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0600000014

第14章 抬头做人先要低头做事(2)

哪承想,小小沙弥毫不领情,说:“耽源我不会捏自己的眼睛。”虚空之中原本没有花,然而眼睛有疾者,因眼中有翳,常常无中生有,在空中看到幻化之花。佛教以此比喻本无实体的境界,由于妄见而起错觉。成佛之念也是一样,虚幻不实,如同眼睛被捏,在本来清净的虚空中看到幻星乱坠。

马祖无不感慨地说:“我不如你。”马祖这话“不怀好意”,像是绵里藏针,丝毫拿捏不得。你一当真,就上当了--错把幻化当实有。所以,小耽源像是没听见,不予理会。佛陀说“四小(小龙、小王子、小火星、小沙弥)不可轻”,信不虚也!当年马祖跟随南岳怀让开悟后,首先想到的是回归故乡。古人云:“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青云得志,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人生一大快事!开悟之人,毁誉不惊,荣辱两忘,所以马祖打道回府,一则为了弘扬佛法,二则为了报答故土的养育之恩。

马祖天生异相,有王者气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然而,他的老爹,并不是什么王孙贵族,而是一个走街串巷卖簸箕的小生意人,人们连他的名字都不屑记忆,只是叫他“马簸箕”。

家乡的人们听说一位得道高僧要从湖南远道而来,不光翘首以盼,还搭起一座高高的法台--准备请高僧登台演说神奇的佛法,同时,也能供人们瞻仰风采,顶礼膜拜。

来了,来了,高僧来了!咦,什么得道高僧?这不是“马簸箕”的儿子吗?还真是“马簸箕”的儿子啊!

人们一哄而散。因为,人们不相信“马簸箕”的儿子能够开悟得道,成佛做祖。马祖很是有些感慨:“学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人哪,只是相信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只是崇拜富贵人士衣锦还乡。马祖一声叹息,重新背上行囊,拎起禅杖,准备再次离开故乡。在院落大门口,嫂子挡住了他的去路,说是请他传授佛法。马祖笑着说:“你真的相信我吗?是不是在安慰我啊?”嫂子一脸真诚,认认真真表示,自己是虔诚向他求法。这时,嫂子养的母鸡下了蛋,一个劲儿叫唤:“咯咯嗒,咯咯嗒……”马祖说:“你去把那个鸡蛋拿来,将它悬空挂起来,每天早晚把耳朵贴上去听,等到它发出声音的时候,你就得道了。”鸡蛋的确能发出声音,不过那是经过孵化后,小鸡将要破壳而出时。天下哪有不经孵化而发声的鸡蛋呢?这能是正儿八经的佛法吗?不会是歪门邪道的妖法吧?但嫂子没这样想,她对兄弟的话深信不疑,一切照办。

马祖走后,她听了好多年,可从未听到过鸡蛋里的声音。尽管人们议论纷纷,家人也说她走火入魔,她不在意,不灰心,每天照样全神贯注,倾听不误。有一天,正当她全神贯注地倾听时,拴鸡蛋的细线断了,鸡蛋砰然坠地--“啪!”鸡蛋粉碎,打破了!

与此同时,宛若无声的霹雳在灵魂深处炸响,久久被困的性灵冲破了无形的蛋壳,嫂子大彻大悟了!

听无声之声,入无门之门,无疑是最微妙的法门。止心一处,无事不办。鸡蛋打破,不过是个触发的机缘。

景深

禅宗自达摩西来后,代代相传,六祖慧能后,龙象辈出,丛林如雨后春笋,禅师如过江之鲫,他们各展手眼,很多人竖起独立门庭,传自家禅法,一时间风风火火,好不热闹。然而,谁也不敢再擅自称“祖”。菏泽神会如何,舍身忘躯,不惜性命,为南禅宗取得法门正统的地位立下显赫功劳,被皇帝御封为禅宗七祖。然而,宗门中人却不予认可。

