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进生活、知行统一
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要帮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和感受教育,吸取丰富的营养,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只有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从中认识规律,掌握知识,培养技能,进而使学生理解和体验生活的真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要学生走进他人的生活,请学生观看洪占辉的生活片段,其中重点了解洪占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一个细节:洪占辉和妹妹已经几顿没吃饭了,他和妹妹饿得头晕眼花,这时他想了一个办法掏鸟蛋给妹妹充饥,自己一个鸟蛋也舍不得吃。学生看到了这些片段后,有很多学生都流下同情的眼泪。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讲述家庭生活中的感人事件。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叙述的:“他的父亲劳动中从3米多高的脚手架上掉下来了,他腰部受了伤。我看他两手按着腰部,动起来十分痛苦,要他去看一下,他舍不得花钱,说在家休息一下就好了。刚休息两天,腰痛减轻了一些,他一手按着受伤的腰部,一手开始做一些较轻的劳动,每当他弯下腰,再直起腰时,他脸上都会露出痛苦的表情。我看着他劳动的背影,我禁不住潸然泪下,跑过去,大声喊,爸,你去休息吧。”讲到这里,学生深受感动。劳动人民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精神使学生深受鼓舞。从家庭生活到学习生活,把两者比较,学习上这点苦就算不了什么了。让学生从生活中吸取营养,接受教育,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有说服力,做到知识和行为统一。
总之,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完善、提高,使其发挥更好的教育作用。
教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西夏区九小教师聂春宪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化,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展探究式活动式教学活动,老师要变塑造学生为引导学生。要学生学会创新,学会学习。这也符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的名言。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并且怎样提高自己对教材把握的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能力?这是我想要探究的。我要改变教师和学生都叫苦不迭的教学方式。我希望孩子们乐学,愿学,创造性地学。
由“学会”到“会学”这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我认为应实现以下转变。
首先,实现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传统的教学片面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生怕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总想靠教师把学生教会,“即讲透、讲深、不留余地”。教师出于好心,不问课型和教材内容,总是不厌其烦地讲,恨不得把本门课的所有知识都详细地讲给学生。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泯灭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妨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耗时费力,效率低下造就了不少高分低能儿。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教给方法,使之能学。传输动力,使之想学。培养能力,使之会学。通过教达到不教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是课堂活动的主人,吸收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是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条件和保证。教师通过提供信息以促进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对信息做出独立的判断,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且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巧妙地指导、引导、诱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做到学有疑,疑有解,解有新,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不断的探索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达到自学。可见要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还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教师由教学主体变为教学的主导。
其次,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的转变。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新世纪的新人才。当前,面临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知识成几何级数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将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大脑这个“仓库”不可能来得及包容如此巨量的信息。据有关统计,一个学者,在当今时代,即使夜以继日的看书学习,连所有出版物的目录都阅览不完;一个科学家,日以继夜地有关他自己这个专业的世界上全部出版物的5%。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扼杀人创造力的传统教育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那种我教你学,我说你听,我写你记的等等教育方式,培养出死记硬背的知识型人才,就只能是一批不会学习的“学盲”。而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采取启发、点拨和学生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形成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教方法,我在探索其他教法的同时,重点探索自学指导方法,而且不同的年级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现已形成了“预习-质疑-讨论-小结-练习”的五步教学模式,以指导学生自学。
预习指导——引导“会学”。预习是自学第一步,要注重质量,它绝不是一般意义的浏览和通读,要有明确的预习目的,积极开动脑筋,从课本中发现问题。我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拟出预习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存疑自读,形成认知矛盾,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边读边思考,运用主动获取的知识,来分析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思维。这是我在中年级学生还不具备阅读能力时经常采用的预习方式,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读书的习惯,我让学生直接自读课文,找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理解上有困难的问题留待课堂解决。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学习的目的十分明确,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抓住重点、难点,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质疑导议——激励“会学”。通过预习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后,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我鼓励学生解放思想,不墨守成规,不人云亦云,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由于学生受已有知识条件的限制,对新知识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探究,提出的问题往往不准确,质量不高,甚至不着边际,因此,我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和周围的世界,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再结合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比较,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同学们互相质疑争论,积极思考,从疑点中寻找问题,使学生从提出简单问题到提出复杂问题,促进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结归纳——深化“会学”。在单元学习结束后,我及时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比较、归纳,注意知识间的联系,浓缩知识重点,关注知识难点,使新旧知识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张纵横交织的清晰的网络,将“厚书”读“薄”,将“死书”读“活”,我的具体做法是:先示范,学生模仿,几个单元后让学生独立总结,这种由零散到集中,由具体到抽象,由点到面推动思维向纵深发展,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在导学过程中,我“时时不忘放手”,以消除学生的依赖性。做好服务性工作,诸如有效组织、适时点拨、及时补充纠正,抛砖引玉。自始到终贯穿两个字“诱导”,以“导”架“会学”之桥。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西夏区四小景建忠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就是围绕某个欣赏课题进行整堂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如小学美术第11册第1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就是关于“宫殿、宗教建筑、园林”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中国画》《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等等
在美术专题欣赏课欣赏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看着作品图片,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可想而知,学习效率很低。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进行的欣赏,也就是在进行绘画、工艺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画,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每个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教师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让美内化、升华。如在湘版教材第三册《巧妙的组合》一课中,有的学生让为西班牙画家米罗这幅《太阳、人和鸟》不好看,什么都不像,有的学生认为好看。这时,教师不用评论学生的审美水平低或高,对或错,只要当好中间人,让学生去争论。在争论中逐渐加深对抽象画的认识,接受大小不等的几何色块组成的画面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反之,教师如果认为学生不该对大师的画质疑,批评学生欣赏水平低下,学生的积极性遭到打击,容易与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再讲几何色块组合画面时要注意的地方时,只能是教师一个人的一厢情愿了。
3.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欣赏一下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树,加强他们的直观认识。学校里就有那么多不同的树,何况大自然呢。既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又有利于之后的绘画教学。
另外,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忽视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2)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这样,学生就不会对欣赏作品产生距离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赏的兴趣也就又提上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了,还怕学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