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34400000081

第81章 “诺贝尔文学奖”的十年寓言——莫言的艺术成就(2)

其实,这道“阎王门”的精彩之处,全在那犯人的一双眼睛上。你爹我的身体往后仰着,仰着,感觉到小虫子的哆嗦通过那条牛皮绳子传到了胳膊上。可惜了一对俊眼啊,那两只会说话的、能把大闺女小媳妇的魂儿勾走的眼睛,从“阎王门”的洞眼里缓缓地鼓凸出来。黑的,白的,还渗出一丝丝红的。越鼓越大,如鸡蛋慢慢地从母鸡腚里往外钻,钻,钻……璞嗤一声,紧接着又是璞嗤一声,小虫子的两个眼珠子,就悬挂在“阎王门”上了。(第二章赵甲狂言一)

另外,凌迟的场景、给孙丙上檀香刑的场景,都被描绘出来。而莫言展示的就是刑罚的“俊活”。莫言其他作品中,也不忘暴力和血腥。《红高粱家族》中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活剥罗汉大爷的人皮,罗汉大爷尿了出来,肥硕的耳朵被放在磁盘里,“活蹦乱跳”,他的男性生殖器也被托在盘子里喂了日本人的狼狗。《二姑随后就到》里,天、地两兄弟挖掉了大奶奶的两个眼球,还强迫路人对其凌迟。

“人皮”没剥过,莫言剥过兔子皮,于是他笔下的人物就在《筑路》里“剥狗皮”,在《复仇记》里“剥猫皮”,在《小说九段·翻》里把一切都翻过来,小龙把蚯蚓像“翻鹅肠子一样通通翻了过来”,翻了姥姥家的几只母鸡,翻了邻居家的小狗,还盯着家里的骡子以及父亲的肚皮……

2

莫言把恶心的东西写成美的,不是讽刺,说不定是他真的认为美。《苍蝇·门牙》描写苍蝇:

一线阳光从南窗户里射进来,苍蝇们的彩色眼睛愉快地闪烁着,散发出一圈又一圈的彩色的温暖柔软的波纹。……营院外唐家埠生产大队的养狗场里的臭味是黄色的,营院外唐家埠生产大队的绿豆粉丝作坊里的臭味是蓝色的,还有厕所、沤肥池、马圈等等臭味。五彩缤纷的臭气包围着我们这座小小的兵营。

《欢乐》中,齐文栋的母亲承受了肮脏和污秽:

在那个窗外雨声阑珊、阴冷潮湿的中午,母亲四肢蜷缩着,堆在墙壁旮旯里的麦秸草里,像老母鸡一样打盹,从她的嘴里,咈咈地喷出节奏分明的冷气,成群结队的跳蚤在她身上跳着,跳蚤又肥又大,像一粒粒炒熟了的芝麻。墙上黏着密集的苍绳,遮得像挂了黑釉般的老墙壁斑驳陆离。

《战友重逢》里,写到蒋英豪的痰:

干痂的痰块宛若炸弹的碎片在水面上打出一圈美丽的涟漪。

《蛙》里,写姑姑遭遇青蛙:

姑姑说她想跑,但跑不动,小路上的泥泞,像那种青年人嘴巴里吐出来的口香糖一样,牢牢地粘着她的鞋底,她每抬一下脚,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她看到在鞋底和路面之间,牵拉着一道道银色的丝线,她挣断了这些丝线,但落脚之处,又有新的丝线产生。她抛掉了鞋子,赤脚走在泥路上,但赤脚之后,对地面泥泞的吸力感受更加亲切,仿佛那些银色的丝线都生出了吸盘,牢牢地附着脚底,非把她脚底的皮肉撕裂不可。(第四部四)

我着实没办法把波德莱尔的审美带进自己的视域,也无法理解闻一多的《死水》除了讽刺还有什么美丽含义,最多理解那些事言外之意。就像我们第一次看《红蝗》时感觉到的毫无节制,以后的作品不过是一种在《红蝗》“审丑”附近的徘徊,他永远放不开这些丑陋。甚至觉得:

