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34400000066

第66章 一场关于“饥饿、孤独、情愫”的盛宴——莫言的小说评析(3)

(二)饥饿的幸福

食物在很多作品里被描述成故乡。林语堂认为,“对故乡的眷恋与忠诚,多半体现在对儿时身体感官欢乐的留恋——中外皆然。”莫言在散文《北京秋天下午的我》中,写到中秋节,在苏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中得出结论:“那时候还没有吃月饼的习俗,如果有,苏东坡不会不写”。无论在莫言何种文体中,总有“吃”走出来数说沉寂的旧事,这些旧事看起来有千百种面目,实则都属于高密东北乡。

刘再复在2000年3月13日的《明报》上曾经这样形容莫言:“莫言拥有家传的奇异的生命意志。”足见他对莫言经历饥饿的体贴,还说:

“除了意志之外,‘受罪’的体验又赋子他无尽的写作资源。经历、意志,再加上一个天才的感觉,便使莫言获得成功。”

我认为莫言是天才,因为他的经历是具有传奇色彩,但仅就饥饿而言,莫言说,一个生活在饥饿中的人对食物关注,是最自然的反应了。

苦中作乐

莫言直到20岁左右,才基本吃饱。那之前,他是个饥饿的人。可是,饥饿并不总是痛苦的,犹如母亲在艰难困苦的时候,依然在劳作时候哼起的歌曲,在饥饿中追寻食物,其实是快乐的。

1

饥饿成就了原来没有的美味。因为饥饿,人类各种本领得到进化,食物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在饥饿面前首先遭殃的是动物们,其实严格说来多半是蚊虫蛇蝎一类的怪东西。春天的吃食在莫言看来,是美味的蚂蚱。将手上抹上草汁去捉,就会事半功倍,这个秘诀,莫言为了多吃蚂蚱,连爷爷也没告诉;夏天洼地雨水满,庄稼被涝死,可各种鱼多,莫言还捉过一条身绿尾红的美鱼,但吃起来腥臭,难以下咽;秋天先是螃蟹,后是蚂蚱和蟋蟀,蟋蟀到了深秋肚子里满是子儿,炒熟了有不尽的香气,还有金龟子、豆虫,他形容豆虫肚子里满是白色的脂油,全是高蛋白。莫言听说,癞蛤蟆的肉味比羊肉的还要鲜美,但母亲嫌脏,不许他去捉。

这样看来,还是《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鲁氏高段,她为了喂养孩子,练就了一身“反刍”的功夫,她在生产队吞咽豆子,回到家再抠喉吐到盆里,那些带着她淡淡胃液的豆子就是孩子们无上的美味。这段描写早早更早出现在短篇小说《粮食》中,里面的伊就是通过“反刍”豆子来喂养一家大小,而她发现此种方法源自于一次自杀未遂后的呕吐。相同的情节在莫言小说中反复出现,并不是一个作家对于桥段的“灌水帖”应用,而是,这真的是他的记忆,也是母亲跟很多农村妇女的记忆,因为实在深刻,所以常常跃上心头。

再后来,是各种植物。比如树枝树叶,很多年后,但你看老照片,看高密东北乡那黄沙大道两旁数不清的各种树木时,你或者感叹,树的生命力果然非同凡响,抑或是没有一棵树会怀恨家乡人因为饥饿给他们带来的劫难,只要有了熟悉的土地,依然会扎根发芽,茁壮成长。当粮食告罄,树叶、树皮恰如其分地展现在饥饿面前,孩童们像是蝗虫,像是老鼠,带着饥饿一扫而过,树就遍体鳞伤,甚至成了光杆司令。这体现在《食草家族》里,《红蝗》中,乌压压一片的粉红色昆虫,像是满村饥饿的孩童,他们对于植物的侵袭只剩下赤裸裸的饥饿。

