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就对孩子放松了许多,不再逼着她学这学那,她的情绪真的渐渐好起来,也没再发现她说谎。以往是我真的把孩子逼得不得不说谎,我的孩子真是太可怜了。没想到孩子出现的问题,与我这个当妈的有这么大关系,是心理老师的话,像一记重锤把我敲醒了。残酷的现实,让我不得不承认,像我这样的家长,教育理念与21世纪的要求严重脱节。家长的教育能力达不到新时代的要求,就可能会把孩子逼出毛病来。打这以后,我开始学点心理学,并注意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母亲。
二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A、加码的结果
一位母亲给心理医生写信说:我儿子是初中三年级学生,为了准备中考,他日以继夜地看书写作业,很少有12点前入睡的时候,脸熬得灰灰的。可他爸还嫌他懒,每次准备夜宵,除了面包加奶油,还要给他沏杯浓浓的咖啡来提神。最近儿子出了一种怪毛病,无论是上课还是在家,只要坐在那儿超过1小时,他的头就开始发晕,继而感到精神恍惚,眼前的一切景象都发生了“画”一样的变化。比如看教室的桌椅,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以及窗外射进来的阳光等等,都好像是一幅静静的画,这时自己便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似乎他就在此画中。
我们一家三口吃晚饭,有时我和他爸说些家常话,儿子总是竖着耳朵听,好像在听邻居讲话一样。他的解释是,听你们讲话,好像和我相隔10米开外,那声音可远啦。上周日,他父亲来了个朋友,这人本来他没有见过,可他却一反常态,上前又打招呼又握手,热情得像个老熟人。
心理医生给这位母亲回信说:如果把你儿子的现象孤立看待,说他濒临精神分裂的边缘是不过分的。首先他已出现了非真实感;其次是知觉障碍,对远近距离产生了空间错位;第三是有似曾相识感。在一般情况下,这三种症状的出现,都预示着重症在心,但由于其他精神表现仍处在正常范围,所以我们还不能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造成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是很清楚的,就是用脑过度。是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出现了超负荷的觉醒与睡眠的中间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与感知会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实验心理学家曾对正常人进行过睡眠剥夺实验。当人困得要命时,给他以强刺激或给他喝浓咖啡,迫使他兴奋下去。结果被试者就会发生一定性的疯狂、呓语现象,出现丰富的错觉、幻觉。不可否认,你儿子的情况和此有相同之处,只能从养生养心的角度进行调整。最好休学一年,让他充分放松。如果不愿意休学,那么首先要放松一下现在的紧张学习状态,保证每天不少于8个小时的睡眠,若不能自然入睡,可以吃两片舒乐安定。我要提醒他父亲,不要再给儿子施加压力了,儿子的健康比中考成绩重要得多。
这个中学生的症状很典型,家长不断给孩子加码,拔苗助长,不仅学习成绩上不去,反而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摧残。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觉得自己的外孙在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与同龄的孩子有差异,便去心理咨询。小外孙11岁,读五年级,性格内向,和同学素无往来,学习提不起精神。在家长督促下勉强完成作业后,就闷头写些带科幻色彩的故事和诗歌,其内容就是地球毁灭,生物绝迹,人类绝种。孩子的父亲性格内向,郁闷,不爱与人交往,工作又不顺心,因此将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只知让孩子一味学习,不让外出玩耍,不让与其他孩子们交往。
以上两个孩子的情况,所反映的都是大人的心理问题和认知问题。他们不愿看到儿女去重复自己曾经的遗憾,于是让孩子去完成自己当年未曾达到的愿望,往往就成了他们交给下一代人的目标和使命。他们不顾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忽视了孩子的自然天性。这是一种残酷的爱。
B、呼唤“星期八”
都说现在的孩子幸福,赶上了好时候,想吃什么有什么,想穿什么来什么,很少有满足不了的要求。
孩子们真的感到幸福吗?某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孩子们的回答让大人们大跌眼镜。孩子们说:“生活没多大意思”,“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父母和学校的要求让我们承担不起”,“我们活得太累了”!乍听觉得不理解,细细想来,孩子们的感受并不是没有道理。
孩子中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学校课间10分钟最幸福,在家中厕所里最温暖。虽然这话有点偏激,但道出了孩子们心中的压抑与忧虑。现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谈起小时候的游戏,多数人都能神采飞扬地讲出一段段故事,什么爬树、掏鸟窝,什么红军、白军打仗,什么跳绳、捉迷藏,或到地头偷红薯吃等等。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孩子们的心情放松了,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远比课堂的学习在头脑里留下的印象鲜明得多、深刻得多。
