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0600000008

第8章 前程是靠自己走出来的(3)

谁知那僧人一见慧能手中的袈裟,惊呼一声,扑通跪倒在地,激动地喊道:“弟子方辩,拜见六祖!”

六祖有些疑惑:“方辩?你叫方辩?我们俩见过面吗?”“没有,从来没有,弟子这是第一次亲近六祖。”“那,你怎么认识我呢?”六祖问。方辩说道:“弟子是西蜀人氏,为了求得最神奇的佛法,前些年游历到了佛陀的故乡印度。在那里,我得遇一位神奇的高僧。弟子请求他传授佛法。他说,佛祖释迦牟尼一脉相承的正法眼藏,以及历代祖师相传的袈裟,早已到了中国。而今,已经传至第六代,六祖慧能目前正在岭南曹溪弘法。他老人家点化弟子回国,于是弟子前来曹溪求法。刚才,看到这庄严圣洁的袈裟,便猜到了您就是六祖。大师,能让我仔细瞻仰一下袈裟吗?”

“当然可以。”六祖一抖袈裟,纷纷而落的水滴宛若晶莹的珍珠,恰似袈裟放射着神奇的光芒……方辩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瞻仰,只是五体投地,磕头如捣蒜。

六祖微微一笑,说:“方辩,地上有稻谷吗?”方辩一愣,看了看地面,说:“没有啊!”慧能说:“那你怎么像小鸡吃米似的?”方辩明白六祖在开玩笑,不好意思地站立起来。慧能若有所思,问道:“方辩,你如此看重这件袈裟,那么,你以前是干什么的呢?”方辩不明白六祖的用意,照实回答:“弟子祖辈传有塑像的技艺。我未出家前,以塑造神像为生。出家后,也经常雕塑佛像。”慧能说:“那么,方辩,就请你塑一尊像给我看看。”其实,六祖的本意是,真佛无形,实相无相,一个人怎么可能塑造出佛的真像呢?方辩不解其中的禅机,几天后,他拿出来的,是一尊六祖慧能的塑像。它高约七寸,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活脱脱再现了六祖的音容笑貌。真不知,是六祖缩小成了它呢,还是六祖是它的放大?

慧能拿着自己的塑像,与它相视一笑,接着对方辩说:“方辩,你虽然掌握了出神入化的塑像技巧,却不了解真正的佛性。”

六祖看到他茫然无措,启发他说:“佛祖释迦牟尼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说,真正的佛是无相的,学佛之人不可执着于外在的形象而迷失了自心,我们礼拜的应该是自性本具的天真佛,而不是这些泥塑木雕的偶像。”

方辩似乎明白了什么,像有菩提种子在他的心里开着清凉、灵明的莲花。六祖将身上披着的袈裟解了下来,郑重地赠给方辩。方辩手捧袈裟,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方辩来到寺院大殿一侧,用戒刀将六祖赠给他的袈裟分成了三份,一份披在六祖慧能的塑像上,一份揣进自己怀里,另一份他用棕树皮小心包裹起来,深深埋在了地下。然后,他跪在那个地方,双手合十,对天发誓说:“以后,若是有人掘土挖到此袈裟,那即是我再生于世。我将住持在这宝林寺,重建殿宇,弘传佛法。”

多年之后,到宋代嘉八年(1063年),有一位名叫惟光的禅僧住持宝林寺。在重修大殿掘地基时,挖出了这件依然如新的袈裟……

景深

有位画家,以给人画像为职业,但生意冷清。他经过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将自己夫妻的画像贴在门口,当作招牌,广而告之,招徕生意。

一天,他的岳父来到他家,未曾进门,首先指着门口招牌上的女人说:“这个女人是谁?”

画家皱着眉头,惊诧地说:“就是你的女儿啊!”岳父的眉头比他皱得更紧,语气更为惊诧:“既然是我的女儿,她为什么和一个陌生男人坐在一起?”画家哭笑不得,尴尬万分,赶紧转换话题,问老丈人来干什么。岳父说来让他画一幅祖先的像,挂在祠堂里供奉起来。总算有人来请他画像了!画家兴奋得手舞足蹈,赶紧准备绘画材料。然而,一切准备妥当后,却又无从下笔。因为,他不知道岳父祖先的模样。岳父说:“既然是祖先,大概和我的模样差不多吧。”于是,画家就照着岳父的模样临摹起来。一个时辰后,他说画好了。岳父看了一眼,愤怒地说道:“你画的是个鬼呀?!”画家大言不惭,说道:“你家的祖先过世多年,本来就是个鬼呀。”“那你就卖给鬼吧!”岳父拂袖而去。画家灵机一动:人的形象人们十分熟悉,有一点不像都能瞧得出来;而鬼是无形的东西,谁也没有见过,像与不像,无从判断。从此之后,他真的不再画人,专门画鬼,生意居然红火了起来。可是,他画的果真是鬼吗?鬼果真是他画的模样吗?颂曰:“画仙画鬼难画人,画形画貌难画神。真我无相如何塑?泥捏木雕岂为真!”

