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4000000045

第45章 杂感集(16)

初中毕业在美国还真当回事,学校安排了几个项目:班级毕业舞会、全校毕业典礼、发给奖状和评分成绩,决定高中快慢班等等。他参加的班级舞会,家长不能进去,回来时他有手机现场照的几张照片,还有一张班里冲洗出的照片。看来人不多,但他办里的女生比男生多,现场也很热闹;学校为他们举办的毕业典礼是对外公开的,就在七月十五号那天。去的家长很多,大多都带了照相录像器材。学校非常重视,每个毕业学生都佩戴了胸花。Andrew穿着白衬衣黑色长裤,很是潇洒。典礼上,他们班坐在大厅第一排。校长率全校老师出席,对各方面有成绩的学生颁发奖状。Andrew得的是“八年级(即毕业这一年)全A奖”。这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奖励,因为全年所有成绩都是“A”,的确还是很不容易的!

热情洋溢的毕业典礼开了足足三个多小事,结束之后,我们全家与他和他的几位同学在学校草坪上留影纪念。从今后,他结束了在这所学校的学习,将转赴高中学校即美国的“Highschool”就读。

美国是一个尊重人权的社会。青少年从初中进入高中,到高中毕业满十八岁,那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标志。十八岁意味着在法律上的“成人”。即开始据有了独立的社会法律地位,家长从那时起经由“监护人”转变为平等的亲属。所以在美国,高中毕业比之大学毕业更有它特别的一层含义,据说到那时的毕业舞会,女孩子将打扮得特别美丽入时,男孩也会更显魅力。而十四岁的初中,则仅仅是朝此走出的重要一步。

毕业典礼后不几天,学校把Andrew初中成绩单和高中班级建议的通知寄到了家。果然不错,他的成绩全优,够资格进入高中第一类快班!全家为他努力所获得的成果倍感高兴!暑假又考上了宾州一所大学所办的夏令营,在那里将度假与学习相结合。这将是他开始高中学业的前奏!

家庭观念与时代变迁

最近在这边看到一篇报导,《中国10万老人赴美照顾第三代·自称“贱骨头”》。说中国老人背井离乡来到美国为儿女照顾孙辈的现象非常普遍,总人数至少在10万人左右。从地理划分来看,以来自上海、北京、广东的居多,也有来自东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的。这些老人大多是退休人员,其中不乏专家、学者,也有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的农民,共同点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讲英语。他们来美后,身兼数职。在美老人虽很辛苦,然而为了教育第三代有苦也有乐。记者认识两位家住纽约法拉盛的朋友,二老退休后从北京来纽约为儿子看家,3个月新鲜劲过去后,二老坚决要返回北京……

另一篇是美国感恩节中,这里《新象》杂志上“不吐不快”栏目中有一篇文章标题是:《读十万中国老人赴美照顾第三代之后》,称感慨非常。“作为老人,儿孙在美国,他们有的前来照料,有的接幼小孙儿回国带养,都是中华传统美德。可是,在美国,不尊重、不敬爱老人,把老人视为‘二等公民’时有所闻”。在美国,有的华人接受宗教信仰,认为个人所得“恩惠”都是来自“上帝”,再好的父母,也都是上帝所赐予的。再好的父母所为,只要感恩上帝,无须感恩父母。此文最后的感叹是:希望美国的年轻华人朋友多想想父母的大恩大德,“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你有今天的成就和幸福,全靠父母的栽培”!

直观一些我所见在美国华人父母的实情。老人开初来美时一般精力尚好,尽力操持家务、当好后勤、帮带孙崽整理庭院。大凡能做的都尽力去做,儿女在外谋生之事一般管不了,也不去过问。一来二往三五年过去,毕竟体力不支,许多事已经力不从心,加之老人会常有病患,此时非但不能为家庭出力,反倒会成儿女压力与包袱。留美年久熬到“身份”得以解决,拿个“绿卡”之后,唯一好选,就是住进“老人公寓”。这就是一些老人的在美归属。

作为在美国打拼的儿女一方,也有苦衷:当初接父母来美,的确出于孝敬之心,也是对国内亲朋一个交代。老人来了之后,年轻人终日忙于应对社会的竞争激烈,买房买车养家糊口,必须千方百计维持一份工作,哪有心思与能力考虑老人的许多。父母爱子爱孙,该做能做均出于自在自然。美国社会文化与观念,强调个性自由,有神论占统治地位。承认人之一切,全都是“主”的安排,各人生死与苦乐全凭“主”意!至于中国传统情结,老人心理所思所想,常常顾不得那多。“到得美国唱美国歌”,只能按美国的“游戏规则”过活。所谓“入乡随俗”,“我能有什么例外”?

