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光标公关机构副总裁兼上海公司总经理
你是从IT行业一下子转到公关上来的。对你来说,这一步跨得很大。
对。蛮大的一个挑战。与现在的行业相比,在IT这个行业时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比较高调,你某种程度上算是一个业内的公众人物,因为你老被媒体追踪;第二是IT这个行业有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你可能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个人。但是得想明白:这并不代表你个人就怎么样,而是因为你所在的这个公司的行业地位,你在公司的这个位子上。转到公共关系行业,就有一个180度的转变。你就得从前台到后台,可能没人再知道你,甚至没多少人认识你。但到公关公司,最大的一个乐趣就是可以服务很多不同行业的公司,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业态。我为什么要干公关,要来上海,就是想在工作上脱离原来的圈子。否则你的视野就会窄很多。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以前没和人说过:就是原先一直在一线打拼,感到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精力都有点跟不上了。同时,一直在一线,我觉得好像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了。我那个时候一年来上海几次,但从下飞机到达上海开始一直到上飞机离开上海,什么都安排得死死的。对于上海,你只知道酒店是什么样,房间是什么样,会议室是什么样,剩下的什么都不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另外,从公关咨询行业的性质来说,不像IT行业有可能存在某种越老就越不值钱的现象。在这个行业,经验和知识的价值是可以不断增值的。所以,才下决心往这方面转。
做IT行业和做公关服务业,知识结构的要求好像并不一样。
是的。所以要重新学很多东西。原来做IT行业的营销推广,也有一块是PR(public relations,公共关系)。但我们是把PR作为一个品牌管理和推广工具来看的。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IT行业是一个高速成长的行业,它摆脱了很多传统的做法,包括PR。但是当它的增长没有那么快的时候,它又会回归到最基本的东西。而这最基本的东西原先在那个行业里面反而是比较欠缺的。所以这是做PR很有意思的地方。我得学很多东西,尤其是传统行业的PR,传统工业品、快速消费品行业的PR。
我一直讲,PR的积累可以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能够梳理出来,是可以变成一套方法论加以传承的,是可以和同事分享的,别人学会以后也可以用到客户的咨询服务上去。这一部分是可以和具体某一个人剥离的。还有一部分则附着在从业人员身上,是没有办法拿出来的。这与经验和阅历有关。这就是PR的魅力所在。就是你最后没办法告诉别人这个东西就是1+1.这是附在个人身上的。你有判断事情的敏感度,知道有些东西会怎么样不会怎么样,换了一个人就不会有这样的判断和能力。这与工作阅历有很大关系。你没有这个经历就不行。书本上是不可能给你这些东西的,所以你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们看到很多国际公关公司,很多Director都是很资深的,一说就是从事PR达15年以上,20年以上。我与一个从欧洲来的Agency一起聊过。那时上海蓝标30多个人,他也有30多个人,但他的收入是我们的100倍。但是回过头去看一看他的人,几乎所有人都是从业15年以上,而我们的员工平均从业3—5年,差太远啦。所以他能够做很高深的PR咨询而我们做不到,因为像我这样从业也不到10年。
再说一件趣事:我有一个台湾朋友,也是在PR圈子里面很资深的,做了10多年的。有一次,在一个业内的会议上,有人递给她一张名片:高级客户总监。此人长相比较老,但一问年龄,才29岁。那个台湾朋友就很惊讶,嘴巴一撇说:29,他从业多少年啊?不会10岁就在这个行业里面混吧。29岁怎么可能做到Senior Director。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她的意思,就是说这家公司水分太大,不像专业的公司。专业的公司做到Director怎么也得30岁以上,怎么可能30岁以下就已经是Senior Director?我也收到一些来应聘的简历,有的人大学毕业刚刚工作一年,就来应聘Account Director,Account Manager。我对人事主管说,收到这种简历,直接给我删掉。因为他们根本不懂这一行。在这个行业里,干多久才可以胜任什么样的职务,应该心里有底。如果连这个底也没有,那简历就看也不用看了,根本不对路。
当然也有超常规发展的。我们蓝色光标上海公司也有30岁以内做到Director的。但这是个案,不具备普遍性。
对上海公关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何看法?