但道一禅师却被称为“祖”。

这既不是他自封的,也不是什么权威人物认定的,而是当时禅僧们私下里对他的称呼。“马祖”,这个平民式尊称,带有几分山野气息,融会了几分市井文化,掺和着几分友朋亲昵,所以,它既不符合禅宗法脉传承,也不符合佛教规矩(为了表示平等,也为了断除俗念,由东晋高僧道安大师倡导,出家僧人一律跟随佛祖释迦牟尼姓“释”),还不符合世俗礼仪。但是,它的的确确代表了僧俗民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洪州泐(lè)潭(今江西高安市)法会禅师,听说马祖法席昌盛,便邀上同参好友惟建禅师一同来拜谒。那天,行礼已毕,法会自然要问佛法了:“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马祖悄悄说:“低声!近前来,我对你说。”法会激动而兴奋。

马祖这样表示,一定是要将最秘密的佛法传授给他了。他强行按捺着怦怦乱跳的心,急忙将脑袋伸到马祖面前……突然,马祖伸手在法会脸上打了个耳光,说:“因为有第三者在场,无法保守秘密。你且去,改日再来。”

虽然平白无故挨了一巴掌,法会心里依旧欢喜,因为马祖允诺来日将佛法的秘诀传授给他。是啊,佛的秘密心印,岂能草草?一定要在很隐秘的情况下口耳相授。几天里,法会一直在留心观察,耐心等待时机。终于有一天,他发现马祖一个人进了法堂。法会避开他人的视线,独自一人悄悄溜进去,迫不及待地说:“现在别无他人,请和尚将达摩祖师西来的秘密旨意告诉给我。”

谁知,马祖说:“你且出去!待到我正式上堂时你再出来问,我来给你印证。”出乎预料!法会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处心积虑、苦苦期盼的,竟然是这样的结局。要知道,正式上堂时,有成百上千禅僧云集。在众人面前,如何传授秘密旨意?然而,正是这意想不到的回答,彻底打碎了法会的幻想,逼迫他蓦然回首,瞥见了自己的真实面目,顿时省悟了。

开悟后的法会,举止马上就与从前不一样了。他对着空空荡荡的法堂说:“谢大众证明。”随即,他绕着法堂转了一匝,扬长而去。这就是马祖,手段老辣,不留痕迹。再说同法会一起来的惟建禅师。一日,他在法堂后面的大树下坐禅。马祖看见后,走了过来,俯下身,吹了吹他的耳朵。这老汉也是,你是有着上千弟子的大导师,是高高在上的方丈,是佛的象征,怎么能像三岁小儿一样顽皮?幸好惟建一心一意坐禅,毫无反应。他竟然不甘心,又恶作剧地第二次在人家耳边吹了吹。两次被吹,惟建禅师睁开眼,见是马祖,没表示什么,自顾自地继续打坐入定。马祖回去后,让侍者端茶给惟建送去。惟建看了看茶,没喝,起身回了僧堂。

马祖两次吹惟建的耳朵,使他先惊动,再惊起,可以说是老婆婆心切,目的是叫他不但能随时入定,而且能随时出定。惟建与师父心有灵犀,明白了“枯木不发新芽,死水不藏活龙”的道理,所以起身离去。

如此严肃的道理,却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就是因为他是马祖!

心语

马祖道一是六祖慧能后唯一被尊为“祖”的禅师,其禅法之高明可想而知。但故乡的人们反而不信他,因为他是“马簸箕”的儿子。嫂子是唯一信他的人,由是大彻大悟。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从宗教学上讲,信为入理的根本,信能令心澄净,信心之体,必生欢喜之相。

在信心生起的当下,心是清净无染的,是轻松愉悦的。信心好像一股清澈的溪流,能洗涤心中的疑惑。故而,有一分信心,心境便多一分澄清;有十分信心,便可换得心如朗月。所以《华严经·贤首菩萨品》说:“信为道元(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无论宗教与世俗,也不管做任何事,信心、信念至关重要,可以迸发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所谓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引来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3.打通你的任督二脉

一千二百多年前,福州长乐县的一座寺院里,一位农妇带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烧香拜佛。小男孩指着佛像问农妇:“娘,这是什么?”农妇告诉他是佛,并让他磕头祈求佛祖保佑。小男孩却说:“佛的模样和人差不多,我长大了也要做佛。”

