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0600000018

第18章 清空杂念,以灵感觉知万物(3)

大安现在之所以发笑,一方面是想起了那忍俊不禁的往事,另一方面,是因为师父一语道破了天机,使他当下悟到了自心即佛、心外无佛的真理。他想了想,又问:“识得自己本来就是佛以后怎么办?”

百丈仍是借牛说禅:“找到牛还会怎么办?骑上牛回家呗!”大安点点头,说:“师父,我知道了。可是,今后如何保持呢?”百丈道:“你不是经常放牛吗?你就像平常放牛那样,手拿鞭子看着它,不要让牛偷吃了人家的庄稼。”百丈大师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堆庄稼汉的禅。这时的大安,早已成了劳作者的一分子,所以能领悟到师父“庄稼禅”的奥妙。从此,大安休歇了自己那像猢狲一样向外驰求的心,一心一意做个本分的庄稼汉,老老实实牧自己的牛。一边放耕田之牛,一边驯心性之牛。久而久之,终于打成一片,样样精通,一举两得。

后来,与他最为要好的灵师兄,奉师命独自一人到湖南大沩山开辟道场,但很久都打不开局面。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元帅离不开中郎将。大安禅师主动请缨,带领几个同门小师弟来辅佐师兄。他拿出在百丈山学到的看家本领,开荒种地,供养大众。山中有粮,心中不慌。他的躬耕助道,真的起到了续佛慧命的作用。因为大沩山中粮食充足,禅僧们可以安心修行,所以前来求佛问禅的人多了起来,并渐渐发展成为住众一千五百人的天下第一丛林,成了当时规模最大的禅宗道场。

沩山灵圆寂之后,大众请求大安主法。他是百丈亲手教导出来的牧牛汉,上法堂说佛法自然离不开牛:“你们这些人总是请求我接任住持之位,是想得到什么呢?如果想成佛,很简单,你自己就是。你们哪,担着自己的佛不知且不觉,却到处向外寻找。这就像焦渴的麋鹿去追逐太阳,什么时候才能解渴呢?我们都知道,那在远方的阳光下,看起来波光粼粼的岚气,并不是真正的水呀!等你受它的诱惑走到跟前之时,就会发现它仅仅是一种幻象。所以,你们若想做佛,只要舍弃颠倒梦想、攀缘邪恶、污垢不洁的众生心,就是初发心的正觉佛。除此之外,还能向何处寻觅?因此,大安我在沩山三十年来,吃沩山饭,拉沩山屎,就是不学沩山禅。我只是看一头水牯(gǔ)牛,如果它离开大路去吃路边的草,就拽紧鼻具把它拉回来。它刚想去偷吃人家的庄稼,就用鞭子狠狠地抽它。这样训练久了,它便通了人性,能听懂人的语言,变得十分乖巧了。到如今,它已经变成了一头露地白牛(象征清静佛性),常常跟在面前,打都打不走。”

大安禅师将参禅喻为牧牛,可谓形象至极,恰到好处。他说得通俗易懂,一方面,使得禅僧们面对没头没脑、无从把捉的禅,有了一个浅显的入手处;另一方面,将禅修与日常劳动拧在一起,能结合实际,体味到禅的妙用。

后来,晚唐时,著名的禅师雪峰义存很敬佩大安自然淳朴的禅风,他在山里采到了一根树枝,形状很像蛇。他将树枝做成禅杖,在上面题写了八个字“本自天然,无须雕琢”,派人送给了大安。大安拿来欣赏了一会儿,吟道:“本是住山人,且无刀斧痕。”两位大师都在借事说禅。

一天,石霜庆诸禅师在大沩山住了一段时间,来向大安辞行。他刚要礼拜,大安问他:“有句无句,如藤依树,子意如何?”

这是大安时常问学僧的一句话,后来演化成了一个著名的公案。当时,石霜庆诸尚未开悟,无言以对。他怀着一颗惆怅的心,离开大沩山,来到了禅师道吾宗智的寺庙。道吾与大安是好朋友,他得知庆诸从大沩山来,关切地问:“大安有什么言句开示呀?”

