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55100000065

第65章 全球争夺下的资源安全(4)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与商业石油库存一直是近年影响和牵动国际石油价格的敏感神经线,石油价格的涨涨落落均与美国的石油储备有关系。迅速增长的世界经济依赖于石油,而石油的供给在日益耗尽,美国与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其他大国正在进行着一种惨烈争夺战,以确保未来的石油供应。美国安全问题专家迈克尔·克莱尔在他的著作《资源战争:全球冲突新景观》一书中,提出了全球冲突的新前景。他预言说,21世纪世界********的基本轮廓是,各国将对像石油、木材、矿石和水这样的战略性物质资源,展开大规模的竞争;世界各国的军事力量,也将把保护资源安全明确规定为其主要使命,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普遍的地区不稳定,特别是那些资源丰富而又长期存在领土主权争端的地方,如波斯湾、中亚、中国南海和非洲的一些地区。美国于1975年开始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目前其战略石油储备量已达6.5亿桶,为全球战略石油储备量最多的国家。自2003年的伊战以来,为恢复伊拉克石油生产,其石油部门成为少数受美军保护的“重点单位”。为保证石油生产顺利,美国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特别培训出“石油保护特种部队”。作为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的伊拉克,由于战后未及时恢复生产,其石油出口一直未达到战前水平。美国占领伊拉克,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实现美国主导伊拉克石油资源的战略,能从根本上巩固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

对能源丰富的俄罗斯来说,俄罗斯从提供石油和天然气的角度制定了能源战略。在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俄罗斯将提高油气产能、发展对外油气合作作为拓展国家利益、提升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借此加快自身国力的恢复与发展。近年来,俄罗斯频繁运用天然气这个“能源牌”,多次威胁切断对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甚至欧盟的天然气供给,在欧洲普遍引起恐慌。俄罗斯“能源牌”的威力,远非只是乌克兰或格鲁吉亚受影响,整个欧盟进口的天然气中有一半来自俄罗斯,这使俄罗斯与中亚邻国、欧盟间正形成一场不是战争的对抗与角逐。

欧盟的战略石油储备模式与美国全部由政府出资购买和储备、日本官民合作共同储备的模式有所区别,实行的是一种机构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以机构储备为主导的模式。所谓机构储备,就是政府或企业在有效控制整体储备的前提下,由大型代理机构具体组织企业实施储备和运转的一种储备方式。欧盟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模式具体到每个国家,又有不尽相同的特点。比较典型的是德国和法国。法国和德国都是石油进口国,也都是石油储备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家。过去几十年来,欧盟不由自主变得很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因此成员国曾呼吁采取严格的新措施提高能源安全。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致使近年来在俄切断分别经由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和原油供应时,使欧洲能源供应一再遭受冲击。

对东亚各国来说,包括中国、日本与印度在内的国家,其经济发展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能源短缺,各国都在实现能源供应地的多元化、能源替代研发以及油气管道建设合作长期化,与其他大国以及油气资源国家展开合作与竞争。2014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石油储备情况。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包括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等四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164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1243万吨(9000余万桶)。2020年以前,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第二期、第三期项目,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

(二)美国不采自家石油用意深远

美国原油储量其实不少,其探明储量为37亿吨(到2006年),约占世界探明总储量的2.5%(到2006年)。但有两项法案却让储油丰富的美国“自废武功”:一个是美国国会在1982年通过的法律,另一个是老布什在1990年签署的总统法令。在近海海域开采石油既能缓解美国的石油紧张,又能提高沿海城市的税收和就业率,美国为什么要自绝财路呢?

1973年石油危机期间,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如果石油能自给自足,将进口降为零,那么就能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但美国经济学家汤姆·泰坦伯格认为,自给自足虽然有上述好处,却是提前吃了“子孙饭”,会使美国未来的国家安全更成问题。有中国学者认为,泰坦伯格的观点影响了美国决策层,所以美国开始封存自家资源。不过,在谈到为什么要出台近海海域的石油开采禁令时,美国国会的有关文件只是说,此举主要是为了解决原油开采和运输过程引发的环保问题。另外,海洋石油开采确实曾在美国酿就生态灾难。加利福尼亚的圣巴巴拉是个滨海小城,1969年这里的海上********发生井喷事故,溢出的石油使整个南加利福尼亚的海岸都受到了污染,给当地居民留下了痛苦的记忆。此后,近海采油受到越来越多民众和环保组织的抵制。于是,里根任期内的美国国会在1982年通过一项法律,禁止在大部分大陆架上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范围是距海岸线4.8公里至322公里。这项法案至今每年都被延期一次。此后,仍有部分近海区域在进行石油开采。1989年3月24日,由于船长酒后擅离职守,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超级油轮“瓦尔迪兹”号在阿拉斯加威廉太子湾触礁,大量原油在原来风景如画的海区形成了1公里宽、8公里长的漂油带,这是美国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海洋原油污染事故。媒体和环保组织对这次事故的追究,直接推动了美国政府采取措施加强近海环境保护。