这个小时候就幻想做佛的男孩,便是马祖道一最重要的弟子百丈怀海。怀海童贞出家,阅读《大藏经》许多年。后来,他到洪州参见马祖,成为大师的侍者。每当施主送来斋饭,怀海揭开盖子时,马祖总拈起一个干粮,问:“是什么?”怀海张口结舌,无法回答。在整整三年时间里,马祖总是如此发问。久而久之,怀海胸中好像堵塞上了什么东西,弄得他茶不思、饭不想,急得抓耳挠腮,唉声叹气,却无法在师父问话时痛快淋漓地倾吐出来。

一日,怀海随侍马祖游山。一群野鸭子嘎嘎叫着从头顶飞了过去。马祖又像每次拈干粮时一样发问:“是什么?”

怀海举目望了望,说:“是野鸭子。”马祖心里发出一声叹息:这个怀海呀,你用手指指给他看月亮,他却总是只见手指不见月亮。是啊,马祖岂不知是野鸭子?他之所以明知故问,自有精妙禅机,是在点化怀海感悟自己那时时作用的心性。但怀海的心跟随外面的境界所转动,只能看到野鸭子。待到野鸭子在天空中消失后,马祖又重新提起话头:

“到什么地方去了?”怀海的心思仍在野鸭子这一外在景象上,随口答道:“飞过去了。”马祖见怀海不识禅机,不会其意,错认定盘星,心想若要斩断他的情识,必须痛下杀手!马祖一把捏住怀海的鼻子,使劲一拧,疼得他嗷嗷直叫。马祖大喝一声:“再说飞过去了!”怀海负痛闻言,恍然大悟:自己这知痛知痒的心性,就在这里,不动不摇,不生不灭,不来也不去啊!同样,那能感觉到野鸭子飞过来、飞过去的自性,无形无相,并不随着野鸭子飞来飞去!

回寺后,怀海放声大哭,泪水涟涟。身边的小和尚问他是想家了还是被骂了,他说鼻子被马祖拧疼了。小和尚问为什么拧,怀海说你去问大和尚吧。那小和尚真的去问马祖,马祖说:“怀海自己知道,你回去问他好了。”

小和尚返回来,再问怀海,怀海已经不哭了,而是开怀大笑。小和尚大惑不解,问:“你刚才还哭呢,现在为什么笑?”

怀海没头没脑地说:“刚才哭,现在笑。”怀海在马祖突施妙手下开了悟,如同离家多年的游子忽然回归故乡,大喜过望,故而大哭;终于归家稳坐,从此不再风雨漂泊,所以大笑。哭也好,笑也罢,宛若手心手背,虽为两面,实则一体。第二天,马祖照例上堂说法。僧众们齐集法堂,准备聆听师父开示。马祖咳嗽一声,清清嗓子,刚想开口,怀海突然走上前来,将法坛前作为拜垫用的席子卷了起来,拿出了法堂。

侍者收起拜具,是说法完毕的标志。怀海卷席而去,刚刚登上法座的马祖,也只好一言不发,不再说法。

据说,一次佛祖释迦牟尼刚刚登上莲花宝座,一句话尚未说,以智慧著称的文殊菩萨就将法锤一敲,说:“师尊说法已毕。”事后,佛祖对文殊菩萨大加赞赏,说他深知最微妙的佛法。无字之经,是为真经,无言之法,最为奇妙。

后来,马祖故意问怀海:“我尚未说法,你为什么就卷了席子?”

怀海答非所问:“昨天被你拧得鼻子生疼。”马祖说:“昨天的事,你从什么地方用心?”怀海这次回答得更奇怪了:“今天鼻子又不疼了。”马祖点点头:“很好,你已经很清楚昨天的事了。”怀海展开席子,大礼跪拜。我们看到,开悟后的怀海就像跃上龙门的金鲤,清灵透彻,再也网罗不住了。

然而,要成为禅宗龙象,非经千锤百炼不可,马祖不肯轻易“放过”他去。一日,怀海参拜师父后,侍立在一旁。马祖的眼角瞟了瞟床头挂着的拂尘。

此时的怀海,禅心如秋月,一尘不染,纤毫毕显,马祖的眼神刚动,他早已会意,马上问道:“即此用,离此用?”

