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05400000012

第12章 归来

给我打电话的这个人是我第一次见他是在喝醉那次的记者节,当时跟我们一个桌的刘克。给我打电话的意图是希望能召唤我回去,在他的麾下任职。说实话当时在辣椒厂工作已经逐步稳定,如果不是有很好的理由,当时的我并不想盲目地做出选择。换做在之前,我可能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当即就同意了他的邀请。可已经是离开过一次的人了,再回去可不能这么随便,毕竟毕业也一年多了,不能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任。

这个刘克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之所以能来电视台是沾了家里老爷子的光。他老爷子曾经是一个镇上的党委书记,后来年龄大了之后调到市里任了个有名无实的闲差。地位不在了,关系人脉还在。要是有什么事了,面子还能发挥点作用。老爷子一辈子清高,没求过什么人,倒是扶持了一帮小兄弟,后来在政界都混得有声有色。老爷子就一个儿子,俩闺女早早嫁人,了了心事。唯独这个儿子,学没念好,干什么事好像也不是材料。毕业在报社印刷厂就工,干校对。整天吊儿郎当,二十大几了也没个对象。老爷子整天回家唠叨,架不住日积月累,刘克也渐渐觉得是该找个对象了。于是就四处物色,没成想想什么来什么。没过多久,就跟市文工团一个爱跳舞爱笑的小姑娘看对了眼。双方家长一见面,女方家长竟然还曾是男方家老爷子的上司,当年在工作上也颇有交集,两家一拍即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成就了一段姻缘。

结了婚,老爷子心里的石头算是着了地。女方家老泰山也不是等闲之辈,害怕自己闺女受欺负,找各种关系把闺女送到了政府部门上班,一下子搞成了金饭碗。这下子老爷子又坐不住了,这算什么。他闺女是金饭碗,我儿子也不能吃这个窝囊气啊。于是老爷子拿起拐棍,一扭一扭来到市委大院。点名要见大领导。门卫是个小年轻,哪认识谁是谁啊。以为是来上访的大爷呢,一把拦在门外。老爷子气不过,转身抡起拐棍要打这个有眼不识泰山的小兔崽子。恰巧碰到以前的下属,好一个劝才把老爷子劝住。这个下属不是别人,市委办公室主任,当年跟老爷子在办公室打杂,如今都混成办公室主任了。

主任把门卫骂了个狗血喷头,直骂得门卫小年轻晕头转向,其实也是让老爷子消消气。

表明了来意,主任一边安排车要把老人家送回,一边说改天一定转达,说这些天书记不在家,正在外地出差。老爷子哪是那么好糊弄的,书记出差,你个办公室主任不陪着啊?主任辩解,是真的出差了,跟他一起去地是文明办的人。这次考察一个文化项目,他在家还有别的事情要处理。老爷子一看他言辞恳切,便信了他。没出几天,老爷子又来找,这次先找到了办公室主任,又通过主任找到了书记。

老爷子跟书记也不客气,在书记屋子里的大沙发上一屁股坐下就开始攀交情。

孙书记,当时你提拔的时候我们这些老家伙可没少给你出力吧?当时的********姓孙。

是,是,是,没您们这些老前辈,哪有我们的今天啊。

好,那我们有事了,是不是你得帮忙?

帮,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帮。

对嘛,这才是人民的好公仆。这个事也不难,你一句话的事。给我儿子调个工作,不在印刷厂干了。在哪个事业单位都行,反正就得吃公家饭。

这……

怎么,还难为上了?不是什么都能帮嘛!你一个********还办不了这点事?

这个,老爷子,您让我考虑考虑,人事调动不是小事。

行,我也不逼你,你啊,自己看着办,反正你办不了我还来。

别,不是,老爷子,您放心,我一定尽力。

送走了老爷子,孙书记把办公室主任好一个骂。

你这不是给我找麻烦嘛!