你难以想象植物会变作多少种类,又或者有多少种吃法,莫言在《吃事三篇》中提到,春天边挖草根、野菜边唱歌,他们“部分像牛羊,部分像歌手”;夏天水面上的浮萍,水底的澡菜可以熬成鲜汤喝;秋天的草籽最好吃的是水的种子,炒熟了带着壳儿磨碎,蒸窝头,吃到嘴里“嚓嚓响”;冬天洼地上有一层干结的青苔,用水一泡,“放到锅里烘干,酥如锅巴”,树皮则“用斧头剁碎、砸烂,放在缸里泡,用棍子拼命搅,搅成浆糊状,煮一煮就喝。

这颇似蔡伦造纸的原始做法,还让莫言分出了“最好吃”树皮的上中下三品,分别是上品榆树、中品柳树、槐树下品。或者因了莫言,我才明白外祖母在望着院落中的榆树时,她内心的悸动,时至今日,每当榆钱长出,她还是会撸下来蒸窝头吃,她回忆的也就是那些树给的恩泽吧,好不好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折旧岁月中那些难忘的美味和美味带来的幸福,就像莫言的回忆,也满是美味和幸福。

2

莫言说,他们还在玉米田里去寻找生在秸秆上的菌瘤,用手掰下来,拿回家煮熟,撒上盐少许,用大蒜泥拌着吃,鲜美无比,是莫言心中的人间第一美味。后来,“文革”中,工作队来的时候,莫言经历了一次饥饿中的美味——

在吃饭的开始,我还战战兢兢地偷看一下祖母浮肿着的森严的脸,后来就死活也不顾了——陈同志走后,因我狼吞虎咽,吃相凶恶,不讲卫生,嘴巴呱唧,嘴角挂饭,用袄袖子揩鼻涕,从陈姑娘碗前抢肉吃,吃饭时放了一个屁,吃了六张饼三段黄鳝大量鸡肉,吃饭时不抬头像抢屎的狗,等等数十条罪状,遭到了祖母的痛骂。城门起火,殃及池鱼,连母亲也因为生了我这样的无耻的孽障而受了祖母的训斥。祖母唠叨着:“让人家陈同志见了大笑话!他爷爷都没捞着吃!我也没吃多点!”祖父愤愤地说:“我吃什么?嘴是个过道,吃什么都要变屎!我从小就不馋!”

此次吃饭因为莫言的饱足,遭到了祖母各种埋怨,还去母亲的屋,数落母亲;母亲也流着泪骂,骂莫言不争气、没出息、天生的穷贱种;兄弟姐妹们则在一旁敲边鼓,因为眼红莫言饱餐的一顿。

这次吃饭,不但莫言感受到了幸福,连他家的猫也感受到了幸福。

就在那次吃饭的时候,我即将吃饱的时候,一只瘦骨伶仃的狸猫,忽地蹿上了炕。祖母抡起筷子就打在猫的头上,猫抢了一根鱼刺就逃到炕下那张乌黑的三抽桌下,几口就把鱼刺吞下去,然后虎坐着,目光炯炯地盯着炕桌上的鱼刺——这只猫还是恪守猫道的,它知道它只配吃鱼刺。祖母挥着筷子吓着猫,陈姑娘则夹着一节节鱼刺扔到炕下喂猫,猫把鱼刺吞下去。既是陈同志爱猫,祖母也就不再骂猫,反而讲起了猫故事。而这时我也吃饱了,看着祖母浮肿着的慈祥的脸,听着祖母讲述的猫故事——祖母那么平静地讲述猫事时,心里却充满对我的仇恨,这是我当时绝对想不到的。

……

陈姑娘夹起一段鱼,扔给了猫。

祖母的腮帮子哆嗦起来。

3

到了“文革”后期,日子渐渐好起来,有红薯干,还管饱。一年,到了年终结算,他们家分了290多元钱,简直是天文数字,要知道婶婶因为姐姐在集市上丢了一毛钱,还打破过她的头。村子里的屠宰组有便宜肉卖,父亲就狠狠心割了五斤,全家人每人一碗大肥肉,莫言一口气就都吃下去了,觉得不够,母亲叹了口气,把自己碗里的给莫言,莫言觉得:

吃完了,嘴巴还是馋,但肚子受不了了。一股股的荤油伴着没嚼碎的肉片往上涌,喉咙像被小刀子割着,这就是吃肉的感觉了。

记得《小说九段》的《贵客》里,家里来了一个不知名的客人,要招待他,卖了车,杀了鸡,最后连母亲的体己钱也没保住,这人终于走了,但诡异的是,家里人除了爷爷奶奶,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我想这就像是饥饿的滋味吧,不知道从何而来,但真真切切。

70年代,莫言在水利工地劳动,半斤面一个的大馒头,他一次能吃四个,有的人能吃六个。1976年,莫言当了兵,从此跟饥饿说再见。分到新单位的第一顿饭,他一口气吃了八个,其实还不够,但不好意思吃了。小时候《苍蝇·门牙》里,莫言像是普及知识那样介绍苹果的可口——

班长顺手从树上撕下一个乒乓球般大小的绿苹果,啃了一口,立刻吐掉。班长说它奶奶的又酸又涩小管你这个小子别睡着啊再有半个月“秋花皮”就熟了有点甜味也酸得厉害还是“金帅”甜再有一个月就熟了“国光”分大小,“青香蕉”“红香蕉”、“大红袍”、“印度青”熟得晚甜得像蜂蜜黏糊嘴唇我一头撞到一棵干粗叶茂的苹果树上。

精神的饱汉子

当没有什么可吃的时候,人们就聚在一起精神会餐。在高密或者说整个中国,饥饿年代里,种田的人没饭吃,喂牛的没有牛肉吃,喂猪的吃不到猪肉,不少农户干了一年,扣除口粮、柴草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所以就只能做一个精神的饱汉子。

吃饱都是问题,一亩小麦产粮200多斤,夏收后分粮,人均60斤的生产队就是好队,秋收后分地瓜,4斤地瓜顶一斤粮,一般都保存不当,霉烂了。一年到头就吃“瓜代菜”。那时候,要是有在供销社杀猪的亲戚,就是天大的好事,比如小说《牛》里,杜大爷的女儿们嫁的都很好,原因呢?

我听到那些老娘们在一起议论,说老杜家的闺女个个胖头大脸,所以个个都是洪福齐天。老大嫁给公社的炊事员,天天跟着吃大鱼大肉。老二嫁给了东北大兴安岭的林业工人,回来走娘家两口子都戴着孤狸皮帽子,穿着条绒裤子,平绒褂子。老三嫁给县公安局的狼狗饲养员,虽有个不好听的外号叫“狗剩”,但狼狗吃剩的是肉。老四更牛,嫁给了公社屠宰组组长宋五轮,宋手里天天擞着几十张肉票,走到哪里都像香香蛋似的。老五嫁给小木匠,那孩子一看就是个捞钱的耙子。

连一盒火柴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人们只好冒着“美化旧社会、美化剥削阶级、向往资产阶级生活”的政治风险,来想念旧社会,就是所谓的“精神会餐”。莫言爷爷常常给这些小崽子们精神会餐,莫言回忆:

饭里面最怀念的,我想就是单饼卷鸡蛋、卷大葱,后来我在《红高粱》里边写到单饼卷鸡蛋,然后就是猪头肉拌黄瓜,蒜泥拌黄瓜。五月份,黄瓜刚下来,顶花带穗的小黄瓜,加上红烧猪头肉、大蒜、酱油一拌,那滋味,我爷爷说的我不断地咽口水。

小说《牛》里面,也有精神会餐,那是杜大爷讲给“我”听:

“我对你说吧,那时候,每逢马桑集,我爹最少要割五斤肉,老秤五斤,顶现在七斤还要多,不割肉,必买鱼,青鱼,巴鱼,黄花鱼,披毛鱼,墨斗鱼……那时候,马桑镇的鱼市有三里长,槐花开放时,正是鳞刀鱼上市的季节,街两边白晃晃的,耀得人不敢睁眼。大对虾两个一对,用竹签子插着,一对半斤,两对一斤,一对大虾只卖两个铜板。那时候,想吃啥就有啥,只要你有钱。现在,你有钱也没处去买那样大的虾,那样厚的鳞刀鱼,嗨,好东西都弄到哪里去了?好东西都被什么人吃了?俺大女婿说好东西都出了口了,你说中国人怎么这样傻?好东西不留着自己吃,出什么口?出口换钱,可换回来的钱弄到哪里去了?其实都是在胡弄咱这些老百姓。可咱老百姓也不是那么好胡弄的。大家嘴里不说,可这心里就像明镜似的。现在,这么大个公社,四十多个大队,几百个小队,七八万口子人,一个集才杀一头猪,那点猪肉还不够公社干部吃的。可过去,咱马桑镇的肉市,光杀猪的肉案子就有三十多台,还有那些杀牛的,杀驴的,杀狗的,你说你想吃什么吧。那时候的牛,大肉牛,用地瓜、豆饼催得油光水滑,走起来晃晃荡荡,好似一座肉山,一头牛能出一千多斤肉。那牛肉肥的,肉膘子有三指厚,那肉,一方一方的,简直就像豆腐,放到锅里煮,一滚就烂,花五个铜子,买上一斤熟牛肉,打上四两高粱酒,往凳子上一坐,喝着吃着,听着声,看着景,你想想吧,那是个什么滋味……”

生产队一起工作时,在做活的间隙,人们聚在一起,饥肠辘辘、胃里泛酸,开始谈论最好吃的食物,来满足对于吃的渴望。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直咽口水。其中一老一少给莫言留下了深刻印象。老人过去在青岛的饭店当过堂倌。他把自己见过的名菜都讲给我们听,比如红烧肉、大烧鸡,大家看着他的嘴巴,仿佛闻到了那些食物的美味,还可以看到从天上飞舞的美食。少的是个右派大学生,一开始和大家工作的时候还文绉绉的,后来就完全成了一个庄户人,他给莫言讲作家的故事,说当了作家可以一天吃三顿肥肉馅儿的饺子,满嘴流油,莫言羡慕极了,他最喜欢吃饺子,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作家。为了一天三顿饺子!

可见,这些彻骨的饥饿甚至造就了莫言的创作之路,莫言说:

“对于饥饿的人来说,所有的欢乐都与食物相关。”

高密与京味儿

记得《檀香刑》里,额外说到了高密的特产——

“高密县特产的老黄酒和肥狗肉又十分地对他的脾胃—黄酒舒筋和血,狗肉美容养颜—所以他的容光愈加焕发,胡须愈加飘逸。”(第五章斗须一)

高密名菜“翡翠白菜”、“猪头肉”、“海参鲍鱼”、“驼蹄熊”,“猴头燕窝”都出现在《檀香刑》里,“宋西和的千层糕,杜昆家的大火烧,孙眉娘的炖狗肉,贾四家的发面包”,这是高密县的“四大名吃”。

“京味儿”也在《檀香刑》中,和吃如果纠缠到一起,就是吃的盛宴了。京里的赵甲自然少不了吃食:

刑部大街两侧,有几家大饭庄,什么“聚仙楼”啦,“贤人居”啦,都是堂皇的门面,闹嚷嚷的食客,热闹时大道两边车马相连,满大街上飘漾着鸡鸭鱼肉的奇香。还有一些没有名号的小吃铺,卖包子的,打火烧的,烙大饼的,煮豆腐脑的……想不到北京城里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怪不得外地人都往北京跑。(第二章赵甲狂言三)

同类推荐
  • 叶卡特琳娜大帝

    叶卡特琳娜大帝

    叶卡特琳娜二世(AлekceeBHaEkaTepиHaⅡ,1729—1796)又译喀德邻二世。俄国女皇(1762—1796)。系德意志公爵之女,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1745年与彼得三世(ПёTpⅢ,1728—1790)结婚,改用此名。1762年废彼得三世自立。标榜“开明专制”,与伏尔泰及法国百科全书派交往密切。但同时扩大贵族特权,赐以大批农奴和土地。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屈从地主的诏令。残酷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对外同土耳其(1768—1774,1787—1791)、瑞典(1788—1790)进行战争。三次参加瓜分波兰(1772、1793、1795)。
  • 悲剧英雄——项羽

