然意识到作为第一夫人的她对目前的这种局势的意义。在国民党内部,也许只有她有力量来扭转局面,使事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营救蒋介石,这是唯一的目的。所以,她决定即刻回南京,另外,派一个人先去西安见张学良,了解事变的真相。

在去西安的人选问题上,宋氏兄妹动了一番脑筋,第一个想起的是澳大利亚人端纳。1936年,端纳已五十一岁。他曾是英国《泰晤士报》、上海《字林西报》的记者。辛亥革命初来到中国,曾在孙中山和张作霖之间起过桥梁作用,曾经是张学良的顾问,1933年陪同张学良赴欧考察。1934年张学良回国,端纳又当了蒋介石、宋美龄的顾问。这个外国人在中国官场泡了二三十年,蒋介石、张学良都尊敬他,信赖他。当宋氏兄妹救他之时,端纳出于道义和友情,慨然允诺。

确定端纳之后,宋美龄很快又物色个上校军官,励志社部干事黄仁霖。

黄仁霖与张学良同龄。张学良幼年时代在东北铁路沿线一个叫“泗水场”的城镇长大的,那时节,黄仁霖之父是“泗水场”的铁路站长。自从张学良当上副司令以后,黄仁霖、张学良在南京常常见面,动不动在一起骑马、打网球,上紫金山游乐。宋美龄偶尔听人传说他二人的友谊非同一般,于是就想起了这个黄仁霖。

宋美龄立即召见黄仁霖。黄仁霖突然从夫人口中听到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立时呆了。宋美龄泪光盈盈,黄仁霖不知用什么话安慰她才好。

“我愿意为委座赴汤蹈火。夫人有什么想法,只管吩咐好了。”

宋美龄揩了把眼泪,凤眼斜睁,挑战似地盯住黄仁霖:

“如果我要你到西安去看望委员长,你愿意吗?敢去吗?”

“当然,我愿意去!”

端纳、黄仁霖因为有条件取得双方的信任,便被定为前往西安的代表。孔祥熙院长特意嘱咐黄仁霖:

“你的任务是用你的眼睛,亲自看到委员长,务必要亲眼看见。看见他之后,马上回来向夫人和我报告,报告你亲眼看到的确实情形。你的任务就是这一点,不多也不少,不轻也不重。只要委座健康而安好,那么谈判之门,还是敞开的。”

十二日晚上,宋美龄、孔祥熙和几个心腹坐上了由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车窗外,夜雾朦朦,繁星点点,车轮滚动。一站站灯火扑来,似流萤飞逝;流水纵横,一只只乌蓬般闪过,如夜鸟归巢。此时,中国正处于外患内乱之中,但丝毫不影响这江南水乡的优美之容,她坦卧在星空之下,在平匀地呼吸着。可是,宋美龄一行是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江南夜景的。她只有一个念头:赶回南京。赶回南京。

南京比想象的还要糟糕。

西安事变引起了南京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极大震动,每个人的大脑都在急速运转,并立即作出了反应。

十二日下午,南京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在他的寓所邀请党政军首脑会晤,如何对待西安事变?即刻出现了讨伐叛逆和同意谈判、营救蒋介石两种意见。何应钦情绪激动,态度坚决:张学良、杨虎城劫持统帅,大胆妄为羞党国,纲纪何在!不讨伐不足以雪耻,不足以振军威,不足以平举国之愤。何应钦的主张得到了戴季陶、吴雅晖等人的响应。而孙科、赵烈钧、冯玉祥等人担心蒋介石的安全,主张和平解决,反对付诸武力。

当晚,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讨论对策,主战派和主和派展开了一声激烈交锋。冯玉祥、孙科等人情理并重,慷慨陈词:委员长在西安生死不明。张杨如真为抗日计而扣留委员长,就有说服的余地。不弄清情况而贸然动兵,势必内战蔓延,舆情先背,坐挫国力,损我而益外患,那才是国将不国,谈何国家纲纪!何应钦仍坚持己见,他一方面利用军政首脑们对蒋介石的感情,煽风点火,企图最大限度地激起他们对张杨的愤怒,让怒火烧毁理智,一方面,他又以维护党国尊严为名,主张以国家为重,不能过于顾及蒋公个人安危而置国家利益于脑后。何应钦急于跳墙,扩大事态,其祸心明眼人一听便知。当时,南京政府群龙无首,何应钦是军政部长,内战一直未平,对他将意味着什么,这很明显的。