没办法啊,老领导,我能咋办。硬往里闯,拦都拦不住。

老爷子回家等好消息了,好消息还真就来了。过了大概两三个月,一纸调令传来,刘克就从报社印刷厂转到了电视台。这个调令可不是凭空捏造的,当时报社印刷厂破产倒闭,人员开始分流。因为干过校对,还算是技术人才,所以刘克等几个人就成为了重点的分配对象。当时名单报呈上级部门之后,市委市府的分管领导开始研究这个事情。还是办公室主任记性好,一下子认出了这个刘克,跟领导一打招呼,赶紧就顺水推舟,给“保送”到了电视台。

刘克哪知道这些啊,入职那天,台里领导还亲自接见,搞得他自己也云里雾里的,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这小子得有多大的关系啊,顶着乌纱帽下来的。这关系可真是不一般。

刘克到了电视台之后干了几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一是在不懂任何技术的情况下,自告奋勇担当播出部主任。成为了台里最年轻的中层。当年他才二十九岁,三十出头的样子。他不懂技术,可继承了老爷子会管理人的基因,业务上的事他从来都交给几个老技术骨干去抓,自己就专门抓人员上下班、卫生、排班等一些琐碎事宜。别说,自从他当上这个播出部主任,播出部还真是焕然一新。本来嘛,播出部能有什么事,平时各个栏目把制作好的节目带送过来,然后根据总编室的节目播出表播出节目就是了。就跟家里到点开饭一个道理。到点播新闻了就放上新闻的带子,等一到点就开始摁播出键就算是完成了。然后唯一一点不好就是得安排专人盯着,根据时间时不时看看,别错过的播出的时间,因为播出设备是两套,中间一个过渡的切换,你不能等到这盘播完了再放那盘,黄花菜都凉了。在这盘带子即将播完之前就得准备好下一盘,然后这边一停,那边立马跟上,做得有经验的老师傅能做到严丝合缝,观众并不能看出有什么跳跃的痕迹。当时的播出情况还是这样,后来换成数字播出之后连这个也省了,都是电脑自动安排节目,省去了大量的人工。

领导也不知道是中了刘克的什么洗脑迷魂大法了,就是看着他干的好。就觉得他有能力,连刚从南开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都不用,就是一个劲在会上表扬刘克。这可得罪了不少人。但刘克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个人有个人的道,谁也别碍着谁。

后来播出部内部调整,刘克觉得干播出部实在太无趣了,于是就毛遂自荐到了电视教育部。当时的电视教育部就跟现在的新闻部一样,就是个下乡采访的部门。刘克一个堂堂的播出部主任,自己要求要调到电视教育部去锻炼,这在台里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有人说了,刘克仗着他老子的关系,在台里兴风作浪,看着吧,得瑟不了多长时间;

也有人说,人家刘克就是有上进心,不甘只在播出部浪费青春,还要到一线去抛洒热血。

反正怎么说的都有,刘克也不以为然,你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反正就是不想在播出部待了。他不在播出部也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分明感觉到播出部老人对他有意见。一个小毛孩子整天管着我们,功劳都是他的,罪我们顶着,凭什么呀。于是就有人私底下开始搞小动作,比方说故意播错带子。领导发现当然要批刘克,可刘克怎么去批评人家老同志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说了人不是机器,哪能那么严丝合缝呢。刘克自己忍了下去这些气,可他心里明白,这些老人是要开始造反了。与其在这里任他们宰割,还不如我赶紧调走,一了百了。

本以为去了电视教育部之后就能相安无事了。可谁知道刘克在这里学会了喝酒。刘克喝酒的历史可以追溯的话也就从这里开始,以前他只是抽烟,抽烟可以从小学五年级开始。

那时候的烟是那种用长方形的白纸卷的烟丝,农村俗称旱烟,劲头很足。稍有控制不好就会被呛得眼睛流泪。刘克的父亲并不抽烟,家里也没有谁有烟瘾。到刘克这里给家里改了门风,烟酒都沾,而且是直接泡在烟酒里那种。

刘克到了电视教育部不能说是下放,但他是从播出部主任的角色自动请缨下去的,领导考虑到,也不能让他一下子成了光杆,还是得干个一官半职的才像话。

所以就商量刘克,刘克倒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就两字,随便。反正就是不在播出部了,到那干什么都行。当不当官无所谓。

