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41000000070

第70章 在似水年华里穿行(1)

——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一时间的河流

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这么着迷,也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读这么长时间。整整一个暑假,我沉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在时间古老的歌谣中沉醉,复又在时间翻滚的浪涛中醒来,滚滚流逝的时间带我在普鲁斯特的似水年华中穿行,我跟随着作者欣赏了他最美丽、最宝贵的记忆,追寻那些似乎已经失去,其实仍在那里,随时准备再生的时间。

在这个开着空调的房间,我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出去买菜时,我感到夏天的炽热,回到屋里,我感到秋天的清凉。但当我进入普鲁斯特的河流,踩着那些躺在河流中的耀眼的碎片时,我感到一种致命的晕眩。什么是永恒的?普鲁斯特说是时间。“假如假以天年,允许我完成自己的作品,我必定给它打上时间的印记:时间这个概念今天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强迫我接受它。我要在作品里描写人们在时间中占有的地位比他们在空间中占有的微不足道的位置重要得多,即便这样做会使他们显得类似怪物……”普鲁斯特在第一章就陈述睡醒这一时间主题,而这一主题又在最后一章重复响起,当前的感觉与重新涌现的记忆组成一对,从他的形似海贝的饼干的味道中凸现出来,从他的一杯椴花茶中浮现出来,从他的山楂树红色的花朵的芳香中喷洒出来。这些逝去的时间并没有成为过去式,相反,它是现在进行式。在普鲁斯特眼里,过去就是现在,时间也是有立体感的,时间能找回来,同时它也能被战胜,所以时间才是永恒的。

这里我不得不说普图斯特的个人经历。大约从35岁开始,普鲁斯特就因患严重的哮喘病而终年闭门不出。直到51岁时去世,他的自我禁锢生活持续了15年之久。这年期间,他回忆自己童年、少年以及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他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就是在华丽舒适的病房和囚室中等待死亡。他不再有别的生活,于是“回忆”成了他最热爱的生活方式,他取出老照片仔细检点自己认识的各色人等,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态仿佛就在眼前一一呈现。他描写他所熟悉的所谓法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社交、享乐,夸夸奇谈、俗气的公爵夫妇,不负责任的军官,行为腐败的男女。普鲁斯特是一个自幼体质孱弱、生性敏感、富于幻想的人,是一个把过去当成现在来享受的人,是一个靠回忆来支撑现在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开启了现代派文学。

我在读他的经历时,感受到他的精神凹度之于我们经验的疼痛和更为彻底的瓦解。而这一切只是发生在他的房间,距离我们的阅读起点遥不可及。那些周围缠绕着的时间的游丝,岁岁年年,日月星辰,有序地排列在他的身边。那些春光烂漫的山路,那些非凡热闹的沙龙,那些天边飘来的云朵,那些路边欢跃招摇的山楂花,都使我感到了人生的充满异样的焦味。护壁因为才灭又旺的冬夜壁炉的灼烤的火焰才使断裂更加真实,那怕只是轻微的响动,这时的语声也是雷鸣般不绝于耳。震动再所难免,这时,如果弯下高贵的腰,你会看到词汇的鲜血,当然还有法兰西老贵族的叙事诡计得逞之后的阴郁笑脸。

在这个夏天的夜晚,我听到了“追忆”的笙箫从远处响起,它掩盖了空调的噪音,弥漫了我的整个房间,我看到我房间的角角落落都被追忆充满。那个丢在一边的小铲子,是儿子小时候的玩具,他总是用他建造房子;那个藏在桌子里面日记本里的一朵丁香花,是我上大学时,一个爱慕我的男同学送给我的;还有那本落满灰尘的书,是爱人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清楚地知道,追忆不仅仅属于老年。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如鹅卵石沉在记忆的河底,我们经常翻捡着这些石头,有的很光华,这是因为我们翻捡的次数太多;有的还留着一些棱角,那是因为它们藏的太深。普鲁斯特说:“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失去的东西总是美好的。记得小时候我一个人坐在河边哭泣。我最好看、最喜欢的那颗玻璃弹子,不小心掉进河里。河水流的很急,河水很深,河底有很厚的淤泥,能缠人的很长的水草。我知道弹子是无法取回了,可是我仍然在河边绝望地哭,大把大把地抹着眼泪,并一再回身向弹子坠落的水下望。结果,口袋里面剩下的几颗弹子也都倾覆滚进河里去了。我们都是那个可怜又可笑的孩子,总是为自己已经失去的东西后悔、叹息、哭泣,到头来反而失去更多的东西。那么为了我们的不失去,我们也应该追忆,追忆那些似水年华。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我还不能读懂普鲁斯特。我只能站在时间和空间的门外,隔着历史的迷离的暗纱,用最初地惊叹和景仰,一如既往地读他,感受他外在的矜持和内在的浪漫。闭上眼,普鲁斯特仍徘徊贡布雷的庄园,且行且吟,回眸闪处,依稀前世今生。我听到他说:“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人们期待着痛苦一边工作。”合上书,那些普鲁斯特的失去的岁月,如长江之水有力地拍打着我思想的堤岸,也许我的这些根深蒂固的堤岸不容易坍塌和毁灭,但最起码这些拍打震撼过我的内心,这也就够了。