看到这些,不由得使我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家庭的概念及时代变化”。中国也好,美国也好,家庭关系离不开时代变化带来的一种无形力量。这种力量必将对家庭的结构产生影响。对人类社会而言,“家庭”是人之“性·情”的产物。繁衍养育后代,是家庭的第一职能;维系情感是第二职能。文明的进化使家庭“情感职能”更为突出,也是家之所以为家的主要原因。家庭既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特征之一。

几千年文明进程中,文人学士关乎家庭的各种论述浩如烟海,名人名言层出不穷。例如近代社会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视家庭为私有制并列之产物;还有人说:“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英)萧伯纳;“家庭乃主人之城”--(日)中江兆民;“家庭是每个人的城堡”。--(英)科克;“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里耶……等等。总之,“家庭问题”备受世人关注,就因“家”是人人都离不开的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前面说到那么多旅美老人所面临的甜酸苦辣,其实质也都是因为一个“家”字使然。

人类社会在不断前进,整个发展变化过程中,家庭观念与结构也是不断变化的。古代,原始人群以母系为主构成部落式大家庭。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到农业社会,父系为主、男尊女卑为特点的三代、四代同堂大家庭成为主流。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状况和文化基础。现代社会与过去相比,变化更大:科技进步、市场竞争、自由民权、男女平等、个人隐私、民主法制等等新观念新模式突现;特别是西方文明的传播,信息社会时尚化大潮和网络世界的兴起,这一切都冲击着旧有的观念与行为法则。哪怕你只比现在的年轻人老几十岁,老者与年轻人观念意识上差距就难统一!依你早几年的看法来度量今天,与现实落后一百年也不一定!所以,从根本上说,时代的发展变化,总使老年人思想观念往往会落在后头!

不信可以看看我们社会的现实。拿中国而论,虽没有儿女十八岁就必须搬出父母家门的社规民约,但现代中国城市白领又有几个是同父母长住一块的?更有甚者,据传媒在中国大学校园对男女学生的调查,竟有60%以上的学生既不非议所谓“婚前性行为”,也不在乎一个稳定的家庭模式。文化高层的白领,主张“独身主义”的已经大有人在。中国的离婚率很快就会赶上和超过英美等发达国家,单亲妈妈决不会比国外少。

再看看美国,不论从观念到法律,主流的美国式家庭早没有了“三代同室”,更别提“四世同堂”的东方古典!当然,来美国的华人在一定时间会成为例外,那就是老人能当担一定“后勤”的这段时间,是为外族裔打拼这个全新社会的暂时需要。美国家庭中,儿女待到十八岁,都会离开家庭,自己独立生活。在法律上,十八岁的成年人,不再把父母作为监护人,他们自己完全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虽然中国法律也已如此,但这在美国,这是真正地实行。我听人说过,美国老年父母有事要找儿女,得先电话预约并在一个某某地点见面。至于经济上,就更是各自分明,因为不少美国人,连夫妻都实行“AA”制,上餐馆吃饭各付各的钱!