他这一高风亮节不要紧,反而让领导为难。让他干主任?不合适,人家原来有主任,而且干得好好的,任命他不是给人家搅了局,干一般记者?也不合适。播出部干得好好的,年年先进,大会小会上都表扬,没犯错误怎么就给降了级,不合适,就是不合适。

最后,索性,直接就给挂个副主任的职务,也不安排具体工作,愿意干活了就下去跟着采访采访,也算是跟记者们打成一片,不愿意干了就在家看看稿子,也不是占个位置不干活。就这样,刘克来到了电视教育部。

闲不住的刘克哪能在家老实待着啊,三天两头跟记者下乡。当时下乡可不像现在,坐着小车远的一个小时,近便的十几二十分钟就到了。当时只要是下乡,一般都得住在当地。都是骑着自行车下乡。

一般都是两个人合作,因为当时的摄像机还不是摄录一体的,一个负责拍,一个负责录。而且还有个很大的电池盒子得背着。所以当时可以想象俩人背着那么个大东西到了偏远的农村,对信息闭塞的农民来说简直就是看见了外星人。

刘克喜欢下乡,原因就是可以住在当地,可以喝酒。刘克爱喝酒,但一般不会喝醉。除了早饭,最好中午晚饭都能整点,晕晕乎乎的反而工作有效率。他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对酒可以说是产生了依赖。不喝点不舒服,喝多了也不舒服,总是陷入这个矛盾的境地。30岁之前是经常喝,经常醉。40岁以后就不那么拼了,小酌怡情。革命小酒天天有,喝了一口又一口。

后来电视台经历了几任领导,电视教育部也渐渐分崩离析,人员四散分流到了各个部室。刘克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没有被别人顶了位置。好像在电视台总有一个属于他的椅子,这把椅子谁都抢不走,当然谁想跟他抢也得给一个合理的理由。

曾经有一任台长想要把他赶到乡镇去干广播站的站长。在城里呆惯了的刘克哪能听他的摆布啊,联名上书,联系了五六个当时都即将被赶到乡镇去干站长的人一起闹罢工。最后刘克吃了哑巴亏,原来那几个联名的朋友被一一化解,纷纷求饶。他不知道,这任台长是从组织部下来的,控制人的能力那叫一个强。使点小伎俩就能轻易把你玩弄于股掌之间。

刘克最终被搞成了孤家寡人,也没有了坚持的必要,索性就下去干站长。干就干出个样子来,可刘克坚持一点,我下去可以,我的身份和编制不能下去,也就是说,我下去也就是去锻炼锻炼,还是台里给我发工资,仍然是台里的员工。他的要求被默许,后来也证明了他这么做是给自己留了一个大大的后路。

干了两年的站长之后,刘克干不下去了。乡下艰苦的环境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敏感的刘克意识到,这么干下去对他来说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只能留在乡下,永远没有提拔和上升的机会。

况且当时他也结婚生了孩子,两地分居的生活让他每天都得来回跑,苦不堪言。对此,刘克的妻子并没有多少怨言,他的妻子是那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可孩子就受委屈了。爷爷奶奶给看着倒是让俩口子省心了,可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啊,爷爷奶奶能给看到多大?再说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也越来越差,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索性,刘克不干了。

刘克的不干不是那种走正规程序的离开,而是不打招呼,突然就消失。虽然乡下广播站平时也没什么事,就算刘克几天不回去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大家各负其责,无非就是修修线路,排查故障这些常规科目。可涉及到财务上的问题,站上的财务还是做不了主,还得让他去给拿主意,一次两次也没问题,可长此以往,站里各种声音就开始流传了。

有的说刘克病了,不能再胜任广播站站长的职务,刘克说去你的站长,老子才不稀罕;有的说刘克跟领导闹僵了,闹情绪所以不来了,刘克说我倒是想闹僵了,可领导不给机会啊。对于这些风言风语刘克虽然不在站上,但从多个渠道还是听说了一些。他也全然不去理会,爱咋地咋地,我就是不回去了,大不了把我免了更好,正随我心愿。