我为什么觉得应该把丑写得淋漓尽致呢?就是为了张扬个性。

莫言对于他的心思很清楚:

我很不愿意让自己的思维纳入“理性”的轨道,但长久不“理性”又有被人猜测为“精神变态”的危险,我不得不按照批评家们的教导来“理性”、来“节制”,果然是把“狂气”和“雄风”收敛了。我多么愿意成为一个被文学权威们视为掌上明珠的、不异端的好作家……但到底不行,正所谓“乌鸦叫不出画眉声”。

他还想亵渎一切神灵,想从“全人类的高度”来拯救人类,从“文化心理”上为民族“疗伤”,所以就要不断地暴露民族性格中的“懦弱、软弱、黑暗”。只有不去一味地歌颂真善美,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来展现社会上的丑恶和人本身潜藏的兽性,才能找到他所要的希望。

3

如果不去顾及丑陋的底线,就可以触及人性的丑陋,这种人性的丑陋在不经意之间成就了陌生伦理。“乱伦”在莫言小说里并不陌生,你能看到各种乱伦的类型,《红树林》里的公爹与儿媳扒灰,《红蝗》中的叔嫂通奸,《马驹横穿沼泽》里的同胞兄妹,《欢乐》里的丈母娘和女婿,《丰乳肥臀》中就更乱了,单单一个上官来弟就跟好几个妹夫纠缠不清,先后有司马库(二妹夫)、孙不言(三妹夫)、鸟儿韩(三妹未婚夫)有过奸情,在《檀香刑》中,更是让眉娘处于一种“父女”通奸当中,又纠缠着亲爹和公爹,可谓是“三爹一堂”,这种混乱的情况下,她和干爹有情,跟亲爹有义,对公爹有顺从。

很多小说家在处理人伦关系的时候,总试图在乱伦的边缘或者是从亲族内部找到一个自相残杀的理由。莫言的小说《檀香刑》中,眉娘的亲爹被她的公爹杀害,这本就是一种全新的人伦诉说。

小说的每一部分之前都有一段猫腔,所以在开卷之页就看到眉娘的大悲调倾诉,胶州湾来了德国兵,德国兵来了修铁路,占了百姓的坟茔。而眉娘的亲爹就是去抗德的,被抓之后就被上了檀香刑。眉娘的公爹是晚清刑部的首席刽子手,夜里做梦也在数豌豆一般数这辈子他杀过的人头,而眉娘的干爹就是抓孙丙进牢房的县太爷,眉娘是和他上了三年炕的干闺女,只是这个吃她肥狗肉、喝她黄酒,听她唱猫腔,还跟她上床的干爹,实实在在坑了她,想救亲爹出来,没门。

而孙丙本身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现在跟眉娘的小娘在一起生活,按说在那个年代很是平常,可这个英雄死就死在不吃亏上,眉娘细数爹的种种行为:

谁知你阃教不严,让小娘乱窜,招来了祸患。被人摸了,摸了就是摸了。你不忍气吞声,做一个本分百姓,吃亏是福,能忍自安。你意气用事,棍打德国技师,惹下了弥天大祸。德国人,皇上都怕,你竟然不怕。你招来祸殃,血洗了村庄,二十七条人命,搭上了弟妹,还有小娘。闹到这步,你还不罢休,跑到鲁西南,结交义和拳,回来设神坛,扯旗放炮,挑头造反,拉起一千人马,扛着土枪土炮,举着大刀长矛,扒铁路,烧窝棚,杀洋人,逞英雄,最终闹了个镇子破亡,百姓遭殃,你自己,身陷牢狱,遍体鳞伤……(第一章眉娘浪语二)

