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研究生物光,虽然对生物发光的机制还了解得不多,但就现有的研究和了解,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通过对萤火虫的研究,已知萤火虫约有1500多种,各自发出不同的光,作为自己特有的求偶信号,不同种之间不会产生误会。萤火虫的发光部位是在腹部,那里的表皮透明,好像一扇玻璃小窗,有一个虹膜状的结构可控制光量,小窗下面是含有数千个发光细胞的发光层,其后是一层反光细胞,再后是一层色素层,可防止光线进入体内。发光细胞是一种腺细胞,能分泌一种液体,内含两种含磷的化合物:一种是耐高热,易被氧化的物质叫荧光素;另一种不耐高热的结晶蛋白叫荧光酶,在发光过程中起着催化作用。在荧光酶的参与下,荧光素与氧化合就发出荧光,氧是从营养发光层的血管进入发光细胞的。由于血管随着它周围肌肉收缩而收缩,当血液中断供应时,氧就不能到达发光细胞,荧光也随之熄灭。生物发光需要氧,是英国学者波义耳在试验基础上发现的。波义耳将装有发光细菌瓶中的空气抽出,细菌立即停止发光,将空气重新注入,细菌又马上发光,后来才知道是空气中含氧所致。发光反应所需的能量是来自一种存在于一切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叫三磷酸腺苷,简称ATP。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萤火虫的发光细胞层取下,制成粉末,将它弄湿就会发出淡黄色的荧光,当荧光熄灭时,若加入ATP溶液,荧光又会立即重现,说明粉末中的荧光素可被ATP激活。因此,荧火虫每次发光,荧光素与ATP相互作用而不断重新激活。
生物发光和光合作用都是“电子传递”现象,有人认为生物发光好像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取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利用太阳光能合成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氧气。光能从水分子上释放电子,并把电子加到二氧化碳上,产生碳水化合物,这是一个还原过程。
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而生物发光是电子从荧光素分子上脱下来和氧化合,形成水,产生光。生物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
人们研究生物光是为了利用它,这种冷光源效能高、效率大、不发热、不产生其他辐射、不会燃烧、不产生磁场等特点,对于手术室、实验室、易燃物品库房、矿井以及水下作业等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理想照明光源。人们还可以设法模仿发光生物把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制造冷光板,使其不需要复杂的电路和电力,就能白天吸收太阳光,到晚上再将光能放出来。
人们先是从发光生物中分离出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荧光酶。现在已能人工合成荧光素,这就使人类模仿生物发光创造出一种新的高效光源——冷光源成为可能。但是,人们对生物发光的认识还很肤浅,就拿研究得较多的萤火虫来说,萤火虫发光是为了交配,然而萤火虫的卵刚产下时,内部也发着光,萤火虫幼虫也会发光,这些又是为什么?它们是怎样发光的?人们都还不了解。因此,人类对生物发光研究得越清楚,对于创造这种新光源必然会越有利。
蝴蝶与温控系统
如果你有机会参观美国航天器博物馆,那里的讲解者将向你介绍,在解决人造地球卫星的温度控制方面,蝴蝶立下了“汗马功劳”。原来有一种蝴蝶的身体表面覆盖有一层细小的鳞片,当阳光直射,气温升高时,这些鳞片就会自动张开,以减小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对太阳光能量的吸收随之减少;当外界气温下降的时候,这些鳞片又会自动地闭合,紧贴住蝴蝶的体表,让太阳光直射在鳞片上,从而使蝴蝶能吸收更多的太阳光能量。这样,蝴蝶就可以在外界空气有较大变化的条件下,仍然使自己的体温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
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遨游,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就拿一颗离地球300公里左右的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来说,大约在65%~70%的时间内,它所处的轨道位置可以受到太阳光的强烈辐照,以致使卫星的温度有可能上升到摄氏一二百度,在其余的时间内,卫星将在地球的阴影区内运动,由于没有太阳光的辐射,卫星的温度有可能下降到摄氏零下一二百度。
为了不让卫星内部的各种仪器冻坏或烧毁,必须对卫星采取各种控温措施,其中有一种控温系统就与蝴蝶调节体温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控温系统外形很像百叶窗,每扇叶片的两个表面的辐射散热能力不同,一个很大,而另一个非常小。百叶窗的转动部位装有一种对温度很敏感、热胀冷缩性能特别明显的金属丝。当卫星温度急剧升高的时候,金属丝迅速膨胀,立即使叶片张开,辐射散热能力大的那个表面朝向太空,帮助卫星散热降低温度;当卫星温度突然下降的时候,金属丝会马上冷缩,并使每扇叶片闭合,让辐射散热能力小的那个表面暴露在太空,抑制卫星的散热,起到控温的作用。
