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
“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这是李镇西在教育实践中的深切体会。
所谓“民主”,就是把学生当成有灵性的人,而非“学习机器”;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位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教师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和探求真理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所谓“科学”,就是教育应遵循自身的规律,而不是硬套经济规律,以至把学校办成工厂,把学生培养成商品,同时教育更要符合学生心理的实际和他们的认识发展规律。所谓“个性”,就是尊重学生在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特别意味着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尊重个性要求,摈弃教育中的“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的个性,还意味着不应以升学与否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而是尊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教育尤其是语言教育更应该首先面向每一位学生,因为语文是伴随每个人终身的不可少的“工具”。在所有的学生中哪怕有一个人没有能很好地掌握这一“工具”,作为语文教师都应该感到是一种失职。因此,李镇西认为,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无视学生语文水平的个体差异而“一刀切”地用高考标准去要求学生,眼里只有“优生”而放弃“差生”,这样的语文教学连半点民主气息都没有,更何谈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体现为师生之间对人格的相互尊重等体现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民主教育,应该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时代主题。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具有真诚的人文情怀和博大的民主胸襟,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信息、交流情感,同志式地探索真理,让心灵贴近心灵,实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对孩子的“六大解放”(应该看到现在的孩子还不同程度地遭受着六大束缚:头脑没有解放,被束缚;双手没有解放,被束缚;嘴没有解放,被束缚;空间没有解放,被束缚;时间没有解放,被束缚),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尊重学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才能成为师生共同探求、共同享受成功喜悦、实现教学相长的活动。
对于“教学相长”,李镇西是着自己的独特理解的。李镇西认为,“教学相长”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还应是思想上和道德上的。他在回忆其带过的高1995届(1)班时所写的一篇题为《我从学生们身上学到了什么》的文章中写道:
同学们常说我不仅教大家知识,还教大家做人;其实,三年来,同学们何尝不是在教我做人呢?现在让我把学号顺序倒过来,从最后一位学生开始,谈谈每一位同学对我的教益。
孙任重:一手漂亮的行书字(胡乱涂抹时例外),让我这个教语文的老师无地自容。
李成:曾主动找到我,请求我给他施加压力,让他能够遵守课堂纪律。如此“自讨苦吃”,不值得学习吗?
谢宇:是我的科代表。可在某些方面他的语文涉猎面比我还宽——他常拿一首古诗或一些生僻的字来请教我,我虽满腔真诚,却如芒刺在背!原来有一句话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对我来说是:“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小谢宇!”
陈峥:学习拔尖,品德、优秀;乐任班长,甘当平民;重于学业,淡于名利——给这样的学生当老师,既占便宜(白捡了一个优生)又胆战心惊(怕一不留神,境界就比人家差一截)。我正是在这“胆战心惊”中有所进步的。
李镇西还写过一篇《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谈到,如果把课堂教学内容比做食物,那么课堂师生关系有这样几种模式:第一种是“填鸭式”,教师觉得食物对学生有营养,便不择手段地满堂灌;第二种是“诱导式”,教师把食物摆在学生面前,然后以各种美妙的言语激发其食欲,引诱他们吃去;第三种是“共享式”,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共同分享大快朵颐的乐趣。他进而认为还应该有一种“共烹式”,师生一起共同去烹饪,一起动手去制作美味佳肴,然后共同品味,共同享受,一起讨论,一起交流。这当然涉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了。总之,李镇西的民主思想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着的。
如果说,商量,商量,再商量是魏书生语文教育成功的法宝,那么,民主意识、民主思想就是李镇西语文教育的诀窍了。
这样的诀窍我们怎能不“引以为用”呢?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没有个性,便没有创造;没有人的个性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建设要求我们培养千百万“不断追求新知,且有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人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据此,李镇西认为:“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培养出没有个性的学生——缺乏心灵自由,丧失主体人格,不会独立思考,毫无创造精神!长此下去,我们的民族是很难真正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
对此,实施民主教育义不容辞。
教育,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给人以自由,一种脱离蒙昧而能够自己理性地主宰自己进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一种认识、适应和改造环境(自然和社会)的自由。这里的所谓“自由”,当然不是为所欲为,它的底线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是法律。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只有教师的自由而没有学生的自由,而教师的自由又往往建立在对学生自由权利的侵犯上。
可怕的是,这种侵犯又往往是教育者和学生都浑然不觉的。针对这种时弊,2002年2月,李镇西曾在成都《华西都市报》上发表过一篇《女儿长发祭》的教育随笔,不妨一读。
我的女儿有一头秀美乌亮的头发。
一出生,她的头发就让人羡慕。当年我们推着坐在童车里的女儿走在大街上,总有过路的人赞叹她的头发,甚至还有怀孕的妇女勇敢地问我妻子:
“这孩子的头发真好!你怀孩子的时候吃过什么?”我妻子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我便帮她解答:“她,吃过猪鬃!”
