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91700000019

第19章 学习李镇西:把教学技术锤炼成艺术(2)

“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中秋节前后。”我紧接着说:“对了,中秋节。中秋节,这正是中华民族家人团聚的日子啊,可孔乙己却遭遇到什么?”学生们回答:“腿被打折了。”我说:“是啊,在家人团聚的时刻,孔乙己却被丁举人吊起打了大半夜,直至打折了腿!请同学们注意鲁迅先生这样沉痛的描写:‘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同学们想过没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一位学生说:“说明了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同情。”这样的回答当然也不错,但我继续追问:“秋风和同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另一学生回答:“因为秋风是令人感到萧瑟的,而孔乙己的遭遇是非常悲惨的。这是用秋风来烘托一种感情,烘托一种气氛。”

本来这个问题似乎可以到此为止了,但在肯定这位学生理解不错的同时仍然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那一刻,教室里一片沉寂,但我能够感受到学生思维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一位学生回答:“读到这里,我感受到了孔乙己的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因为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是死亡的季节。这就暗示了孔乙己的必然死亡。”

我不敢说鲁迅当时写到这里时,就是这样寓意的,但学生能够读出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我立即赞扬学生这一观点,然后以自己的理解将其升华,把学生这个富有创见的思想推向更高的境界:“我同意你的观点。‘秋风一天凉比一天’,和你一样,读到这里,我深深地感到人心也是一天凉比一天,社会也一天凉比一天,孔乙己的生命之火更是一天凉比一天!你刚才说秋天是死亡的季节,但实际上对人们来讲,秋天本来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孔乙己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收获’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读到这里,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心的读者都会感到心情的沉重!”我提示学生们细细体会课文中:“不一会儿,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的句子,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这个“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命运看一个社会的本质。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也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这个“人”死了,这个社会也必然应该灭亡,它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存在!如果说孔乙己的死令人同情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诅咒这个社会的灭亡!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李镇西著,第83页)

李镇西的这个教学片段告诉我们,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度的点拨——也即引导和指导,教师引导和指导得越得法,学生探究学习的效果越好。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强引导和指导。

一、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行为

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也可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一个有价值能引起学生思维共鸣的问题是进行探究学习的源泉。

二、给学生一个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获得探究的体验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尽量不干扰学生的探究方式和行为。当然还需要对探究给以正确的指导,从方向上、方法上给以指导,更多的事情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足的活动空间和思维上的自由度,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喜欢的方式去探究。

学生每经历一个探究活动,会得到更多的更有价值的知识,亲身的经历又使学生不断学会探究的方式与方法,还获得了不少感悟和体会,发现不少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入、更广阔的探索领域,使探究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三、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有效探究

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和随意的成分,教师面对这一些问题,例如研究方向、目标的把握,探究中的主要问题以及表述的准确性,都要作出明确的规定和指导。但对于学生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探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探究的结果,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挥去尝试。教师应如李镇西那样,尊重学生个性的探究,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探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奇思妙想”,深入思考学生的探究心理,以便及时有效地提供指导。

四、布置探究的任务和探究的内容要明确具体、清楚明白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任务时,应明确告诉学生,学习要达到什么程度,要求要具体、明白,让学生容易把握和操作,不至于在探究中迷失方向,或被非主要因素干扰了正常的探究活动,进而影响探究的进程和效果。

五、鼓励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学生在探究中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通过深入思考又发现新的问题,新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开始新的探究。通过探究问题,学生逐渐积累了探究的方式与方法,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探究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总之,生活无止境,社会无止境,科学无止境,探究也就无止境。只要我们像李镇西那样,在学生的探究中给予适度的占据,学生们就会在不断探究中前进,在不断探究中发展自己。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逼”出学生的聪明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传统基础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断泯灭学生创造性的教育。一个个充满想像力的孩子,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变成了没有“问题”的“知识容器”和“解题的机器”。

也就是说,随着孩子们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他们创造的能力却在下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如何在教学对话中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而不是“凭空培养”),这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

据此,李镇西认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首先不能依赖于所谓的“训练”,而应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由浅入深地给学生设立思维的梯度,或者说一步步地提高思维的难度,让学生在“思维登山”的过程展现出潜在的能力。