孙丙的悲剧有种必然的诱因就是孙丙反抗的是德国人,就算是眉娘的干爹、亲爹想放过他,但“袁世凯,胶澳总督克罗德”也不会放过他的。孙丙是条好汉,希望像自己的唱腔里那样——“窝窝囊囊活千年,不如轰轰烈烈活三天”。也就因为如此,本来亲人相戕的戏码就有了英雄传奇的色彩,但公爹、干爹、亲爹都在同一个堂上的时候,眉娘也奇怪,干爹抓了亲爹和公爹去,究竟要做什么呢?这些跟她有密切联系的“爹”们,注定要唱一出“三爹会审”,而莫言的伦理中也注定多了这三层的混乱。

雷同的可怕

莫言的雷同让我们得到的陌生持续不了多久,即使他并不把故乡圈禁起来而是不断打开,把不是故乡的事物放进故乡,说他这个国王想要扩展他的疆域。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有时候,他恼了,说为什么我出身乡村你们就说我不适合写城市小说呢?其实他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城市”和“乡村”的选择运用,而是他的笔底无论怎么选择都逃不了重复。

1

其实,莫言自己也觉得有问题,他说过,想把作品减半,比如有80个短篇,要是有40个就好了。他说过:

“关于我的小说读多了有雷同的感觉,这也是我千方百计地想避免没有避免了的,任何作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希望尽量克服这些问题,这些提法也很对,这是困扰所有作家共同的问题。”

我想,在一个创作旺盛的年代,不自觉的就把这些故事写来写去,没有时间去仔细校对,究竟哪一些是雷同的。我曾经想专门花时间好好把这些雷同罗列出来,比如,《蛙》和《地道》中都有为了躲避“计划生育”而挖的地道,《扫帚星》和《梦境与杂种》里都有用死老鼠冒充流产的婴孩的事件,牛、羊、鸭子、蛇都有雷同之处。倘都梳理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证明雷同最多的地方说不定是莫言最深刻的记忆?

还是不要去整理,不如好好想想莫言为何雷同?雷同的好不好?雷同的结果是什么?

雷同跟多产脱不开关系。我甚至对多产提出过另外一种质疑,就是为了生活。其实,莫言的生活并不像一个著名作家该有的生活好,加上莫言总是惦记着为自己的家乡多办点事,常常为村里捐款,妻子杜芹兰的篮子里,也常常是一大堆蔬菜,改善生活就是为莫言包一顿饺子。诺奖之后,莫言虽然有那不用交税的750万奖金,也就只能在北京稍微买一所房子了。买房子是他一直的愿望,2002年,朋友们笑称,你要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拿奖金做什么呢?他说买一处房子,带大浴池可以洗热水澡的。如今,得到奖金,莫言还在说房子的问题,可见,他真的想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作为一个作家,的确需要一个宽敞的环境,至少把自己需要的图书摆开,想看哪一本就拿哪一本,不至于为了找一本书还要撤橱倒柜,挪叠翻找,比如人家金庸先生的书房,一层楼,正对着维多利亚港湾,全是一架一架的书,这是无数人梦想的书房。

其实莫言也够倒霉的,今年的奖金由于经济不景气下调了20%,往年是1000万瑞士克朗,今年是800万瑞士克朗,加上北京的房价翻了十倍,2000年买个带洗澡池子的可能还够,现在也就120平米。莫言的稳定收入只有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的工资,作品创作有一定的周期,现在盗版和侵权又严重,加上妻子不工作,女儿上学多年,90岁的老父亲要赡养。可见莫言的生活说不定还是有些手紧的。

有人猜测,莫言会因为经济利益,重复自己的作品?但很快又被莫言的一件小事否定了。莫言在台湾出版了很多书,在香港却不多。很多作家都有台湾和香港的两个版权,这样挣的版税也多一些。可是莫言觉得在台湾出书之后,香港可以买到,反之,香港的书,台湾也买得,那就没有必要再出一次,所以香港的书也是独特的,是自己一些没在台湾出的稿子。莫言还说:

我希望我的书能够畅销,但我不会为了畅销而写作。因为我即便是为了畅销而写作,写出来也不一定畅销。该怎么写还怎么写。

所以,莫言为了生计去重复自己的作品不是没有可能,但他绝不是唯利是图,很可能是因为多产难免重复。有人批评莫言的速度,说个把月写出来的长篇,能有价值吗?当然,在时间上,我们无法用莫言的作品跟曹雪芹用一辈子所创作的东西相较,也不能说陈忠实用了十年是时间写的《白鹿原》是莫言无法比拟的,歌德的《浮士德》用了60年就完全盖过莫言作品的价值,小说的优劣并不用速度说话,只能说,用的时间长,就会相对成熟一些,被人拿出来诟病的东西有可能少一些,但也可能在左右逢源中渐渐削弱了锋芒,导致原本一些犀利的想法消弭掉了。莫言则像是一个被压抑过度的人,突然开始爆发,把所有想法都说出来,生怕漏掉一点。我想,这就是莫言的风格,也是属于他的急智,才情从来没有远离过他,反而因为他的苦难与劳累,丑陋与自卑越聚越多,多到他开始写作的时候用不完,以至于快速书写成为一种习惯。

2

雷同当然不好,不但读者买文集的时候大呼上当,连论者也怨声载道。情节无非是好地主、坏支书、好母亲、坏婆婆、大胆的姑娘、朴实的农民、能干的右派、通奸的知青、成精的动物、离家的军人、颠倒的战争,故事里的传说,以及丑陋的孩子,再就是整体风格上的残酷、神秘、怪异,加上偶尔的抒情小夜曲。

撒农药的姑娘总是把农药当做死亡的问候,动不动就成了绝命的武器;饥饿年代的豆饼总是遇上脆弱的胃,有姑娘、小伙子、老人死在这遇水膨胀的食物上;火舌在铁上来回滚着,淬火、打铁,成了铁匠们的手艺和作家叙述的笔;驴和人一样动不动就会难产,难产的时候都是先伸出来一只脚或者一只手;人推着磨盘,生吞着粮食,一回到家,就是呕吐的时刻,这些带着血丝的粮食定会成为全家人的粮食;女人们总是丰乳肥臀,乳房在性开始的时候,总是展现着它的诱惑,让懵懂的少年把持不住;爷爷、奶奶、姑姑有讲不完的故事,故事说出来都很诡异,跟情节也没多少关系;放牛羊的孩子和牛羊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孩童的胃也总难以满足;别指望支书会为民做主,别指望放荡的女人会改邪归正;别指望屡考不中的考生会考中,别指望残疾人会得到公平的待遇,别指望可怕的梦境不会成为现实。

你可以找出无数个“斗儿”和大量的“我”,还有那些“人畜是一理”的牛、马、驴、狗、猪,这些动物几乎总要死亡,不是被杀就是病死,而人类就直面这种死亡。你还可以在母亲身上找到几乎可以想象的所有苦难,在父亲身上找到几乎所有的谨慎,在爷爷身上找到几乎所有的传奇,在奶奶身上找到几乎所有的野蛮,在兄弟姐妹身上找到几乎所有的冷漠。

同类推荐
  • 鲁宾斯坦(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鲁宾斯坦(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鲁宾斯坦是位相当长寿的演奏家,而正如他源源不绝的活力,这位堪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萧邦诠释者确实是维持了八十多年的演奏生涯。鲁宾斯坦在13岁时就和柏林爱乐合作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及圣桑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但很有趣的是,他却一直等到39岁时才开始录音,此外,他还亲自写了一部长达千页的自传,这都是和其它演奏家大异其趣之处。鲁宾斯坦为波兰犹太商之子,三岁开始学琴,四岁登台演奏,十岁的时候,经由小提琴大师姚阿幸的介绍,师事于柏林的名教授巴尔托。然而在1904年,当时鲁宾斯坦17岁,因感受到老师巴尔托有讨厌犹太人的迹象,而离开了他,1905年,鲁宾斯坦在巴黎演奏,圣桑预言他必成为伟大的钢琴家。
  • 名人的成功心得