14年来,她一直没有剪过短发,因为她的鹅蛋形脸根本就不适宜于短发。于是,辫子(双辫子或独辫子)就陪她度过了幼儿园和小学。进入初中,学校要求剪发,但因为她学舞蹈,而“剪发规定”对舞者网开一面,所以她的秀发幸免于难。
但是,再过半年,她即将读高中,我日渐恐慌。不是为她的升学考试,而是为她的长发——这次她的秀发绝对在劫难逃。
我不敢想像没有了长发的女儿,还会是我的女儿,但她的秀发又不得不被剪掉!
于是昨天,我特意让女儿梳了两条长长的辫子,带着她去照相馆照了一张艺术照,年轻的女摄影师也禁不住被她的长发所打动,要我女儿把辫子挂在胸前。照片取来一看,光彩照人。今天,我又让女儿梳了一条独辫子,又去照相馆照了一张“李铁梅”。
看着眼前女儿的长发,想到不久它将被剪,我不禁心如刀绞。
我至今不懂:长发与思想品德有什么关系?或者说,长发与校风有什么关系?
中学生的发型的确不应该太社会化太成人化,应该有中学生的朝气。但女学生的长发有什么不好?如花岁月的少女应该拥有青春的关,而瀑布般的长发自然是青春美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是怕女生因长发而影响学习,那么我们也只能是劝说与引导,而绝不能强迫学生剪掉其长发。更何况,如何引导少女们怎样让自己的秀发成为真正的美的标志,这本身就是最自然的美育!
我们的教育总是习惯于一切都整齐划一。在很多时候,即使教育思想完全一致,教师和学生在表现,形式上的任何一点“与众不同”也会遭到扼杀。于是,班会的主题是统一的,墙报的内容是统一的,教室的布置是统一的,教案的写法是统一的,教学的程序是统一的,学生的评语是统一的,歌咏的曲目是统一的,学生的服装是统一的,课桌的套布是统一的……教育失去了个性,也失去了魅力!
就宏观的培养目标而言,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当然应该统一,而且作为教育,我们也应该给学生的人生以正确的导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在一切方面以教育的名义剥夺学生的各方面的自由。
少女的长发妨碍教育什么了?
——谁能回答我?
如果教育连少女留长发的自由都不能容忍,这样的“教育”还有没有自由,有没有人性?
我为女儿的长发感到悲哀,我为强令学生剪发的规定而悲哀!
别了,女儿的长发!