维果茨基把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确定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教学不应指望儿童的昨天,而应指望于他的明天;只有走在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李镇西对此理解为,作为有效的发展性教学,教师既不能不切实际地超越学生的心理准备状况,或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不能落在心理准备或“最近发展区”的后面,而要在适应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通俗地说,教师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引导,关键在于准确地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学生引导到他们跳一跳就能够达到的地方,将学生“逼”聪明。李镇西的理解无疑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的确,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并引导得法,他们所迸发出来的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是无限的。这点在李镇西的教学实践中不乏其例。比如: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刚刚讲完,学生开始做课后的有关练习。其中第四题要求学生解释六个成语——车水马龙、危在旦夕、素不相识、不遗余力、风驰电掣、化险为夷,并要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含义。这道题不难。我让学生举手发言,口头解释;对其中较难的加点字,则让学生进行查字典比赛。很快,全班同学基本上完成了题目要求。然后,我依次提出要求。我先说:“能够解释的成语不一定会运用。下面请同学们用这几个成语各造一个句子。”这当然难不倒学生。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我接着提出更高要求:“你们能不能说一段话,把这六个成语恰当地运用进去呢?”学生同样很快“达标”,但内容大多是都市抢险救灾之类。我评价道:“从刚才的发言看,成语都用得正确,但主题相近,情节雷同。”然后我提出新的要求:“下面,请同学们再动动脑筋,还是用这几个成语说一段话,但不许再说繁华都市,也不能再说抢险救灾。”

学生对我的“刁难”显然很有兴趣,情不自禁地小声讨论起来。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有学生说:“他离开了车水马龙的城市,告别了病床上生命危在旦夕的母亲,风驰电掣地赶回边防线。母亲和祖国在他心中都很重要,但他首先选择了祖国。为了这更伟大的母亲,为了亿万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同胞的安宁,他将不遗余力地守卫好脚下这片土地。他坚信,有了自己和战友们筑起的长城,任何敌情都将化险为夷。”还有学生说:“在海洋深处,各种鱼儿车水马龙般地穿梭着,其中有一只蓝鲸慢慢悠悠地游来游去。突然,鱼儿们都四散飞游,原来是一群大白鲨冲过来了。它们团团围住了巨大的蓝鲸。可怜的蓝鲸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和这只蓝鲸素不相识的更大的一群海豚风驰电掣地冲向鲨群,它们不遗余力地撞击大白鲨。渐渐地,大白鲨退却了,蓝鲸总算化险为夷了。”

但是,我继续“刁难”学生:“请仍然用这六个成语说一段话,但只能反映你们的生活,只能描绘安静的场面!”这次学生们陷入了紧张的思考,但几分钟后,学生们的发言实在令我惊喜,其中有一位女生这样说道:“教室里静静的,大家都在紧张地做着老师发下来的物理试卷,可我的脑袋里却一片空白,那些力学公式好像和我素不相识,以前都不曾在我的脑子里留下一点点印象。时间在一秒秒地过去,但那如山如海的试题却车水马龙般地向我涌来,尽管我不遗余力,努力从自己的头脑中挖出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然而一节课快过去了,我的试卷仍留下一大片空白。终于,铃声响了,我的脑袋嗡地一声炸了——那可怕的分数、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在我脑海里风驰电掣地闪过。我不敢想下去了,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等待老师收试卷。就在这危在旦夕的时刻,突然听到老师说:‘这次只是课堂练习。由于怕你们不认真地独立完成,我才对你们说是考试。好了,没做完的同学请回家后继续做完。’我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并不禁为这次的化险为夷而暗暗庆幸。”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李镇西的引导,学生会被“逼”得如此聪明吗?

李镇西的这个教学片段启示我们,要在教学引导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有必要采取以下几个教学手法。

一、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诱发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创设的情景越丰富,越具有真情实感,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愿望就越强,就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而且经过思考找出的答案更会有新的价值。

二、善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要让学生学会尝试从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使学生思维广度得以拓展,然后从中选择最好的办法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在这一环节中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启发、诱导而不是阻止学生“多种多样”的想法和思考,即使学生思考方式有问题也应该让学生去尝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如李镇西那样,扮演的是一个设计活动、组织行动和指导行动的角色,诱导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寻找因果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旧的问题不断解决又不断提出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问题。

三、提倡开放式答案

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或答案,新课程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打破思维的封闭、拓展思维的空间有益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思考问题善于从多个角度去考虑,不仅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更会换来柳暗花明的胜景。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果像李镇西那样,有意义地设置开放型题目,就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在细节中体现教育理念

“细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寻常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常常就隐藏在有限的细节之中。同样,教师的教学是由课堂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精彩教学源于细节。

在李镇西的教学实践中,同样处处蕴含着细节的力量。

我们不妨先来欣赏他讲授《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的精彩片段。

片段一:导语中的阅读观

师(指李镇西,下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没有重点要求,只要能在阅读中体验阅读的情趣就够了。不过,在阅读之前,我想问问同学们,怎样才算把一篇文章读懂了?