我觉得,这要看你怎么去理解上海的公关行业。从上海公关行业多样化的形式和多样化的需求角度来考察,上海的公关市场是蛮大的。但是挑战也很多,对每个公司的压力都很大。上海的公关行业以前是关系导向型的,客户关系优先。在客户眼中,这家公司和那家公司没什么区别,你能做他也能做。因为咱俩关系好,我就给你做。这就是关系导向型。但客户会越来越成熟,市场也越来越成熟,所以慢慢地就会由关系导向型转为专业导向型。真正有专业能力,客户才会来找你。所以,优秀的公关公司之间会有激烈的竞争。只有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的基础上,才能再去谈论客户关系。当然这是一个转变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挺漫长,不是一两年能够过来的。因为,公关行业在上海起步可能不晚,但成熟的速度却相对比较慢,导致在认识上还有一些误区。
回过头来看,北京一些做得比较大的公司,包括蓝色光标,以及其他公关公司,传统PR的规模很大。但是在上海,传统PR的规模却很小,而是出现了很多变种,有一些新的方式。很多北京的公关公司在上海发展得没有本地公关公司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是上海的一个特征,即不是界限分明地去区隔这块领域。很多公司什么都做,而什么都做那就有可能什么都做不好,不专业。我现在还是这个意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在PR跟某一个东西结合的领域里做得很专业、很好,只是在传统PR这个领域里做得不好。但是,传统PR在上海整个业务需求量中并不是很大,更多的是更灵活的东西。上海是金融中心,消费中心,时尚中心。单以消费品而言,纯PR这一块规模不大,但要是放在消费者营销这一块业务里,把PR作为业务工具,一些企业就比较欢迎。这些企业做PR都有营销目的,有各种各样的营销结果导向的KPI指标来考核你。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就会很大。我们的员工就不仅要懂得PR,还要懂得营销,懂得整个客户行业。而在传统的PR公司里,没有这么大的挑战。所以,上海有很多地方跟其他地方不一样。
我觉得上海这个市场在慢慢地成熟。随着市场的成熟,甲方的需求会变得更加专业,更加清楚。这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讲就会越来越好,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但上海公关行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由于缺人,导致了现在运作上的一些问题。前面说了,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资产就是人才。但现在有两三年从业经历的人才,就很容易被甲方挖走。因为你在公关公司待过两三年,相比在公司公关部干两三年,经验肯定更丰富,能力肯定强很多。甲方最欢迎这种人才。如果你希望这样的人才回流,成本就会很高,而且高得有点离谱。所以,这方面是有问题的。
平时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业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坦率地说,很多东西我都有兴趣,但每一样都不专。比如说旅行,一种是纯度假的,一种是纯旅行的。我两种都很喜欢,再比如说登山,当然不是那种专业登山,就是去爬爬山而已,我也挺有兴趣的。在北京时经常会跑到红螺寺去爬一下,到长城去爬一下,到香山去爬一下。但在上海周围没什么山,我就没地方去了。夏天的时候,现在很多人习惯于整天待在空调间里,不出汗。但有时候,我就会出去走走,漫无目的地走上两个小时,出一身汗。说到音乐,比如说林忆莲演唱会,或者蔡琴演唱会,我还真想去。但是在体育馆里开,我就不去了。我觉得在体育馆里开演唱会是一件令人倒胃口的事——在现场人也看不到,就看到一个个小蚂蚁在那儿乱叫,你就是坐在前面也还是看不清楚。当然摇滚乐另说。所以,我就在家看看碟,听听音乐。
我不太喜欢人工雕琢的景点,比较喜欢自然的景色。所以我一直想去长白山、五大连池、天池,遗憾的是老抽不出时间。至于出国旅游,我倒不是很热衷,因为有个倒时差的问题。在国外休假,待的时候很爽,但那个往返能把你的那个舒服又全折腾回去了,回来后又是筋疲力尽。尤其是年纪大了,倒时差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十几个小时在飞机上,那就是受罪。所以,我宁可去几个小时之内能到达的某个地方待着。
阅读方面,看的书一般都是朋友推荐的,不然茫茫书海里我是找不到的。而且我有一个特点:几乎所有的书,我都没有从头到尾读完过。我往往是一本书放在那儿读了很多次,要么从头开始读,要么从半中腰开始读,要么从结尾开始读,有的地方甚至会读好几遍,但是没有一次从头到尾把它读完过。这是我的读书方法,可能也是个毛病吧。
你待过很多地方,最后为什么选择了在上海定居?
上海是一个生活很舒适的地方——除了噪音大点。因为它的楼相对比较近,所以汽车过去的声音比较大,比北京要大。但是北京污染比较厉害。
当然,关键还是看你喜欢什么。如果喜欢中国文化,北京是个不错的地方。上海就不行。我觉得上海所谓的海派文化就是外来文化,不算自己真正的本土文化。当地真正的本土文化,恐怕要到江浙一带的水乡去找,朱家角也算是一个吧。所以,我觉得上海所谓的自己的文化就是舶来品,就是各种各样的文化交融在一起的文化,而那个最多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没有积淀了几百年的文化。所以老外到上海就觉得跟在他们那儿没什么大的区别。但到北京,那感觉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如果要讲生活,现代的生活,那在上海是很舒服的一件事。如果要追求中国的传统文化,那还是去北京好些。但是我觉得上海的政府管理、服务设施等方面很精细,要比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要好。就我而言,我很喜欢。
在公关行业打算做多久?你的人生追求又是什么?
从目前来看,PR还挺适合我。毕竟我才40多岁,未来还很长。很难讲是不是会做一辈子,这个是要看发展的。但是未来若干年,我肯定还是在PR这个行业里。我觉得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要去学,要去看,要去做。
很早以前我就有一个说法,就是我选择一个职业,做一件事情,如果我没办法预料10年以后我是什么样的,我就会觉得这件事情可以去做。如果我已经能看到我10年以后是什么样的,这事情就没有意义了,也没意思了。这是我选择职业的一个基本原则。做公关这一行业,我就的的确确说不准我未来10年会是什么样。另外,我还有另一个想法,即评价我某一阶段职业生涯是否成功,应该有两条标准:第一条,公司或部门的业务在我在职的时候成功,那不算成功。如果在我离开以后还能成功,那才是我的成功。第二条,就是我带的人能超越我。有一天我不在上海蓝标了,有人接替我的位置,能够做得比我更好,能够超越我,我就会觉得很高兴,很骄傲。我就是这么一种心态。
我希望等我做到50多岁的时候,能够去做一些公益组织或者NGO的事情,做一些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我看到一些很资深人士退休以后愿意去支教,为社会去做一些事情。这就是一种超脱,是满足自己内心的某种需求。我不一定有钱,但是能够去做对人们有帮助的事情。可能人到了这个时候会有这种需求吧。我现在隐隐约约地感到,那可能是我退休以后的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