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好经历还是坏经历
上天似乎总喜欢捉弄可怜人,你刚刚和男朋友吵完架、愤怒地跑向街头,偏偏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刚刚挨了上司的一顿痛骂,又因为交不起房租被房东扫地出门;刚狠心抛售了所有股票,股市立刻涨势喜人……这些糟糕的经历令你头痛不已,但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你,这种经历其实也是笔大财富,你信吗?
一八一二年一个寒冷的冬日,从法国小镇考普瓦利的一个马具匠家中,传来一阵令人心碎的哭声:“妈妈,我的眼睛好疼……”小男孩摸着那只蒙着纱布的眼睛,断断续续地问,“妈妈,我这只眼睛是不是永远都看不到了?”妈妈心疼地搂着小男孩,安慰道:“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刚刚还在爸爸的工作室兴致冲冲玩锥子的小男孩,现在却要忍受失去一只眼睛的痛苦。然而,更令他痛苦的还在后面,两年后,他的另外一只眼睛也受到感染,虽然父母多方求医,但最后还是难逃失明的魔爪。那一年,小男孩才五岁。
男孩近乎绝望,他的父母虽然悲痛,但并未放弃对孩子的培养。他们希望自己失明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做一个有用之人。所以,孩子十岁那年,父亲将他送往巴黎皇家盲人学校,让他接受最好的盲人教育。
只是,在当时那个年代,盲人教育远没有现在完善,盲人们只能借助刻在木板上的字母来学习。这种木板不但笨重,而且字母很难辨识,书写起来更加困难。但就是这种“粗制滥造”的盲人课本,数量也极其有限,大部分时间都得靠老师口授。很快,求知欲很强的男孩开始感到不满了,他渐渐意识到,自己有必要创造一种更便于盲人阅读和携带的书籍了。
经过几年努力,聪明的男孩终于发明出一种全新的盲人书籍。这种书不再用笨重的木板,而是在普通的白纸上,按照不同的排列方式敲打凸点,以此代表不同的英文字母和数字元。用这种方法编辑的图书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很容易携带,更能大量印制。
然而,这种集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新型盲文却遭到了巴黎皇家盲人学校的拒绝。男孩不死心,既然学校不让学,他就在民间推广。很快,这种新型盲文就在盲人圈里流传开来。
一八五一年,在一次盛大的音乐会上,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用她精湛的琴艺征服了现场所有听众。当人们向她讨教学习钢琴的经验时,女孩拿起搁在钢琴上的盲文乐谱说,她的成就完全归功于这本盲文乐谱,并详细介绍了男孩如何发明盲文、却至今不被学校认可的情况。在舆论和社会的压力下,巴黎皇家盲人学校终于采用了男孩发明的盲文。
如今,这种新型盲文已经被全世界普遍采用,而这个男孩,正是盲文点字符号的发明人——路易斯·布莱叶。
如果不是多年前的那场意外,布莱叶就不会双目失明;如果他不双目失明,给全世界盲人带来福音的“布莱叶盲文”就不会产生,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初双目失明的经历,又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呢?这种不可多得的财富,成就了布莱叶对全世界盲人的贡献。
事实上,好经历与坏经历,只有一墙之隔,正如乐观和悲观是一对孪生兄妹,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哪怕是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例如,雪莲奶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具、二儿子卖风筝。结果,她是晴天也发愁、雨天也郁闷。为什么呢?因为晴天她担心大儿子生意不好,雨天又害怕二儿子没有钱赚。后来,有人劝她说:“你何必整天闷闷不乐呢?这样做根本无济于事,不妨换个想法:晴天你就为二儿子高兴、雨天你就为大儿子高兴,这样一来,你岂不是每天都快快乐乐的了吗?”
的确,其实很多经历本身并无所谓好坏,都是人们主观地给它加上了一定的感情色彩。曾经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健康的人被医院误诊得了癌症,从此变得茶不思、饭不想,悲观地以为自己快死了,结果没过多久,这个健康的人居然真的得癌症死了。而另一个真正得癌症的人,被医生告知自己的身体相当健康后,立刻笑逐颜开,心态也变得积极乐观起来,后来,他居然奇迹般地生活了许多年。
既然心态的好坏能对一个人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心捕捉快乐的瞬间,让那些看似糟糕的坏经历,变成有益身心的好经历呢? 当你尝试着去接受并喜欢那些糟糕的经历时,随着你对坏经历的认可程度,你的生活也会悄然变化。那时,你或许会觉得:坏经历其实并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