我们附近有位华人朋友,因为五岁的女儿有严重的“自闭症”,依规当地政府派来一位幼儿治疗医(教)生,每周定期上门辅导。这位名叫Anliy的女士五十七、八岁,听她自我介绍,三十多岁才结婚,十五年前离婚后现在单身一人,有个女儿在外地上大学,以后也肯定不会同她在一起。她还有个年老的姑妈住在医院,有时去看望一下。她一个人成天快快乐乐,开着车上工做事,感到自由自在。她真实的“家”,就是她一个人!也同样是在我们住处不远,一座别墅里住着一对老年姐妹,大约都有七十多岁了。我们虽不认识没与之打过交道,但因就在门前。久见她们的出出进进,对其生活也能略知一二。一是她们生活富裕,门前院后清洁打扫全是雇佣外包;家中养了两条小肥狗,出门带进带出。二是定期雇了陪聊陪谈的外员来家,包括陪去购物。唯不曾见有任何子女亲属上门。这就是美国式的老人生活。

不少来美华人老头老太,大凡在此已经七、八年以上的,申请到“绿卡”之后,就多住进了低房租的“老人公寓”,也与子女“拉开了距离”。

夫妻是家庭的基本组合。由这一简单组合及上及下及左右,就形成大家族集合体。在一个屋檐下,同一个炉灶吃饭的,就是一个家庭(当然这是指“狭义家庭”而论)。中国过去的家庭,一般是两个以上组合的大家庭,三代在一起,甚至兄弟姐妹都在一家之中。随着时代变迁,“家”的结构简单化了。不论中国美国,两代三口的所谓“丁克家庭”成为标准模式。再有变化,也就是幼儿子女多一、二而已。作为特殊形态:子女成人后“家”成了“两人世界”、“单亲家庭”、“独身生活”(其实一个人的“家”已经没有了家的原来含意)等等成为当今社会家庭的主要形式。

家庭结构简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成人后与父母分离不但是儿女的愿望,分居后老人也可安享清闲。只是华人几千年来看重“天伦之乐”。虽儿孙不在身边,父母之于儿女之情仍会用各种方式紧密维系。老人对晚辈无微不至的关爱、儿女对老人照料敬重,不会因没住一起而淡漠,亲情可用更多形式表达得更加浓烈,这就是我们“现代而古老的中国”,我们忘不了也不应忘的“中国国情”!

现代社会使世界各国交流融通成为必然,一些中国人可以因各种理由移居国外。交流促成了各民族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但是,虽然“走出去”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敬老尊贤美德应当继承与发扬。美国有许多先进科技文化,这是主流。但在人际交往,特别是家人亲情、父母之爱等方面,华人几千年传承的传统美德,不可简单用美国模式取代。

君不见“十万中国老人赴美照顾第三代”文中之所述,就可看出,对于中国老人而言,老传统未改,对儿孙关爱之情未变。他们并不以为后辈到了美国,就如美国社会那样:孩子们已经独立了,与家庭已经分离而不须再加顾及。相反的,更多的牵挂、更多的思念、更多的关爱仍一直存留老人心头。这不,十万之众的他(她)们不畏远渡重洋,不顾年老体弱,来去匆匆,就足可足可以见了!

2005年12月19日

(登《湖南作家网》)

遥祝女儿生日快乐

亲爱的虹儿:

今天早起来走出房间,看见门口一排红色的郁金香朵朵含苞欲放,使我们想起了在上海的女儿即至生日之期,爸爸妈妈遥望东方,深深地祝福女儿生日快乐,永远快乐!

回想几十年来,我们一家人在南国山城度过了艰苦奋斗的那段年岁、继而在省会长沙“四世同堂”;随着国家时局变好,我们凭借海阔天空,奔向了全世界:你到深圳、上海,弟弟到美国纽约,爸爸妈妈退休之后,成了“地球飞人”,每年往返于地球的东西两边……

记得吧,虹崽:当年在那个白云山头,你从呀呀学语到中学毕业,贫乏的物质生活、动荡的社会时局,我们在一起,依然其乐融融;到得省城,你和弟弟求学苦读,长成为少壮人才,正逢改革开放,碰上了好时代,从此走出阴霾,面对一片辽阔蓝天。终于,湖湘留不住,你和弟弟双双奔向海的前沿、洋的远岸。爸爸妈妈虽依依不舍,但我们知道,“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你们是朝阳和旭日,自有你们升腾的地方。你们该走出父辈狭小的生活圈,去为自己,也为我们的孙辈开拓更美好的前景……

仅仅二十来年,回首再看:一切是那样自然,那样成功,那样顺畅!你在沿海创业所获丰盛,大洋彼岸的弟弟也喜得收成。爸妈深知,此中包含了你和弟弟两代六口的艰苦付出,路途并不平坦。但是,爸爸妈妈还是要说,正是你们的艰苦努力,没有安于平庸,也因为你们是爸爸妈妈的一双好儿女,困难终没难倒你们,今天你们都无愧于我们的祖辈,正在交出优秀的答卷!