庆诸学说了“如藤依树”的公案。道吾说:“你为何不回答他?”庆诸老老实实说“:因为我腹中空空,说不上来。”宗智说“:你替我看家,看我去给你报仇去!”

宗智急匆匆赶到大沩山,大安正在和泥抹墙。他回头,忽然看见宗智站在背后,惊奇地问道:“智头陀(苦行僧),你好稀罕哪!什么风把你给吹来啦?”

宗智拉开一副好斗的架势,说:“什么风?禅风!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来问你,你总是问诸方禅僧‘有句无句,如藤依树’,是不是这样?”大安说:“是。”宗智反问:“树倒藤枯时如何?”

大安用手指着宗智,什么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儿哈哈大笑。宗智被他笑急了,猛扑上来,扑通一声将他摁在了泥水里。大安不管不顾,躺在泥里,仍然手舞足蹈,哈哈笑个不停。

这件事,在后一代禅师中间还引起了一场法战,煞是好看:罗山道闲禅师在禾山之时,与清贵上座叙说禅林掌故。清贵说:“禅林之中没有谁能排位第一。比如大安禅师,他教化一千五百人的高僧,却犹输道吾宗智一筹。”罗山道闲禅师大惑不解:“大安输给道吾?何以见得?”

清贵将大安与宗智的法战说了一遍之后,评论说:“大安被问得无话可说,只能呵呵一笑,最后被摁倒在泥里。这不是输给宗智了吗?”

罗山道闲禅师道:“小孩子在看一幅画的时候,总是先看它画得像不像。若是画得十分像,就认为是好画。听君说禅,就犹如小儿论画。你怎么就没想到,宗智是恼羞成怒,才摁倒大安的呢?”

清贵狡辩不停。道闲正色道:“上座,你三十年之后,若是住持寺院,千万别再举这个话头,省得丢人。”清贵反复不肯认输,一定认为宗智有理。罗山禅师大义凛然地站立起来,一把将清贵从座位上擒了下来,摁倒在地。他大声对法堂里的众僧说:“各位,请注意一下。我今日与清贵上座,为大安与宗智‘如藤依树’的公案展开法战,以雪他横加在大安禅师头上的委屈。且请诸位评判。”

正在这时,匍匐在地的清贵突然大喊:“知道啦,我终于知道!是我错啦!谢谢罗山禅师,我明白过来了。”原来,在被罗山揪下座位,并摁倒在地时,清贵突然明白了,大安禅师那“有句无句,如藤依树”的法语是在激发参禅者起疑,要你截断两头,得个转身之处的路径,免得你就像那缠树的藤子,只是依附在他人的知见上,万年也无法独自站立!

景深

有关牛的禅话,在禅宗诸大祖师的语录中记载颇多。可以这样说,如果离开了牛的公案,中国禅宗必然是另一副模样。

较早出现的“牛公案”,是怀让以“打牛与打车”的机锋,纠正了马祖道一对坐禅修行形式的执着,由此,拉开了禅宗新阶段的大幕。此后,马祖开辟“洪州禅”,天下为之瞩目。一时间,大江南北学禅修禅谈禅蔚然成风,好不热闹!在马祖的儿孙中,许多人都曾直截了当地以“牧牛”来誓喻修行。先有石巩慧藏的“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后有百丈、大安句句不离牛的“牛禅”。而南泉普愿禅师,更是将活生生的牛直接牵进了庄严、神圣的法堂。他说:“我从小就养了一条水牯牛,想到河的东边去放牧,恐怕它吃了国王的水草;往河西去放吧,也怕它侵犯了国王的水草。不如就随便放放,总不见得有什么过错吧?”

