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见到这种现象:不谙世事的大学毕业生,总认为自己掌握了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实际上他知道的只是九牛一毛,也就是一些应该了解的必要知识。
他们或许曾经平凡无奇,普普通通,甚至被人嘲笑为“智障”;或许因为没有条件而终止学业,也有可能因为格格不入而被周围的人孤立,但后来,他们都成了“重要的顶梁柱”。
约翰·阿伯特——一位伟大的传记作家,写过很多关于美国总统生活方面的书。他详尽地将每一位总统的生活都记录下来,独立成卷,我从心里非常敬重他。有一次,我坐在他的家中,那时他正在汇总《美国总统的生活》一书,那次是我最后一次拜访这位伟大的学者,我们之间的讨论都是关于美国总统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天晚上的讨论,让我们不约而同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泥瓦匠丢弃的石头最终成为了房子的重要基石。”我反复揣摩这个引语,希望自己越过时空之后,再去细细品味历届总统的生平。
对于乔治·华盛顿,他生平里的真实事件,我能想起来的不多。但是从约翰·亚当斯开始,我能循着思路线索一一追寻下去。当约翰·亚当斯20岁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时候,他怀着极大的抱负与雄心壮志踏入社会,他自负地认为自己在历史、科学、哲学和文学方面的知识,比任何人都要多得多。一个不谙世事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掌握了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并不少见,实际上他知道的只是九牛一毛,顶多也就是一些必须了解的知识。这个自负的大学毕业生怀着志在必得的雄心,在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市申请了一个教师职位。他原来信心满满地以为,教委会肯定立刻和他签约,并会迫不及待地说:“快签吧,我们委员会不需要再挑选了,因为你是贵族亚当斯家族的后代,还毕业于着名的哈佛大学。”但是他却接到了伍斯特教育委员会通知他前去复试审评的通知,这让他出奇得愤怒,二话不说就拒绝了。他愤愤不平地抱怨:“我的脑子装了这么多知识,相比之下,他们任何一个人知道的都比我少得多,他们没有权利对我进行考核。”但最终,他还是去了,因为他骄傲不羁的心开始不再那么理直气壮,而且父亲再三坚持认为,他应该再去接受审评。接下来,年轻的约翰·亚当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委员会经过考核,认为他知识不够渊博,无法胜任伍斯特的教学工作,从而拒绝了他。这让他深受挫折,他也许觉得:“我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出于名门望族,到头来还是被人拒之门外。”有一段日子,他变得一蹶不振,生命中所有的希望和斗志似乎都在他身上消失了。但是,就如我们最后所知道的,他成为了美国总统。这块曾经遭伍斯特遗弃的石头,后来成了重要的顶梁柱,而那些不识骏马的教委会“伯乐”,后来即使远远望见他,都不敢抬起头来,因为他已经成为“重要的顶梁柱”。
与约翰·亚当斯有着相似际遇的是托马斯·杰斐逊。谁曾想到过,某一天在费城的一张书桌旁边为未来美国起草了《独立宣言》的杰斐逊,在成为“重要的顶梁柱”之前也遭受过泥瓦匠的遗弃。杰斐逊来自弗吉尼亚州一个富裕家庭,因为波士顿港议案与邓摩尔州长发生了争执,年轻气盛的杰斐逊坚持认为,应该将波士顿开放为一个自由港口,实际上当时弗吉尼亚州也在暗中调动和凝聚力量,帮助波士顿反抗大不列颠的控制。但是邓摩尔州长对这个年轻人嗤之以鼻,加上他与英格兰国王乔治三世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所以他根本不给杰斐逊机会,甚至把他撵出办公室,不想和他打任何交道,也不允许他再来骚扰自己。毫无疑问,杰斐逊被拒于千里之外,被无情地丢弃。他觉得经历如此丧尽颜面的事情,人生也没有什么坚持下去的意义了。更令人沮丧的是,连朋友们也远离他,拒绝和他交往,年轻的女孩们也躲避他,不愿意让人看见和他在一起。偶尔应邀在一些场合出现,都没有朋友愿意理睬他。一个被人孤立、颜面丧尽的杰斐逊!一块被泥瓦匠唾弃的石头!一个沉到人生低谷的人,在后来短短的几年,却成了“重要的顶梁柱”,虽然就在几年前他才刚刚被泥瓦匠遗弃过,而那位曾经在杰斐逊出尽洋相时拒绝和他打交道的朋友,正好在他起草《独立宣言》的时候担任弗吉尼亚州下议院议员,其工作就是负责一个支持杰斐逊的补充决议。
约翰·昆西·亚当斯作为一名律师,三年中一直致力于开发客户。但是他一直得不到机会,因为人们觉得他性格怪异,且天生平凡,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生活也越发穷困潦倒。一天下午,波士顿人民面临关于战争联盟的抉择:在美国内战之后随即爆发的英法战争中,他们是否应该与法国站在同一阵线。因为在美国内战中,法国曾经支援过联邦军队,所以人民的感情倾向于法国,因此他们认为应该刻不容缓地与法国结成同盟,一起对抗令人反感的英国。而恰在这时,年轻的约翰·昆西·亚当斯则和美国人民唱起了反调,他的立场是不应该和法国结成联盟,态度坚定而直率。他坚称:虽然我们欠法国的人情,并在主观上由衷地热爱法国,但英法两国的战争,他们双方都有过错,就算我们是为了纯洁的友谊,也不能去做是非不分、卑鄙无耻的事。当时,政府已经开始支持他并为他设立了一个小办公室,他的法律工作生涯也开始步入正轨。但是,由于他所持的立场和人们背道而驰,客户随即抛弃了他。