而今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却患了关怀强迫症。总是爱向孩子提供不需要的关怀,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关怀,最终使孩子不能独立。而当孩子依赖自己时,父母反而感到了满足。这是一种不良心理。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完全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逃不过父母苦心孤诣地呵护和监督;即使是双休日,父母也不给孩子一点自由,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做作业,还要学外语、学电脑、学钢琴、学画画等等。孩子们无可奈何地说,双休日不属于我们,要是有星期八就好了。据说有个学校的几个学生给他们的教育局长写信,让学校安排星期八。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米勒认为,成年人的困扰大部分与儿时的经历有关。父母的爱,很多时候爱得不清楚;而孩子从小就清楚地感受到,要满足父母的期望,不然父母就不爱你。为了获得父母的爱,渐渐地孩子学会讨好父母、满足父母,以求得父母的赏识。
让孩子过得好一些,是大人的责任;但培养孩子能够独立直面人生,更是大人的责任。不妨给孩子的生活留一点缺憾,留一点空白。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期盼和向往,就能在失败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在艰辛中感悟人生的乐趣。一句话,让他们感觉有得不到的东西,要由他们自己去奋斗,去争取。
如今素质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但中国是个人口密度高的发展中国家,既然一切教育最终服务于生存,那么做家长的就要懂得,生存仅靠智力与成绩是不够的,尤其要注重孩子独立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培养。
C、尊重孩子
黄女士每次谈起自己的女儿,都是痛不欲生,泪雨潸然。她读高中的女儿16岁,出脱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一天黄女士在清理女儿物品时发现,紧锁的抽屉里有一本日记。她好奇地打开看了。女儿以少女独有的细腻,描绘着美好的学校生活,其中有几段文字,朦朦胧胧流露出对语文老师的敬慕之情。这还了得!黄女士满腔激愤地冲到学校,把日记本甩在语文老师的办公桌上,指责他心术不正,勾引自己的学生。
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连呼冤枉;在场的老师们也都说没那么回事。然而黄女士不听解释,有板有眼地渲染着这场师生恋,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后来在学校领导的干涉下,虽然澄清了事实,然而却在孩子心里投下了阴影。原本温顺听话的女儿,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本来有把握考上重点大学的她,却名落孙山。
高考失利后,女儿将怨恨一股脑地直指父母。在一次暴风骤雨般的家庭大战后,她离家出走。一年后,父母费神费力总算把女儿找了回来,但严重的心理障碍使她精神崩溃了。父母四处寻医问药,整天看护陪伴,弄得心力交瘁。每当谈起家庭的不幸,黄女士追悔莫及。
从女士比黄女士聪明得多,她对女儿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母女俩之间的亲密信任,使两代人的心理都获得了惬意和满足。女儿上中学后,她把小房间布置得那么温馨。那天喊女儿吃晚饭,刚掀小屋的门帘,便见女儿顺手拿起一张验算纸,飞快地盖在一个小本子上。见此情景,从女士恍然大悟,女儿已是出水芙蓉般的少女了,只在衣食住行上关心已经不够了。
第二天,她上街买了一把漂亮的小锁,连同锁上的三把钥匙,一起交给女儿说,把你最保密的东西锁上吧。女儿十分感激妈妈的心意。过了很长时间,女儿神秘地说:妈,我给你一样东西。她张开手,手心里是那个漂亮小锁上的一把钥匙。从女士深情地望着女儿,收起了钥匙,也珍藏着女儿对自己的信任。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越发把妈妈看成她的知心朋友。学习之余总是围着妈妈身前身后转,兴高采烈地讲学校里的事,讲同学中的事,有时凑到妈妈耳边,说几句悄悄话。女儿总爱这样说: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个好妈妈。
刘女士的女儿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可她的日记不让妈妈看。不让妈妈看,妈妈越想看。于是,偷看女儿日记,就成了刘女士了解女儿的一个窗口。有一次她趁女儿不在家,就打开了日记本。可她发现上面写了一句话:妈妈可能总偷看我的日记。以防万一,我在日记里夹一根头发做记号;如果头发没了,就是妈妈偷看了。
慌乱之中,刘女士赶紧找那根头发,可就是找不到。刘女士索性从自己头上拔了一根夹进日记里。她觉得自己做得天衣无缝。晚上女儿放学回来,走进自己的小屋,一会儿出来说:妈,你为什么总偷看我的日记?刘女士说,胡说什么,我从来没碰过你的日记!女儿拿着那根头发,哈哈大笑说:这就是你偷看日记后,夹的一根头发,还不承认?刘女士一脸赧然。
作者曾应邀参加过某中学初中二年级的主题班会,其主题是“心雨”。孩子们谈得最多的甚至当笑话来说的,是母亲或父亲如何偷看他们的日记、信件,有时甚至偷听他们的电话。我作为成年人,作为家长,真觉得脸红和尴尬。这样的家长在儿女心中不可能获得应有的尊重。我虽然从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但孩子们所讲的故事,以及那份哂笑的眼神,仍然令我如芒在背。