为什么“牧牛”的公案多发生在马祖一系的传承中,而非同时代的禅宗另一大体系石头希迁那里?这实际上非常客观地反映出当时的一大史实: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

禅僧们肇建自己的道场,自立门户,必须首先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做到自给自足。这就需要大力提倡从事劳动,搞好农业生产。马祖及其弟子启建的丛林中,禅僧们每天必须下田干活。试想,农业生产,耕、种、拉车、拽磨,哪一样能离开吃苦耐劳、力大无比的牛?

它默默耕耘,为主人播种希望;它全力以赴,帮助人们越过坎坷;它奉献血汗,为人群换来丰收……百丈、南泉等大师高扬农、禅并重的大旗,倡导劳动即禅修、日用生活即佛法的全新理念。他们将修行、禅悟与耕种紧密结合起来,在说禅讲法时当然离不开手边事、家常话。而牛,是他们一天都离不了的亲密伙伴,禅话里自然就少不了它了。

祖师们以牧牛来教导弟子,真是美事一桩:活干了,禅也修了;粮食瓜菜大丰收,开悟的禅僧一大群,真可谓一举两得!

牛与禅的渊源至深,以至南泉与沩山两大师干脆说自己百年之后去做一头水牛。其禅旨意趣很值得深入参究一番。所谓的牧牛,也就是一个调心的过程。大安禅师的牧牛话,将调心的修行程序通俗化了,使我们每一个平常人都可以从这里入手进行禅修。我们像手牵缰绳牧牛一样,牢牢盯住“牛”--自己的心念,不瞌睡、不走神、不妄想,这就是最好的修行。在“牛”没有驯服之前,绝对不能放松。久而久之,牛与人合二为一,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平和、恬静的心态,显发一种类似灵感的智慧,从而得到真实的受用。

心语

禅宗以“牧牛”比拟调心,惟妙惟肖,形象至极。野牛有一股犟脾气,需要很长时间驯化;恰如我们的心,妄想纷纭,杂念丛生,极难降服。

百丈怀海说:“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石巩慧藏说:“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禅宗这一调心方法,完全可以移植到现实生活之中。由于种种缘故,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养成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

这些习惯或者说习气都是长时间形成的(佛教称之为“熏习”),久而成性,很难改变。比如抽烟,所有抽烟者都知道其有百害而无一利,但真正能戒掉的人少之又少。

下决心改变旧习气,就要像牧牛一样,时时保持警觉之心,当其欲念刚刚冒出头时,马上“蓦鼻拽将回”,绝对不能迁就。只要你用意志力矫正一次,其惯性就会减弱一点点,如此坚持下来,你的觉照力就会越来越灵明,而固执的习性却越来越弱直至消失。

“鲍鱼之肆,久而自臭;幽兰之室,日增其芳”。不良习性与好的习惯都是自己养成的。笔者曾是二十五年的烟民,每日吞云吐雾两包,用此法七日戒绝,而今已十五年。相信自己,你也能。

〔1〕蠹(dù)鱼,即书虫。也用来形容爱书人。

〔2〕业师,指教育过自己的老师。

〔3〕圣果:即正果,指佛教修行所达到的圆满境界。

〔4〕岚气,指山林间的雾气。

〔5〕肇建:创建,始创。

同类推荐
  • 职场智慧

    职场智慧

    不管你是职场菜鸟,还是职场“人精”,总会为或大或小的问题苦恼,本书模拟现实案例,用实话动人,亲手教你玩转职场潜规则。
  • 成功做大的十个秘诀

    成功做大的十个秘诀

    管理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管理误区,只要心明眼亮,突破了就会成功。对私营公司老板而言,管理是头等大事。或者说把管理如何做得条理清楚,程序明确,上下一致,是他的管理重点。但是一名优秀的私营公司老板应该懂得怎样在实际工作之外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怎样才能把平时的积累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这就是所谓“超越管理误区”。
  • 想支配他人先掌控自己

    想支配他人先掌控自己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身处职场如同逆水行舟一般,不进则退,你只能选择是努力向前,还是被淘汰。
  • 品格的力量(Mbook随身读)

    品格的力量(Mbook随身读)