心语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孝宗皇帝驾临灵隐寺时,看到一尊手持念珠的观音菩萨像,问住持慧远:“人持念珠念观音,观音持念珠念谁?”

慧远禅师答:“当然也是念观音。”孝宗皇帝觉得奇怪,追问为什么。慧远道:“求人不如求己。”

佛教认为,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缘和合,并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存在万能的神灵,人的命运完全由自己所掌握。所以禅特别强调自力,也就是充分发挥自我主体的自觉性。

当然,禅宗所说的自我,并非肉体,而是真我。《俱舍论》说:“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真我虽然没有面目,没有形象,却自在无碍,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作用。找到了真我,也就拥有了滋润我们生活的通天彻地的大智慧。

4.感恩自己的对手

由于六祖慧能声名远播,天下僧衲归心,弟子越聚越多,寺庙扩建了十三座。大诗人王维将当时的盛况称之为“五天重迹,百越稽首”。在岭南这块尚未开化的荒蛮之地,宝林寺不仅是佛教中心,更是文风教化的所在。因为慧能大师的弘化,这里原始落后的民风、民俗为之渐渐改变。

偏僻的曹溪,成了南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心。与此同时,五祖弘忍的另一位高足--被慧能所击败、痛失禅宗六祖之位的神秀,在湖北当阳玉泉寺传法,也已是如日中天,从长安到洛阳,中原广袤土地上的禅僧,几乎都以神秀为宗师。

南能北秀,由于两位大师并行传法,禅门迅速光大起来。当然,讲求渐悟的神秀的北禅宗,与讲求顿悟的慧能的南禅宗,也不可避免地再次碰撞起来。

慧能高扬顿悟成佛的大旗,提倡单刀直入,直了见性。他认为,修行不必非要打坐观心,可以在挑水砍柴、耕田种地等日常生活当中直接领会、体悟佛性的妙用。而神秀更提倡传统的渐修方法,阐发的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渐禅(逐渐、有次第、分阶段)。其修行方法主要是盘腿坐禅,凝神看静。

慧能教导弟子说:“教法本来只有一个宗旨,不过学法的人有南、北地域上的差别;禅也只有一种,只是人们的理解有快、慢之分。禅,并无顿、渐之说,为什么要称作顿、渐呢?只是因了人们的天资禀赋不同,领悟的途径各异,所以有了顿悟与渐修的称谓。条条大路通长安,不管从哪条路走,也不管是快是慢,最终所到达的目的地,都是同一座长安城。”

神秀的门人,由于对慧能不甚了解,只知道他樵夫出身,大字不识,便想当然地认为他没什么过人之处,时常出言讽刺。神秀听说后,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慧能师弟虽然出身寒微,但他具有无师自通的超人智慧,所以能体悟到最上乘的禅法。在这一点上,我不如他。何况,我的师父五祖亲自将禅宗衣钵传授给了他。难道是偶然的吗?我只恨自己年迈体弱,而且路途遥远,不能亲赴岭南去向慧能师弟请教。你们年轻,应该尽早到慧能那里参学,不要停滞在我这个地方,耽误了你们开悟见道。”

说归说,但弟子们谁肯舍弃年高德昭、学识渊博、名重天下的大宗师,去追随一个“文盲”呢?不是吗?连高高在上的武则天都派来特使,将神秀迎入京城,推崇他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并匍匐于大师的膝下。

有一天,神秀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志诚找来,说:“志诚,你很聪明,又富有才智,可以代替我到曹溪听法。慧能师弟说的法要,你尽心记下来,等回来后再说给我。”

志诚领受师命,跋山涉水,披星戴月,跑到了曹溪。那天,正赶上六祖在宝林寺升座讲法,附近的僧、俗陆陆续续前往寺里听讲。志诚混在人群中,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谁知,慧能法眼通天,无所不知,早已察觉到他的来意。升座后,他目光巡视了一周,微笑着对大家说:“今天座下有偷听佛法的人。”

志诚一听,立刻知道六祖慧眼如炬,便坦坦荡荡地从人群中走出来,原原本本坦白陈述了事情的经过。慧能故作严肃状,说:“你从玉泉寺来,又担负着特殊使命,应该算间谍!”

志诚说:“我不是间谍。”“为何不是?”

志诚回答得颇为机警:“未说明前,可以说是;既然我已经对和尚您说明了,那就不是了。”说完,他合十致礼,心安理得地坐了下来,专心听法。

同类推荐
  • 做人不必在乎的9件事

    做人不必在乎的9件事

    《做人不必在乎的9件事》这部书,着重分析和阐述做人的基本方法与途径,书中评论精辟、案例生动、取材广泛:还让你体会到生命中的缺口,仿若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若没有苦难,我们会骄傲;没有沧桑,我们不会有同情心去安慰不幸的人。因此,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和失意。其实逆境是通往真理的重要途径。她启迪着读者突破思维定势,学会思考,善待失败,挑战命运,引导着每个仍在探索成功之路的人,去实现飞翔的梦想。
  • 完美部下:这样与领导沟通