宋美龄看出主战派的何应钦是关键人物,因此决定亲自和他谈谈。宋来到何的公寓。

“委员长生死不明,怎么能贸然动兵?”她单刀直入,冲着何应钦甩了过去。可没想到,何应钦根本不理她那一套。

“讨伐叛逆,以明纲纪,这是中常委的中政委的决议,并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主意。”

“我对两会决议不满。”

“这只是个人的不满。”

看来,何应钦早有思想准备,不是一两句硬话就能奏效。宋美龄压住一腔愤懑,低头想了一阵,然后抬起头,放低声调,尽可能说得平和一些。她说:

“如果真动兵,后果就不堪设想,张杨就会不顾一切,加害于委员长。除了委员长外,没有别人可以领导全国。对西安动兵,势必酿成空前内战,民众遭殃,生灵涂炭,也会给日本进一步吞并中国造成良机。这是很明显的事实,怎么能不考虑后果呢?就是讨伐张杨,严明纲纪,也必须在委员长脱险之后,你说呢?”

何应钦脸色有些发红,他说:

“谁能证明委员长还活着?”

“所以,我己让端纳去西安了解真相。”

宋美龄的能言善辩,何应钦很清楚,他决不是她的对手,于是,他话题一转,拿出了绝招,他阴阳怪气地看着宋美龄,说:

“夫人就不怕人说闲话么?有人说夫人不顾国家利益而仅知道营救丈夫。”

宋美龄感到好象有人在她的脑后猛击了一下,嗓子发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她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脸色发白,手指嗦嗦打颤。她知道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无赖,一个无耻之辈,再谈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尽管她气得心疼,却没再说什么,便离开了何家。

以何应钦为首的“讨伐派”的那一套把戏,激恼了宋氏姐妹。他们一面与英、美大使馆紧急磋商,一面央请端纳飞往西安探明真相,同时孔祥熙又连忙给张学良发出电报,表示“现弟对于国事,尚有种种意见,亟待奉商。尚希望指定电台一处,以便随时通电,而免延误。”他们认为,必须用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营救委员长脱险。

第二天一大早,宋美龄驱车来到中央军校。她要以全国航空建设会秘书长的身份向这里的师生发表演讲。这不过是她旋风般的辩论和游说的一个组成部分。

军校礼堂里坐无虚席。军校的师生可不是能经常见到第一夫人的,更不用说聆听她的讲演,加之她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宋美龄一站上讲台,就直奔主题,她说:

“十二月十二日,西安所发生的事件己为诸君所闻,它己严重地影响到目前的局势。如何对待这次事件,己为举世包括诸君各位所瞩目,因为稍有不慎,就将给国民政府以及中国的前途造成严重后果。现在有两种态度,诸君大概己知道一些。一种主张要对西安施以武力,名之曰讨伐叛逆,严明纲纪。一种主张和西安谈判,营救委员长脱险,再从长计议。我持后一种态度。现在的中国,是内忧外患的中国,是希望统一的中国,只要懂得这一点,就不能不拥护与西安和平谈判的主张。不明真相而动之以兵刃,势必使西安破釜沉舟,委员长性命难保则空前内战必起,给日本人的侵略造成良机。如此,国将不国,何以解内忧?何以排外患?何以言统一?何以正国家纲纪?或国家利益应重于个人之性命,或言美龄不过区区妇人,只知营救丈夫而己,试问,除委员长之外,可有人能领导今日之中国?蒋委员长是中国之委员长,举足轻重。委员长之生死,与国家存亡紧密相关,此理可昭明于天下,美龄之和平主张,何私之有?相反,我要郑重告之于诸君的是,就在我们政府内部,主张讨伐西安的那些要员之中,别有用心者大有人在!他们唯恐天下不乱,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借刀杀人,乘乱打劫!”