你们抓住了时代给予的机遇,把湖湘泥土的芬芳撒向了辽阔的海、蔚蓝的天!

一年一度春风暖,年年生日报佳音!今年,你在上海新居、在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从事着经贸前沿业务。因为日常工作的忙碌,也许你难得回首走过的历程和顾盼现时的地位!作为父母,特别是站在大海对岸的爸爸妈妈,真的为女儿今天的成就特别地开心!你应当知道:你和亚平的共同努力,高瑄正在健康成长;你能在成就面前保持冷静、在困苦面前从不气馁、对待家人无限亲情、工作上兢兢业业,这特别让爸妈放心、喜悦!

同类推荐
  • 把日子摆上地摊

    把日子摆上地摊

    与“大款”相交则锱铢必较;与“小官”相交则自爱自尊;与百姓相交则有利他人。皮二,一卖菜老农,一古板又正直的劳动者,亦可称大丈夫!
  • 我与书的故事3

    我与书的故事3

    本书是“世界读书日”征文大赛作品集,宁夏青少年围绕“我与书的故事”这一主题讲述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风貌、读书经历,回顾读书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入选作品千篇,编辑将其编校加工整理成书。本书能让同学们乐于读书、勤于读书,让书记的墨香弥漫在学生的成才之路。
  • 我是猫

    我是猫

    “我”是一只猫,一只有思想、有灵魂的猫。“我”的主人看似勤奋努力,骨子里却是一个顽固任性、迂腐清高的男人,时常被邻居嘲笑。主人经常跟他的朋友——迷亭、寒月、独仙等人聚在一起,讨论一些不切实际而又毫无意义的事情,让“我”觉得既荒诞又可笑。“我”还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势利眼的“大鼻子”,歹毒的资本家,见钱眼开的邻居……在“我”眼中,一切都丑恶不堪。《我是猫》是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小说以一只猫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猫的主人及其朋友的日常生活,诙谐幽默,构思精巧,特色鲜明。小说展示了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世界,揭露了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具有鲜明的讽刺主义色彩,在日本文学史上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叶圣陶家书

    叶圣陶家书

    本书辑录了叶圣陶叶至善父子1969年—1972年北京到潢川干校两地间的上百封书信。1969年,叶至善随团中央到河南潢川干校,父子相隔千里,互通书信,至1972年叶至善返回北京,前后历经三年八个月,往来家信数百封。在这些家信中,不单有家长里短的日常问候,还有父子二人关于文学创作、社会时事、家庭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探讨交流。家书中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记录,也可看作是回望那个特殊年代的真实史料。
热门推荐
  • 这个王爷谋反吧

    这个王爷谋反吧

    曲水笑兰舟,青山多妩媚,少年白马轻裘,玉树临风前,碎了谁眼中的琉璃盏?寂寞刘郎修花谱,无人共樽俎。纵马游街的少年人,红袖招摇,娇娘抛花,在这乱世烽烟里,如何才能拂去面上的风尘?粉香吹下翠楼里,西山剪秋霁。锦绣地狱,鬼蜮倾轧,漂泊日月云山间,她又当如何自处,如何全家,如何,魂归故里?
  • 重生之名门千金

    重生之名门千金

    她,制药集团的大小姐。某日,父亲失踪,股票暴跌,黑客入侵。一向百般殷勤的未婚夫,竟趁机夺下公司。谁想再醒来却回到了二年前,既然上苍要让她重活一回,那么,这次的结局,该由她来决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死修仙篇

    生死修仙篇

    如果有再来一次的机会,白泽誓死也不可能来的这个恐怖的世界,在这里世间万物对他都带有敌意!一个恐怖的存在时时刻刻在扼制着他的脖子,一把时时刻刻要他命的利剑悬在头顶,白泽只有不断的变强,不断的斩灭那位恐怖存在的手段,到达世界的顶峰。当白泽和恐怖存在最终面临时,是他死,还是我亡,敬请阅读生死修仙!!!
  • 狐狸萌妃:野狼殿下来提亲