    完美部下:这样与领导沟通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无论是官场、商场还是职场都是需要一个领导者的,而这个领导者就是我们的火车头。从另一方面讲,领导者有的时候也决定了一个人在这个集体中的地位或者前途,而与领导者的关系相处的如何尤为重要。怎样让自己学会与领导沟通的技巧,或者是怎样改善自己与领导的关系是每个人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李洁等编著的《完美部下——这样与领导沟通》以通俗易懂的哲理故事告诉你怎样与领导沟通。
  • 幸福的智慧

    幸福的智慧

    全书从为什么不幸福、你是否迷失了自己、谁绑架了你的幸福、幸福是自己找来谈起,又谈及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家庭,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等几大方面,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生动案例的解析,来说明幸福在哪里,我们如何修炼到幸福的智慧,找到幸福生活的钥匙。从关注现实说起,归结到调整自己的心态,平衡好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和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保持一颗积极的、向上的、充实而宁静的心,把握当下,珍惜所有,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

    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我提笔写下了这本让我心潮澎湃的小册子。当时我正在努力教育那些行为不良的市民提高觉悟,不要再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要重新振作起来,开创新的生活。尽管我的选题灵感是来自于一个喝茶时的小小辩论,但却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触动,它暗示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我最亲爱的儿子认为罗文是古巴战争中真正的英雄,罗文只身一人前往古巴,完成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
  • 跟我学:幽默口才(第3版)

    跟我学:幽默口才(第3版)

    谁不想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谁不想舌战群雄、大展雄才?谁不想幽默风趣、讨人喜欢?《跟我学:幽默口才(第3版)》教你如何获得好口才,广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轻松地调解纠纷、得到老板赏识、同事尊重、出口成金、魅力倍增。
热门推荐
  • 美漫之手术果实

    美漫之手术果实

    威斯克。史塔克。这是什么该死的世界啊,赶上穿越潮流的沈飞,不由的大声叫道。
  • 柳兰梦

    柳兰梦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北国女婴乔纳尔生逢乱世,父亲遇害,母亲带其逃回江南,不幸被射杀。不到周岁的乔纳尔成为孤儿,被江南一牧民收养,取名柳崖。柳崖出生便双目失明,性情孤僻冷漠。唯一能纪念生身父母的,只有一支柳兰簪。柳兰花,枝叶像柳,花似兰,故名柳兰花。生长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深处,因其从前,世世代代的牧民在这儿放牧,每年看到她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却并不知道她的名贵,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江南端木世家公子端木清生时遭抄家,乳母带其逃回家乡渔村,自幼为渔童。生性放荡不羁,常与小混混一同行劫。一日,端木清遇到柳崖,对她行劫后,柳崖说了一句“回头是岸”便使他放了自己。自此,“灵江冰山”和“无羁公子”的人生开始发生转变......
  • 太炎封圣

    太炎封圣

    猥琐是一门艺术,无耻是一种境界,阴险是一种方式,装B也是一种实力。得悟既称帝,极致则成圣,超脱亦为神。神奇的职业,神奇的道统,神奇的世界,神奇的旅行,一切皆充满神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携漫天星辰奔向你

    携漫天星辰奔向你

    他是知名花花公子富二代他的绯闻女友不计其数每一个女生和他出街都想尽办法找狗仔唯独她不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比他这个大佬还要怕被拍他有那么见不得人吗?
  • 重生之超商帝国

    重生之超商帝国

    醉酒之后马路狂奔,只为买一包香烟,却不了飞来横祸,重生回到两年前,为了不走上前世的悲惨道路,苏离利用自己前世经验,以及变异的灵魂,逐渐向着一个超级商人的道路前进!文化、娱乐、军事、殖民……金钱、美女统统霸占!更多精彩,更强大的苏离,尽在超商帝国!
  • 向孔孟学雄辩:最有中国味的说话之道

    向孔孟学雄辩:最有中国味的说话之道

    本书以史为鉴,站在孔子和孟子这两位伟人的肩膀上系统而又层次分明地解析了他们的辩论谋略,通过列举大量古今中外生动而又贴切的说辩事例,为读者总结出适用于现代辩论的15种雄辩利器。包括如何增强辩论的气势,如何通过比喻、设问、事实等手段巧妙驳倒对手,以及如何使辩论语言幽默风趣,体现辩手风度等论辩智慧。现在,我们就打开这本书,跟随孔孟之言了解雄辩的奥秘吧。
  • 言辞请标准

    言辞请标准

    “宋清言,你给我站那”“边辞你别追了成不成”边辞宝宝很无奈,边辞想哭。他死也想不到宋清言是撩了就跑的女人
  • 要卿卿才能起来

    要卿卿才能起来

    来自古代的她,在现代开启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男主:“卿卿,有人追求我”,女主:“与我无关”,男主:委屈。男主:“卿卿,有人看你”,女主:“与你无关”,男主:生气。一个外边温柔,内心冷漠的女主vs一个外边冷漠,内心只对女主温柔的男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