    悲剧英雄——项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悲剧英雄项羽》讲述了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一场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一段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丘吉尔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丘吉尔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对世界历代一百余位各类名人,包括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君王、领导人。影视歌舞明星……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准确、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重在揭秘,对这些世界历史上的名人,对于他们在情感等方面的精彩故事,有许多最新的、最近的发现、看法或消息,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认识更真实的他们,他们的期待与追逐,他们的欲望与挣扎……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之小丫头别跑

    恶魔校草之小丫头别跑

    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回到家里,完全父母的愿望。开始与恶魔斗智斗勇也在和朋友的帮助下一步步走上新的生活。沫小云看着床上的无赖:“你是不是应该回家睡觉了,别抢我的床!”“唉,丫头我们两个还需要分谁的床吗?你的床就是我的床”邪恶笑着媳妇抱在怀里。
  • 九天归元诀

    九天归元诀

    一枚神秘的碎片,一段绵延十五年的古怪梦境。从大山深处的神秘天书开始,林无忧穿越到九州大陆,冒名顶替因坠崖而死的三贤庄少庄主。从而从一个命不久矣的绝望少年,开启了一段震撼九天的逆天传说……
  • 血月宿命

    血月宿命

    我知道我胆小又懦弱,你能不能不要放开我。
  • 生命源泉

    生命源泉

    千年前,全球爆发了毁灭的世界之战,地球不在合适人们生存,外星成为了人们的目标,而科技更是跨越式的飞跃,原来科幻般的存在都变成了现实,更有一种传说,千年前共产国有位平常人,突然有一天感悟自然,走遍世界各地,最后在他生命即将到来之际,他发现了生命源泉,可是来不及吸收他就离世了,因此仍然有人不惜浪费珍贵资源,回到地球寻找生命源泉,战争又因此展开。
  • 英雄美少年

    英雄美少年

    蒙天赐十九岁,青春正年少,意气风发少年郎。北风如刀,万里飘雪,马车缓缓前行。这是他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旅途虽然有点长,他却不感觉寂寞,只觉得充满了好奇、憧憬。只是这一路上有多少江湖险恶,多少爱恨情仇等着他呢……粉丝QQ群:629450072
  • 无聊网游之幻世纪战神

    无聊网游之幻世纪战神

    一代部落文明等待着主角力挽狂澜,继而不断的魔兽让主角也在不断的成长,变强。我就是幻世纪战神,到底会被当做笑话吗?我会用实力证明这一切,让我们并肩作战,笑给他们看!
  • 暖爱入人心

    暖爱入人心

    他是知名的室内设计师,是别人眼中谦谦有礼的好男人,可谁都不知道他曾是个极度内向的人。她因乘坐的火车脱轨,她来到了异世的现代,认识了暖阳般的他。……“晚晚,如果你知道了我的出生和我曾经是个极度内向而且还抗拒所有人的人时,你会介意吗?”她摇头。因为不会再有那么一个人会在她出尽洋相的时候给她一件简单的外套,也没有一个人会在大冬天里为了让她吃早餐而大老远买了早餐在树下等她……她永远不会知道他那么做只是很简单的因为,全世界没有人比我更爱你。
  • 疯狂滴滴

    疯狂滴滴

    即将步入大学的于泽,被老妈强制性的送了一台车。好吧,小车档次挺低,有些拿不出手。但架不住车上有一个强大的滴滴系统。富豪、股神、律师、大明星,不同的客户,成就不同的精彩人生。大家好,我是于泽,我喂自己袋盐。
  • 变异进化者

    变异进化者

    三年活埋,重出天日时,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熟悉的世界。人类在进化,科技在锐变。外族人在观望,人类在自相残杀。唯有变强,不停的进化,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