怀海见性后,已经知道当即则即,当离则离,所以他以此来探问师父。然而,马祖还是嫌他开了口,呵斥道:“仅仅依靠两张嘴皮子,看你将来怎么开口说法,教诲后人!”怀海这次不再开口,伸出手,取下拂尘,自然而然地竖立在马祖眼前。马祖以子之矛刺子之盾,说:“离此用,即此用?”怀海一笑,恰到好处地将拂尘挂回原处。拂尘取来自如,放回自然,一切无著,不勉强,不做作。这次,马祖应该无话可说了吧?谁知,马祖却趁怀海得意时,奋起虎威,石破天惊地大喝一声!“嗨!”

怀海冷不防被师父一喝,大吃一惊,当下绝了即与离的见识,宛若初生婴儿,身心通透,内不为见闻觉知所牵挂,外不为声色名利所污染……整整三天,他如痴如呆,浸沉在大彻大悟后的世界里。用他自己的话说,马祖一喝,怀海耳朵聋了三日。

在禅宗史上,百丈怀海是个关键人物。后来,仰山慧寂评价:马祖门下,“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百丈怀海在禅学上的造诣自不必说,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倡农禅并重,创制了禅宗丛林的规章:《百丈清规》。

“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年华。是山皆可住,何处不为家?”这首诗是早期禅僧行云流水生活的真实写照。从四祖道信开始,禅僧云集双峰山,开集团修学先河。六祖后,禅宗大盛,天下僧众半数归禅。那时候,禅僧大都居住在律宗寺院,由于修行方法以及戒律观念的不同,自然会发生许多摩擦,引起一些争执。创立自己的道场,成为禅宗发展的第一要务。

佛门中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自马祖道一开始,禅宗广置禅寺。各地丛林如雨后春笋,纷纷创立。然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江河奔腾千里,全凭堤岸制约。没有规章制度的禅林,恰似一个人没有灵魂。百丈怀海从教团的实际出发,根据佛祖戒律,结合中国传统礼制风俗,制定了结构严谨的丛林制度,这便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百丈清规》。

几十年后,唐武宗灭佛,掀起“会昌法难”,佛教一度受到重创,佛教重振后,禅宗一花独秀,如江出三峡,一泻千里,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究其原因,丛林清规日益完善,为禅宗的全盛提供了保证。因此,古人说:“佛之道以达摩而明,佛之事以百丈而备。”又,“天下禅宗如风偃草,由(怀)海之始也。”

景深

古时候,有位京官致仕后,厌恶了都市里一天到晚的应酬,想到乡下安度晚年。他在郊外乡村买了一处宅基地,建造了一所宽敞的房屋。

同类推荐
  • 活学活用博弈成功智慧

    活学活用博弈成功智慧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介绍运用博弈智慧在困境、谈判、职场、商战、爱情等世事中掌握处世智慧、说话技巧。
  •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在这个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荣誉的时代,我们发现很多处心积虑、锋芒毕露、高谈阔论的人往往成功得最晚,或者说没有达到他们原本希望或能够达到的高度。因为他们缺少的不是才气,不是激情,也不是信念,而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艺术。
  •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只要拥有了社会关系网,你就永远畅行无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脉就是钱脉!阅读本书吧,它将使你掌握构建人脉的技巧、避开人际交往的误区,它将帮助你迅速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人脉系统,从而使你能够挖掘人脉潜力、聚拢无穷人气,成就非凡事业!
  •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如何做事决定命运、财富源于方法。这是每个人都应认可的名言。人与人的差别,从根本上说首先是做人做事的观念方式上的差别。我们从小就会被教导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也是一种人们所习惯的常理。做事的态度要讲究方法,讲究思路,思路对,就会柳暗花明、思路错,就会山重水覆。凡事换角度,凡事逆向思维一番,也许这样一换,对事物的本身原貌就会看得更清晰,准确。从而正确地把握事物,进而产生正确的思路和行为。如果本书能帮助各位读者发现自己的盲点,修正自己某些偏颇式错误的观念,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有所助益,那么我将感到由衷的高兴。
热门推荐
  • 星辰化道