二艺术的翅膀

我的生活是狭小封闭的。上学的时候是两点一线,当老师以后也是两点一线。在狭小封闭的生活中,我学会了用书填补自己苍白的生活。我天性懒惰,只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去读,读书的时候,从不喜欢寻章摘句。但这次读书却是个意外,我在笔记本上摘录了很多自己喜欢的句子。现在,我从容地翻阅着我的笔记本,看着自己的摘抄,忽然有些感动。笔记本上的文字有些凌乱,仔细归纳这些句子,发现许多文字竟是关于如何评论文学艺术的,如何发现美的,我把它们称为“艺术的翅膀”。也许普鲁斯特并没有着意去写这些,但他的评论是那么到位,这便证明了:艺术是无处不在的。

现在,初秋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我身上,我在灿烂的阳光下重温这些关于艺术美的语言,感到在这微寒季节里好书带给我的心灵的纯净,它如秋水般明澈见底,又如枫叶般绚烂多彩。再一次读这些语言,我仍然为这些美妙的句子、为这些独特的见解而兴奋激动:对一切伟大作家来说都是这样,他们的文字的美,如同尚未结识的女人的美一样,是无法预料的。这种美的创造,它附在他们所想到的——想到的不是自己——但尚未表达的某件外界事物上。

在贝戈特的语言中,找不到在他或其他作家作品中的那种往往使字眼改变外形的光线,这大概是他的语言来自最深层,它的光线照射不到我们的话语;因为当我们在谈话中向别人敞开心扉时,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却向自己关闭。

贝戈特的文笔中确实有某种和谐,它很像古人在演说家身上所赞赏的和谐,而这种性质的褒词在今天难以理解,因为我们习惯于现代语言。

她们(外祖母的两个妹妹)认为,给孩子们看的作品,孩子们看后由衷地表现出欣赏趣味的作品,应该是一个人成年之后仍赞叹不已的作品。在他们的心目中美学价值一定是同具体的物质一样,眼睛一看便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不必在内心经过一些等价物的耳濡目染,慢慢酝酿成熟。

我不惜用花很长的时间摘录这些文字,证明我是多么喜欢这些哲理性的评论。记得上大学时,我最讨厌的一门必修课是文学评论。不仅是因为教文学评论的老师是个老古董,还在于这门课的晦涩难懂。当我读到上面的文字时,我忽然间明白许多什么是文学评论,该怎样去评论文学。文学是长在我们身边的一株草,是开放在我们必经路旁的一朵花,而评论就是对一株草的怜悯,就是一朵花的赞叹。我沉醉在《追忆似水年华》中,不仅仅因为它是一部法国上层社会的风情画,还因为它别样的艺术的语言,它深刻的文学评价。它像风吹散那些遮蔽在我头顶的云雾,让我看到原来文学评论的本质。

当一个文学理论家把文学评论从文学的形式中区别出来的时候,文学评论就远离了普通人。在一个为审美目的而写作的文本中,作者会以不同于一般交往的宗旨和方式使用、安排语言材料,让我们普通人难以看懂。所以我们觉得文学评论离我们很远。在普鲁斯特这本二百多万字的宏篇巨著里,文学评论却如此简单,它在贝戈特如诗如画的语言中,在祖母的唠叨中,也在作者参加的各种沙龙集会上。

是的,文学评论本身并不深奥,只不过有些人把它弄得深奥起来,远离了我们的生活。看过《追忆似水年华》,你就知道,文学评论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读书的过程中,存在于我们平常的议论中,也存在于我们和朋友的交流中。

同类推荐
  • 聆听史诗丛书-江格尔传奇

    聆听史诗丛书-江格尔传奇

    《江格尔传奇》塑造了英雄江格尔,以及他的亲密战友洪古尔等,是人们理想中的英雄形象,他们所捍卫的家乡宝木巴,是人们渴望的人间乐土,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王国。《江格尔传奇》为中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瑰宝。
  • 中国经典诗文集-宋元明清诗选