    名人的成功心得

    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人文”,亦即“文化”。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品中国文人.2

    品中国文人.2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苏曼殊》、《汉刘邦》、《暖昧》、《色醉》、《老夫少妻》。主要论著:《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
  •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

    九项奥斯卡金像奖电影《末代皇帝》原著,唯一为自己做传的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末代皇帝》荣获最佳影片、导演、摄影、剧本等全部九项奥斯卡大奖,成为当之无愧的影史经典。该片由意大利、英国、中国合拍,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得·奥图尔、英若诚、坂本龙一、陈凯歌等人主演,是第一部被允许在紫禁城拍摄的影片。《我的前半生(灰皮本)》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中所写的“反省式”自传。全书按时间顺序展开,从家庭背景写起,回顾了自己在三岁时入宫做了皇帝,后来遭遇辛亥革命、退位、民国成立、北洋军阀混战、出宫、客寓天津、做伪满洲皇帝、逃亡等,直至解放后接受改造,成为普通公民的全部历史。全书真实地呈现了溥仪在狱中接受改造的精神风貌,对了解溥仪的思想转变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其内容未做任何删减,保持了原汁原味。这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热门推荐
  • 恶魔独宠:吃定傲娇小呆妻

    恶魔独宠:吃定傲娇小呆妻

    天生自带逗比光环的天然呆少女安浅浅为了暗恋整整三年地同校学长宫洺而只身来到溟月学院。好不容易靠近,却又跌入另一个温柔陷阱。朝夕相处,他爱她深之入骨,无奈真相浮出水面,他于她,终无缘。
  • 末日之我从异界来

    末日之我从异界来

    丧尸横行,变异生物凌驾于人类之上。为了不让身边的人受到伤害,来自修仙界的王皓该如何做……
  • 时间主宰者

    时间主宰者

    普通大学生冰剡,因为意外穿越到了异界。他融合了一颗奇妙的宝珠,拥有掌控时间的力量……什么?穿越竟然不是意外?为了回到原来的世界,冰剡踏上了在异界的传奇之旅。
  • 顾学神的小甜酒

    顾学神的小甜酒

    高冷老板和惊奇写手的逗趣日常,耍萌,斗斗嘴,日子过得顺风顺水。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中二逗比。——————————————————————顾言泽:“汤圆你想结婚吗?”汤圆:“我已经老到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汤圆:“像我这样的,将来是要混娱乐圈的~”顾言泽:“就你?生物圈估计都难混下去!”——————————————————————全文超甜,糖尿病患者禁入。
  • 专属王妃:抢个狐狸去种田

    专属王妃:抢个狐狸去种田

    重生异世的她,成了一名瘦弱的小农女。这下她打定主意,这一世只为自己活,可无奈亲戚太极品,原主太懦弱。一次幼弟受重伤,拉开了与狐王的机缘,从此她走上了一条种田修行,恶整世间极品败类的不归路。“什么!一头熊看上狐狸了,姐这就去废了她!”“什么!这次是只麻雀看上他了,这好办,姐这就去抓来做汤!”“这次又是什么!官家大小姐,哎!终于来个人类了。”
  • 哦豁我的世界之末日

    哦豁我的世界之末日

    突然有一天,末世降临,我们该怎么办。陈邵莫名觉醒系统,看陈邵如何在这个充满丧尸.异兽.恶魔等变异物种的大陆上活出自己的人生
  • 异变世界生存

    异变世界生存

    第一本书,写的不好,请多多包涵。(后面的是凑字数的).......
  • 涅槃斩天纪

    涅槃斩天纪

    他,受万世劫罚。他,遗失了真我。他,痛失了爱人。他,就是离殇。且看他纵横捭阖,追万世因果,明天地至理。斩因果,破迷惘。秉承意志,斩天破道,傲笑九天,唯我独尊。
  • 那个女孩又哭了

    那个女孩又哭了

    追梦女孩陈雪阳和国民偶像李可的励志虐心爱情故事。
  •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

    本书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