生:领会了作者的本义,把握文章的中心,感悟其中的哲理。

师:回答非常好。但这还不算真正的懂了。真正的懂了,还应该从文章中“读出自己”。同学们看过电影《我的兄弟姐妹》吗?

生:(部分)看过!

师:你们哭了吗?

生:没有!

师:但是,李老师看的时候流泪了!为什么?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那段生活,就是李老师的童年时代!你们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电影看,而我却看得流泪,因为我从中“读”出了自己——这就是所谓“共鸣”!同学们,你在文章中“读出自己”就是在欣赏作品。

师:如果你在文章中读出问题了,这算不算读懂了呢?

生:(摇着头,齐)不算!

师:错!读懂了才能提出问题呢。假如现在拿一本关于基因的书给我看,或者拿一些最新考古方面的书给我看,我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这并不说明我读懂了。我提不出任何问题,恰恰证明我根本看不懂!但是,如果拿一本我教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我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所以,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因为你已经是在以研究的眼光去读课文。“读出问题”,还包括质疑。面对课文,面对作者,当然也包括面对老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同学们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不理解,都可以提出来研究。我刚才说了,“读出问题”就是“研究”。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这样的态度——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来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

李镇西提出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实质是要我们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我们要在“读出自己”时生出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在与作者一起喜怒哀乐中品味、欣赏作品;在读出问题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才气,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感受探索研究的乐趣。

为什么大多数的语文课堂枯燥乏味?为什么不少语文教师不能赢得学生的青睐?现在我们可以反省,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体验到了欣赏和研究的乐趣了吗?语文课重要的不是学生从文本中学到了什么,重要的是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李镇西的阅读理念值得我们教语文的教师借鉴。

同类推荐
  • 女人处世圣经

    女人处世圣经

    当二十岁还不能称为女人的时候,丰盛却荒芜的青春中,眼角眉梢总会挂上一丝嘲弄的微笑。那时候时间总是不够用,不停去爱、被爱;不停受伤、伤人。经历起落颓废之后,无心抬头时才骤然发现自己已过了二十五岁,才突然觉得心惊,才慌忙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开始祈祷神能施些魔法,让青春走慢些,再慢些。
  • 智慧记忆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记忆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记忆术:周密、灵活、有效的121种记忆的智慧,林可行、张小云编著。
  • 舌行天下

    舌行天下

    本书不教授大家面对成千上万人的公众演说技巧,这里只写普通职场人士在工作中天天遇到的场景——就一个即兴话题,在5~15分钟内,面对七八好友、几十商业伙伴或数百员工,登台发表观点的即兴脱稿演讲和口才能力。
  • 我也来谈禅

    我也来谈禅

    本书内容包括:何谓禅(代序)、缘起、谈修正、谈气功、谈见地、谈参禅、谈布施、谈行愿等。
  • 决定一生的8种理念

    决定一生的8种理念

    本书将梦想与目标、勇敢与意志、知识与进取、规则与竞争等内容总结为八大理念,从一些侧面分析揭示这些理念的力量与意义。
热门推荐
  • 我真只想亏钱啊

    我真只想亏钱啊

    周青,二十一世纪最耀眼的娱乐圈明星,所拍的电影部部大爆,从无失手,被业界誉为“拥有火眼金睛般的洞察力”、“具备令人战栗的电影嗅觉”。当有人问起周青的成功秘诀时,周青却哭了。骗子!都是骗子!谁说GC恐怖片都是烂片,拍了一定赔钱?谁说科幻电影不能碰,否则陪到死?谁说动漫电影是个无底洞,能把全部身家搭进去?为啥我拍一部爆一部?我一开始,不过是想亏光十万块钱而已!都是骗子!
  • 沧海浮沉记