1990年6月,时任总统的老布什签署法令,命令内政部将禁采区域进一步扩大,除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亚拉巴马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区)以外的近海区域,均不可出租给石油公司进行开采,法令有效期延长至2000年。1998年,时任总统的克林顿把法令有效期进一步延长至2012年。长期以来,美国人对近海采油禁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有力地促进了环境保护,也有人批评此举加剧了对外国的能源依赖。

(三)中国能源地缘环境发生改变

石油已经枯竭,正因为石油的终结,各大国早就偷偷开始行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能源的争夺从来就没有停止,这已经成为国际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

1.能源博弈导致全球能源地缘秩序改变

全球能源博弈已经在经济全球化与能源政治化的恢弘背景下展开。几乎所有油气资源富集地区,都成为大国之间加紧争夺的战略目标,资源争夺与管线控制成为国际政治博弈重心。全球气候变暖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程度不同地引发了国际能源市场动荡,能源安全的不可预见性加大。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指出,全球石油市场面临的“地上风险超过地下风险”。

战略家们都知道:凡是有石油、天然气的地方就会有战争。相对于真枪实弹的战争,能源争夺战的破坏力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泛。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阿拉伯国家为报复和打击以色列的支持者——美国,把石油作为武器,大幅抬高石油价格,而引发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发生革命,引发石油产量受影响,导致第二次石油危机,诱发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衰退。一瞬间,西方各国陷入种种困境:能源短缺、工厂停工、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危机过后,深受其害的各国被迫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能源需求剧增与油价迅速攀升,加速了全球能源地缘秩序的变化。目前,中国进口石油最多的三个国家为沙特、安哥拉和伊朗。2010年前从这3个国家的进口量占总量的四成。按地区分布,中东地区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比例50.1%,居第一;非洲为30.2%,居第二;以下依次为拉美、独联体和东南亚,进口风险仍过于集中。社科院《世界能源中国展望(2013—2014)》报告认为,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由目前的9%上升到2015年的11%,2020年接近26%。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由2011年的55%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由目前的19%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35%,2020年接近40%。

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向非欧佩克生产国倾斜,同时,能源需求重心向亚洲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主要能源生产国强化资源控制,巨大的石油收入牵动了********的变化,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构成诸多挑战。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舞动能源外交的长袖,起舞于国际政治舞台。国际舆论界出现所谓的反美“石油轴心”、“天然气OPEC”之类的传闻。包括欧盟、日本、中国、印度在内的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加强国际能源战略合作,对现行的以“国际能源机构”(IEA)—“国际石油输出组织”(OPEC)为主的世界石油消费―生产格局,造成巨大冲击。亚太能源需求的战略性增长,对现行国际能源体制提出挑战。东亚国家面临突破现行国际能源体制的束缚,创建东亚能源合作和安全框架的局面。世界金融市场上美元的疲软,致使以美元计价的世界能源金融体系发生了动摇。能源安全已成为近年国际政治的最重要议题,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能源安全的联系愈发紧密,能源安全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影响愈发显著。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的外部风险上升,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长期在巨大的能源政治压力下运行。

当今世界各国对石油的依赖不断增加,是消耗日益增大造成的。特别是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中心向亚太转移,导致中国将在获取海外份额油方面遇到更激烈的竞争。亚太地区能源生产和消费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地区,十年间该地区能源产量在世界生产总量中只增长了0.5%,但其消费总量却从19.9%猛升到26.9%,增长了7个百分点,其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增长大户。中国和印度是亚太地区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印石油生产在亚太地区总产量中的比重十年中分别下降了0.4%和1.3%,而消费总量却上升了3.3%和1.2%。亚太地区这种石油产量比重增长滞后,消费比重却大幅上升的反差现象,预示着该地区石油供给短缺及由此引起的对外依存度将持续扩大。这将是中国能源安全不可回避的矛盾。能源自给能力及其需求对外依存度,是一国能源安全环境好坏的两个关键标志。从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此后中国的石油消费、生产、进口和进口依存度(年进口量占年消费量的比例)逐年增大,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有不同的预测,但其计算结果大体一致,认为********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2%。

2.周边环境对能源安全影响较大

中国所进口的石油、天然气,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国家,今后这个比重会逐步扩大,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伊拉克、缅甸、印尼等。今后有相当一部分石油还要从中东、海湾地区、非洲经巴基斯坦、缅甸运到中国西南和西北。如果再加上因海洋油气开发而涉及海疆主权的,还要同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打交道”:既要维护主权,又要共同开发。如果把从中东、非洲、拉美等地进口的原油运回中国,必然要路经马六甲海峡,而这一通道的安全问题引人关注。一旦出事,我国进口原油就会受到影响。这里又涉及同印度、新加坡,以及其他东盟国家打交道,当然也不可避免要同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接触。