李文发表后,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华西都市报》由此展开大讨论:“强令剪发该不该?”四川省教育厅机关报《教育导报》也转载了他的文章,还在全省范围内展开讨论。最后,讨论的结果是:有关学校取消了女生必须剪长发的规定。
这个例子让我们感悟良多。确实,在中小学,学生的自由空间是相当狭小的。多年来,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接受得最多的教育是“不准”这样,“不许”那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拥有哪些自由,因而也习惯了种种“不自由”。唯唯诺诺的顺民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在没有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然人格萎缩,而且成人后也很难尊重别人的自由。如果说一个人的生活领域可以分成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话,那么教育的实施则主要在公共领域内发生。而所谓“私人领域”,则指公民那些与公共事务无关的活动范围,如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到什么地方旅游、喜欢唱什么样的歌曲等。公民的个性主要在这个私人生活领域中发展,别人无权干涉;虽然人总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但自然的影响与强行的干涉不是一回事,自发的模仿与“必须这样不能那样”的命令也不是一回事。所谓公民个性,就是指由这种个人自由选择并稳定下来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态度、娱乐休闲方式等组成的综合结构。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也就是指这种私人生活领域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我们现在的教育最大的弊端之一,正是挤压着属于学生个人自由的“私人领域”。除了上面提到的女生留长发外,诸如课外阅读、听流行歌、安排自习内容、穿什么衣服等等方面,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干涉得太多?
给学生以自由的精神天空,其意义还不仅仅是为明天的更加健全的民主社会造就现代公民,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民族是否真正具有创新的生机与活力。创造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共识。但并非所有教育者都认识到创造力与思想自由的关系。
严格说起来,“培养创造力”这个说法是不妥当的,因为儿童天生就具备创造本能与潜力。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创造力渐渐被压抑乃至扼杀,于是,才有了“培养创造力”之说。有鉴于此,李镇西认为,更应该用“尊重并发展学生创造力”的说法。
毋庸置疑,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教师创设民主、宽容的教学气氛。我们应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开认识活动,因之说,师生之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和谐关系,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然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过去的教育却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的精神自由:坦率地说,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文化的残余至今还阻碍着我们的教育走向民主与科学。对此现象,李镇西同样深有感触。他在其名著《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曾经这样说过:
在某些语文课堂上,不但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惟师是从的思想专制——学《孔乙己》,学生只能理解这是鲁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荷塘月色》,学生只能理解这是朱自清对“四一二”大屠杀的无声抗议;学《项链》,学生只能把路瓦栽夫人理解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典型。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学生往往会习惯性地写老师,而且多半会把老师比作蜡烛或春蚕;写《在升旗仪式上》,学生往往会先写“朝霞满天,红日初升”,然后是对革命先烈的联想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最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神圣使命”;写景,只能是借景抒情;写物,只能是托物咏志;写事,只能写有“意义”的事;写人,只能写“心灵美”的人……在如此“崇高”、“庄严”的“语文教育”下,学生的心灵已被牢牢地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哪有半点创造的精神空间可言?
李镇西所说的这种“奇怪”现象在教育实践中并非个案是,而是比比皆是。比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但在课外却对文学作品情有独钟、如痴如醉;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套话连篇,但私下写的文章却灵气飞扬……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人的心灵一旦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思想雄鹰或纵横驰骋的感情骏马!因此,李镇西认为所谓“创造精神的培养”,首先是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
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就是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当我们无视学生的潜在能力,把他们当作“低能儿”进行“培养”的时候,学生的表现也许让我们不甚满意甚至失望;但是,如果我们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提供机会并积极鼓励、激发、诱导其展示自己的智能时,学生所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常常令我们惊喜。
陶行知先生曾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视为“民主学校”的条件之一,为此,陶先生曾大声疾呼:“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只有校长教师学生工友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造成一个民主的学校。”
无论远观陶行知还是近看李镇西,他们的教育思想至少在这点上是交汇的,那就是告诉我们:唯有培养出具备自由意识的学生,他们才能成为明天真正的公民;人人都拥有自由思想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而由拥有自由心灵的公民所组成的民族,将是一个永葆青春而不可战胜的真正伟大的民族!
教师的历史责任便在于此。
将民主的思想化作生活的细节
李镇西曾在一篇名叫《情感、思想、智慧》(全文见于李镇西所著《用心灵赢得心灵》一书)的公开演讲中这样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