隐私权属个人所有,是一块不愿被外人窥视的心灵的秘密花园。如今,尊重他人隐私,在社会交往中已得到一定的重视。但在家庭成员中,尤其是孩子们的隐私,不仅得不到尊重,而且常常受到侵害,以至使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难以弥合的裂痕。现代家长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隐私。
D、学会活着
学校开学前夕,哈尔滨某社区服务中心,经常处理家长为孩子请钟点工的服务请求。这些家长说,开学前老师让孩子们打扫学校的卫生,整理教室桌椅,可是孩子在家里什么活都没干过,他们哪会干这些事啊。如果家长去替他们干,又没有时间,不如花钱请个钟点工去学校完成任务得了。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最近的服务项目,几乎都是请钟点工到学校帮助学生打扫卫生。
小学校长说,像擦桌椅、扫地,这类劳动既没有危险,又适合孩子做,为什么不让他们动手锻炼锻炼呢?这样的劳动其实是一门功课,孩子如果从小不会动手,不愿意动手,长大后很难适应社会。动手能力,其实是一种生存能力。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切包办代替,实际是剥夺了孩子的实践机会,阻碍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是过分控制,即把孩子的活动限制在父母身边,强调听话、服从,干预了孩子的个人意志,制止了孩子的独立行动。这种倾向是将孩子幼稚化,不想让孩子长大。
过分保护对儿童造成的危害,将在走向社会后表现出来。他们没有社交能力,不知道怎样和人交往,产生社交害羞感和恐惧感;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以我为中心,对谁都爱不起来,以至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产生严重的人格障碍。过分保护与其说是不良的教育方式,不如说父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孩子不可能永远待在你的身边。他将走向社会,他将爱别人和被别人爱;他将要独立的生存和发展,父母不可能跟他一辈子,保护他一辈子。学会活着,学会生存,是父母对孩子衷心的愿望和最终的教育宗旨。
在我们身边,常见有的“读书人”闹出一些笑话来。他们不会生活,不会与人相处。这都是高分低能教育的后遗症。这里只说一个外国的例子。
澳大利亚男孩康罗伊是最聪明的孩子,据说他智商高达197,但是这个小家伙又是公认的大笨蛋。都说他是天才,他1岁能懂加减法,2岁懂得微积分,4岁能解开数学教授都难以解开的复杂方程式。可是这个小天才,却是生活中的低能儿。
他关汽车门时,让门削掉了手指尖,当看到手指流血,吓得用头去撞车门;他烧一张纸时,不慎点着了椅子,慌乱中他到厨房拎着油桶去灭火,结果酿成大祸,把房子化为灰烬;他到游泳池游泳,不看池子里有没有水,就纵身一跳,结果摔断了胳膊;为了让父亲洗澡暖和一点,把一个通电的暖风筒放进水中,致使父亲受到严重电击;他用钉书器钉学习本,竟多次钉到自己的手指上;他用煤气炉烤曲奇饼,开了煤气却没有点着火。当一个邻居按动门铃时,煤气引爆,他家的房和邻居的房同时被炸毁,幸好他正在外面玩耍……
记得小时候,母亲教我扫地;再大些,让我去野外挑野菜,拾柴火;再往后,让我学着做饭,洗衣。我说,男孩子也要学会做饭洗衣吗?母亲说:你要活着,这些事都得会做。后来我还学会了缝补衣服,野外做饭,在没有碗筷的情况下如何吃饭等等。
母亲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一个人一生不知会遇到什么事情,但你必须学会活着。
学会活着,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学会生存。让孩子学会生存,只能是放手让他自己去做,而不是代替他做。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一个事业有成的人,首先是一个懂得生活常识,有相当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学习文化只是人生教育的一部分,家长更要重视生存教育,即能力教育。一个生存能力很差的人,他的生命质量不可能令人满意。你想让孩子一辈子活得满意,你就得让他从小去做自己的事情。
E、两个爸爸的做法
先说第一个爸爸:他的女儿今年10岁,读小学四年级,既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又是少先队中队长,可以说各方面都表现不错。可是有一次,老师来电话让家长到学校去一趟。原来,老师布置的周末作业女儿没有完成,这发生在一个公认的好学生身上,的确是难以理解的。老师怕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希望家长与老师共同帮助孩子。
晚上,女儿回到家,见爸爸明显表现出不高兴的情绪。爸爸说:我今天到学校去了,你知道为什么吗?知道,我没完成作业。女儿胆怯地回答。
爸爸生气地说:你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带头不完成作业,那其他同学就要以你为榜样了。本来你应该是老师的助手,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帮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才对。你这次的表现,太让爸爸失望了。女儿的头低了下去,沉默了几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