南中国海已形成“五国六方”纷争的局面。南海的西沙、南沙等历来是中国的领土,有各种历史文献可以证实。如今南海风起云涌,争端频繁,看似风光迷人的南海水域,早已聚集各种利益的纠葛,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紧张的水域之一。美国能源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报告显示,南海油气储量约为77亿桶(约合13亿吨),号称“第二个波斯湾”,同时它又是世界航道的主动脉,从东亚可直通中东、非洲等地。南海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诸群岛,共有岛、礁、沙、滩(现已命名的)285个,其中岛屿35个、沙洲13个、暗礁113个、暗沙60个、暗滩31个以及以“石”或“岩”命名的礁石6个。其中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位于南海南部,总海域面积82万平方公里,共有岛、礁、沙、滩230多个,其中常年露出水面的以及低潮高地不过50多个。目前南沙群岛已有44个岛礁为周边其他国家占领,即越南占领29个、马来西亚5个、菲律宾8个,文莱占1个。中国驻守的只有9个岛礁,其中还包括台湾驻守的太平岛。尽管文莱、印尼还没有出兵占领,但已宣布该海域8万多平方公里为其“主权”所有。

同类推荐
  • 论自愿为奴(译文经典)

    论自愿为奴(译文经典)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人,但他的《论自愿为奴》却被后世认为是无政府主义和公民抗命的开山之作,而拉波埃西也被认为是最早探讨权力异化的先驱者之一。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

    如何推动中国政治发展,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大难题,能否解决好这一课题关乎改革成败。实践中的不断推进始终伴随着认识上的不断突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发展上的思想创新独树一帜,对这一思想的总结和阐释既是理论建构的需要,亦是未来政治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作者姜志强不揣浅陋,以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从形成背景、发展轨迹、内容架构和地位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从整体上展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理论的发展没有止境,对理论的思考也未有穷尽,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的持续探索必将推动人们不懈的深入思考。
  • 冷战年代的危机和冲突

    冷战年代的危机和冲突

    本书充分利用新近解密的多国档案,从“国际史”的多维角度探索冷战中的中美对抗,考察中美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讨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分析了中共对美国压力的反应,揭示了国际第三方对中美互动的影响和牵制。
  •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本书采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应急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应急管理案例,并在每个案例之后都编写了评析评述和思考题。
  • 政党与民主新论

    政党与民主新论

    书稿对政党、民主的本质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民主观,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阵营政党与民主的新变化进行了具体论述,分别对现代政党本质及其类型,政党政治与民主政治,西方民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民主,竞争性政党与西方民主制度,世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与西方多党民主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具体阐释。
热门推荐
  • 罪恶傀儡

    罪恶傀儡

    北荒,曾经有神;墨,曾经有恨。一种职业叫傀儡师,一种人叫游荒者没有打怪升级,没有最终BOSS只有最想说的话,和最想做的事
  • 麦田里的向日葵

    麦田里的向日葵

    小镇的夏天是可以看见星星的,就像糖果店里可以买到糖果。童年的事情总是简单些的,四个小孩子可以在田间捉迷藏,三个小孩子可以玩过家家,两个小孩子可以互相追逐嬉闹,一个小孩子可以爬到树上望向远方。
  • 用剑少年

    用剑少年

    一剑!可劈山可断江,一剑既出杀你不过弹指间……
  • 养肾补肾小百科

    养肾补肾小百科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身体的"老本",如果只使用而不保养,肾就有可能出现各种虚证,这时就需要我们及时调补,补足肾气。本书立足于中医学之上,除了介绍补肾的相关理论知识外,还从饮食、运动、物理疗法等出发,明确提出最有效的补肾方案,让你一步到位,辨证施治,远离肾虚的烦恼。
  • 巧建桃花源

    巧建桃花源

    突遇变故,受命伴归途。面对嗜赌之人,亲情难断。冷风寒之手,收下能仆。幽灵草之毒,如何能解。身陷七狼之中,竟然脱身。万仞峭壁之下,溪水源头,丛林里面。突现桃花源。
  • 仙凡本道

    仙凡本道

    大千世界,浩瀚神州,任我驰骋。不是凭借修为,而是……
  • 气法巅峰

    气法巅峰

    “圣灵大陆,无比的浩瀚。中州百教林立,东荒了无人烟,南岭魔兽遍地,西川冰天雪地,北原一碧千里。”故事就发生在南岭的一处帝国之内···修炼功法、战斗技能、奇异体质、无上异象、境界领悟···远古妖族、天地异象、神秘禁地、惊世秘宝、圣地神兵···这是非我所想的第2本小说《气法巅峰》,将为大家展现出一个浩瀚广阔、神秘莫测的异界大陆。
  • 以你为名义的青春

    以你为名义的青春

    顾湛长得帅,从小帅到大的那种,因此盛倾第一眼看见顾湛的时候就被他吸引了。那时候盛倾才十一岁,但也不妨碍她的好色。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顾湛不得不随着父母移居国外。当时的盛倾因此难过了好长一段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把顾湛埋在了心底。然而就在盛倾高二的那年,顾湛回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雏鹰1984

    雏鹰1984

    一九八四年,百万大裁军前夕,第十航空学校官兵为了保留十校不被撤编,地面苦练,空中精飞,刻服重重困难,发生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作品以学员张杰、猴子、小川、康康、欢欢等为主角展开。飞行学员不许谈恋爱,然而青春期情感涌动,加之卫生队的医生护士对飞行员崇拜,主动进攻,爱情与事业产生强烈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