    狐狸萌妃:野狼殿下来提亲

    【新文求支持,助妖为孽:爷的狂妃太妖娆】桃花深处有妖孽,外表纯良心似虎。第一次见面,他抱她满怀含笑问名。第二次见面,他害她失足落水,毒舌笑话于她。第三次见面,他竟然要和她执手天涯一世相守?!!泥煤,这不科学!某女猫着腰出逃,再次被某妖孽逮到。“别再跟着我,你不是我的菜!”“哦?不是吗?”某妖孽阴阴一笑,“无妨,只要….你是我的菜就够了!”某女哀嚎一声,抱头鼠窜。当“狐狸”卯上妖孽,究竟,谁才是谁的菜?
  • 回到小县城过春节

    回到小县城过春节

    生于农村,长于小县城王泉在二千里之外的城市孤身漂泊,他感到他的家乡正在呼唤着他,这时恰逢春节来临……
  • 异界火之子

    异界火之子

    二十六岁的他,一次意外,来到了这个以修为为尊的大陆--玄冥大陆!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他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异世界之旅,从十六岁开始!“我的一生,唯有我自己,方能主宰。谁若挡我,我便把他踩下去!”“你的笑容,由我来守护!”------龙濠
  • boss天天撩我

    boss天天撩我

    高中暗恋的男生突然成为自己顶头大boss是什么感觉?鹿璃:“真tm刺激”
  • 猫咪与你我都要

    猫咪与你我都要

    只是一场遇见的意外,原以为,我们是擦肩而过曾不想,我与你早已是对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初见那年一个被下过诅咒的女孩早已对生活绝望,被生活折磨,朋友们的唾弃,长辈们的扫把星,连最爱的闺蜜也因自己而死,她来到桥上面对底下的大海,断绝的跳下,就在她以为自己生命要解放的时候,忽然眼前打进一束光,一个男人朝着自己游过来,拉着自己的手...“为什么?你为什么要救我?为什么又要让我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要管我?”“因为是你”“....”————————————————————————“主人,说吧,怎样才能让你心情舒畅?”“我要看见今晚要个活的阳光暖男,长相清秀,还有点小腹肌的男人出现在我的床上”夜晚—“陆宸泽我敲你爷爷谁让你在我床上的我要的是阳光暖男!!!”陆宸泽眼光淡然“主人我找不到符合你要求的人”所以你就把自己上供了吗???“怎么?我不符合嗯?”白亦汐默默摸了摸自己发凉的鼻头“我觉得你跟‘暖男’还是相差...”甚多“唔...”剩下的话早已被突如其来的唇封锁住了......
  • 美人谋,宦妃毒宠

    美人谋,宦妃毒宠

    十五岁那年,她遇到了他,以为找到可以依靠一生的人。十八岁那年,她不顾外祖父的劝阻,毅然嫁给了他。三年的倾心付出与舍命相伴,换来的却是大婚之日一杯毒鸩。“我,君子娆,以灵魂为誓,诅咒你们终生无嗣,病魔缠身,终其一生不得善终。”即使死去,她也不会让他们好过……***三年前,她坠入深渊,被煜师父所救。他教会了她如何杀人,如何不择手段去达成目的。她知道,他就是来自地狱的魔鬼,嗜血而又无情。而她,却心甘情愿任他摆弄。他说:“你就是我心中最完美的武器,妖娆而又带刺。”***她是丞相府的大小姐,才智过人,却生了一张丑颜,见过的人都嫌恶轻视。他是权倾天下的九千岁,传闻此人手段血腥,喜怒无常,喜好吸食新鲜的人血。第一次见面,他高高在上,她卑微下跪。他当着她的面,恐吓众人,并惩治了陷害她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使她成为了众矢之的。***曾经有人告诉她:女人不狠,地位不稳。她记住了这句话,并认真的执行。丈夫战死沙场,野心之人的觊觎,她选择纵身火海。因为没有他的家,已经不再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