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讲,宋美龄口若悬河,声情并茂,真可谓,势如破竹刀子嘴,听来尽是金石声。全场无不屏声静息,双目如呆。宋美龄讲完之后,礼堂里竟是一片沉寂,随后,便响起一片暴风般的掌声。

除了到处游说,赢得社会上的理解和同情之外,宋美龄和孔祥熙、宋子文等人加紧活动,争取力量,其间多少风波,几度磨难,不待言表。

12月14日,当端纳、黄仁霖坐着一架三引擎的荣克飞机没入云层里之后,宋美龄回到了府第,她一手支额,陷入了既纷乱又清晰的回忆里:他(蒋介石)在西安的情况究竟怎么样呢?倘若是落在共产党手中,即便活着,也与死了一样;若是被杨虎城所劫持,想重返南京,恐怕也是很难的;但假如掌握在张学良手中,那么他就很象是一个在急雨风暴中落水的人,浑身透湿,双手却还搂定着一块漂浮着的长长的木板……可张学良这个人,究竟是感情的成分重呢?还是理智的成分重?

作为夫人,不论是去四川,去云南,去贵州,去河南,包括去庐山训练团,宋美龄始终陪伴着蒋介石。上个月,蒋介石夫妇飞往昆明,陈布雷、端纳、张学良都随待在侧,在昆明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住了一个多月。将离昆明,计划下一步去西安时,张学良在闲谈中对宋美龄说道:“西北这个地方气候干燥,动不动风沙弥天,面对面看不清人。夫人你沿途劳顿,端纳先生也上了年纪,实在是太辛苦。再说委员长也喜欢轻装简从,很讨厌前呼后拥。西安是我的防区,我劝你们不必随同了,还是先回南京歇息歇息。你看如何?”

虽是闲话,却纯然是一片“好意”,于是宋美龄带了陈布雷、端纳和一大批侍从室家属,直接自昆明飞回了南京。也就是这一次,发生了“西安事变”。好一个难以琢磨的张学良,你这样巧为安排,究竟是有意呢还是无意?宋美龄越想越头疼,顺手拿起桌上的信稿,从头至尾重看了一遍:

夫君爱鉴:你脾气不好,你心中的话总不肯好好地说给部下听,同时你也不好好地倾听部下的意见。这样情形,我一直是很担心的。因此,你每次外出,我总是常常陪同你一起去。这次航空协会上海开会,我不能不去参加,所以没能同你一起到陕西来,想不到就在这一次出了事情!东北军都是亡省亡家的人,他们同情抗日,要求抗日,是自然的事情,你应该把你心里的话告诉他们,对他们的抗日情绪应该很好地加以安慰。可是你不这样做,所以激出事情来了!我现在托端纳先生冒险去看你,望你为国家为民族保重身体。在可能和必要的时候,我愿意亲自去西安一趟。最后告诉你一句话:南京的情形是戏中有戏。

敬祝

康健!

妻美龄

下午四时,这封信已经到了西安上空——一架飞机绕城盘旋。飞机上投下了一个掷信筒,内有一封给张学良的信:“端纳受蒋夫人委托,与黄仁霖前来拜见少帅,如同意接见,请立即派人在机场烧起几堆烟火为号,指示降落。”

西安机场上很快烧起了几堆烟火……

同类推荐
  • 带着种植空间去三国

    带着种植空间去三国

    孤儿院出来的大学生孙道临带着种植养殖空间到三国争霸天下而这只是个起点群号为566093463不太监
  • 史畸

    史畸

    “啊,那个,这是个充满热血、奋斗、努力的小说”“呃,作者告诉我,说是一本狗血、泄愤、奴隶的小说”丁神打断鲁骅玮的话语。“啊,那个,这个...作者还是你自己编吧”说完和丁神离去。V爵爷:“那个,这个...这俩逗比!哔哔哔哔哔哔(消音)。”
  • 东吴的脊梁

    东吴的脊梁

    每个人都有梦想,周瑜自然也有。如果周瑜少了世人对他或褒或贬的评价,他也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比普通人多的,只是一点智慧、一点勇气。如果周瑜不会英年早逝,或许历史就会重写……这本小说讲述周瑜的故事。我只是想把东吴的那些英雄们重新展现给您,把那段故事做一个延伸……
  • 大唐第一村

    大唐第一村

    渭水之盟前夕,席云飞魂穿为席君买胞弟。为了提升生活水平,利用金手指大搞乡村建设。主角智商平平,不装逼,不上战场,不理朝政。没事就喜欢整点吃的喝的,再改善一下居住环境。当然,毕竟是主角,总是要为这个时代做出一点贡献的,喜欢这类网文的朋友,欢迎光临!!!
  • 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