约翰·昆西·亚当斯似乎一下子在人群中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但是,有一个人和约翰·昆西·亚当斯持相同观点,那就是乔治·华盛顿,他听说了亚当斯的事情后,对其表示肯定。他认为,除非是正义之战,否则不应该与任何一个国家拉开战争,不论在这之前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虽然华盛顿在个人情感上同情法国,也因为法国对美国作出的贡献而感激和热爱法国,但是他的立场还是和亚当斯一样公正。后来,得益于这个想法,华盛顿被提名,最后当选为美国总统。而亚当斯这块被泥瓦匠丢弃的石头,也变成了“重要的顶梁柱”,他被任命为驻荷兰的大使,为后来的丰功伟业奠定了基础。
杰克逊和一个离过婚、且绯闻不断的女人结婚后,似乎就在公众面前丢尽了脸。事实上,根据弗吉尼亚州立法机构的法案,这个女人虽然离了婚,但杰克逊和她本人都不知道这是不合法的。他们就这样在无意违背法律的情况下结了婚,而且在这次婚姻的两年后再次举行了婚礼,这种环境下的组合,无疑使他们的生活成为历史上最受人关注的家庭之一。作为杰克逊的妻子,她深刻并且长远地影响了杰克逊的生活。
他们最开始在一起生活的两年,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法婚姻,因此遭到很多人的谴责。他们的丑闻纷纷流传开来,一发不可收拾,杰克逊的人生一落千丈。他被社会孤立,连本应该有他一席之地的政府机关也将他拒之门外。除了妻子对他不离不弃,他可以说是众叛亲离,在外面出尽了丑,每个人都因为憎恨和厌恶而抛弃他,他孤立无援,成为那块遭泥瓦匠遗弃的无用之石。而在这些艰难的岁月里,他的妻子一直在背后谦厚、不求回报地默默支持他,最后,终于使他成为“重要的顶梁柱”。于是,那些曾经最先叫嚣着拒绝接纳他的人,那些最先站出来指责他的人,纷纷登门拜访请求与杰克逊夫人会面,争先恐后地向她忏悔几年前他们曾经采取过的立场。而安德鲁·杰克逊最终将自己的毕生贡献给公众,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亚伯拉罕·林肯,这位历史传奇人物的事例更具说服力。林肯从森林出来第一次竞选伊利诺伊州议员时,惨遭失败,那时的他年纪轻轻,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所有人都刁难他。但是,他之前博览群书,学习过大量知识,他认为自己有能力、有资格参加竞选,于是他带着百倍的自信来到这里。但是事与愿违,因为他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被击败了,多么可怜的亚伯拉罕·林肯!他懊恼地说:“我再也不想从政了,我回森林里继续砍柴算了。”很显然,亚伯拉罕·林肯被泥瓦匠抛弃了,但是,他后来却成为了“重要的顶梁柱”。
我记得加菲尔德将军回忆时说过,他在学校做老师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目标,更谈不上抱负,对政治升迁也提不起任何兴趣,只是日复一日地在黑板上写板书,还有就是注重为人师长的仪表。后来当选俄亥俄州海勒坶学院院长,也只是仅比规定的票数多出一票,纯属出乎意料之外的险胜。但最后,他成了“重要的顶梁柱”。在威廉·麦金莱和本杰明·哈里森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故事,众位美国总统的一生,完美诠释了《圣经》中所说的“泥瓦匠丢失的石头已经变成了重要的磬石”。
有人向我咨询过《女人家庭》杂志创办者赛勒斯·柯蒂斯的个人生活,因为有商人提议为柯蒂斯拍一部人物传记电影,以便人们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去了解他,并从中学习,吸取经验。如果单纯拍柯蒂斯个人或者拍他的一生,那么他的传记就没有什么闪光点,因为他本人安静祥和、谦虚、不张扬。伟大的柯蒂斯,其真正影响力在于他的杂志,倘若我们想真正触及他的影响力,那么我们就不能局限于他个人,而是要对那些阅读他杂志的家庭进行访问。看看他的杂志对这些家庭里的生命有着怎样的影响,对妈妈爸爸和孩子们,这些杂志又是怎样影响家庭周围的社区,并且影响文学、科学和宗教等各个领域。早期柯蒂斯先生在波士顿时我就认识他,但那段时光不能拿来衡量他的影响力,我们必须跟随时间的脚步,慢慢追溯,才能发现他的影响力是如何随着时光的沉淀一点一点地在英格兰、印度、加拿大和其他地方扩展开来,才能深刻地体会到他是如何身体力行地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力量。最后,我们再回到原点看他的出身。
无论你走进哪一家图书馆,你都能随意在那些人物传记分类里找到切实的例子来印证我所讲的主题。我们的社会之所以能平稳而快速地向前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顶梁柱”。他们或许曾经平凡无奇,普普通通,甚至被人嘲笑为“智障”,或许因为没有条件而不得不终止学业,也有可能因为格格不入而被周围的人孤立,但后来,他们都成了社会和一个时代里“重要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