    沧海浮沉记

    人的一生如同江河里行船,时而平静,时而跌宕,黑暗走到尽头,便是光明,秦兰羽本是一国皇子,却终究要在命运的河流里浮浮沉沉,异国的纷争,江湖的野心,在这浮沉的世界上,秦兰羽会迎来怎样的人生
  • 海贼世界的召唤师

    海贼世界的召唤师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怎么在高武的海贼世界生存?答曰:“召唤!”不论是一代宗师的叶问:“我要打十个!”还是隔壁的隔壁的凯皇:“八门遁甲,开!”甚至是那些看到满月就变成大猩猩的战斗民族:“呵,垃圾!”只要我想,他们都可以出现。我很弱,可是我的召唤物很强啊?我也很无奈,可是我就是喜欢你们想打我,又打不过我的样子。让我看看今天可以解锁哪位大神······这是!(谨以此书,献给陪伴我们的青春。)
  • 丫头别跑我宠你

    丫头别跑我宠你

    全世界最梦寐以求的男人,人人都想嫁的男人。是我的男人,文央央表示很怀疑“不行老娘先跑再说”男人后面喊“丫头,别跑你是我的人了还往哪跑”文央央表示“你跑你妹啊!等着被抓嘛……”
  • 浪人疾风剑

    浪人疾风剑

    何谓浪人?何谓疾风?我以时间悟剑意与你何干?以自身之力洗刷冤屈!以风之力除尽罪恶,我便是我,我的名字叫亚索,我喜欢叫自己浪人,而他们给我的称号叫做——疾风剑豪。
  • 超能万事屋

    超能万事屋

    在未来世界,有普通人,超能力者和改造人共同生活在七城之中。而在七城之外,称为城外区域,生活着变异生物,还有由人类设定好进行生态恢复的机器人,而靠近城市的一些已经恢复的区域则是聚集着一堆罪犯。主角杨钧在用超能力解决委托人的各种麻烦,同时寻找仇敌的线索。
  • 我的异界仙女

    我的异界仙女

    天为何物,地为何物,宇宙有为何物,没人明白,我是一个想要成为兵的男孩,但却在报名的路上有了奇遇,我的生活开始了变化,我也开始迷茫,天到底是什么,地有是什么,宇宙有是什么?我为了找到答案,便放弃了当兵的念头,开始探索者个世界!想改书名,好像改不了所以就先在这加上看有什么办法在改吧!《我的异界仙女老婆》
  • 炎黄简

    炎黄简

    只有手放在键盘上的时候,体内的某个灵魂才会觉醒。这一刻,莫道才是最完整,最完美的!平淡,沉默,隐形人统统消失不见。在各种电子竞技大赛上他是不折不扣的王者,剑锋与大军铁蹄所到之处无不臣服。霸道、锐利、气吞山河!大赛结束之后,作为冠军队伍的领队他不再是联盟王者。似乎那个隐身侠又回来了!在其他队友各种活动各种接的时候他已经消失在别人的视线中,甚至在他所在的公寓被莫名其妙的大火焚毁后的三天大家才知道。这位带领国家队拿下无数个世界冠军的王者已经葬身火海!他在这世界上所有存在的痕迹都已经变成灰烬,当然更没有人知道这场火焰送他到了另一个世界。也没人知道在那边他缔造了怎样的传奇!
  • 阳春醉

    阳春醉

    外祖父是魔界之主,外祖母是神界公主,母亲更是扫遍六界无敌手。她,妥妥地牛逼闪闪的牛二代。然天道喜正统,母亲和她姐妹五人因血脉不纯却成了六界绞杀的对象。母亲被杀,父亲疯癫失踪。无奈之下外祖父将她们姐妹五人血脉封印,分送至神、魔、仙、妖以及冥五界。本以为就这样平安喜乐至死,谁知有人挑拨神魔大战。外祖父被抓,封印松动,踪迹被发现,满天追杀接踵而至。忘川河畔,轮回道边,许是天道怜悯给她们一次去人间自证机会。自证又如何,一切不过是天大阴谋。只是,身后总跟着一身影是闹哪样?“你这冥界少主很闲?”“乖,这打打杀杀的活交给男人干。边去,你负责笑靥如花便好。”“滚!”“莫生气,待我给你再吹一首阳春醉可好?”
  • 海贼之熊猫人酒仙

    海贼之熊猫人酒仙

    自嗨跟船流,不要随意试毒。老陈穿越海贼王,成为了熊猫人。 书友群:76696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