    中史称“沙陀三王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以战略要地山西为根据地,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了三个王朝的兴衰,不能不让人惊叹。
热门推荐
  • 锦绣缘,江山为聘

    锦绣缘,江山为聘

    一睁眼就遇到极品妹妹和继母,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可是眼看着就要到手的冠绝天下的国师,成了自己的师父是怎么回事?
  • 想逃逃不了:你,我要定了

    想逃逃不了:你,我要定了

    “这是契约,结婚以后互不干涉私生活,只在外人面前我们是夫妻。”冰山略略点头,小样,就凭你这点斤两还想玩过我。“那我现在可以吻你。”小苏苏:“你不要耍赖。”“苏檀,搞清楚,是你在耍赖,这明明在外人面前。。。”一众女仆顿时黑线。苏檀。。。好吧,遇上冰山大总裁,想逃,门儿都没有!
  • 青帝后裔

    青帝后裔

    一个本该死去的少年,连续三次重生,他真的就只是个普通人?三千大世界,强者如云,天武界,青帝,一人镇一界,无人敢来犯!实力成谜……好的门面能够让人一眼看到,好的介绍,能让人驻足观看,好的产品才能留住人心!!!我想了想,书名是个门面,简介就是个产品介绍,里面的内容就是产品。所以都要认真对待!重要事说一遍:我都改了!
  • 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法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为基础,结合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侵权行为法的立法经验和研究成果,采用全新的侵权责任法体系。全书共分十八章,分别阐释侵权责任法导论、侵权责任构成、侵权责任形态、侵权损害赔偿和侵权责任类型。全书理论体系严谨,观点明确,逻辑性强,阐释法理结合实际案例,力图深入浅出,代表了我国侵权责任法研究的学科前沿和教学研究水平。
  • 把沉睡的时光摇醒

    把沉睡的时光摇醒

    《把沉睡的时光摇醒》精选了梭罗、海明威、罗斯金、莫里斯、里尔克、笛福、兰姆、马克·吐温、托尔斯泰、毛姆、戴克、怀特、艾默生等50多位全球公认的文学巨匠,近百篇最美的散文,100多幅精美插画。全书精致雅美,传承名家之灵气,有如万般激流在心中翻涌,又似气吞山河的力量,抑或万物如谜般沉默静美,给人无限的想象和心灵滋养。
  • 崩坏玩家在斗罗

    崩坏玩家在斗罗

    爆肝有风险,熬夜需谨慎。身为《崩坏3rd》肝帝的徐翎在经历了长期的肝帝生活以后,最终心脏病发作死去。——但是,死亡只是开始,人生正值二春!且看他如何在风云诡谲而又绚丽多姿的斗罗大陆,越走越远!
  • 灵魂摆渡之邪女在上

    灵魂摆渡之邪女在上

    灵魂摆渡之后,神鬼出现,又一个被伤之人,又一个异人。
  • 幸福小两口

    幸福小两口

    当父辈的婚姻模式已经成为历史,“80后”“90后”如何在婚姻中保卫幸福?从“幸福小两口”迈到“幸福老两口”,需要的也许不仅仅是爱情。
  • 穿越医女代嫁

    穿越医女代嫁

    她,医术精通,妙手回春,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自己的前世,莫名其妙的被家人称为‘儿子’凭着一身的本领造福他人,为了自己的姐姐代嫁给了素传讨厌女人的他!只因姐姐早已经心有他人一场惊变!她被逼回了将军府,却等不他再相见,他再度坐上了迎亲的俊马,他的深情眼眸,却看向了轿中的人儿!而视她如陌路!
  • 冷冷小姐

    冷冷小姐

    原本欢快活泼的井茹韵因一次情伤和一个人的建议而变的冷冷的,不轻易让人靠近,原本就出众的外貌加上冷酷的性格让原本就有不少追求者的她变得更加吸引人,有了更多的追求者。而她却因为不想再伤而拒绝了一个又一个,心里除了那个伤了自己的初恋外,还有一个在她伤心迷茫时给了她建议的他了,她一直在等着他的再一次出现,可是,出现后她却不想说出爱他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