刘克的招没奏效,领导还是不把他的异常举动放在眼里。他在领导眼睛里也永远都是那种很顽皮,但不会太出格的人。大局意识还是有的,虽然经常有点自由散漫,但这也恰恰是有个性的人才独有的特点。如果抹杀了这些,那他就跟常人无异了。

被逼到绝境的刘克决定采取最后一招,找领导面谈。可领导哪能是你想见就随便见的啊,以前在市里,在领导身边,你是可以天天见到,可现在不同了,你到了边陲小镇,要想见领导得先问问领导约不约。领导给开出的条件是让刘克回去上班再看情况决定见不见。刘克是不可能上这个当的,见就见,不见我就堵着见,班是绝对不去上了,领导你看着办。

最终还是让刘克堵住了领导的去路,俩人到公园里开始了一段有头无尾的谈话。这段谈话开始是刘克的发牢骚,说在台里怎么受排挤了,然后怎么调的部门,然后在新部门干的好好的又被调到乡下,在下乡干得如何不顺心,两地分居各种不方便等等。领导一边听一边点头,一边听一边摇头,仿佛已经被刘克的描述深深打动,而且完全站在了刘克的一方。可谈话到最后,刘克仍然没有从领导的嘴里得到什么有价值的承诺,结果就是这次谈话领导成了刘克的垃圾桶,心里的不痛快倒是倒干净了,可是不解决实际问题啊。这样下去可怎么办。

让刘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老丈人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刘克的老丈人曾是刘克父亲的领导,虽然退休了,但还是颇有些人脉和威严。他给时任台长打了个电话,倒是没说刘克的事情,只是说最近总是感觉家里人少,孩子们都忙,也不回来看看老头子。台长也不是傻瓜,不会听不出来这是拐着弯给刘克说情,想把刘克调回来。没办法,老领导的话还是分量重,不听不行,就这样,刘克被调回了原单位,但可笑的是,他的关系竟然被台长偷偷转到了乡镇,也就是说,刘克只是人上来了,关系下去了,还是等于没动弹。可恶的台长干了这样勾当,多年后刘克才发现,然而发现后也十分无奈,只能听天由命。这是多年后广电改革的事情了。

回到台里工作的刘克不甘寂寞,也不能让人瞧不起,再去那些常规的部室没什么意思。他也基本上干了个遍,不如支持台里的号召,承包栏目。就这样,刘克承包了一个经济类栏目,叫“经济十分钟”。从台里调了两个记者,一个主持人,每周一期,每期十分钟,就是拍点经济类新闻,活儿轻快清闲。很多素材可以从新闻直接调配,连下乡采访也省了。

又过了两年,经济十分钟黄了,刘克被台里安排开一档民生类节目,当时省城的民生类节目像什么《拉呱》啊,《生活帮》啊火得不要不要的,与其整天听人家的家长里短,不如咱自己开一个民生类节目。刘克肩挑大梁,一马当先。而就在他再度重整旗鼓,拉队伍的时候,新闻部的张主任向他推荐了我,于是他就给我打了电话。我跟他之前是打过照面的,也算是认识,而且电话里刘克说得话很在理,也很中听,而且为了能召我回台,刘克竟然学会了发短信,然我颇为感动。毕竟我当时还在人家辣椒厂工作,不能大张旗鼓地就要撂挑子不干,一来是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再者是对人家的信任不领情。所以很多信息我都是发短信和刘克联系的,当时我并不知道刘克不会发短信,只是觉得他回短信很慢,我还以为他比较忙,毕竟电视台,也能理解,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不会发,让人家教他来着。

至于要不要回去,这个选择的确困扰了我一段时间。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既然已经走了,虽然不甘心,我还是不会轻易回去的。刘克开出的条件不算优厚,只是说给个合同,工资十分微薄。但毕竟离家近,而且这个职业听上去比什么辣椒厂工人高大上得多。不过说实话,我不觉得在辣椒厂工作有什么不好,那家辣椒厂虽然是家族式企业,也就是从家庭作坊一步步干起来的,但新领导十分年轻,企业也处在上升期,应该是个锻炼的好机会。可选择安稳地上班还是下海经商,在这个选择上,我不得不向父母妥协,他们的意见十分统一,那就是让我回去电视台,毕竟是学这个的,而且离家也近,挣的少点不怕,家里也不靠我养活。权衡利弊,最终我回到了电视台。