蜗牛与复合陶瓷材料
在潮湿的地上,或者在树枝上,蔬菜的叶子上,常会见到蜗牛的活动。
它们背着自己重重的壳,慢慢地向前蠕动,有一点儿风吹草动,软软的身子马上缩回壳里。
蜗牛的壳很坚固,它给科学家们以极大启示。
蜗牛等软体动物的壳实质上是一种由碳酸钙层和薄的蛋白质层交替地组成的层状结构。碳酸钙硬而脆,但蛋白质层交替地夹在其中,能防止碳酸钙层的裂纹蔓延,从而使蜗牛壳变得又硬又韧。
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的科研小组研制出了一种类似蜗牛壳的层状组织,即用150微米厚的碳化硅陶瓷层和5微米厚的石墨层交替地叠加热压成复合陶瓷材料。碳化硅是一种非常硬而脆的陶瓷,但由于夹在中间的石墨层可以分散应力,又可以阻止一层碳化硅中的裂纹蔓延到另一层碳化硅中,因而不易碎裂,这就是仿生复合陶瓷材料。
仿生复合陶瓷材料可用来制造喷气发动机和燃气涡轮机的零件,如涡轮片等,它们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还可以减少喷气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对空气的污染。
蚂蚁与人造肌肉发动机
蚂蚁是动物界的小动物,可是它有很大的力气。如果你称一下蚂蚁的体重和它所搬运物体的重量,你就会感到十分惊讶!它所举起的重量,竟超过它的体重差不多有100倍。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举起超过他本身体重3倍的重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蚂蚁的力气比人的力气大得多了。
这个“大力士”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看来,这似乎是一个有趣的“谜”,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后,终于揭穿了这个“谜”。
原来,它脚爪里的肌肉是一个效率非常高的“发动机”,比航空发动机的效率还要高好几倍,因此能产生这么大的力量。我们知道,任何一台发动机都需要有一定的燃料,如汽油、柴油、煤油或其他种油。但是,供给“肌肉发动机”的是一种特殊的燃料,这种“燃料”并不燃烧,却同样能够把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为机械能,不燃烧也就没有热损失,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化学家们已经知道了这种“特殊燃料”的成分,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磷的化合物。
这就是说,在蚂蚁的脚爪里,藏有几十亿台微妙的小电动机作为动力。
这个发现,激起了科学家们的一个强烈愿望——制造类似的“人造肌肉发动机”。
从发展前途来看,如果把蚂蚁脚爪那样有力而灵巧的自动设备用到技术上,那将会引起技术上的根本变革,那时电梯、起重机和其他机器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现在我们用的起重机一般也是靠电动机工作的,但是作功的效率比起蚂蚁来可差远了。为什么呢?因为火力发电要靠烧煤,使水变成蒸汽,蒸汽推动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中间经过了将化学能变为热能,热能变成机械能,机械能变成电能这么几个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燃烧所产生的热能,有一部分白白地跑掉了,有一部分因为要克服机械转动所产生的摩擦力而消耗掉了,所以这种发动机效率很低,只有30%~40%。而蚂蚁发动机利用肌肉里的特殊燃料直接变成电能,损耗很少,所以效率很高。
人们从蚂蚁发动机中得到启发,制造出了一种将化学能直接变成电能的燃料电池。这种电池利用燃料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来直接发电,它没有燃烧过程,所以效率很高,达到70%~90%。
尺蠖与坦克
有种动物叫尺蠖,它前进的时候是身体一屈一伸地行动,人们模仿它的行走方式,制造出了一种带有行走部分的轻型坦克。这种坦克能够越过较大的障碍物,当它隐蔽在掩体里时,能升起炮塔射击,射击后再隐蔽起来。这种坦克的通行能力比以前的坦克提高了许多。
设计人员还模仿双壳贝壳的构造,设计了具有较好流线型的炮塔,并大大降低了坦克高度。这种坦克车内的武器装备排列得十分紧密,是模仿软体动物的消化器官排列的。像软体动物吃食物那样,炮弹从弹药盒进入炮塔,而后沿类似于食道的送弹槽被送到类似于胃的炮的后部,周围的类似于消化腺的药室则可收集和排出射击时产生的火药气体。在像贝壳的顶盖下面,有两个供坦克乘员半躺的座椅。这一方案,是为解决现代坦克的重要设计问题的一种卓有成效的尝试。
苍蝇与气体分析仪
苍蝇也有惊人的嗅觉,它非常灵敏的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这种感受器能把气味物质的刺激立即转变成神经电脉冲。模仿苍蝇嗅觉器官制成的灵敏度很高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用于分析宇宙飞船座舱里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