    中国经典诗文集-宋元明清诗选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诗人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他们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唐诗和宋词。《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则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本书内容包括:归隐、村行、清明、七夕、书河上亭壁、山园小梅、江上渔者、无题、落花、鲁山山行、戏答元珍、梦中作、乡思等。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方面。是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动物伴侣、动物饲养场等人与动物关系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刻解读,展示冯内古特通过这些意象所呈现的人性的凶残、后工业社会……
  •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业余时间创作的38篇散文随笔,共16万字,分“性情走笔”、“乡情记忆”、“亲情素描”、“世情评弹”4个部分。这些作品文笔细腻真诚,意蕴丰富,很多篇章看似信手拈来,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一些深度观察和思考,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可读性。杨华1967年出生于静宁县深沟乡,曾担任静宁县政府办公室督查信息科科长,静宁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华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现供职于静宁县政协。
热门推荐
  • 轻薄帝师:倾城帝师本红妆

    轻薄帝师:倾城帝师本红妆

    凌付晴,十五岁。扶风弱柳,肤如凝脂,号称雪国第一美男子。威武大将军之子,胸无点墨,手无缚鸡之力,样样不行。凌付晴,二十岁。二十一世纪的历史天才,博览群书,尤其对于古代兵书有特殊的癖好。一朝穿越,她成了“他”,历史天才能否在这异世,闯出她的一片天下。冷峻的太子、绝魅的二皇子、温柔的三皇子、妖媚的四皇子、清纯的五皇子、不离不弃的忠心暗卫,行坐不离的青梅竹马,鹤发童颜的师长哥哥,妖美如蝶的敌军知己,清俊隽秀的他国军师…………凤临异世,四国纷争,尔虞我诈,风起云涌!且看她如何铁军过境,平定天下!
  • 爱至尽头,情归陌路

    爱至尽头,情归陌路

    小时候我救了一个浑身是血的男孩,长大后,他却将我推入了地狱……
  • 那些年我们的青春

    那些年我们的青春

    第一次相遇,有了误会第二次相遇,有了悸动第三次相遇……
  • 独家甜甜:首席大人你输了

    独家甜甜:首席大人你输了

    她本是豪门千金,却嫁给了同样豪门的他,却事事不如自己的心,被自己的男人和婆婆算计,当两个人形同陌路时,他却害得她家破人亡,最终之身一人,她恨他,可是这一切就像注定一样,她碰到了冷酷腹黑的他,他处处宠她爱她,帮她报仇,处处顺着她的意思,可是当她把真心交给他时,他伤了她,当误会一次次的出现在她身边,他不信她,当她心碎离开时他后悔,五年后,她带着五岁的萌宝,回来了,当他再碰到她,她妩媚一笑,“这位先生你认错了人…”身边的萌宝悠悠说“这位大叔,追我家妈咪的人都是这么的…”她优雅的与他错过……………
  • 系统之异界至尊

    系统之异界至尊

    身着系统穿异界,一朝风云便化龙。打脸装逼无极限,天下谁人不识君。
  • 洛记杂文

    洛记杂文

    新手,随便搞搞的,不喜勿喷。谢谢!o((*^▽^*))o
  • 天渊王座

    天渊王座

    一个不同势力相互纠葛的混乱时代,高科技,魔法,异能,血脉能力层出不穷。旧人类仍然在地表处苟延残喘,而一百年前回归「行星」的新人类们则开始凭借着自身的超然实力,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黑暗国度,幻想物种,人工智能,虚空种族以及外域生物依次登场,逐鹿世界之巅……不过孤身一人,却自黎明前崛起,在堕落中永生!不过孤身一人,却杀戮四野,征伐无情,一力破万巧!不过孤身一人,却携大陆最强「骑士」之名,就此奏响一曲响彻天穹荡气回肠的末日颂歌!“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而勇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强者!”艾尔·贝利弗斯如是说。
  • 倾城侠女在江湖

    倾城侠女在江湖

    因为一次偶遇,柳希涵的故事就此开始……她的生世,她的经历,都将拉开帷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变本嫁厉:太太,请低调

    变本嫁厉:太太,请低调

    男人长腿交叠,气质傲然地倚在沙发上,递给她一张发票,“女人,我给你厉太太的身份。”荡开深深的酒窝,她笑着接过,“求之不得。”一个月,她高调而又放肆,将华都首府闹的天翻地覆。禁锢她纤细的腰肢,男人敛了敛危险阴鸷的丹凤眼,“厉太太,不善解人意,只善解人衣?”“怎么,头疼?”她轻挑秀美,慵懒开口,“不该是蛋疼?”狭长的丹凤眼半眯,厉北辰邪肆一笑,“那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