这一干,就是四年。

同类推荐
  • 尖叫医生

    尖叫医生

    恶魔,骑着四蹄燃烧的梦魇,挥舞着地狱长刀,让罪恶的灵魂在炼狱之火里燃烧。天使,拥有着神迹般的手法,解除世间的疾苦,让渴求医治的人们在圣光中重生。当恶魔和天使的灵魂聚集在楚汉的身体里,他该怎么办?在走向至尊魔医的路上,怎么可能没有香艳,于是母女情,姐妹花,一切可以推倒的幸福都是强大自身的源泉!By:楚汉语:老牛必须要靠吃着嫩草才能挤出好奶啊~~~
  • 乡村小医神

    乡村小医神

    不争霸的乡村流……养养鱼,逗逗鸟,看看病,一片和谐景象。
  • 阿拉伯的夏天

    阿拉伯的夏天

    8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在这所国际学院里求学,由于种种原因走在一起,成为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天赋,而地球的另一边,阿拉伯战事不断,学院组织的一次中东实习,让这几个孩子开始了更重要的任务。
  • 神级掌控者

    神级掌控者

    狂妄张扬、不学无术的少年,终于在生命的最后涅磐重生,获得生命的升华。异能神术的降临,让他逆天改命,一改命运。有点儿搞笑、有点儿暧昧、有点儿热血。
  • 完美牧场

    完美牧场

    被雷劈中的穆峰,奇迹般的被游戏附身了,能文能武。经过穆峰改良的肉牛甩和牛几条街,经过穆峰改良的赛马,随便跑跑就甩对手几个马身。没事钓钓鱼遛遛马,逍遥自在。
热门推荐
  • 穿越到网王的世界

    穿越到网王的世界

    若要用一句简单的说法,解释她现在的情况的话,那就是──她穿越到《网球王子》的世界了。问:《网球王子》是什么?答:是一套漫画,内容就是一堆青春洋溢的少年们,热血地打网球。问:为什么少女会穿越?答: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反正、总之,她就是穿越了。
  • 我与吸血鬼骑士

    我与吸血鬼骑士

    艾米天天渴望的动漫男朋友居然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接下来一场人与动漫人物的爱情是会如何发展呢?
  • 异世之冒牌三十六计

    异世之冒牌三十六计

    魔法与斗气只是自保的手段。头脑才是关键!!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玩转世界——孙武阴谋始于推断,推断始于观察——孙武
  • 星落九千

    星落九千

    荒芜的情,无情的剑,泪落九千。生命中的努力只为追逐你以离去的步伐和我始终如一的心。
  • 元初始帝

    元初始帝

    此界名为元初,三皇消失,元初界开,帝星降世,乱世将起。境界划分为“后天、先天、破障、明心、入仙、阴阳、天皇、准帝、大帝。”
  • 卿卿本红妆

    卿卿本红妆

    【女扮男装】她,是传闻中“仙境”谷主的爱徒,一只素手,指点山河。他,是凌越时期无人不知的太子殿下,以轻狂纨绔,著名天下。卸下那些蛰伏多年,纨绔轻狂的伪装,他初露锋芒,他的才情与风华渐渐流露。一场夺嫡之争,让她和他相遇。她为他,男装出谷,为他智夺江山。他为她,倾尽天下,为她生死相依。待锦绣山河落入他之手,她的另一重身份,也随之浮出水面。而在这时,究竟是故事的结局,还是故事真正的开始……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留下命格无双。——《沧海煮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游戏修真系统

    游戏修真系统

    带着升级系统,穿越到修真世界。身怀佛门奇功,加入天下第一邪宗。是以此为借,成为修真界第一人,还是,就此堕落于游戏世界中,沉迷下去?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以生动而又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展现了保尔·柯察金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成为了激励中国几代青年人的文学经典。
  • 神皇苍穹

    神皇苍穹

    前世孤儿的叶天因为一场车祸,偶然穿越到天元大陆。天元大陆以武为尊,处处透露出死亡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