    星辰化道

    当一个人,成为了宇宙的心脏,在多元宇宙中尽享轮回,并且每一生都是一个似乎重生的开始,你该如何抉择....
  • 神医故事

    神医故事

    一个叫俞鸣正在读高中的男孩子在一个奇怪的梦中获得了神奇的能力...
  • 若时光回流百年

    若时光回流百年

    时光在那一个刹那逆转了一百年,于是波澜不兴的湖面被投进了一颗石子,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外扩散了开来...
  • 吴承恩捉妖记(第一部)

    吴承恩捉妖记(第一部)

    本书是由有时右逝、马伯庸、海棠主创的长篇古风奇幻小说。 当时吴承恩想写出传世的志怪故事,为搜集灵感,要亲自下山降妖。妖魔强横,还好师兄青玄,神秘的少女和保镖常伴身边。 但妖魔竟一个个主动找上门来,青玄的身世、妖魔的真相,这一切的故事究竟为了什么。 直到写下《西游记》时吴承恩才明白。
  • 总裁驯娇妻:老婆乖乖的

    总裁驯娇妻:老婆乖乖的

    她,被告知自己得了癌症,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一狠心,找牛郎!他,误以为床上是别人送的礼物,一夜风流。早上醒来已是人去楼空,“你的服务我很满意,可惜本小姐资金有限,只能拿出这么多,祝你生意兴隆!”唯独小纸条一张和326块零钱。她,又被告知自己没病,拿错了病例而已一场误会,她没了工作,没了钱,没了初夜。一场误会,他成了“牛郎”,有了怒气,有了欲望,有了征服心理。一纸契约,她成了他的女人。他开心的时候,送她326个蛋糕店作为生日礼物,实现她的梦想,让孤儿院的每一个孩子早晨醒来就有面包吃。他生气的时候,亲手毁掉她的梦想,毁掉所有蛋糕店……最后他却说:“我爱你,爱到骨子里!”
  • 是不是到这刚刚好

    是不是到这刚刚好

    如果当初不是你,也许家破人亡的就是我们.......
  • 武战道之灭世挽歌

    武战道之灭世挽歌

    为何洛洛他们走了,机战王的预言还在?蓝魔蝎的突然出现使正个机兽世界都卷入到腥风血雨之中。机兽世界数千年来最强的战皇突然失踪,机兽两族接二连三的被行攻破。鲜血,染红了整个机兽大地,而他们的信仰机战王,又在哪儿呢?“强者,那只不过只能保护好自己不受到伤害罢了,而王者,才能凌立于苍穹之上,傲视天下众生!”至于这本书嘛……就是一个地球女孩子穿越到武战道去拯救世界而已……也就这样
  • 舞吧,傀儡

    舞吧,傀儡

    “神驱使自己的信徒向无信者发动战争以传播信仰,魔法师干掉那些信徒攫取实验素材,同时还放出充当双方黑手套的恶魔,等到恶魔将要毁灭世界时,神再下凡救世,驱走恶魔,收割信仰。在这场圣战中,那些不朽者依旧高高在上,只有凡人流尽鲜血,这就是圣战的本质,一场不朽者对其他所有生物的屠杀。因为这个瓜分世界的阴谋,整个世界几乎不可能有新的不朽者产生,没有人能挑战他们的地位,而他们也将迈入真正的永恒。可要终结圣战,我们面临的敌人不只是那些既得利益者,还有那些被不朽者洗脑成为傀儡的凡人。”“老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推翻圣战体系呢,加入他们,和他们一起瓜分世界不是更好吗?”秦明苦笑道:“正因为无法加入他们,所以才一定要终结这该死的圣战。”
  • 人活着就是为了上杉绘梨衣

    人活着就是为了上杉绘梨衣

    我就一小生物学家,还派杀手来杀我。雇主让我问你,你愿意把强化药剂和X病毒的研制方案交出来吗?2秒后一声枪响。这,我刚刚要答应啊。
  • 我带游戏到现实

    我带游戏到现实

    《我带游戏到现实》又名《英雄联盟之新世界》。17岁的成予拥有了一种能力,可以把游戏中的技能带到现实。从此,他开启了新的人生。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到各国模拟的游戏战场,从亿万年前的生物,到灵车漂移。两百多个国家,三百多个英雄,1000多种技能。这是一个大数据,也是一个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