    高尚品格是—个人成功的必备素养。本书从女性的品格力量、人类的英雄气概、个性的力量等方面,提供了塑造青年—代高贵心灵素养的途径,并论述了勇气、自律、职业操守、性格等精神品质的作用,是青年品格养成的必备教科书。财富与品格的高尚与否是没有必然联系的,相反,财富往往是品德败坏和使人堕落的根源。
  • 给你1天72小时

    给你1天72小时

    时间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生价值与事业成败;怎样成为时间的主导,而不是“奴隶”;怎样排除各类干扰,避免影响效率;怎样做到第一、成为高效能的优秀人士。本书就是这样一本教您管理时间的书,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活泼的案例,系统阐述了时间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特别介绍了几个目前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时间管理方法。本书教您如何成为自己的管理大师,再也不必为每天忙不完的事情烦恼,让工作与生活都更加美。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秘密日记之听说天使回来过

    秘密日记之听说天使回来过

    第一次见面:她看着冷冷的他,说:“帅哥,你叫什么?”他勾起一抹邪魅的笑,说:“怎么,想走?”她看着一脸邪魅的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邪魅的男人就是那个冰山。第二次见面:“女人,我们又见面了。”她惊讶地看着眼前的人,内心哀嚎: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 无上神魔

    无上神魔

    王辰,一个被遗落在人间界的少年。当他一次意外发现火云戒的秘密时,他慢慢的解开了自己真正身世。读者QQ群:185290843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两更:12:00/20:00][三更:12:00/20:00/00:00]
  • 奇缘妙爱

    奇缘妙爱

    县城教师邹小妙为逃婚来到大都市,求职处处碰壁,偶遇女白领林徽,开始一系列情缘。爱与恨,情与痴,发生在几个青年男女中。一次偶然的车祸,牵扯出林徽的身世之谜。原来两人竟是亲姐妹?爱情,亲情,如何权衡?奇缘妙爱,精彩绝伦。
  • 异界无敌至尊宝

    异界无敌至尊宝

    异界宋朝末年,天降陨石于无尽沙漠,沙漠边缘的五岳山山民从此获得了一个对自己贼狠的山主!他叫做至尊宝,隐藏身份是孙悟空转世。还有一个叫紫霞的仙子在五百年前等着他!然后了很久,他用未来的科技改变了五岳山,直到……
  • 这个游戏挺真实的

    这个游戏挺真实的

    叶星突然被卷入了一个诡异的“游戏”之中,这个游戏特别真实,真实在哪里呢?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死,真的会死!生死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为什么要死?这是一个赌上一切的“游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神鼎

    天神鼎

    练武,英雄无敌,千人斩;练气,飞天遁地,炼丹炼药,延年益寿;练神,自由驰骋,睥睨天下,练就神器法宝,天地任遨游;修魂......“鼎”,乃至高无上的象征,本书取其“巅峰”、“最强”之意!-----------------------------------------(麻烦大家收藏一下,顺手丢张推荐票,拜谢了!)
  • 君恋:郡主世无双

    君恋:郡主世无双

    她是受尽宠爱的天之骄女,非皇女更胜皇女,京城贵族都道景公孙女温柔娴淑,是京中贵女的典范,可谁都不知道那样温柔娴淑的少女深藏大智慧,云淡风轻时可谋国。当遭遇刺杀的天之骄子巧遇外游的天之骄女,本是宫里点头之交,没想到看到她深藏着的模样,怀疑又被深深吸引。“你究竟是谁!”他气势逼人,通身华贵的高高在上。“蒙殿下厚爱,让我与殿下一路同行。”她垂眸不见运筹帷幄的笃定,嘴角轻轻一勾清淡依旧,不失一点气势。
  • 夏秋凉已遗忘

    夏秋凉已遗忘

    这是一个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只是希望不被时间掩盖。早已过了抒情的年纪,可是依然如旧,还是很感性。春去冬来。喜欢的依然是秋天,爱的依然是夏天。愿我们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